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5月11日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 如按同时公布的年龄构成数据倒推,2010年的总人口应该是145994万人。言外之意,十年人口净减少4816万,与官方公布的增加数相差1亿2千万。 这是小学算术题吧? 造假不专业啊! jajabin 发表于 2021-05-11 15:23
比14亿多 Shang_Ri_La 发表于 2021-05-10 22:22
危险了!为了补上人口虚报的数字,只能发动大规模战争了。 youyichanzi 发表于 2021-05-10 22:24
网上看来的: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 2020年末统计的“全国”人口,141178万人,其中香港约750万,澳门约64万,台湾约2357万。 2020年末大陆人口141178-750-64-2357=138,007万 ArizonaGreenTea 发表于 2021-05-10 22:39
0-14岁少儿数平均到每年,仅比两年的出生人口低。不知道如何挖掘出来这么多隐身儿童的。 预测一下,三天以后可能就不准讨论了。造假功夫第二,封嘴功夫第一。 ArizonaGreenTea 发表于 2021-05-10 22:36
果然保持持续增长。大家信吗? ice2008 发表于 2021-05-10 22:22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5月1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是38岁,差不多。 数据大好,形势很棒,大家安啦。散会 Shang_Ri_La 发表于 2021-05-10 23:12
我随便做了个cross ref check,发现水分很大。 比如年龄那个。7普的统计是0-14岁有25338万人。其实这个很好cross检查,就是把上一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0-4岁的人数,加上这10年来的出生人口,就可以大约得到2020年的0-14岁的人口(假设这几年儿童死亡不多)。我好事,我去找了一下,2010年底的人口普查数据,0-4岁的人口是75532610,也就是7553万。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7%AC%AC%E5%85%AD%E6%AC%A1%E5%85%A8%E5%9B%BD%E4%BA%BA%E5%8F%A3%E6%99%AE%E6%9F%A5#%E5%B9%B4%E9%BE%84%E6%9E%84%E6%88%90 然后从2011到2018年的出生人口是 2011年:1600万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合计=13249万 https://zhuanlan.zhihu.com/p/95551948 2019和2020出生人口分别是1179万和1003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ehui/hcm-02102021023132.html 最终合计是 最后7553+13249+1179+1003=22984万。 这个数字, 应该大致接近于2020年的0-14岁的人口,或者大于2020年的0-14岁人口(如果考虑到死亡因素) 但是2020年的0-14岁人口居然反而比这个数字还多出2354万。这多出来的2300万并不是个小数字,它大致相当于中国2年的新生儿数量,它完全超越了统计意义误差,这些小孩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5-10 23:39
我随便做了个cross ref check,发现水分很大。 比如年龄那个。7普的统计是0-14岁有25338万人。其实这个很好cross检查,就是把上一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0-4岁的人数,加上这10年来的出生人口,就可以大约得到2020年的0-14岁的人口(假设这几年儿童死亡不多)。我好事,我去找了一下,2010年底的人口普查数据,0-4岁的人口是75532610,也就是7553万。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7%AC%AC%E5%85%AD%E6%AC%A1%E5%85%A8%E5%9B%BD%E4%BA%BA%E5%8F%A3%E6%99%AE%E6%9F%A5#%E5%B9%B4%E9%BE%84%E6%9E%84%E6%88%90 然后从2011到2018年的出生人口是 2011年:1600万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合计=13249万 https://zhuanlan.zhihu.com/p/95551948 2019和2020出生人口分别是1179万和1003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ehui/hcm-02102021023132.html 最终合计是 最后7553+13249+1179+1003=22984万。 这个数字, 应该大致接近于2020年的0-14岁的人口,或者应该大于2020年的0-14岁人口(如果考虑到死亡因素) 但是2020年的0-14岁人口居然反而比这个数字大,还多出2354万。这多出来的2300万并不是个小数字,它大致相当于中国2年的新生儿数量,它完全超越了统计意义误差,这些小孩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5-10 23:39
还有一种可能,过去14年, 每年有一百多万新生儿是黑户 这次被统计局的同志们给挖回来了 Shang_Ri_La 发表于 2021-05-10 23:48
不是100多万,而是每年230万黑户新生儿。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5-10 23:51
aileen529 发表于 2021-05-10 23:47
