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疫苗的路线缺陷和对合成肽疫苗的研发倡议

h
herbs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前言 世界停滞在新冠病毒带来的恐惧之中已有一年多了,人们焦灼的期盼疫苗消灭新冠以恢复昔日的常态。然而,两大疫苗厂商的老总却无情的击碎了人们对常态的幻想,说疫苗可能要年年打,也就是说他们的疫苗无力消灭新冠。不断快速涌现的和已有抗体结合不佳的新变种(Variant of Concern, VOC); 让人体在遇到新变种时主要诱发针对老病毒的和新变种结合不佳的老抗体,而不产生针对新变种的高亲和力的新抗体的抗原原罪(Original Antigenic Sin, OAS);在抗体结合不佳时,抗体不仅不能控制病情,反而加重病情的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Pathology, ADE/ADP)是压在当前新冠疫苗上的三座大山。VOC的可怕威力已在巴西和印度等地展现并为公众所知。OAS和ADE还仅限于少量文献报道,随着疫苗的推广和新变种的扩散,这二者的威力也会很快进入大众的视野。悲观的预测几个月内许多国家日趋减缓的疫情将重新抬头甚至急剧恶化。随着疫情的长期性恶化,海外华人的处境也将越来越困难。饱受苦难的世界各国人民或明或暗会有诸多疑问:为什么新冠偏偏在收集研究冠状病毒的武毒所P4实验室和武汉卫建委P3实验室附近爆发?为什么新冠至今未找到自然宿主?为什么新冠病毒有许多罕见的巧合疑似人为,比如E蛋白和舟山蝙蝠完全一致;PRRA插入以及CGGCGG编码异常?普通人或许只停留在疑问的地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越来越多的苦难下有人会把愤怒发泄在华人上。在这危难的时刻,我呼吁海外华人动员起来,主动投入资源帮助世界早日结束疫情。在昔日和平时代,大家可以按部就班的指望政府和机构。然而这次大流行从开始到现在,建制派的应对完全遵循墨菲定律,步步都往最糟糕的方向走,我呼吁普罗大众联合起来,不要再指望旧有的传统会带领大众走出深渊,按部就班而不积极开拓新途径新方案自救的话,人类社会永无宁日。当前的抗体疫苗路线前途暗淡,避开抗体,想方设法新开辟仅基于T细胞的疫苗路线迫在眉睫。
这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全民接种疫苗来对抗大流行。无数人想当然的根据往昔的经验认为疫苗将很快平息大流行,然而不少人,比如疫苗专家Geert Vanden Bossche[1],免疫学专家Sucharit Bhakdi, 认为在大流行期间全民接种不成熟的疫苗将把人类推向万丈深渊。悲观的推测大部分地区现在结束的是第一波轻微的疫情,如巴西,印度一样残酷的第二波马上就要来了。作为一个在大流行前对疫苗一无所知的普罗大众,我就粗浅的谈一下对当前疫苗的理解,抛砖引玉,希望有识之士指点。
1. 现有的新冠疫苗的保护率未知,可能完全无效 现有的新冠疫苗的保护率充满了各种有意无意的偏差和误导,细究数据的话基本看不到很好的保护力。一般来说, 通过肌肉注射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疫苗,因为越过了黏膜免疫系统,无法产生足够的对黏膜免疫至关重要的IgA,于是无法防止感染[2]. 港大陈志伟实验室发现接种新冠疫苗后, 病毒仍然在动物模型的鼻甲繁殖传播[3]. 疫苗厂商在设计实验时刻意回避检测感染,比如只对出现特定症状的人进行核酸检测,不普查核酸和抗体.这种选择性偏差漏掉了大量的无症/轻症感染者,导致疫苗虚假的高保护率. 疫苗保护率的第二个重要的偏差来自于核酸检测极高的假阴性率[4]. 核酸检测并不是监测新冠的完美方法,取样偏差和狭窄的时间窗口导致许多感染者甚至重症患者核酸检测假阴性.与对照组相比, 疫苗可以极大的降低鼻咽部的病毒载量,从而极大地提高核酸检测的假阴性率.这些被疫苗压低鼻咽部病毒载量的感染者的病情不一定轻. 这种现象在3期数据里就显出来了。摩德纳疫苗3期实验里,有志愿者接种两个月后血氧只有88,病人住院前从CLIA认证的机构测出核酸阳性,但是住院后核酸是阴性,因为病人的自测不合实验流程,于是这个病例未被计入感染[5]. 辉瑞的3期里也有类似的胸片显示可能是新冠感染但是核酸检测阴性未被计入感染的例子[6]。第三个偏差来自于对感染者在时间上的选择性剔除. 当前宣传的疫苗的高保护率都是只计入完全保护期比如第二针7天之后的感染病例.这个看似合理的方案其实无意间引起了观测偏差.在接种和感染这两个事件序列里,接种组和对照组并不是完全对称. 因为这种选择性偏差,50%保护率的疫苗可以观测为90%甚至更高。比如,对一个特定人群,每天有一人感染新冠,在35天内35人感染,把这35人编号为1到35。如果这些人提前接种了一个保护率为50%的疫苗,那观测的结果如何呢?假设这35人随机从第一天开始到第三十五天每天只有一人接种,疫苗的保护率从接种28天后 算起。在这为期7天的观测窗口里,7个注定在这第29-35天这7天感染的人必须在第1-7天内接种,否则就会被剔除,而这7个感染者在第1-7天内接种的几率是7/35, 于是疫苗的保护率为1-7*0.5*(7/35)/7=90%. 观测窗口越短,观测到的保护率越高. 不少新闻都显示了这一点. 第四个偏差来自于对感染者在ADE上的选择性剔除. 对于ADE敏感的志愿者有可能在第一针后就可能因为反应过大而被剔除后继试验. 疫苗厂商的3期数据里都有大量早期脱组的情况。
因为这些偏差,疫苗厂商的3期保护率数据缺乏足够的说服力。那么现实中大规模接种以后的数据呢?几乎所有的国家在疫苗普及的初期都伴随着病例的上升。有些国家比如以色列、英国、美国等随后因为封锁、季节变化等因素疫情变缓,有人就把它归功于疫苗,无视许多国家比如印度、塞舌尔、智利、塞尔维亚等疫情随着疫苗普及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不丹本来清零几个月了,四月初2周内93%的成人接种疫苗后,疫情马上恶化,快赶上冬天的高峰。另外,把疫情缓和归功于疫苗的解释不了这些国家没打疫苗的现在感染数也同比例下降了。比如,以色列40%的人没打疫苗,现在也没啥感染的了,和去年同期没打疫苗时的情况类似。至于说什么是因为群免了, 那就更不可能。首先,60%的疫苗普及率还没到群免的阀值,其次,16岁以下的接种率是零,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个独立的未受保护的群体。最后,新冠病毒可能不存在群免。玛瑙斯[7]、印度、卡塔尔[8]等抗体阳性率更高,也没啥作用。明显是封锁加天气变化等降低了感染。
马克.吐温说谎言有3种:谎言,该死的谎言,还有统计数据。尽管疫苗的保护率疑云重重,机构仍然可以做出各种漂亮的数据。CDC根据医护人员的数据说两针14天后的保护率是90%, 一针14天后的保护率是80%,并且给出了计算过程[9]。但是CDC根本没考虑想打疫苗的在等待期间感染后就打不了。真正的未接种人.天数应该包含后来接种的人在未接种期间的人.天数。用此算法得出未接种人.天数为167,259,CDC原来用的是116,657。这样两针14天后的保护率是63%, 一针14天后的保护率是56%。 另外,CDC的算法忽视了12月份的感染风险是3月份的5倍左右,人.天数的感染风险权重根本不一样。疫苗组的人.天数主要发生在感染风险权重低的2/3月。约取一半权重,这样两针14天后的保护率是32%, 一针14天后的保护率是28%。 另外,这组数据52.6%来自亚利桑那,那里冬天高峰的感染风险是现在的10倍以上。如果再考虑接种组上呼道病毒载量低,假阴性率高的话,疫苗就基本没有任何保护力。
附: Total person-days: 3950 person × 90 day=355,500 - Partially immunized (>=14 days):41,856 - Fully immunized:78,902 - 13 days after 1st/2nd short: 67,483 = 167,259 unvaccinated person-days Note: 确认感染之后的天数也应该扣除,但是在总数里扣除上限,即180人感染*90天=16200人.天后还差很远,对结论影响不大。   2. 抗体中和滴度的体外数据和真实效力相关性很差 抗体中和滴度是疫苗厂商推销产品的一个重要依据。然而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的机理复杂,途径众多导致体外中和滴度数据和真实效力相关性很差。经常有病人体外实验检测出高中和滴度抗体却无法防止感染[10]。哪怕是体外实验,用纯化病毒显示高中和力的抗体其实在细胞之间基本没有中和能力[11]。当前体外中和试验用的反应基质过于简单。比如用的病毒没有足够糖基化, 而新冠病毒在人体内会高度糖基化,70%的部位会被各种糖基覆盖,抗体很难认出高度糖基化后的病毒。比如基质缺乏抗体Fc受体, 而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和抗体结合后,抗体Fc还要进一步和各种Fc受体结合,而体外中和试验根本没考虑这个因素。反应基质的酸碱值,所用的细胞是否和人体细胞机理类似等等都很重要。有报道说在样本里加入正常生理浓度的胆绿素后,许多中和抗体和新冠病毒的结合能力就急剧下降[12]。   3. 新冠突刺蛋白有毒 新冠病毒通过与体内的ACE2,NRP1等受体结合而侵袭人体。ACE2,NRP1这些受体本身具有重要的生理机能,比如ACE2具有修复上皮细胞,调节血压等功能。突刺蛋白能和这些重要受体结合,必然干扰正常的生理机能。比如突刺蛋白可以穿过血脑屏障[13]; 突刺蛋白能通过ACE2影响线粒体功能而杀死血管上皮细胞[14]; 不含其他病毒成分的单独S蛋白能够触发血管细胞信号传导并引发细胞功能障碍[15];改变人的血脑屏障[16];损伤肺部[17];释放信号,诱发细胞病变, 可能导致慢性绝症:肺动脉高压[18]. 现有的疫苗都会引入新冠突刺蛋白到体内而带来潜在的危害.有人会说疫苗引入的突刺蛋白局限于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所以这种担忧毫无必要。然而一个不可否定的是必然有小部分突刺蛋白会游离到全身各处,其潜在的危害绝对不是不存在。3期试验里接种组的心脑血管疾病明显升高。随着疫苗的推广,其潜在毒性越来越明显。比如,VAERS在几个月内记录的新冠疫苗死亡关联病例已经4000多人,高于过去20年所有疫苗的总和。