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 for a few years so you will have more downpay, higher income, and know better where you want to live. For example, you may change jobs in a year or two, and may have kids in a year or two, both events could cause your priority changes. Also I think the house price will level off soon so you're not losing by not buying in a couple of years.
现在公司在sf,以后可能跳到南湾 or 半岛,取决于机会,不打算离开湾区,因为附近码工机会多
求各位大妈大爷给点建议, 买多少价位合适,买在哪里合适,适合长期在湾区发展,而且不用搬家
现在房价太高,还是等等再买? 如果现在买房,估计得卖股票+虚拟币投资,因为cash 太少 首付都不一定够
🔥 最新回帖
3b的话2m以下1500sqft半岛选择还是有的 th和sfh都能看看吧
2.5-3 你需要大downpay, 目前你只有40 很难买的
真不是矫情,50万税前 (还有一一半时股票,波动非常大),到手最多30万,然后看上得房价2.5-3 m,杯水车薪
🛋️ 沙发板凳
中半岛,200万 小点,带学区,从 millbrae 到 San Carlos redwood shores Belmont foster city 都可以吧,4b 估计比较难,3b 1500 尺左右
买个破房,1200尺以下,也许2B/1B,也许非常非常破。只要地点好,捏着鼻子买。
不然就认命,好学区买个3B/2B的TH算了。
不建议买很远的地方,交通不方便以后的Career Opportunity Cost太高
这个是怎么做到的?
都转码好几年了,公司最开始给的股票不多,但是最近增值很多 ,base 没怎么变, 最近1年科技公司股票增长的不少,粘了不少光,
教授越老越吃香
公司vested 股票 捂着 没卖 等着升值 + 自己投资的虚拟币,翻好几倍了,当然也可能随时斩腰
害怕过几年 别工资增长速度 赶不上 房价增加速度
喜欢乡村爱情里的刘能,特别逗
看你们两个都很拼,至少前五年增长会很可观,所谓贫困线差不多就是这个资历的收入
公司股票不是需要待满一年时间才能vest吗 你工作3年多,数次跳槽,老公1年多,这股票是怎么攒下来的 就是好奇,没有别的意思
我实际就跳2次,第一个工作1年2个月,第二个1年2个月,现在这个1年4个月,都满一年vest了啊,很多公司满一年之后,按月 或者quarter vest,如果是家里有码工,应该都能明白 vest 规则
建议San Mateo/Foster City/Redwood Shore,买好学区交通方便的3B的TH,总要做些折中妥协。
“估计得卖股票+虚拟币投资”,这有什么问题么?
那些地方th 或者condo 感觉hoa 很贵,小1k了每月, 就是卖了之后,还得交 estimated tax,实际到手没这么多,还是不太够
湾区房价每年涨太猛了,比如10%每年, 就是15-20万,感觉一年白干了
三谷价格合适,就是太远
好可怜。湾区的消费是外地的三倍,收入除以三,还是加股票以后的收入,的确是紧巴巴的。
不是这么算的,你们现在只能按base 250k贷款,干满两年rsu可以用来贷款,首付再多攒一点,购买力直接上涨
我也嫌弃湾区贵,但是 工作机会多,只能跟着工作走
50万收入的上来痛苦说起来满眼都是泪,上来征求收入不到50万的大妈们给建议以后该怎么办?
考虑到房价,购买力估计不如中西部15万,不在湾区体会不到湾区房价高和税高
Vested RSU也不行吗?好奇怪,卖了不就是现金咯
加上rsu 才25万一年,说好的湾区码工单人年薪50万呢……
股票不就是RSU吗,已经算在50万里了, 后面好像200K又算一次?
而且你这个200K也不是每年都能拿到吧,要是每年200K都能保证那确实厉害。
这个肯定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你必须首先在refresh比较好的公司 然后公司股票还要最好翻倍
但是 其实 每个人的refresh公司有标尺的 然后股票涨也是大家都有的
所以不管贫困线在哪里 难的是要get ahead 不然就是每个房子都和一堆和你收入完全一样commute要求也一样的人have a bidding war而已
怎么会不累呢?这个大家都有完全一样的risk 经济来源过于单一 (要么是双马 要么是马公配agent)到时候要崩的话 很吓人的
嗯 认出来了 哈哈
楼主正在这条路上前进,非得像个爷(弱智)似的,让公司先给个50万100万的,才勉为其难考虑转码么?