2019官方公布的出生人口是1465万,2020年没有公布,但绝不会超过1300万。 https://news.cctv.com/2021/02/14/ARTIyV4KM5J4sAvSgZGbi6WQ210214.shtml#:~:text=%E5%8F%97%E5%85%A8%E9%9D%A2%E4%BA%8C%E5%AD%A9%E6%94%BF%E7%AD%96,%E6%95%88%E5%BA%94%E9%80%90%E6%B8%90%E5%BC%B1%E5%8C%96%E7%9A%84%E4%BD%93%E7%8E%B0%E3%80%82 依然有接近2000万的水分,尼玛造假大国真是触目惊心。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5-11 00:10
赞研究精神! shoeholic 发表于 2021-05-11 00:03
因为2011 到 2020,是10年啊, 0-14, 有15年呢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5-11 00:20
你能看懂了再回帖么?能不能不要这么快就开洗。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5-11 00:23
我literally是边吃瓜边看热闹来着,看到这不禁想套用他们粉圈一句话,动不动就cue美国,学不会独立行走吗?😅 jyjxdmm 发表于 2021-05-10 23:47
我只是觉得,你其实加上2006年-2009年的出生不就可以了。只是这个14岁,不知道包不包括 14-15的人,如果包括的话,正好就是一年的人口样子。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5-11 00:29
2019年最终统计是1465万啊,为什么说是1179万?? ljmdtc 发表于 2021-05-11 00:34
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hoohoohoo 发表于 2021-05-11 00:19
2020新生儿公布了,1200w。看来出生人口和最后新生儿数据还是有个200w mismatch吧,包括黑户和…赴美产子回去上户口之类的? feifei_ 发表于 2021-05-11 00:43
他们还真敢编啊,编的力度可够大的 sillynut 发表于 2021-05-11 00:17
我刚刚看到的是1179啊。。。后来又单独查了查,是2019 1465万, 2020 1200万。如果只看2019年数据,最初是1179,最后核实是1465,也就是和说,每年新生婴儿,都会有200-300万的补充的,比如国外的小孩,都是出生半年或一年之后才办户口的。 14岁,我觉得包括满了14岁,但不满15周岁的人。15年来补上户口的,还有后来补交超生罚款之内,再减上死亡的,差的并不太多。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5-11 00:41
(1) 0-14岁,不管怎么算最多只能包含2006-2020年一共15年的出生人口,这样跟官方数据有1500万左右的缺口 (2) 更合理的算法,上面有人提供过十年前2010年官方数据0-4岁人口7553万(wiki页面有个男女对比图显示了该数据),那么只能加上2011-2020这10年的出生人口来计算0-14岁人口,这样缺口更大。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5-11 00:53
都说了,每年人口都会有200-300万误差,15年就有 3000万误差。最准的方法,可能就是, 2019年的人口 0-14岁人口 + 2020年出生人口, 要不每年都有新增的。越往前面走,你受得影响越大。 我亲弟弟,是出生后,我妈妈躲到乡下去了,快两岁时才入的户口,后来老爸停薪一年。我估计很多人家里都有类似的情况。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5-11 00:57
算了,你这是铁了心要把黑的说成红的。。。 误差是围绕中心值上下波动的东西,并不是单方向单增或者单减的。 15年3000万误差,中国成立了70年,那不是有1亿5千万误差。。。。所以现在中国人口应该是16亿才对?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5-11 01:00
计划生育,出国,这类事情是1980年之后才开始得。整体与出生人口几千万得误差是显而易见得。 许多都是后来补上得。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5-11 01:07
你就扯吧,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已经反映了没及时上户口的情况,跟公安部数据不一样。 2019年公安部根据新生儿户口数据是1179万,但是统计局调整的新生人口数据是1465万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5-11 01:13
出国的娃,拿旅行证得,怎么办户口得? 人口有没有14亿我真不关心,但我觉得这么多年来,一个最大的失策就是计划生育结束得太晚了。要早十年就好了。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5-11 01:23
有人能给科普下人口普查为啥要做假吗?有啥意义啊? newbeginner 发表于 2021-05-11 01:38
数据真的是统计出来的吗? 现役军人 2000000 Shang_Ri_La 发表于 2021-05-10 23:00
我记得n年前,轮子说人口普查数据作假,为了掩盖人口不能控制得事实。 又过了些年,说人口普查数据作假,为了掩盖人口减少得事实。 感觉有些人就是为了宣传而宣传,整体来说,人口会趋向于减少得,老龄化加速,这些都是可以看到得。 我觉得国内人口普查最大得意义就是为老龄化做准备了。 minqidev 发表于 2021-05-11 01:42
这个方法如果准的话,为什么还要普查呢?一年年加上去不就行了。既然年年都有数据,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关注普查的数据呢? puyou 发表于 2021-05-11 02:42
这是用来对照检查的方法,不是统计方法,比如你儿子跑回来说他语文考了90数学考了90体育90,三科总分统计是295. 你就要问你儿子是怎么算出来的。 huashan2018 发表于 2021-05-11 02:46
你不是在Indiana? 大半夜了还灌水,真挺敬业的 王毅部长 发表于 2021-05-11 02:17
小孩是不是统计不准啊,我表弟是意外出生的,比我哥小快20岁。家里没钱上户口一直黑到小学不得不交罚款补上,我老家还是二线省会城市。政策没开放的时候二胎三胎是不是都可以黑着,人口普查不得不登记了? 移硌麻假 发表于 2021-05-11 00:36