以色列打疫苗的1/2月比往年超额死亡22%,尤其是20-29岁的超额死亡是32%。 这么大的超额死亡有可能大部分是因为疫苗引起,因为以色列的新冠检测很全,漏掉的应该比较少[19]。美国的超额死亡数据12月/1月比往年基线高30-40%,近两月的数据不全,但是就是部分数据里,自从打疫苗以后,异常死亡这一项(Symptoms, signs and abnorm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R00-R99)),急剧增长,翻了几倍,近2万人。这些莫名死亡应该就是疫苗致死的一部分[20]。其他国家在接种疫苗后,也大都伴随着超额死亡[21]。   4. 新冠抗体有毒 临床数据表明,中和抗体的滴度越高,病情越重。无症/轻症者甚至不少人没有针对突刺蛋白的抗体。这似乎暗示新冠突刺蛋白抗体有毒. 有人会说重症患者的高滴度中和抗体不是重症的原因,而是重症的结果,因为重症患者体内的病毒更多,时间更长[22]。不管怎样,高抗体滴度和重症相随,低滴度/无抗体和轻症/无症相随是简单的事实。在无症状和有症状的COVID-19患者之间,上呼吸道的病毒脱落是无法区分的。有症状的患者显示较高的抗SARS-CoV-2抗体滴度,并且可以更快地从上呼吸道清除病毒,这与较高抗体滴度由较高的病毒载量引起的假设相反.在新冠感染的前五天内,症状较轻,尽管易感组织中繁殖了高量病毒;在第一种抗体的出现之后,由于免疫失调,才出现严重症状。之后,哪怕是重症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也开始急剧降低。 许多实验进一步确认了新冠抗体有毒,比如病人的新冠突刺蛋白抗体攻击脑组织[23]; 抗体会和许多人体组织发生免疫反应[24]; G蛋白关联的受体的自抗体可能是新冠长期神经和心脏后遗症的原因[25]; 高滴度的type I IFN-α2 and IFN-ω抗体会毁了免疫系统的许多功能[26]; 抗体的尾端触发炎症反应[27].   5.  新冠抗体依赖增强效应(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Pathology, ADE/ADP) 新冠病情明显是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免疫紊乱。 以往对冠状病毒比如SARS,MERS的研究表明,针对冠状病毒突刺蛋白的IgG抗体容易诱发抗体增强效应ADE,即抗体加重感染或者导致免疫紊乱, 这是这些病毒一直没有疫苗的重要原因之一[28]。类似, 对于新冠的研究表明,针对新冠突刺蛋白的IgG抗体在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侵袭各种具有FcγR受体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杀死这些免疫细胞或者干扰这些细胞的功能引发细胞因子风暴。新冠病毒本来无法侵袭这些没有ACE2表达的免疫细胞,但是IgG抗体帮助新冠病毒实现了这种破坏。有可能这就是不产生或只产生微量的IgG抗体的感染者轻症甚至无症,而产生高滴度中和抗体的感染者重症甚至死亡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血小板也具有FcγR,接种疫苗后血小板减少可能与IgG抗体和FcγR的反应有关。
研究人员去年10月就报道了8%的轻症病人,76%的重症病人的血清呈现ADE[29];体外实验表明新冠非中和IgG抗体帮助病毒杀死巨噬细胞[30];突刺蛋白抗体(单抗/恢复病人血清)帮助新冠病毒感染本来无法感染的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是重要的先天免疫系统的哨兵,它被新冠病毒感染后释放警戒信号引发了炎症风暴[31].用灭活新冠疫苗在雪貂上观察到了ADE,还好不严重,不过确实了新冠灭活疫苗会加重肺部病情。实验中观察到了接种组的雪貂普遍有肝炎,而肝炎是典型的ADE[32]. 从重症新冠病人分离出可以急剧增强感染的新冠抗体, 可以说是一种ADE[33]. 动物实验观测到ADE,好消息是比率只有3%[34].ADE通过FcγRIIB诱发,并验证了抗体Fc变异可以消除ADE[35]. 新冠抗体因为Fc端糖基化引起ADE, 抗体的尾端激发巨噬细胞造成严重炎症反应[36]. 二次感染的双胞胎:第一次感染产生高滴度IgG中和抗体的在二次感染时重症,第一次感染无IgG中和抗体,只有非中和抗体的在二次感染时无症[37]。新冠病情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对此一个简单的猜测就是人随着年纪感染冠状病毒的次数越来越多,体内预存的针对新冠的抗体逐渐从IgM迁移到针对突刺蛋白S2和NP的IgG,IgA,而这些抗体的FcY会诱发各种问题[38]。重症患者的共性是体内有大量的以前感染冠状病毒留下的针对突刺蛋白S2部位的抗体[39].
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无视新冠ADE的各种实验数据,宣传新冠没有ADE。有人在看到新冠ADE的数据后,说体外细胞实验不代表体内也是如此,或者说动物模型不代表人体,进而否定ADE的存在。甚至有人荒唐的说有ADE的话那死人都满大街了, 全然无视新冠本身是很轻的病, 年轻人感染后病死率远低于千分之一,有ADE也只是加重病情,不会有普通人可以明显察觉的变化.就像ADE的典型登革出血热治疗得当死亡率也在1%以下.还有人说ADE即使存在,也是罕见现象,无视文献报道8%的轻症病人,76%的重症病人的血清呈现ADE. 还有人说因为现在的疫苗有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只有非中和抗体才会产生ADE,完全无视人体在产生中和抗体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非中和抗体,另外,还无视针对当前毒株的中和抗体会成为变异毒株的非中和抗体的简单事实。甚至有人荒谬的提出疫苗可以不停的更新,年年打来产生针对新毒株的中和抗体,完全忘了这些能诱发ADE的非中和抗体已经存在,再也消除不了,更可怕的是人体存在抗原原罪(original antigenic sin),又称霍斯金现象(Hoskins effect),即身体免疫系统在遭遇到与初次感染有些微不同的外来物时,倾向利用初次产生的免疫记忆,而非再次产生免疫反应。因为抗原原罪,针对新毒株的疫苗对已经接种过老疫苗的人可能效果很差. 乐观的人又会说新冠不存在抗原原罪,因为现在没有观察到,另外变种和原始病毒很相似,不会引起抗原原罪。殊不知就是这种所谓的没有证据人传人的荒谬乐观派把人类拖入了今天的深渊。我们可以做最乐观的愿望,但也必须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方案。   6. 当前的新冠疫苗恶化感染者的病情 既然新冠病毒存在ADE/ADP,那么当前靠诱发抗体为主的新冠疫苗必然会恶化感染者的病情。
以色列的数据显示新冠疫苗提高住院率3倍,死亡率5倍[40].
匈牙利接种新冠疫苗染病后的死亡率是273/5714=4.8%,有的疫苗接种染病后的死亡率奇高,比如摩德纳的疫苗接种染病后的死亡率是12/108=11%。当然这个数据样本不大,年龄分布有可能偏高[41]。高于匈牙利新冠死亡率26625/770000=3.5%. 德国接种新冠疫苗染病后的死亡率是662/13000=5.1%, 接种过第一剂疫苗的人染病后的死亡率是2000/44000=4.5%,高于未接种疫苗的死亡率[42].  巴西80岁以上的老人三月初90%以上的接种疫苗,一个月后死亡人数翻倍,二者的时间相关性充分说明了新冠疫苗不仅不能降低新冠死亡,反而会因为ADE加重死亡[43]
7. 当前的新冠疫苗加速了超级变种的形成 新变种传染性强,毒性强。然而为啥印度过去一年都没有新变种,疫苗一打,几个月就爆了呢?Geert Vanden Bossche的理论是这是疫苗惹的祸,印度的现状非常符合他的预测。疫苗对新变种的促进和筛选作用,具体过程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疫苗接种后的一两星期,新的免疫没建立起来,给了病毒适应变异出超级毒株的绝佳环境。自然的感染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不会很容易筛出超级毒株。现在的超级毒株比如巴西变种,英国变种和南非变种全部来自于早期的疫苗试验场就是这个因素。印度变种也是在打疫苗后才出现的。 Marek's disease就是一个典型的疫苗培养超级变种的例子:从前Marek's disease在鸡群传播,症状轻微,死亡率很低。疫苗厂家蛊惑一些养鸡厂接种疫苗,刚开始大部分养鸡场不接种疫苗也无所谓,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养鸡场都必须接种疫苗,否则染了Marek's disease就必死。原来疫苗厂家搞的疫苗只压制症状,不阻止感染,病毒有了更大的培养皿和选择压力后,进化出了超强杀伤力的变种[44]。   8. 人类最终的希望之一: 放弃基于抗体免疫的疫苗, 开发仅基于T细胞免疫的疫苗 从理论上看,当前主要基于抗体免疫的新冠疫苗因为VOC/ADE/OAS三座大山根本无力让人类社会恢复常态,似乎年年不停的接种新疫苗就是最好的结局. 大众们真的就只能接受医疗建制派给人类带来的这个惨淡未来吗?
制作疫苗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去模仿击败病毒的胜利者的方法, 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可以说是击败新冠病毒的胜利者,他们的特征就是不产生或只产生微量的针对新冠病毒的IgG抗体,依靠自然杀手细胞,T细胞以及别的免疫途径来杀死新冠病毒。与此相反,被新冠病毒击败的重症患者/死者因为某种原因,产生了高滴度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向对抗新冠的成功者学习,理想的疫苗应该不诱发任何抗体, 只诱发T细胞免疫.针对T细胞,放弃B细胞的合成肽疫苗可以完美的实现这个要求,另外,肽链很短,各种变异毒株都有可能被共同的肽链覆盖,疫苗对抗变异的能力大大提高[45].
