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自由市场的人应该相信银行会开出comparable的package的。 Cath226 发表于 2021-05-16 09:17
幸好大厂来搅水,以前银行给码工办绿卡一直拖,不拖到第二个H1B快过期都不办,现在看到抢不到人不都也老实了,规规矩矩办绿卡 gas 发表于 2021-05-16 09:18
回复 1楼的帖子 跟quant比,码农一点都不卷。。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1-05-16 09:54
其实大厂的马工也算不得有什么特别的talent吧, 其实就是比其他行业的马工多刷几道题而已, 其他行业的马工水平也完全不差,完全可以胜任自己的工作,不会影响美国的发展的。 但是我也觉得部分马工和自己的贡献不成比例的高工资,确实对青少年择业有影响, 导致大家不顾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一窝蜂都去读CS,而那些赚钱少的专业很少有聪明能干的孩子们去读了。 这点不太合理。 pop 发表于 2021-05-16 09:53
quant还好,尤其是top公司,毕竟看学校出身的,candidate pool就小了很多个量级。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5-16 10:03
是这样,大厂的高pay把整个cs相关专业的生态都拉高了,而这种变化又反过来支持了大厂pay的高位-假如随便一个IT support都能拿10万,那你不拿出30万当然找不到合格的程序员。其他行业都是劳动者疯狂内卷互相压价,只有cs是资本家内卷,把价格bid的越来越高。一个原因是需求太高,另一个原因也是cs的开放文化,比如blind就互相分享TC,各大厂都有内部论坛大家贴自己的工资单,这在什么都有神秘兮兮藏着掖着的其他行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年终review,如果公司说你很棒所以这次给你的钱比别人多,你只要一查就知道是真心的还是在瞎扯,结果就是资本家只能拿钱说话,画饼不管用。码农虽然没有成立工会,但是这种完全透明的薪资制度基本上杜绝了公司上下其手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当年的开源文化其他行业就不理解,费那么大劲做的东西一下就免费给人用。但是这20年的事实证明,开源文化让全社会都能低门槛参与,一下就涌现出各种以前不敢想的应用,最后促进了互联网的爆炸增长。所以cs行业的良性循环既有供不应求的原因,同时也是这种开放文化自己争取来的。 iheartnyc 发表于 2021-05-16 09:58
首先美国IT企业这种局面肯定是不正常的。 本质上是美国互联网企业可以收割全世界(中俄伊朝等少数国家除外)造成的。 比如欧洲本土根本没有可以跟GOOG, FB抗衡的企业,广告收入也流入了美国公司腰包。 所以美国的码农跟欧洲比,工资极高,而且不管什么背景的都可以入行,虽然美国马公水平不一定有欧洲的厉害-很可能还不如。 这样也挤占了美国其他行业的talent pool, 比较大的IT公司的利润率比银行等传统行业高出太多,而且除了人力成本基本没有其它多少cost, 像什么芯片制造,银行业,药厂,怎么可能开出媲美IT公司的薪水? 不过这种局面也不是小人物能考虑的,作为个人当然是刷题转码找到对自己的最优选择。 至于政府打算如何监管反垄断,那是政府要考虑的事。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5-16 09:41
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啊,不是应该英雄不问出处更能争取到人才?像大厂一样非常严格的面试制度。尤其现在的形势,各种原因很多人去不了top的学校,但水平比去top 学校的强多了 francesjj 发表于 2021-05-16 11:00
以后基础学科都没人学了,脑子好点的都去学计算机,几十年后再来个什么病毒,没有科学家给发明疫苗了。。。。。。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1-05-16 11:56
举个例子,其他行业也需要很多IT talents, 比如金融业,IT部门,甚至quant相关function, 总之可以写代码的,我都听说过跳槽去大厂的。 长久下来,不觉得会对美国发展有利。 newlife2007 发表于 2021-05-16 09:12
It''s a free market. These companies are free to raise the compensation if they are worth it. anye 发表于 2021-05-16 12:25