就算有黑户的人,人口普查人家也不会跑出来登记呀,又不发户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mannbo 发表于 2021-05-11 03:12
考试分数是确定的。工程里如果测量的时候如果每次只能测 t(n+1)到t(n)的变化,然后把每个小delta累加起来预测T后的值,肯定不准,特别是有bias系统误差的时候。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次完整的来纠偏。普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相当于是一次精度高很多的”大测”,是用来纠正”小测”的,而不是反过来吧?比如人在黑夜旷野里走路,如果左右脚不平衡,走长了方向就拐了,甚至鬼打墙,需要隔一段时间看看指南针矫正一下方向。 puyou 发表于 2021-05-11 03:05
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中国国家统计局称,中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普查主要数据 (一)人口总量。全国人口[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注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二)户别人口。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人口地区分布。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四)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六)受教育程度人口。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七)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八)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民族人口。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 最新回帖
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打破西方唱衰论调 环球时报小字 青木 辛斌、崔凡荻 邢晓婧 王伟 【环球时报驻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青木 辛斌 环球时报记者 崔凡荻 邢晓婧 王伟】万众瞩目中,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1日上午公布。“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性别结构改善,年龄结构‘两升一降’(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中间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口流动集聚趋势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这些统计数字折射的变化,勾勒出中国最新的十年人口图谱,也对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臆测和唱衰辟了谣。“一句话,围绕中国人口统计数据的各种‘危机说’站不住脚。”浙江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志军11日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但不可否认,生育率降低,老龄化成为基本国情,以及增长放缓是不是意味着人口零增长的年份将提前到来,已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切实问题。“这将考验整个社会的应对方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对记者说,不过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因为人口基数大,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在人口问题上唱衰中国,“论据不成立” 为什么中国的人口普查数据如此重要?香港《南华早报》11日用一句话总结说,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衡量中国人口规模和多样性变化的关键,这成为政府制定未来政策的重要依据。韩国《亚细亚经济》称,外界对“世界工厂”未来人口走势充满好奇,是因为这将对全球经济和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英国《金融时报》在中国官方发布前的一篇报道,增加了外媒对这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关注热度。该报援引所谓知情人士的话称,中国将出现几十年来首次人口下降。 “中国人口十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让传言不攻自破。“中国人口达14.1亿。”BBC报道说,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宣布,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上个十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刘志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无论总人口规模,还是过去十年的年度增长,总体上都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没有断崖式下降,也没有负增长。 一些外媒转而强调这是中国人口“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慢增速”。“中国长期的定时炸弹。”