很早以前,我就寄希望于合成肽疫苗,然而在医疗建制派主导的世界里,合成肽疫苗的进展极其缓慢。合成肽疫苗因为制作简单,保存方便,本应该成为最先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然而现在只有俄罗斯的EpiVacCorona于去年11月开始了3期试验。另外,当前合成肽疫苗还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仍然在延续抗体免疫的错误,大都在追求T细胞免疫的同时还加入了激发抗体免疫的肽链。或许,人类只有在抗体免疫路线上碰得头破血流后才会考虑仅基于T细胞免疫的合成肽疫苗。   在展望这惨淡未来的时候,作为一个普罗大众,我问我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寄希望于医疗建制派呢?比如100万美元10个人就可以开展合成肽疫苗的早期研发,为什么我们普通人就不能联合起来,开辟新的道路自救?如果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疫苗的研发中,未来总会不同.  
参考文献: [1] https://www.geertvandenbossche.org/ [2] COVID-19 Vaccines May Not Prevent Nasal SARS-CoV-2 Infection and Asymptomatic Transmission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320052/ [3] Robust SARS-CoV-2 infection in nasal turbinates after treatment with systemic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931312821000986?via%3Dihub [4] False-negative results of initial RT-PCR assays for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42958 [5] FDA Briefing Document, Moderna COVID-19 Vaccine https://www.fda.gov/media/144434/download [6] FDA Briefing Document, 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 https://www.fda.gov/media/144245/download [7] The city of Manaus, north Brazil, was stricken by a severe epidemic of SARS-Cov-2 in March 2020, reaching a seroprevalence of 76% by October 2020.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5.10.21256644v1 [8] Evidence for and level of herd immunity against SARS-CoV-2 infection: the ten-community study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9.24.20200543v2 [9] Interim Estimates of Vaccine Effectiveness of BNT162b2 and mRNA-1273 COVID-19 Vaccines in Preventing SARS-CoV-2 Infection Among Health Care Personnel, First Responders, and Other Essential and Frontline Workers — Eight U.S. Locations, December 2020–March 2021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0/wr/mm7013e3.htm# [10] An immunocompetent 169-day prolonged SARS-CoV-2 shedding patient with high neutralizing antibody [11] SARS-CoV-2 cell-to-cell infection is resistant to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5.04.442701v1 [12] SARS-CoV-2 can recruit a haem metabolite to evade antibody immunity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1/04/22/sciadv.abg7607 [13] The S1 protein of SARS-CoV-2 crosse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mi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0771-8 [14]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mpairs Endothelial Function via Downregulation of ACE 2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CIRCRESAHA.121.318902 [15]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disrupts the cooperative function of human cardiac pericytes - endothelial cells through CD147 receptor-mediated signalling: a potential non-infective mechanism of COVID-19 microvascular disease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12.21.423721v1.full [16]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alters barrier function in 2D static and 3D microfluidic in-vitro models of the human blood–brain barrier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999612030406X [17] SARS-CoV2 spike protein causes lung injury even without the presence of intact virus https://www.contagionlive.com/view/spike-protein-of-sars-cov-2-virus-alone-can-cause-damage-to-lungs [18]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licits Cell Signaling in Human Host Cells: Implications for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Vaccines https://www.mdpi.com/2076-393X/9/1/36/htm [19] http://gilad.online/writings/2021/4/21/the-israeli-people-committees-april-report-on-the-lethal-impact-of-vaccinations [20] http://data.cdc.gov/NCHS/Weekly-Counts-of-Deaths-by-State-and-Select-Causes/muzy-jte6 [21] http://www.bitchute.com/video/RVhr42bAr8gM/ [22]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nd SARS-CoV-2 vaccines and therapies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0-00789-5 [23] Exploratory neuroimmune profiling identifies CNS-specific alterations in COVID-19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involvement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9.11.293464v2 [24] Reaction of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SARS-CoV-2 Proteins With Tissue Antigens: Implications for Autoimmune Disease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73987/ [25] Functional autoantibodies against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Long-COVID-19 symptom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909021000204 [26] Autoantibodies against type I IFNs in patients with life-threatening COVID-19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sci/370/6515/eabd4585.full.pdf [27] Proinflammatory IgG Fc structure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VID-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0-00828-7 [28] Antibody-Dependent Infection of Human Macrophages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https://doi.org/10.1186/1743-422X-11-82. Evaluation of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of SARS-CoV Infection in Rhesus Macaques Immunized with an Inactivated SARS-CoV Vaccine.  