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分享。这部章子怡真的演的好。她的卧虎藏龙也是让我惊艳了一把,一下就喜欢上她了。后来的电影觉得她用力过猛。这部应该是巅峰之作了。 marnifan 发表于 2021-04-30 17:34
难道这部电影不应该心疼张震吗?为了电影去学八卦掌,拍了快四年,最后剪的就剩下一两分钟的戏,爆击一万点。好在八卦掌学出来拿了个全国冠军。 我同意楼主对宫二的解读。章子怡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演过很多非常难的角色,玉娇龙,艺妓,眼盲的舞女,宫二等等。作为演员,她是非常刻苦的,虽然很多人不喜欢她,但她的确非常敬业。这个叫专业,跟人品无关。我个人非常喜欢她塑造的宫二,正大仙容,明白自己的选择,并且愿意担当因选择带来的各种后果。即使在男性为主的武术的世界里,她的确担得起宗师的名头。 芳好年华 发表于 2021-04-30 19:23
这个片子是普通话和粤语混合。所以也没看懂。后来又出现赵本山,小沈阳,感觉哪哪都有着师徒俩,烦人。。。后来又看了几遍,着重打戏啥的,挺过瘾的。 几年前不经意还看过一个影评,很长,写得挺好,我就记住了他说其实叶问去看过宫二的,细节列的挺详细,还挺有说服力。至此都是关注感情线和打戏。 昨天我在netflex 又看一遍,这次我是真真懂了导演在表达啥。
昨天看完了之后我就试图找一种逻辑,有条不紊的来分享。但发现,就是千头万绪,好像都有逻辑,又好像没有统一。我就想哪说哪了,希望有看过的妹妹来分享讨论。 首先,名字叫一代宗师。一代,不单指一人,却是以叶问的一生来呈现的。宗师,宗,指所有,宗师就是集大成者并为人师。
影片的背景就是193几年,习武是全民运动,而且是奢侈的一项运动。找个好师傅要20块大洋。同时各个门派争强逐鹿,各立山头。北方有一武学奇才宫羽田,自祖师爷是传承形意八卦,自家有一个不外传的宫家64手。此人从开始就是不断和人比武,统一了北方各门派,又下南方。和南方的首领达成共识,和平相处。宫羽田这么做是只为争强出头吗? 其实不是,他是为表达他的武学观点:武功不分南北,不论门派,各有所长,应该和平共处。宫羽田收了徒弟,马三,并把他形意里的刚猛传给了他,20 年后,宫羽田有隐退之心,传位给马三。为了帮他立足,先是在北方地区又平了一番不服的,现在到南方来,算是告知南方各派,山头要传给马三,来亮个相,巩固一下,大家还是应该和平相处。相当于宫羽田是武林盟主,带着传人马三来南方,想明面上把武林盟主之位传给马三,希望南方派系别有意见。
影片的第一个矛盾就是,宫羽田发现南方派系里有一个叶问,功夫好,立意比他还深远。他的立意在全国,而叶问立意在世界。这个让宫羽田很服气。于是让位给了叶问。马三有点不服,这是草蛇灰线。 现在说说宫羽田和叶问的这场比武。这场比武本来就是宫羽田来和南方派系的代表比武。他是铁胜的,这个没有悬念,他本身是想立个山头给马三来管事,他就退了。同时也是以武会友,给了南方派系足够的面子。从南方派系的反应来看,他们是不服的,但又本身也是一锅乱,都想出头。但最后都被叶问打趴下了。后来在宫羽田这个外力的影响下,他们团结一致,聚在金楼各个门派通过和叶问过招的方式来帮助叶问取百家之长,知百家之短。这个也侧面说明了,宫羽田的武功那是相当牛了。纵横南北20年,南方还没招架之力。
宫羽田和叶问比武之前,他就说了,他来比眼界。他拿了一块饼。和叶问说, 你看这块饼你掰不掰得开? 这块饼代表的是南北武林啊。叶问是南方派系,宫羽田其实是说,看你的武功能不能比我强,你要把这饼掰开了,说明你武功牛,盟主之位就是你的了。但北方派系肯定不服,还会来不断挑战,怕是会难收场啊。。。。你真愿意南北这么分裂吗? 其实这招挺高明的有没有。就算叶问有那个能力掰开,也还要考虑掰开的后果。后来叶问没掰开,但为啥宫羽田认输了呢? 那是因为,叶问想把这饼全夺过来,但没行。其实他是有能力掰开的,能赢,但他没这么做,那是他领会了宫羽田所说的深意,这饼掰开了就会引起武林动乱。同时武功不只局限在中国,世界那么大, 还是应该去看看。宫羽田一听,哎呦,好对哦,这小子功夫好,眼界又高,看好,于是就让为给他了。自己把饼掰了一角 (这一角也代表叶问的武功修为也就能掰下来这一角,但他服了叶问的眼界)认输了。这下南方派系觉得扬眉吐气,但有一人还不服,那就宫羽田的女儿,宫二。