《纽约时报》11日以耸动的标题报道称,出生率下降和劳动力老龄化,给中共带来严峻的社会和经济挑战。去年中国出生人口只有1200万,出生率连续第四年下降,表明中国面临一场人口危机。该报由此援引专家的话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可能无法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人口红利依然存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宁吉喆表示,中国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红利继续存在。而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路透社评论说,超14亿的庞大人口总规模以及占比超六成的充沛劳动力,仍将是支撑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的主要动力。此次普查结果显示,中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口平均年龄38.8岁,“依然年富力强”。 在刘志军看来,外媒围绕人口问题唱衰中国,“论据显然不成立”。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国家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拼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劳动力人口。唱衰者继续以人口数量或传统口径上的劳动力占比为依据,那是制造业时代的考量方式。 不过,中国也没有回避问题。《华盛顿邮报》称,中国承认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带来的挑战迫在眉睫。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18.7%,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BBC报道说,根据人口普查数据,与老年人口比例较快上升同时出现的是,中国202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坦承,老龄化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基本国情”。 “不能过于乐观,也不应过度悲观” 陆杰华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本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中国社会一些向好发展,比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过去十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4.21个百分点,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等。路透社称,经济增长的潜力除了生产资源要素外,人力成本是一个长期因素。在少子化、老龄化社会加快到来的当下,涉及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影响长远。 在11日的发布会上,有关“是否会考虑放开生育政策”的问题两次被提到。法新社报道说,宁吉喆表示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取得积极成效,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2020年0岁至14岁少儿人口数量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但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华尔街日报》评论称,与美国不同,中国并不依靠移民来补充劳动力,这可能会加大中国政府放宽现有生育政策的压力。宁吉喆援引“十四五”规划纲要说,要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释放生育政策的潜力。 “提高退休年龄势在必行。”持此观点的德国《明镜》周刊称,提高退休年龄在欧洲已经是共识。中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低的国家之一。目前实施的退休年龄规定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时人们的预期寿命还比较低。 人口问题并非中国特有。英国《卫报》称,今天的人口普查数据可能会给中国敲响警钟,但目睹这一变化轨迹的不仅仅是中国。东亚的大多数国家即使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也面临同样难题。CNN援引北卡罗来纳大学社会学教授蔡勇(音)的话说,中国正从一个“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国家,结构调整正在进行中。但中国并不是唯一需要处理老龄化阻碍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整个世界现在都步入这样的现实:我们在一起变老。” “未来几年中国人口数量仍可能下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场危机正在逼近。”彭博社称,日本人口在2010年达到峰值,韩国人口在2020年首次下降。然而,这些国家都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优秀的学校、高水平的生活和技术供应链中的优势,这使它们有机会长期繁荣。把中国描绘成无限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国,应该被扔进历史书了。BBC援引经济学人智库中国首席分析师苏月的话说,市场需要看到人口数据的丰富内涵。老龄化进程加快反映了人均寿命的延长,挑战背后也意味着机遇,比如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上升。 