https://doi.org/10.1007/s12250-018-0009-2. Immunization with Modified Vaccinia Virus Ankara-Based Recombinant Vaccine against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Hepatitis in Ferrets.  https://doi.org/10.1128/JVI.78.22.12672-12676.2004. Caution Urged on SARS Vaccines.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303.5660.944. Prior Infection and Passive Transfer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Prevent Replication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 of Mice.  https://doi.org/10.1128/jvi.78.7.3572-3577.2004. A DNA Vaccine Induces SARS Coronavirus Neutralization and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2463. Immunization with SARS Coronavirus Vaccines Leads to Pulmonary Immunopathology on Challenge with the SARS Virus.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35421. [29]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recovered COVID-19 patients: studies based on cellular and structural biology analysis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10.08.20209114v1 [30] At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SARS-CoV-2, Macrophages and the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A Key Role for Antibody-Dependent Pathogenesis But Not Enhancement of Infection in COVID-19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2.22.432407v1 [31] SARS-CoV-2 infects blood monocytes to activate NLRP3 and AIM2 inflammasomes, pyroptosis and cytokine release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3.06.21252796v1 [32] Immun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outcomes of SARS-CoV-2 challenge after formalin-inactivated vaccine immunisation of ferrets and rhesus macaques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10.08.20209114v1 [33] An infectivity-enhancing site o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s targeted by COVID-19 patient antibodies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12.18.423358v1 [34] The functions of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d infection-enhancing antibodies in vitro and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12.31.424729v2 [35] An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activity eliminated neutralizing antibody with potent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onkeys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7.26.222257v1 [36] High titers and low fucosylation of early human anti-SARS-CoV-2 IgG promote inflammation by alveolar macrophages 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1/05/10/scitranslmed.abf8654 [37] “Monozygotic twins discordant for severe clinical recurrence of COVID-19 show drastically distinct T cell responses to SARS-Cov-2”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3.26.21253645v1 [38] Systems serology detects functionally distinct coronavirus antibody features in children and elderly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2236-7 [39] Fatal COVID-19 outcome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antibody response targeting epitopes shared with endemic coronaviruses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5.04.21256571v1 [40] https://correctiv.org/faktencheck/2021/03/11/covid-19-in-israel-nein-die-impfung-erzeugt-keine-40-mal-hoehere-sterblichkeit/ [41] http://hungarytoday.hu/hungary-vaccines-vaccine-effectiveness-inoculation-vaccine-effectiveness-comparison-pfizer-sputnik-sinopharm/ [42] https://news.sina.com.cn/w/2021-05-14/doc-ikmyaawc5365273.shtml [43] http://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4.27.21256187v1 [44] Leaky Vaccines Enhance Spread of Deadlier Chicken Viruses 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science/article/leaky-vaccines-enhance-spread-of-deadlier-chicken-viruses [45] An Effective COVID-19 Vaccine Needs to Engage T Cells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0.581807/full
h
herbs
回复 1楼herbs的帖子
我顶个锅说,想开骂的人先等几个月.
l
ljmdtc
回复 1楼herbs的帖子
我顶个锅说,想开骂的人先等几个月.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18:29