是这样,大厂的高pay把整个cs相关专业的生态都拉高了,而这种变化又反过来支持了大厂pay的高位-假如随便一个IT support都能拿10万,那你不拿出30万当然找不到合格的程序员。其他行业都是劳动者疯狂内卷互相压价,只有cs是资本家内卷,把价格bid的越来越高。一个原因是需求太高,另一个原因也是cs的开放文化,比如blind就互相分享TC,各大厂都有内部论坛大家贴自己的工资单,这在什么都有神秘兮兮藏着掖着的其他行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年终review,如果公司说你很棒所以这次给你的钱比别人多,你只要一查就知道是真心的还是在瞎扯,结果就是资本家只能拿钱说话,画饼不管用。码农虽然没有成立工会,但是这种完全透明的薪资制度基本上杜绝了公司上下其手各个击破的可能性。其他人还笑话码农内部分享工资,以为是为了炫耀,其实他们自己才是笑话,一个打工仔保密工资只会方便资本家给你画饼,对自己的好处是零。 当年的开源文化其他行业就不理解,费那么大劲做的东西一下就免费给人用。但是这20年的事实证明,开源文化让全社会都能低门槛参与,一下就涌现出各种以前不敢想的应用,最后促进了互联网的爆炸增长。所以cs行业的良性循环既有供不应求的原因,同时也是这种开放文化自己争取来的。 iheartnyc 发表于 2021-05-16 09:58
这没办法 基础科学的岗位少 还一个萝卜一个坑 据说smithonian institute这种地方的人均年龄巨高 且要去世一个才会出现一个坑 基础科学的教育上的投入不少的 顶尖的也不少 但绝大多数都转码和金融了 留着做faculty且做的好的都是faculty二代和人精 这其实从社会整体来看也是很吓人的 k-12的教育挺差的 光靠大学4年教育吸引和选拔人才 然后又再push去金融和科技公司(但并不做R&D的事)其实就像隔壁说的拿弹钢琴来选拔而已了 这样下去行业高度集中且单一 对各类灾害的抵抗能力不知道有多少 然后wealth gap也越拉越大 社会结构也会发生本质的改变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5-16 12:13
基础学科,人文艺术类,本来就不是普通人学来挣钱的行业 国内出身的新移民是误会了,以为和刚改开的时候一样,随便读个专业都是缺稀人才,都会有高薪厚禄。现在国内也是只有家底丰厚的小孩,会去读基础学科和人文艺术类院校了,穷孩子都是想办法考公务员,要么就挤破头去读cs/ee这些技术工程类或者金融数学这些挣快钱的行业。 fitfitfit 发表于 2021-05-16 13:04
现在大IT公司一直在product value chain上不停的向终端客户方向intergrate。 一个例子就是从IaaS -> PaaS -> SaaS。 因为这种模式下可以最好的发挥大厂variable cost小、econemy of scale大的优势。 所以以后各个其他行业的it部门可能就很小一部分是真正做it的,其他都是懂一点it皮毛的product owner或者project manager. 专门给it vendor写backlog。 红豆汤 发表于 2021-05-16 12:22
靠移动app二维码做contact tracing,靠红外遥感图像识别测体温,靠移动app外卖生活必需品让人宅在家里,也能控制住病毒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疫苗还立竿见影。IT创造的社会价值是很高的,所以程序员收入才高 ljmdtc 发表于 2021-05-16 12:18
以前投行对冲基金赚几百万的时候,比码农可高多了,其他学科没人学吗? iheartnyc 发表于 2021-05-16 12:14
美国从来就没靠过k12,而是靠吸引全世界各个行业顶尖的人才 ymt 发表于 2021-05-16 13:03
投行门槛高多了,不是名校连面试都拿不到,容易进的后台一般也就10-20w yangff 发表于 2021-05-16 13:16
这也得保持吸引力,90年代的美国,无论欧洲加拿大来的还是中日韩新加坡港澳台来的学生,毕业后都自动留在美国。后来别说欧洲那些白人了,日韩台湾新加坡的的学生都很少留下了,就连大陆学生回去的比例都越来越大了。 dilemma_mj 发表于 2021-05-16 14:08
传统行业,工资不透明,技术分成各个小块,让人当螺丝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剥削ziyi99 发表于 2021-05-16 14:08
所以你们吐槽的还是,某些看起来跟你水平差不多的人,进了it大厂拿了高薪 charmanderr 发表于 2021-05-16 14:13
挺好的,可以留给真正感兴趣的人去学啊,学下来的是都是真正热爱的 不能把一些没啥兴趣的人忽悠上去陪太子读书,当廉价劳动力 ceresgu 发表于 2021-05-16 15:24
也就是说,做研究的如果高薪了就不会吸引真正感兴趣的? Playdough 发表于 2021-05-16 15:50
长久下来,不觉得会对美国发展有利。
问题就是银行没有提高啊,所以才都往tech跑
肯定会,但是需要时间,而且会推高银行成本,最后转价给消费者。通货膨胀将来肯定也有这些大厂的贡献。
Facebook还是其他哪家,把利润都放在低税的海外,比如爱尔兰,也难怪政府搞他们。
我就想从宏观角度讨论一下,科技行业的高薪酬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而且大厂可以培训出很多厉害的人再回到各个非大厂
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大厂可能也会消亡 新的大厂也会再出现
Cycle of the life
所以美国的码农跟欧洲比,工资极高,而且不管什么背景的都可以入行,虽然美国马公水平不一定有欧洲的厉害-很可能还不如。 这样也挤占了美国其他行业的talent pool, 比较大的IT公司的利润率比银行等传统行业高出太多,而且除了人力成本基本没有其它多少cost, 像什么芯片制造,银行业,药厂,怎么可能开出媲美IT公司的薪水?