陆杰华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目前的老龄化速度尚未达到峰值,预计在2023年左右老龄化速度会进一步加快,所以需要提前做好制度准备。目前的一些问题是预期中的,没有出现失控迹象。“我们需要抓住人口转型中出现的机遇,也及时防范相关风险。不能过于乐观,也不应过度悲观。” 中国用二维码实施世界最大规模人口普查 本次人口普查于去年11月开始。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定4月上旬公布数据,后宣布因“准备工作增加”推迟公布。罕见的延迟此前引发各种猜测。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11日回应说,这次普查丰富了发布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分结构和地区分布方面的数据,所以数据准备花费更多时间。 一些西方媒体一直对中国人口普查数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质疑。之前误报“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金融时报》称,接近中国国家统计局的人士说,最初的人口数字不到14亿,但进行了上调。曾玉平11日说,此次普查漏登率为0.05%,低于国际上一般认可的3%的标准,表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真实可信,是一次高质量的人口普查。 对于中国如何进行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特别是如何在疫情之下实施,外界充满兴趣。《南华早报》称,人口普查员会分配给每个家庭二维码,公众随后在微信平台上回答人口普查的问题。这令收集和提交数据比以往历次普查都更容易。政府还根据疫情对不同地区的影响调整普查方式,高危地区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宁吉喆说,此次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实时直接上报数据,首次实现普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填报,强化部门行政记录和电力、手机等大数据应用,提高了普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责编:杨阳
关于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你应该知道的四个要点
王月眉, 黄瑞黎
2021年5月12日
王月眉(Vivian Wang)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此前曾为城市版报道纽约州政治。她在芝加哥长大,毕业于耶鲁大学。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她 @vwang3。 黄瑞黎(Sui-Lee Wee)是《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的记者。她自2010年开始报道中国,关注医疗保健、性别及人口等议题。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她 @suilee。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很遗憾,这个分析错的离谱 原因是没有搞清增长“百分点”(先除再减)和 增长“百分比”(先减再除)的区别
请停止传播这种错误的论述
🛋️ 沙发板凳
比14亿多
显然少了个万字,你看后面的男女人数相加就知道了
现在出生的小孩 要养老爸老妈,还有爷爷奶奶。这就是现实情况。
发动战争也是敌人死的多,中国死得少,死一万也得说成500,数据更补不上了。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发言人已经说了,这是一次“高质量”的普查。。。
我正想说,肯定是有增长的好数据
数据大好,形势很棒,大家安啦。散会
地里仍然有足够韭菜,赵家人可以放心睡觉了
比如年龄那个。7普的统计是0-14岁有25338万人。其实这个很好cross检查,就是把上一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0-4岁的人数,加上这10年来的出生人口,就可以大约得到2020年的0-14岁的人口(假设这几年儿童死亡不多)。我好事,我去找了一下,2010年底的人口普查数据,0-4岁的人口是75532610,也就是7553万。
(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7%AC%AC%E5%85%AD%E6%AC%A1%E5%85%A8%E5%9B%BD%E4%BA%BA%E5%8F%A3%E6%99%AE%E6%9F%A5#%E5%B9%B4%E9%BE%84%E6%9E%84%E6%88%90
然后从2011到2018年的出生人口是 2011年:1600万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合计=13249万 https://zhuanlan.zhihu.com/p/95551948
2019和2020出生人口分别是1179万和1003万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ehui/hcm-02102021023132.html
最终合计是 最后7553+13249+1179+1003=22984万。 这个数字, 应该大致接近于2020年的0-14岁的人口,或者应该大于2020年的0-14岁人口(如果考虑到死亡因素)
但是2020年的0-14岁人口居然反而比这个数字大,还多出2354万。这多出来的2300万并不是个小数字,它大致相当于中国2年的新生儿数量,它完全超越了统计意义误差,这些小孩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统计局: 算你狠,逼死我算了
我literally是边吃瓜边看热闹来着,看到这不禁想套用他们粉圈一句话,动不动就cue美国,学不会独立行走吗?😅
厉害👍
还有一种可能,过去14年, 每年有一百多万新生儿是黑户 这次被统计局的同志们给挖回来了
不是100多万,而是每年230万黑户新生儿。
所谓妙笔生花,生得了花,就生得了孩子
历害,统计局管上户口,把公安局的活也干了
赞研究精神!
