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米感觉不如印度大米 墨西哥辣椒 发表于 2021-05-22 22:18
自从可以从国外买农产品,国内粮食就没那么缺了。所以才有忘恩负义之徒出来贬低袁隆平的贡献。 改革开放的开始,粮食非常短缺的,即便所谓的鱼米之乡也是不够吃的。那时候还要用粮票。粮票直到1993年才取消。杂交水稻能够让人明显感觉到的贡献就在用粮票的那些年,相对传统水稻杂交水稻的产量直接翻倍(其它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杂交水稻,挨饿的日子会多得多。 luckhap 发表于 2021-05-22 23:57
所以让中国人吃饱饭的第一功臣,是邓小平还是袁隆平?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5-23 00:01
邓让大家吃得好,袁让大家吃得饱 complicated 发表于 2021-05-23 00:08
那时候小岗村人们饿得自发地签秘密协议种田了。邓如果不顺势搞改革开放,会是什么样得结局? luckhap 发表于 2021-05-23 00:13
现在没有不是杂交的水稻了, 都是。只不过不同品种方向可能不同,有的是向抗病虫, 抗旱等不同方向。 不过现在老早是转基因技术了。现在联合国水稻研究所搞得是把水稻和玉米转基因在一起,实现4个碳原子的C4光合作用。可以把产量再提高一半左右。估计20年左右吧。 当然,最终是工厂化人工光合作用,直接24小时不断光合作用直接生成葡萄糖。还有50年到100年吧。到时候地球上养活500亿人口问题不大。 jack54321 发表于 2021-05-22 23:51
种植面积57% 产量65%,意思是不是没增产太多!
长米?
不过现在老早是转基因技术了。现在联合国水稻研究所搞得是把水稻和玉米转基因在一起,实现4个碳原子的C4光合作用。可以把产量再提高一半左右。估计20年左右吧。
当然,最终是工厂化人工光合作用,直接24小时不断光合作用直接生成葡萄糖。还有50年到100年吧。到时候地球上养活500亿人口问题不大。
改革开放的开始,粮食非常短缺的,即便所谓的鱼米之乡也是不够吃的。那时候还要用粮票。粮票直到1993年才取消。杂交水稻能够让人明显感觉到的贡献就在用粮票的那些年,相对传统水稻杂交水稻的产量直接翻倍(其它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杂交水稻,挨饿的日子会多得多。
所以让中国人吃饱饭的第一功臣,是邓小平还是袁隆平?
看个人口味了。
估计大陆南方人(江浙沪除外),大部分喜欢籼米(比如泰国香米;南方自己种植的也基本上是籼米)。印度米进入中国的太少,我在华人论坛了解到后尝试吃了,觉得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一类(其实小时候自家种田,培育过非常像印度大米的稻谷,那时候就喜欢吃)。
东北米是粳米,我觉得难吃,但是居然也有人喜欢。
请问,政治贡献跟科学贡献两种不同的东西怎么比?
邓让大家吃得好,袁让大家吃得饱
那时候小岗村人们饿得自发地签秘密协议种田了。邓如果不顺势搞改革开放,会是什么样得结局?
集体种杂交水稻,也能填饱肚子!
大家吃饱饭,第一,靠包产到户的农村承包政策。第二,靠引进的化肥生产线,后来中国大规模复制。第三,才靠杂交育种技术。其实,杂交小麦和杂交玉米也显著提高了产量。 所以,不用人为拔高他的地位。而且,在海南岛找到野生不育水稻的,是另外二个人,包括他的学生。根本不是他在海南岛找到的,他那时候根本不在海南,还在湖南工作。结果他后来把功劳全抢过来,根本不提他学生的名字。后来他学生彻底和他闹翻了。
全世界都没什么生育愿望,到不了那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