你写的还是转载的?
h
herbs
你写的还是转载的?
ljmdtc 发表于 2021-05-16 18:30

我刚才写的。我以前说疫苗的坏话被骂怕了,在这里潜水了半年,最近有网友发消息问我,忍不住就发了这个。
t
tidewater
楼主这么长的论文,还是转发权威医学杂志吧。发华人闲话版,这既没有 funding 也不 count 博士毕业。
而且权威医学杂志,三个月后总是有人记得。
h
herbs
楼主这么长的论文,还是转发权威医学杂志吧。发华人闲话版,这既没有 funding 也不 count 博士毕业。
而且权威医学杂志,三个月后总是有人记得。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5-16 18:47

我都说了,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另外,学术界的风气怪的很,我在专业论坛上提ADE就是删帖封号的下场。
t
tidewater
我都说了,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另外,学术界的风气怪的很,我在专业论坛上提ADE就是删帖封号的下场。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18:52

那你就 GitHub 上建个 repo 发在那里保存个记录。三月后再跟大伙儿对质。
发华人闲话版,将来也找不到。
s
sunychen23
你读个免疫PhD,发个Peer-reviewed paper, 再来谈疫苗;现在生物真沦落到啥民科都喷一下的地步勒马
b
bigjohn123456
好文,转党中央政治局同志们集体学习讨论。
梦境行者
我还以为是华人哪个相关领域学者出来讲解,原来是“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 “以色列的数据显示新冠疫苗提高住院率3倍,死亡率5倍”一一你这数据来自于哪个次元?以色列大规模接种后住院人数一再下降你是真不知道?
h
herbs
我还以为是华人哪个相关领域学者出来讲解,原来是“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 “以色列的数据显示新冠疫苗提高住院率3倍,死亡率5倍”一一你这数据来自于哪个次元?以色列大规模接种后住院人数一再下降你是真不知道?
梦境行者 发表于 2021-05-16 19:01

我的数据列的一清二楚,你不看?数据来源是法国记者向以色列卫生部要的。
金银岛
我都说了,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另外,学术界的风气怪的很,我在专业论坛上提ADE就是删帖封号的下场。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18:52

好文!普通人就不能在专业杂志上发论文了?在疫情前你是一窍不通,但现在你已经是疫苗专家了,Science和Nature才是你文章的归宿。发表在那里才会得到全世界的重视
M
Melaniejj9991
楼主这么长的论文,还是转发权威医学杂志吧。发华人闲话版,这既没有 funding 也不 count 博士毕业。
而且权威医学杂志,三个月后总是有人记得。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5-16 18:47

赞同!文章太长了,在网上灌水的网友没有这个时间仔细看。如果楼主真的对自己文章有信心,比如投到专业杂志,上这里发感觉有点怪怪的
M
Melaniejj9991
我都说了,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另外,学术界的风气怪的很,我在专业论坛上提ADE就是删帖封号的下场。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18:52

原来如此...
o
omician
看来那些生物医学免疫学博士都白读了,博士后也都白做了,十几年都忙啥了,外行人一年就看透了方向,给你们指导一下😀
s
shirley951951
知乎欢迎你
h
herbs
看来那些生物医学免疫学博士都白读了,博士后也都白做了,十几年都忙啥了,外行人一年就看透了方向,给你们指导一下😀
omician 发表于 2021-05-16 19:57

外行人看的清有啥奇怪?比如我早就在网上预测过疫苗的突刺蛋白IgG抗体的Fc端和血小板的FcγR受体结合会诱发血小板减少性血栓,并给出治疗药物的方案在于阻止抗体尾端和血小板的FcγR受体结合. 到现在牛津的还在胡扯毫无逻辑的PF4抗体诱发血栓论. PF4是血小板激活后才分泌的因子,PF4抗体和血小板激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h
herbs
知乎欢迎你
shirley951951 发表于 2021-05-16 20:24

我在疫情前很少上网,没有知乎的账号.现在注册账号要身份证,我也没有.
t
thinredline
原来是Herb的大作。难得的好文,收藏了。 这篇文章说清楚了很多东西,作为科普文章也是极好的。希望真相能唤醒更多的人。
t
tastejoy001
回复 2楼herbs的帖子
楼主你太牛了!能转吗?让我和你一起领略打了疫苗的狂风骤雨吧。 其实很好理解,打了没有回头路,不狠狠踩一下你来安慰自己阿Q一下,还能怎么办! 我真的特希望楼主你是错的,你的军号吹的完全是走调的!
h
herbs
欢迎转载。我也希望自己错得一塌糊涂。
金银岛
欢迎转载。我也希望自己错得一塌糊涂。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23:29