0-14岁这个角度来查看确实很贴切。因为上报的每年出生率基本都是稳定的一个区间,结果仔细一看就露馅了😄😄😂
2019官方公布的出生人口是1465万,2020年没有公布,但绝不会超过1300万。 https://news.cctv.com/2021/02/14/ARTIyV4KM5J4sAvSgZGbi6WQ210214.shtml#:~:text=%E5%8F%97%E5%85%A8%E9%9D%A2%E4%BA%8C%E5%AD%A9%E6%94%BF%E7%AD%96,%E6%95%88%E5%BA%94%E9%80%90%E6%B8%90%E5%BC%B1%E5%8C%96%E7%9A%84%E4%BD%93%E7%8E%B0%E3%80%82
依然有接近2000万的水分,尼玛造假大国真是触目惊心。
给这个人带个话, 你号没了
因为多了这两千万才能上14亿。。才能38.5
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中国人少点好些,没那么挤,老百姓喜欢人少点,只是领导喜欢人多割韭菜。
因为2011 到 2020,是10年啊, 0-14, 有15年呢
你能看懂了再回帖么?能不能不要这么快就开洗。
我只是觉得,你其实加上2005年-2009年的出生不就可以了。只是这个14岁,不知道包不包括 14-15的人,如果包括的话,正好就是一年的人口样子。2005年就是出生了1600万的样子。
潜意识里就是落了下风的感觉 自信不绝对,就是绝对不自信
哈哈,看来你是真脑子不够使
2019年最终统计是1465万啊,为什么说是1179万??
我刚刚看到的是1179啊。。。后来又单独查了查,是2019 1465万, 2020 1200万。如果只看2019年数据,最初是1179,最后核实是1465,也就是和说,每年新生婴儿,都会有200-300万的补充的,比如国外的小孩,都是出生半年或一年之后才办户口的。 14岁,我觉得包括满了14岁,但不满15周岁的人。15年来补上户口的,还有后来补交超生罚款之内,再减上死亡的,差的并不太多。
这都是孽 说句不中听的,这个数据, 充分暴露了中国人(集体,非个例)的 狭隘、自私、残忍和邪恶
国外出生的娃,一般都是半年之后回去再办户口把。
捂了这么久才出来, 就是各种cross check都验证好了, 不会让你轻易查出来的
纯讨论,不涉及政治倾向,你脑子也是不清楚的 ,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不应该算2005年。
2020年统计的是0-14岁的人口,换句话说,如果人口统计在2019年截至,那就是统计0-13岁,再加上2020年的出生人口。如果人口统计在2018年截至,那就是0-12岁,再加2019和2020的数据。。。。以此类推,如果人口统计在2007年截至,那就是0-1岁,加上之后的出生数据;
那么到2006年也就是第一年,是0-0岁的数据,也就是2006年本年的数据加上后面的年份的数据
如果你把2005年算上,这数据就变成统计0到-1岁的人了,有-1岁的人吗?
你看,这么简单的统计问题,我费这么多口舌给你解释,我已经很仁至义尽没有把你往五毛这个类别里面按了,如果你再强词夺理地洗,我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1) 0-14岁,不管怎么算最多只能包含2006-2020年一共15年的出生人口,这样跟官方数据有1500万左右的缺口
(2) 更合理的算法,上面有人提供过十年前2010年官方数据0-4岁人口7553万(wiki页面有个男女对比图显示了该数据),那么只能加上2011-2020这10年的出生人口来计算0-14岁人口,这样缺口更大。
很多啊 比如部门利益。按理说中国人口到了拐点,前两年放开了二胎也不踊跃,为什么还要搞费力不讨好的二胎政策而不是干脆废除计划生育呢?因为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到了卫健委,并没有取消。取消计划生育,他们这一大波人喝西北风么?别看习打虎打得呼呼作响,其实公务员利益蛋糕没怎么碰的,他不糊涂。 还有就是长官颜面。中国最近几年一切数字都好得不得了,全面脱贫了,经济一枝独秀,抗疫巨大成功,全世界都服软了,怎么能出来一个人口数字打脸呢?好多国策都是基于庞大人口数字制定的。如果人口下跌,不都白忙活了么。习近平是不能忍受任何一个他眼里的负能量消息的。 还有就是惯性不得不如此。造假不是一天两天了,人口数字已经有巨大偏差。如果七普一下露馅了,那么以前的谎不都白撒了么。造假是不归路,必须不停造下去
都说了,每年人口都会有200-300万误差,15年就有 3000万误差。最准的方法,可能就是, 2019年的人口 0-14岁人口 + 2020年出生人口, 要不每年都有新增的。越往前面走,你受得影响越大。 我亲弟弟,是出生后,我妈妈躲到乡下去了,快两岁时才入的户口,后来老爸停薪一年。我估计很多人家里都有类似的情况。
还有我读大学后,发现,湖南除了你家是厂矿,政府部门,或者市中心。基本都不是独生子女。
算了,你这是铁了心要把黑的说成红的。。。
误差是围绕中心值上下波动的东西,并不是单方向单增或者单减的。
15年3000万误差,中国成立了70年,那不是有1亿5千万误差。。。。所以现在中国人口应该是16亿才对?
