亨廷顿图书馆获赠大批洛杉矶老华埠镇馆照片

w
woganni2019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近日,亨廷顿图书馆宣布,拥有八分之一华裔血统的作家邝丽莎(Lisa See)向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提供了100多张稀有的在洛杉矶老华埠及其周围拍摄的玻璃底片和照片,其中一些可追溯到19世纪末。
图:邝丽莎。
图:老华埠两名穿着西服的华裔男子。右边为玻璃底片。(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洛杉矶老华埠曾在1890年至1910年间蓬勃发展,然后在1930年代因建设洛杉矶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而遭到清拆。
其后,洛杉矶市的华人搬到了现在华埠的地址。这批珍贵的照片都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照相馆作品和街道场景照,为洛杉矶市的老华埠提供了难得的景象还原。下面一起欣赏部分作品。 图片图:街头小贩站在洛杉矶老华埠的李桂星市场前。(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坐在家禽和衣物商店前的年轻售货员。(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西方女性在礼仪推车上摆姿势拍照。(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华裔女士在老华埠照相馆中拍摄沙龙照。(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老华埠阿拉米达街(Alameda Street)与马塞索街(Marchessault Street)交汇处。(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另一张老华埠阿拉米达街(Alameda Street)与马塞索街(Marchessault Street)交汇处的照片。(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第三张老华埠阿拉米达街(Alameda Street)与马塞索街(Marchessault Street)交汇处的照片。(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一名厨师和两个服务员在一家餐馆内。(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一名年轻的华裔美国男子沉迷地凝视着镜头。这可能是出于移民目的所需的照片。这是唯一一张印有明显日期的照片——1902年,即1882年的《排华法案》永久生效,并要求华人进行登记,获得居住证或驱逐出境证明。(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一位穿着高雅传统中国服装的年轻女子抱着风扇,坐在被粉刷的背景前。当时,有钱的华人会将这种照片寄回中国,向家人展示生活状况。(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图:华裔男子在照相馆中拍摄沙龙照。(来自亨廷顿图书馆、美术馆和植物园)
大仙大仙
珍贵
c
caitlyn
那时候好惨啊
a
a_dog
那个大头照里的男人不错
G
Glentower
好稀罕
公用马甲46
怎么这些人的头身比这么奇怪, 都是大头娃娃一样
b
bigjohn123456
怎么这些人的头身比这么奇怪, 都是大头娃娃一样
公用马甲46 发表于 2021-05-24 00:24

那时候去美国的基本都是几个特定地方的人,身材先天条件也就这样了。后天多喝牛奶多吃肉能弥补一些,但是那时候也难。
d
dona
悲惨的华工
b
baobao557
那几个餐馆厨师店员的面貌跟现在华人区餐馆的也差不多嘛,除了服装不同
s
shoppingisfun
的确比当时的中国要好很多倍了。
d
dextran
好喜欢huntingdon ,花园最喜欢了,下次能回去就去参观
i
iceblue
好珍贵。不知道是不是照片太老的原因,看起来那时候污染挺严重, 好像天空很浑浊的感觉
s
somuch
突然觉得《战士》里很贴近史实了👍🏻
纽约凤姐
好珍贵。不知道是不是照片太老的原因,看起来那时候污染挺严重, 好像天空很浑浊的感觉
iceblue 发表于 2021-05-24 13:30

美国的气候比较大陆性
灰尘大

中国和美国相比西欧
没有温和的海洋气候
灰尘极其极其大

没有欧洲那种浪漫的青山绿水
纽约凤姐
悲惨的华工
dona 发表于 2021-05-24 04:32


还好吧
这些中国人 比 当时在中国生活的中国人 漂亮太多太多了
生活条件比在中国好无数倍!!!

中国这种社会体制下, 几千年来, 没有什么文明和科技的进步
S
Shawfree
美国的气候比较大陆性
灰尘大

中国和美国相比西欧
没有温和的海洋气候
灰尘极其极其大

没有欧洲那种浪漫的青山绿水

纽约凤姐 发表于 2021-05-24 14:16

你在美国住过吗? 满嘴的胡说八道。还是你到过美国什么旮旯角地方就代表全部美国了,你逻辑感人还笑死人。美国各种气候你了解几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