建议楼主翻译成英文,我看看能否帮你推荐到Science和Nature上去
C
CleverBeaver
Lz 思路还是很清楚的
S
Seeking668
欢迎转载。我也希望自己错得一塌糊涂。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23:29

支持LZ独立思考,科学就不怕质疑,而是在不断质疑中前进的 当年研究mRNA的科学家也是被质疑排斥,现在不是认可了
金银岛
外行人看的清有啥奇怪?比如我早就在网上预测过疫苗的突刺蛋白IgG抗体的Fc端和血小板的FcγR受体结合会诱发血小板减少性血栓,并给出治疗药物的方案在于阻止抗体尾端和血小板的FcγR受体结合. 到现在牛津的还在胡扯毫无逻辑的PF4抗体诱发血栓论. PF4是血小板激活后才分泌的因子,PF4抗体和血小板激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20:39

牛津在哪个杂志上发的论文?你把你这观点写出Letter to the Editor投过去必发,说不定牛津还要请你去领导疫苗研究呢
C
CleverBeaver
mareks disease够吓人的
wiki:
However, because vaccination does not prevent infection with the virus, Marek's is still transmissible from vaccinated flocks to other birds, including the wild bird population. The first Marek's disease vaccine was introduced in 1970. The disease would cause mild paralysis, with the only identifiable lesions being in neural tissue. Mortality of chickens infected with Marek's disease was quite low. Decades after the first vaccine was introduced, current strains of Marek Virus cause lymphoma formation on throughout the chicken's body and mortality rates have reached 100% in unvaccinated chickens. 
另外 t cell based vaccine貌似是出路
C
CleverBeaver
这也很好的解释cdc为什么要我们现在出来 且不戴口罩 他们害怕lockdown把这个病毒彻底消灭呀
A
ArizonaGreenTea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t
tastejoy001
回复 21楼herbs的帖子
转了俩地方。这样的雄文越多人看见越好!
c
cinderedna
文章太长了,没逐条看,不过以色列的数据你的引用文献是德文的?我看不懂,你的图片是另外引用的,麻烦给个英文版。离开比例谈致死率非常misleading,这里面没有指出打疫苗人群和不打疫苗人群每百万生病多少,你引的文章文字我看不懂,但是文章其中的一个图表显示打了疫苗的阳性率远低于不打疫苗的,疫苗保护率有90%以上。所以绝对数据来说,打了疫苗的阳性病例,死亡病例都远远低于不打疫苗的。疫苗不诱发IgA,但是诱发IgG还有T细胞免疫,不能在粘膜阶段消除病毒,但是可以在病毒进入循环系统后快速清除避免病毒大量复制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所以打了疫苗的人如果被感染鼻拭子检查阳性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很快清除可以没有症状,还可以保护降低重症发生。
疫苗有效率不是百分百,那些没有产生保护作用的,是不是本身就有免疫系统方面的缺陷/特殊性,以至于无法产生保护,是不是大比例的得了新冠以后重症和死亡更高,要等新的流行病学详细书记出来,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underlying disease,才有更多价值。
实话说吧,按照美国的防疫方式,在轰轰烈烈的反疫苗民科宣传下,群体免疫不大可能达到了,除非你能坚守家里不出门,家人也不出门,只有打疫苗和被感染两条路,打疫苗不保护别人,只保护自己,你要能堵这个病毒对你没有大问题,就别打疫苗,赢面其实还挺大,只要医疗保险不崩溃,中年人死亡率也不过千分之一。不想赌的,就去打疫苗。
C
CleverBeaver
文章太长了,没逐条看,不过以色列的数据你的引用文献是德文的?我看不懂,你的图片是另外引用的,麻烦给个英文版。离开比例谈致死率非常misleading,这里面没有指出打疫苗人群和不打疫苗人群每百万生病多少,你引的文章文字我看不懂,但是文章其中的一个图表显示打了疫苗的阳性率远低于不打疫苗的,疫苗保护率有90%以上。所以绝对数据来说,打了疫苗的阳性病例,死亡病例都远远低于不打疫苗的。疫苗不诱发IgA,但是诱发IgG还有T细胞免疫,不能在粘膜阶段消除病毒,但是可以在病毒进入循环系统后快速清除避免病毒大量复制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所以打了疫苗的人如果被感染鼻拭子检查阳性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很快清除可以没有症状,还可以保护降低重症发生。
疫苗有效率不是百分百,那些没有产生保护作用的,是不是本身就有免疫系统方面的缺陷/特殊性,以至于无法产生保护,是不是大比例的得了新冠以后重症和死亡更高,要等新的流行病学详细书记出来,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underlying disease,才有更多价值。
实话说吧,按照美国的防疫方式,在轰轰烈烈的反疫苗民科宣传下,群体免疫不大可能达到了,除非你能坚守家里不出门,家人也不出门,只有打疫苗和被感染两条路,打疫苗不保护别人,只保护自己,你要能堵这个病毒对你没有大问题,就别打疫苗,赢面其实还挺大,只要医疗保险不崩溃,中年人死亡率也不过千分之一。不想赌的,就去打疫苗。
cinderedna 发表于 2021-05-17 00:28

搞不好印度变种真是疫苗的缘故?
C
CleverBeaver
话说我们小时候能打到一劳永逸的疫苗真是幸运
以后就等着疫苗subscription吧 微软的创始人搞生物科技 就不可避免的会把软件业那套带过去
以前打游戏都只要买个游戏 从不需要subscription的 自从x-box出现 subscription就再也拿不掉了
新冠疫苗若是真的走mareks disease的思路 新冠不可能灭掉了
c
charlize
mark一下,太长了还没来得及细看
g
gatobarb
mark 一下,回头再看
a
austery
这样灌水也是幸苦了。不过看不懂呀!
s
stainlessbelief
疫情前对疫苗一无所知都敢出来指点江山
紫心汤圆
回复 4楼herbs的帖子
楼主,谢谢
l
little_racoon
写这么多疯话的好处就是正常人已经没时间逐条反驳了
以色列昨天确诊一个,我真不知道还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来证明疫苗是有用的