不过这种局面也不是小人物能考虑的,作为个人当然是刷题转码找到对自己的最优选择。 至于政府打算如何监管反垄断,那是政府要考虑的事。
但是我也觉得部分马工和自己的贡献不成比例的高工资,确实对青少年择业有影响, 导致大家不顾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一窝蜂都去读CS,而那些赚钱少的专业很少有聪明能干的孩子们去读了。 这点不太合理。
跟quant比,码农一点都不卷。。
是这样,大厂的高pay把整个cs相关专业的生态都拉高了,而这种变化又反过来支持了大厂pay的高位-假如随便一个IT support都能拿10万,那你不拿出30万当然找不到合格的程序员。其他行业都是劳动者疯狂内卷互相压价,只有cs是资本家内卷,把价格bid的越来越高。一个原因是需求太高,另一个原因也是cs的开放文化,比如blind就互相分享TC,各大厂都有内部论坛大家贴自己的工资单,这在什么都有神秘兮兮藏着掖着的其他行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年终review,如果公司说你很棒所以这次给你的钱比别人多,你只要一查就知道是真心的还是在瞎扯,结果就是资本家只能拿钱说话,画饼不管用。码农虽然没有成立工会,但是这种完全透明的薪资制度基本上杜绝了公司上下其手各个击破的可能性。其他人还笑话码农内部分享工资,以为是为了炫耀,其实他们自己才是笑话,一个打工仔保密工资只会方便资本家给你画饼,对自己的好处是零。
当年的开源文化其他行业就不理解,费那么大劲做的东西一下就免费给人用。但是这20年的事实证明,开源文化让全社会都能低门槛参与,一下就涌现出各种以前不敢想的应用,最后促进了互联网的爆炸增长。所以cs行业的良性循环既有供不应求的原因,同时也是这种开放文化自己争取来的。
quant还好,尤其是top公司,毕竟看学校出身的,candidate pool就小了很多个量级。
至于你说FB ,Goog收割全世界,那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收割全世界需要很多个条件,英语,足够大的国内市场,足够多的国内talent,成熟的资本环境。美国这样一个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而且是英语国家,移民大国,其他国家除非自绝于世界经济,否则根本没有任何抗衡的可能性。
即使工资一样,股票拼不过啊。何况工资也不一样。
是,聪明娃都读cs了。
所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啊,不是应该英雄不问出处更能争取到人才?像大厂一样非常严格的面试制度。尤其现在的形势,各种原因很多人去不了top的学校,但水平比去top 学校的强多了
说得很好
美国各大it公司在欧洲也有大的office,从欧洲各国也recruit了各种talents,包括俄罗斯
特别是top学校搞aa的现在。。。。
这没办法 基础科学的岗位少 还一个萝卜一个坑 据说smithonian institute这种地方的人均年龄巨高 且要去世一个才会出现一个坑
基础科学的教育上的投入不少的 顶尖的也不少 但绝大多数都转码和金融了 留着做faculty且做的好的都是faculty二代和人精
这其实从社会整体来看也是很吓人的 k-12的教育挺差的 光靠大学4年教育吸引和选拔人才 然后又再push去金融和科技公司(但并不做R&D的事)其实就像隔壁说的拿弹钢琴来选拔而已了
这样下去行业高度集中且单一 对各类灾害的抵抗能力不知道有多少 然后wealth gap也越拉越大 社会结构也会发生本质的改变
以前投行对冲基金赚几百万的时候,比码农可高多了,其他学科没人学吗?
但也没有办法,谁愿意和钱过不去呢?
美国是自由的,那你去学呗。说实话,基础研究从来就是靠兴趣的,不是高薪可以诱惑的。爱因斯坦也没挣大钱啊。
只要是自由交易,股票,人才,工资是市场自平衡的,不用杞人忧天。
靠移动app二维码做contact tracing,靠红外遥感图像识别测体温,靠移动app外卖生活必需品让人宅在家里,也能控制住病毒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比疫苗还立竿见影。IT创造的社会价值是很高的,所以程序员收入才高
It's a free market. These companies are free to raise the compensation if they are worth it.