张口就大爷大妈。。真会说话啊
股票可以理解为是RSU, 公司每年都会有vest (现在是每月,因为过了一年了),每年收入中50万 有大概25万是股票,然后vest 给你的时候 要扣税, 比如扣完税,还有13万,但是13万你可以不卖 (你继续持有公司多少share 股票),长期持有,所以后面20万里面有之前vested 的股票没卖,当然具体值多少钱,取决于估价多少钱
20万是目前累积的没卖的股票和自己投资, 当然不会每年都有
内行,本质是和相同收入的人竞争
嗯 我俩猩猩惜🦍啊
隔壁贴不是好几个说单人收入过米,感觉贫困线这一天要double了
廉租房需要收入更低 估计低于10万才可以
如果工作5-7年 平均一个人50万 感觉问题不大,我才工作没多久,还需要时间
vested的股票 能卖了当首付,但是贷款不算,只算base
惭愧,我们还没到达贫困线, 我记得是70万左右
base 总共才25万,两个人不多把,平均才12万多, 股票给的时候总共才10万左右,然后升值到现在25万左右,所以如果股市崩了,收入立马腰斩
500k买200万的没问题的
看错了 两人总共base 25万的话买120万左右的合适 撑一下150万也行
是的 这个要看银行的
你懂湾区现在房市
这些地方在南湾,去sf 是不是有点远? 单程1.5小时能搞定不?
买两百万房一个月基本开销多少啊?养房子都上万了。 楼主这收入还是把Rsu 上涨算进去的。Nasdaq 还能这么翻倍吗?全世界的钱去买四大金刚都搞不动,盘子已经太大了。
疯了这是。你先生两个娃再看看单程一点五小时是什么体力。接送也是严重问题。
确实如果股市蹦了,收入立马腰斩
工作在SF就买在Burlingame,San Mateo, Foster City不能更远了,之后即使换工作也可以找Foster City, PA的.没孩子没必要一步到位买4B的,前面有人说了,就捏鼻子买个好地方的烂房子先住着,之后攒钱慢慢搞加建。 其实要想一步到位现在时机还不够成熟,第一首付太少还应该攒攒,第二你们收入还有增长空间。急的话不如先买个过渡房住着,两年以后攒更多首付,收入也更了把这套出租,再贷个款买upgrade home。
继续印呗……
湾区这点真的问题很大
住哪儿都要miss out很多potential employers
隔壁昨天有个人🐂 在sf和santa cruz各有一栋房 这样貌似就cover了80%的科技公司了
所以我觉得银行的各类操作 比如cash reserve啊还有rsu不算都是很不错的风控
去三番很远,开车累,可以做caltrain。不是长期打算。 我是看你说你打算跳槽到南湾,而且现在不是wfh嘛,所以推荐。 如果你短期不会跳槽到南湾,就不适合。至少都要买半岛的房子。
这也对的 大家包裹都差不多 最终胜出的可能是节俭度 早日存满2M首付早解放
嗯 长期远距离commute很辛苦的 最多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有2m 首付,就不用这么愁了把,半岛买一个一般学区房就ok了
我和你说 我也认识有2米首付照样抢不到房子的人的
那个人真的就是好多年如一日节俭生活的 其实是很有disciplined的
怎么说呢 值得效仿的 疫情期间就是个很好的test 我家就大幅降低了外卖的频率 不过估计大部分人都这样
共勉
2米有2米的纠结,所以我觉得mm 还是破房子先上车,中半岛买个老小旧压力没那么大,城里南湾都可以去,我们单马公,一个SF 一个南湾,也住中半岛挺好的,也有学区
谢谢,请问到sf 和南湾 疫情前 通勤一般多久?
感觉比买房更重要的倒是生娃,不要等了
各45,我住belmont, 正中点,我们也是想着两边都要commute
这个还可以接受的
现在都不commute 了,今年到明年也会hybrid, 感觉还不错
诚心求建议,所以没必要掖着藏着一些信息,谢谢
hahaha
不了解湾区房地产, 我在东岸做房地产,有执照, 分享一下当地的情况。
感觉当地房地产有点疯狂, 抢房太厉害, 我们是小地方, 但是大学城环境不错, 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 不少房子是被波士顿和纽约的人抢去。 感觉总体而言现在不是买房子的好时候,好的 deal 难找到, 我最近的三个 offer 都被别人 outbid 了。
我做 multifamily 房子比较多, 给很多年轻人的建议是买个 multifamily 的房子, 自己住一个单元, 把别的单元租出去, 过几年想有孩子了再换 single family house. 不过, 房地产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我这里虽然小地方, 每个镇都不同,得跟有经验又很 ethical 的经纪人多请教
简单,先买一个小房子,赶上房价上涨的车,但是不搬进去;过几年钱攒够了再买大房子,就只需要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