l
ljoiooq
楼主这篇雄文太适合发给GRE出题中心了,绝对一篇GRE好题! 楼主文里唯一的一个表和一个图得出的结论太太太没有逻辑了吧……楼主真的有PhD degree?这都不需要疫苗知识和统计学知识,相关性不代表causal relationship OK?你说以色列打了疫苗死亡率增高,数据给到3/10/2021为止,你咋不把数据一直给到五月呢?那就会负相关,跟你的结论不符吧……何况死亡率也要看这些人是打了疫苗死还是没打疫苗死啊…… 那个图也是绝了,跟表一个道理,打了疫苗和死亡率升高,你得看死的人打没打疫苗啊,again,data直到三月,现在呢?何况,这张图跟ADE没有半毛钱关系,好吗?
l
little_racoon
回复 31楼cinderedna的帖子
Breakthrough case重症和死亡率更高确实是因为对比的人群不一样了。很多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或者各种免疫抑制状态的人对疫苗的反应都是很差很差的,这些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当然高得多了。疫苗有效性很高的情况下这部分人会在breakthrough case里面占相当大的比例
S
Seeking668
回复 31楼cinderedna的帖子
Breakthrough case重症和死亡率更高确实是因为对比的人群不一样了。很多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或者各种免疫抑制状态的人对疫苗的反应都是很差很差的,这些人一旦被感染死亡率当然高得多了。疫苗有效性很高的情况下这部分人会在breakthrough case里面占相当大的比例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05-17 08:51

如果抗体(无论是自然感染或疫苗)对病毒完全没有增强作用(ADE/OAS不存在),那免疫缺陷的人打了疫苗也不应该重症和死亡率更高啊,顶多就是抗体产生不足,但也应该比没有打疫苗病更轻一点才对,所以这从反面也提示抗体对病情增强作用的存在
觉得打疫苗后有两种力量的脚力,一方面抗体剧增对病毒有强力抑制杀灭作用,另一方面抗体也有对病毒有辅助增强作用(ADE/OAS等机制)。但对绝大部分健康人,前者远超后者,所以表现为疫情大降,但有免疫缺陷的后者超前者,反而重症和死亡率更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抗体削弱,前者效率降低,而后者反应加强,风险就增加了,应该做更多research,也许定期及时打booster是应对方案
x
xxhz0909
几期临床实验的数据已经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了,现在全球就是疫苗的实验场,期待实时数据出炉。
这就是一场豪赌。无论病毒还是疫苗,个体反应差距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护好自己,减少接触到病毒的机会。希望大家都是赢家。
S
Seeking668
还有现在官媒老是用“breakthrough”来说打过疫苗又得病的cases,觉得这很误导,搞得像什么断崖势阱0和1的差别,测不出就是没有病毒,其实打了疫苗如果吸入了病毒可以在所有人身上存在,只不过有些人浓度低测不出来,有些人浓度高测出来了而已,应该是个平滑曲线,都可有传染性
h
herbs
牛津在哪个杂志上发的论文?你把你这观点写出Letter to the Editor投过去必发,说不定牛津还要请你去领导疫苗研究呢
金银岛 发表于 2021-05-16 23:49

别嘲笑我了。由IgG抗体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性血栓是早就研究透彻的的领域,这个2017年的文章讲的很清楚,IgG1亚类抗体对于非岩藻糖化的Fc受体FcγRIIIA 具有很高的亲和力,而这两者的结合诱导了血小板的减少。 http://pubmed.ncbi.nlm.nih.gov/28126818/
人家这么多懂行的都没跳出来驳斥PF4抗体诱发血栓论,我这个外行凑啥热闹。NEJM的两篇PF4抗体诱发血栓的文章我隐约记得看过初稿,和终稿差别很大,里面的水深着呢。
l
little_racoon
回复 42楼Seeking668的帖子
因为免疫缺陷的人得了新冠以后死亡率本来就很高,不能和一般人群比
C
CleverBeaver
几期临床实验的数据已经没有什么研究价值了,现在全球就是疫苗的实验场,期待实时数据出炉。
这就是一场豪赌。无论病毒还是疫苗,个体反应差距极大,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保护好自己,减少接触到病毒的机会。希望大家都是赢家。
xxhz0909 发表于 2021-05-17 09:51

exactly
C
CleverBeaver
论学习博弈论的重要性
l
littlelittle
说实话,ADE确实需要搞清楚,现在就去看lz列出的那些文章去
W
WarmClock
楼主研究了这么多文献资料,还给出了论据论点,这点让人很佩服。
在接种疫苗的人越来越多的大潮中逆流而行也很勇敢。
谢谢你的分享。不管你的结论是否正确,提出这个话题和文明讨论起码值得其他人学习。
对于楼主的观点,我觉得再等等看,也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新冠在美国刚爆发时,戴不戴口罩,以及新冠严重与否,所谓大量专业人员和很多普通民众的观点也是截然不同的。迷信美国医药权威的不戴口罩,有些美国医院甚至禁止他们自己的医护人员戴口罩, 这是去年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到底应该怎样,时间会揭晓。
h
herbs
文章太长了,没逐条看,不过以色列的数据你的引用文献是德文的?我看不懂,你的图片是另外引用的,麻烦给个英文版。离开比例谈致死率非常misleading,这里面没有指出打疫苗人群和不打疫苗人群每百万生病多少,你引的文章文字我看不懂,但是文章其中的一个图表显示打了疫苗的阳性率远低于不打疫苗的,疫苗保护率有90%以上。所以绝对数据来说,打了疫苗的阳性病例,死亡病例都远远低于不打疫苗的。疫苗不诱发IgA,但是诱发IgG还有T细胞免疫,不能在粘膜阶段消除病毒,但是可以在病毒进入循环系统后快速清除避免病毒大量复制引发更严重的感染。所以打了疫苗的人如果被感染鼻拭子检查阳性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很快清除可以没有症状,还可以保护降低重症发生。
疫苗有效率不是百分百,那些没有产生保护作用的,是不是本身就有免疫系统方面的缺陷/特殊性,以至于无法产生保护,是不是大比例的得了新冠以后重症和死亡更高,要等新的流行病学详细书记出来,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有underlying disease,才有更多价值。
实话说吧,按照美国的防疫方式,在轰轰烈烈的反疫苗民科宣传下,群体免疫不大可能达到了,除非你能坚守家里不出门,家人也不出门,只有打疫苗和被感染两条路,打疫苗不保护别人,只保护自己,你要能堵这个病毒对你没有大问题,就别打疫苗,赢面其实还挺大,只要医疗保险不崩溃,中年人死亡率也不过千分之一。不想赌的,就去打疫苗。
cinderedna 发表于 2021-05-17 00:28

