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错了, 选择来美国谋生都是自己选择的 跟烙印拼不过口才的人, 大部分都是走技术路线的国人, 走读书的路, 这些人回国一样拼不过国内像烙印的口才的国人, 所以 美国就是大家做出的选择, 很多人说, 这边没语言优势, 白人天花板等等, 对于一个群体总体而言没错, 具体到个人,这种分析没有实际用处pwwq 发表于 2021-05-16 00:54
其实现在年轻一代的口语非常好了 ccheetos 发表于 2021-05-16 01:04
看你跟谁比了。跟老留比?还是跟老美比?跟老印比? zxy2018 发表于 2021-05-16 01:05
作为一个群体,我认为中国80,90年代出国的那批60后,70后在美国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错过了国内的发展机会,还是非常可惜的。 这批人都是当年各大名校的精英,有很多是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大部分到美国只能做螺丝钉 只能说,个人的努力抵挡不了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 zxy2018 发表于 2021-05-16 01:03
没必要跟谁比,技术强,沟通足够好,就够了 ccheetos 发表于 2021-05-16 01:07
只能说老中在美国,可以选择的路太少了 zxy2018 发表于 2021-05-16 00:49
做螺丝钉是够了。 zxy2018 发表于 2021-05-16 01:16
还有当年为了出国嫁了四大天坑专业的班花,校花,也是名校毕业,很多这一辈子就是在美国大农村里做家庭主妇 zxy2018 发表于 2021-05-16 01:20
在国内也不是人人就可以拼口才啊 wfmlover 发表于 2021-05-16 01:25
国内的女同志,除了医生,教师什么的,40岁后基本上就找不到工作了。45好多就退休了。 brookeyang 发表于 2021-05-16 01:46
呵呵,以前总说出国的只能做螺丝钉,天花板低。而国内没有天花板,结果大家也看到了,35岁连螺丝钉都不让你做喽 公用马甲24 发表于 2021-05-16 01:41
我是这么认为, 所有的事情不能往回说、 大部分出国谋生的人, 在我们决定离开中国的那一刻, 你所做的决定就是你的最佳决定, 所以说错过了国内房价大涨, 这就像说没赶上比特币一样, 没有国内同学混得好, 一个是幸存者偏差,你只会注意那些混得好的, 另外,如果你留在国内,你会像你的那个同学朋友一样混的 风生水起么?都有可能 但是, 历史不能假设, 绝大部分人, 走得每一步, 过去的, 和现在正在准备要走的, 都是你根据你已有的信息所能做的最佳选择 pwwq 发表于 2021-05-16 01:10
我有个建议 1 我做不到不代表所有老中都做不到 2 我做不到我不应该寄希望于下一代做到 3 我做不到就好好承认自己做不到不要各种试图合理化自己做不到这点 vsfan 发表于 2021-05-16 01:34
现在这个版的调调就是出国可惜了,应该留在国内。错过了“发展”,as if 我们的家人亲戚在国内各个都变成了马云。 我不知道是后来来美国的人,妄自菲薄,还是中国来宣传的五毛。 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生活与你无关。 ReesWitherspoon 发表于 2021-05-16 14:39
都是相对的 在美国拼口才拼不过黑白人是事实; 在中国拼爹拼不过官二代,父母有门路的也是事实。 同样都是天花板 看哪个板适合你;) Renshengkuduan 发表于 2021-05-16 14:31
你觉得在美国不拼爹?在美国你能跟官二代,父母有门路的平起平坐? 美国的官二代,富二代进藤校,顶级公司,普通人没话可讲,因为合理合法,光明正大 在中国拼爹拼不过官二代,父母有门路的也是事实 zxy2018 发表于 2021-05-16 15:44
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都稳稳晋升加薪。 但凡是传统意义上正规的工作,都是正常到站的 。 国内最适合女生的就是这些稳定的职业。 cistim 发表于 2021-05-16 01:49
如果打算在美国发展,就该培养英文能力。英文不过关,不会感到不安吗?有多少不用讲英文的工作?会讲英文,各式各样工作多了去了。 zhangfei123 发表于 2021-05-16 22:24
瞎说八道,牛人恒牛,当院长,当ceo,当大教授的华人比比皆是。patx2449 发表于 2021-05-16 02:46
美国人人人都会英语。失业贫困的还不是一大堆。 大城市里都是要钱的。 外国人在美国混,拼的不是英语。 cistim 发表于 2021-05-16 22:28
咱从小在国内上学中文不差也没当个班干部…后台不够硬啊 vsfan 发表于 2021-05-16 01:24
作为一个群体,我认为中国80,90年代出国的那批60后,70后在美国的才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错过了国内的发展机会,还是非常可惜的。
这批人都是当年各大名校的精英,有很多是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大部分到美国只能做螺丝钉
只能说,个人的努力抵挡不了历史发展的滚滚洪流。
看你跟谁比了。跟老留比?还是跟老美比?跟老印比?