计划生育,出国,这类事情是1980年之后才开始得。整体与出生人口几千万得误差是显而易见得。 许多都是后来补上得。
2019年的1179万跟1465万,前者是公安部门户籍登记人数 后者是统计局修正过的正式数据。 2020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1003万跟1200万。
你表格中2018年和以前的数据都是指统计局正式数据,是已经修正过的,你还想再往上修正2-300万?
你就扯吧,统计局的统计数字已经反映了没及时上户口的情况,跟公安部数据不一样。 2019年公安部根据新生儿户口数据是1179万,但是统计局调整的新生人口数据是1465万
出国的娃,拿旅行证得,怎么办户口得?
人口有没有14亿我真不关心,但我觉得这么多年来,一个最大的失策就是计划生育结束得太晚了。要早十年就好了。
这有几百万娃? 再说有旅行证的娃可以照常上户口,有什么不行的,知道很多人的娃都回国上户口
我记得n年前,轮子说人口普查数据作假,为了掩盖人口不能控制得事实。 又过了些年,说人口普查数据作假,为了掩盖人口减少得事实。
感觉有些人就是为了宣传而宣传,整体来说,人口会趋向于减少得,老龄化加速,这些都是可以看到得。 我觉得国内人口普查最大得意义就是为老龄化做准备了。
牛呀。能来美国的mm, 真是不好糊弄。
对啊,这么随性的数字,搞不好还在老家重复计算了一次
你不是在Indiana? 大半夜了还灌水,真挺敬业的
考虑到过去几年的数字也有水分,多出的孩子数就更多了
这个方法如果准的话,为什么还要普查呢?一年年加上去不就行了。既然年年都有数据,为什么大家还这么关注普查的数据呢?
这是用来对照检查的方法,不是统计方法,比如你儿子跑回来说他语文考了90数学考了90体育90,三科总分统计是295. 你就要问你儿子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年年准的话,为什么还要普查呢? 数字对不上,总的有一个是有问题吧?
考试分数是确定的。工程里如果测量的时候如果每次只能测 t(n+1)到t(n)的变化,然后把每个小delta累加起来预测T后的值,肯定不准,特别是有bias系统误差的时候。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测一次完整的来纠偏。普查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相当于是一次精度高很多的”大测”,是用来纠正”小测”的,而不是反过来吧?比如人在黑夜旷野里走路,如果左右脚不平衡,走长了方向就拐了,甚至鬼打墙,需要隔一段时间看看指南针矫正一下方向。
我有两个娃,有个娃晚上要喝一次奶。 九,十点睡觉,一两点醒来,常事。有时候灌水而已,回得又不多。
就算有黑户的人,人口普查人家也不会跑出来登记呀,又不发户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人口普查是普查员直接上门普查,家里藏不住也没必要藏
这就是大家说的交叉检验法啊,现在大家对统计局的数据不信任,所以要用一些已经做实的基础数据来对照检验统计局的数据。你说反了,不应该用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去反过来检查一些基础数据。
关于这一点,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李克强自己说的。他说他不信统计局的经济数据,所以把历史上的发电量用来做检查,得出的结论是统计局的经济增长数据有水分。这叫克强经济学。
我只不过学习他,用了跟李克强一样的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