数据来自于文献40里的这个表格,我加了两行计算。这些数据相关方都是能藏就藏,我没见过英文版的。
h
herbs
写这么多疯话的好处就是正常人已经没时间逐条反驳了
以色列昨天确诊一个,我真不知道还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来证明疫苗是有用的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05-17 08:32

许多国家还是0确诊呢,与疫苗有用有何关系?
s
surge
又臭又长的民科文章,看了这句就看不下去了 “以色列打疫苗的1/2月比往年超额死亡22%,尤其是20-29岁的超额死亡是32%。 这么大的超额死亡有可能大部分是因为疫苗引起”。 这种充满臆测的东西有啥意思?
顺便附一下以色列的covid death 曲线, 现在是7天average 一个死亡病例。
x
xixilfr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棒棒的。先看看那个杂志会给你发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吧。
v
vitd120
谢谢楼主的分享,大家可以多听听两方面的意见
l
lizisliz
简言之,CDC的各种操作以及疫苗被政治化了。 感谢楼主的质疑精神!
t
tastejoy001
回复 54楼xixilfr的帖子
NM,除了喷还有啥?! 打疫苗打出毛病来了?!
l
little_racoon
回复 52楼herbs的帖子
三个月前以色列每天新增近万人,你说和疫苗有没有关系
t
tastejoy001
回复 53楼surge的帖子
人说的是统计上年龄段比往年多死的人数,这些死亡官方都不归新冠死亡。你拿新冠死亡图表搞啥名堂? 真是打疫苗打出毛病了?!
l
little_racoon
回复 59楼tastejoy001的帖子
造谣也不是这么造的。美国每周因为各种原因的死亡人数都是有统计的,从三月中旬开始每周死亡人数和往年平均的差别就不大了。
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excess_deaths.htm
l
little_racoon
回复 49楼littlelittle的帖子
lol,你要是真能读懂文章的话就会发现lz从头到尾都是造谣。只不过各种疯话罗列个几页纸,就不会有人有耐心花时间逐条驳斥了。
随便举个例子,他所谓的anti-spike IgG滴度和重症正相关,IgG会刺激炎性反应,说的都是发生血清转换之前抗体尾端岩藻糖基化水平还很低的IgG,也就是刚感染病毒免疫系统正在学习的时候。这个时候分泌的不成熟抗体会诱导炎性反应。抗体成熟以后就观测不到这种pro-inflammation的现象了。
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https://stm.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1/05/10/scitranslmed.abf8654
换句话说就是刚接种疫苗的时候更要加强防护,因为这个时候抗体不够成熟,可能有pro-inflammation的问题,这和ADE是没有关系的。
x
xltao2004
我还以为是华人哪个相关领域学者出来讲解,原来是“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 “以色列的数据显示新冠疫苗提高住院率3倍,死亡率5倍”一一你这数据来自于哪个次元?以色列大规模接种后住院人数一再下降你是真不知道?
梦境行者 发表于 2021-05-16 19:01

就是,就这一条真是把别人都当傻子了。以色列这么一个活生生疫苗起作用的例子都能拿来反疫苗。是得多扭曲的思维方式呀。不打疫苗就不打,但别整天瞎黑行不行?烦死了。要不申请专门开个疫苗质疑版给你这种人自得其乐吧!
t
tastejoy001
回复 63楼xltao2004的帖子
也不知道谁是傻子,还记得是谁说口罩没用了吗?
C
CleverBeaver
回复 63楼xltao2004的帖子
也不知道谁是傻子,还记得是谁说口罩没用了吗?
tastejoy001 发表于 2021-05-17 15:36

金鱼脑 不记得了
.
.岸.
我都说了,我是疫情前对疫苗一窍不通的普通人,发不了专业杂志的。另外,学术界的风气怪的很,我在专业论坛上提ADE就是删帖封号的下场。
herbs 发表于 2021-05-16 18:52

果然是不懂装懂的人最好为人师
x
xltao2004
回复 63楼xltao2004的帖子
也不知道谁是傻子,还记得是谁说口罩没用了吗?
tastejoy001 发表于 2021-05-17 15:36

你有病呀!我说口罩没用了吗?我说以色列的数据,你没看见呀!烦死这些搅浑水的了!
b
bululu
就是,就这一条真是把别人都当傻子了。以色列这么一个活生生疫苗起作用的例子都能拿来反疫苗。是得多扭曲的思维方式呀。不打疫苗就不打,但别整天瞎黑行不行?烦死了。要不申请专门开个疫苗质疑版给你这种人自得其乐吧!
xltao2004 发表于 2021-05-17 14:05

为什么不让质疑?我穿越了吗?这里是墙内还是墙外?
t
tastejoy001
回复 67楼xltao2004的帖子
就是看你说楼主非专业不顺眼,NM都听专家忽悠你早掉沟里去了。你自己双标自己不觉得而已!
h
hello111
回复 56楼lizisliz的帖子
是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l
lizisliz
回复 56楼lizisliz的帖子
是的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hello111 发表于 2021-05-17 18:26

说明你很有灵性。
h
herbs
CDC的死亡数据滞后很厉害,要看一两月之前的才准。
h
herbs
回复 62楼little_racoon的帖子
岩藻糖化的过程要像你说的那么简单就好了。那么多别的ADE的实验都没涉及岩藻糖化,说明这个只是其中的一个可能因素。好消息是哪怕登革出血热的ADE也不是人人都有,只在特定情况下有
h
herbs
回复 62楼little_racoon的帖子
小浣熊,你对疫苗熟,我看有人说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mRNA疫苗可以诱发杀伤性T细胞;不过我看不少辉瑞的数据里有CD8+,摩德纳的有些报告说检测不到,有的报告又说和辉瑞一个量级,闹不明白这么重要的东西咋这么模糊?
还有一个担心是新冠突刺蛋白在细胞MHC1上呈现水平一般,就是有针对突刺蛋白的点位T细胞也不是很容易捉到。
v
vitd120
回复 73楼herbs的帖子
开个脑洞,海藻会不会对新冠有用? 那个卡拉胶喷鼻剂有个预防rct显著了
s
surge
为什么不让质疑?我穿越了吗?这里是墙内还是墙外?
bululu 发表于 2021-05-17 16:43

没有说不让质疑吧。楼主有质疑的权利,但其他人有质疑他所谓质疑论点论据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