实话实说一线大厂独角兽才是惜才技术人员。马工至少 pay 得高。基层 manager / TPM 权力相对较小,跟马工相对而言更平起平坐。其实很多基层 manager 自己就是马工,TPM 自己就是 citizen data scientist。
其他更多行业根本就不如一线大厂惜才,技术人员遇上 toxic managers 基本死路一条。公司发钱先给 toxic managers。
长久的看,我觉得应该是一线大厂和独角兽吞并掉那些行业。不能好好利用技术人才的行业就应该直接倒闭,就地滚蛋。盛气凌人的 toxic manager 们去劳工部再就业中心接受改造。话糙理不糙。
公司文化,hierarchy,这些公司有钱先发给 managers。因为公司文化里,技术人员不重要。
一个公司的文化,很难改。一个行业的2文化,基本不可能改。
所以 free market 的精髓就是让公司合理倒闭,让出市场份额,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期望公司会自我改良。
这个不一定,现在马工行业在攻克先进机器人。
攻克先进机器人之后,也可能下一步是攻克电算量子力学到模拟设计有机大分子。电算辅助设计药品疫苗,一期二期之前,cloud computing 模拟药品疫苗跟不同人类基因的互动。等等等等,各种可能。
开源文化实际上相当于 ISO/IEEE 的标准化文档和标准。
其他行业的标准,让文科生用英语写个标准文档,扎心的说,就是因为系统比马工的简单太多。
马工的比如 linux 的标准写成个英语文档,那不成厚厚的天书奇谈了?所以就 open source linux kernel,还有那句著名的 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code 废话少说代码拿来。
基础学科有其自身的问题,就好比大部分学校的 数学系 vs 马工系。
数学系的文化就相对古板而自傲,考试不行或者不适应 partial credit 计分系统的学生,那就滚蛋。
远不如马工系亲民,愿意接受各种类型的学生,只要将来能够码 code。
我觉得这个部分反映基本层就是,这个社会不缺数学系的数学人才。如果学数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做马工,那么马工系欢迎你。
美国从来就没靠过k12,而是靠吸引全世界各个行业顶尖的人才
国内出身的新移民是误会了,以为和刚改开的时候一样,随便读个专业都是缺稀人才,都会有高薪厚禄。现在国内也是只有家底丰厚的小孩,会去读基础学科和人文艺术类院校了,穷孩子都是想办法考公务员,要么就挤破头去读cs/ee这些技术工程类或者金融数学这些挣快钱的行业。
属实
是的,买大厂的服务就可以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只要懂点接口调试,出了问题直接找客服解决
学了计算机的会有更多办法研究生物 不是说一年四万杀老鼠才叫做科学家。我认识几个搞生物医学和AI crossover的 只能说不是懂行的人就不要杞人忧天了
顶顶顶顶顶
没人说程序员不创造社会价值,但非要说程序员比疫苗价值还高就只能呵呵了,你开心就好
投行门槛高多了,不是名校连面试都拿不到,容易进的后台一般也就10-20w
这也得保持吸引力,90年代的美国,无论欧洲加拿大来的还是中日韩新加坡港澳台来的学生,毕业后都自动留在美国。后来别说欧洲那些白人了,日韩台湾新加坡的的学生都很少留下了,就连大陆学生回去的比例都越来越大了。
所以你们吐槽的还是,某些看起来跟你水平差不多的人,进了it大厂拿了高薪
工作签证就那么多,来留学的人越多,走的人越多,这个逻辑不难理解吧
其实传统行业的 80-20 定律,20% 真正干活的员工,创造了 80% 的价值。
所以传统行业的能出活的员工,相对而言其实不是更多的被资本家剥削,而是被 toxic managers 剥削,以及会拍马 toxic managers 的员工们剥削。
能真正做好项目的技术人才,才是真正意义的技术人才。
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好项目,但是没能进入好学校,那是教育系统的 false negative。要反思的是教育系统,或者教育系统承认 false negative 一定的比例不可避免。
或者干脆联邦法强制藤校每年公布 false positive 和 false negative 的统计数据,同时允许上联邦法庭索赔,包括精神赔偿哈哈哈。
当然,爱因斯坦要是索赔的话,藤校是不是要赔惨了?
挺好的,可以留给真正感兴趣的人去学啊,学下来的是都是真正热爱的 不能把一些没啥兴趣的人忽悠上去陪太子读书,当廉价劳动力
也就是说,做研究的如果高薪了就不会吸引真正感兴趣的?
现在做学术也有10-20万,对于真心感兴趣的足够了。
那个做COVID疫苗的多少钱 一辈子没超过6万 Average 马公多少钱
放屁,西欧日本几十年前就没多少来美国的,一直都是中国印度韩国这些
真正聪明的还是会去学术界。
正确的方式是增加IT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