没必要跟谁比,技术强,沟通足够好,就够了
我是这么认为, 所有的事情不能往回说、
大部分出国谋生的人, 在我们决定离开中国的那一刻, 你所做的决定就是你的最佳决定,
所以说错过了国内房价大涨, 这就像说没赶上比特币一样,
没有国内同学混得好, 一个是幸存者偏差,你只会注意那些混得好的, 另外,如果你留在国内,你会像你的那个同学朋友一样混的 风生水起么?都有可能
但是, 历史不能假设,
绝大部分人, 走得每一步, 过去的, 和现在正在准备要走的, 都是你根据你已有的信息所能做的最佳选择
做螺丝钉是够了。
还有当年为了出国嫁了四大天坑专业的班花,校花,也是名校毕业,很多这一辈子就是在美国大农村里做家庭主妇
不同意,我觉得职业女性在美国比在中国的选择性大多了。。
看你怎么定义螺丝钉了,反正年轻一代的口语明显是好于所谓老留
没有。。
很多上去的,口才很多也不是都好。看行业,看运气。
这是你想多了,感觉这批人就是在中国估计也一般,那么多机会都能错过,那是真没办法。你看张朝阳啥也没错过啊
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都稳稳晋升加薪。 但凡是传统意义上正规的工作,都是正常到站的 。 国内最适合女生的就是这些稳定的职业。
这批人即使在美国当螺丝,挣的也远高于当时他们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国内加速发展也就是2010年以后。去国内投资,优势也比同龄人大,他们当时手握的现金比国内同龄人多得多。 2005年,我妈同学的亲戚,早年移民加拿大,专门去深圳买房,一下买了几套。当时国人大多也拿不出这么多钱,都在观望。与其被动说错过,不如说眼光不行错失机会。或者没有这个缘分。
大部分人都好好的。
不管你是不是Pwwp的马甲,不得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不光是当年出国,人生很多重大决定,包括一些小事上的选择,其实都是基于当时所有信息得出的最佳方案,因此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1老中对外要抱团,学老印。 2。对下一代,别整天逼读书,多参加活动,特别是到了大学以后,重视能力培养,不用把时间全花读书上!见过不止一个二个孩子,成绩极其优秀,实习都找不到,太可惜了。分一部分时间,参加club活动,做做research呀,只读个书,好吃亏
现在这个版的调调就是出国可惜了,应该留在国内。错过了“发展”,as if 我们的家人亲戚在国内各个都变成了马云。 我不知道是后来来美国的人,妄自菲薄,还是中国来宣传的五毛。 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生活与你无关。
同意每一句,马后炮没有用
早期出国的,是因为生活收入水平悬殊太大。 后来的人,本身生活就好的多。 你问有些80年代来的后悔不,当时很多人只是为了出国而出国,不少名校生最后连个正经职业都没有。北京人在纽约那个时代,刷盘打杂都是常事,女主角制衣厂里女工很多都是当时新来的大学生。
你觉得在美国不拼爹?在美国你能跟官二代,父母有门路的平起平坐?
美国的官二代,富二代进藤校,顶级公司,普通人没话可讲,因为合理合法,光明正大
在中国拼爹拼不过官二代,父母有门路的也是事实
最大的问题不是种族吗。
赞一个,本来个体就是个体
在体制内呆过几年,我对这样的环境太熟悉了,哪里有稳稳晋升,上有挑刺的领导,下有咄咄逼人的后起之秀,还有和你竞争不择手段的peers. 而且,你要是不喜欢这样的环境换工作很难,如果没有背景的话。中年女性更是没啥市场,40岁以后跳槽可能很小,不开心怎么办,只能拼命推小孩,早退休。
到美国以后读个学位,就没有愁过工作,就算不开心随便换,年龄不是问题。工资就不提了,如果我继续呆在原单位,根本没有可比性。
如果打算在美国发展,就该培养英文能力。英文不过关,不会感到不安吗?有多少不用讲英文的工作?会讲英文,各式各样工作多了去了。
美国人人人都会英语。失业贫困的还不是一大堆。 大城市里都是伸手要钱的。 外国人在美国混,拼的不是英语。
同意,牛人恒牛。而mediocre 的人在美国会更轻松更幸福,尤其是他们的下一代。
我的朋友大多都是移民 台湾 菲律宾 各国,也没看谁要饭了。在各种不同的行业,有国家部门的,有慈善机构的,都是英文过关 可以沟通。
只是华人区的华人 与社会脱离吧?
学好英文 有不错的大学文凭 美国机会很多
我考前三名都当不上三好生,能报效祖国的方式只有挖资本主义墙角了。
这个不一定,口才有两类,语言本身和表达能力,英语差不一定是表达能力差的原因,换一种语言可以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