她没懂她父亲的用意.她和她父亲年轻时候一样,只注重胜负。她和叶问在金楼打了一场,叶问本来只把她当小姑娘,后来发现,这小姑娘还有点惹不起。比武过程中,其实可以看出俩人不相上下,叶问可能盛一筹,但宫二求胜心切,抓了个叶问的马脚,赢了。叶问也认了。宫二面子里子都有了,俩人也成了朋友。叶问想学64收,宫二说你来,我等着你。。。
现在来逐个说下角色和演员哈,我就想哪说哪了。
宫羽田已经分析了一些。他武功最好,有弟子传承,妥妥的宗师。他观点明确,格局够大,办事讲解方法。他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他的一些分析还会在分析其他角色的时候穿插一点。他是个武功品行,气度,格局,都是难得的宗师。这个演员,长在了我审美上。哈哈。演员的诠释非常到位,气度,对女儿的疼爱,对弟子的慈悲,对叶问的提携,都展现的相当好。同时他又是一条硬汉,死的时候也干脆 (这词好像也不好这么用哈),硬撑着一口气放走了马三,那是对他最后的慈悲。
叶问这个人,角色看似主角,其实都没有什么情绪的爆发,有点像是背景,比较难塑造。我的主观观点就是有大局观,但不重诺,起码不像是宫二那样。说了去东北,自己喜欢的64手,最终都没有去,。虽说是时事造之,但就是欠点感觉。他对宫二有没有动心呢。有吧,导演从侧面反映出来了,他老婆吃醋了,赌气给做了皮袄。正是因为他动心了,所以他才不去东北了吧。他肯定感觉去了就是出轨了,对不起家庭。所以最喜欢的64手也可以放弃。那他后来还喜欢宫二吗? 这个我看不出来,不好说。可能是中年男人那种,累觉不爱了吧,哈哈。
宫二,干啥都迷,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推娃。她有天赋。自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学武。她说她父亲形意八挂都是行家,但他只教徒弟形意,八卦手黑,还记得不?叶问在金楼接受南方各派指点的时候,开头出现的姐姐,就是形意拳。也说是手黑。看到没,这就是宫羽田这人为啥宗师。有原则,但宫羽田练八卦的时候没有避讳宫二, 所以宫二应该是偷学到了。 虽然宫二最后说她学到了她父亲的意境。但我觉得,她才是宫羽田真正的传人,除了性别刚猛不足,其他都是满分啊。她最大的人性闪光点,在我看来就是重诺。她要找补她父亲在金楼和叶问的败绩,二话不说就下了战帖,霸气侧漏。 后来找马三报仇,隔着门帘,没有闯进去,瞧这规矩,妥妥的宗师范儿。马三激她,她哭了。但转头就退了婚,入了道。你说她是只为报仇吗? 我看不是吧,你想,马三那是投靠了日本军,她父亲叫他回头,过招的时候被马三打死了。马三虽不是叶问那样的武林盟主,但已然是掌管了北方各派和宫家的事务。宫羽田一死,她再嫁人,那宫家就会掌控在马三的手里。所以她一定要拿回宫家东西。 拿宫家东西是啥? 是马三身上的武功,也是宫家给马三的脸面。更是宫家给马三打理事务的权利。她说要办的事儿,天打雷劈也要办,所以她在大年夜去赌马三。这性格,绝了。胜了马三,她也自损八百,但她就硬撑着回来了,她是逞强吗? 我看她是为了宫家的脸面。我猜她是内脏受损。后来行医,最后身死,导演表现的很直白。但有一点网友讨论,她是不是吸毒了。是啊,吸鸦片了,为了止疼。你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疼,吸鸦片也是为了止疼啊。心疼一万点。。。。。她和叶问的纽扣来回那几次,叶问把纽扣给她是想请她展示64手,她说她忘了,不光是因为她入了道,重若,同时也是因为她因为身体的病痛也是不能展示了吧。所以把纽扣还了。她虽说心里有过叶问,但她可没有退婚吧。所以这人真是坦诚重诺,我大爱啊。最让人佩服的是,她说在武学她见过自己,见过天地,但没见着人。见自己是说自己武功大成,见天地是指见识了百家。见人是指传承,她入了道不能往下传。可惜她被这教条束缚着,但也正是这样,才更爱这个人。她那句:这么东西都灭了,为啥宫家的东西不能灭。这真是见过天地的胸怀!!
章子怡,在这戏里非常出彩。你仔细看她的表情,各种心思情怀都表现的很好。最让人动容是她的打戏。她是下了不少功夫,才能打成那样的吧。最后她吸了鸦片后回忆以前,那几段打戏,有一处她跳起来转个身,又稳稳站住。换我,不练个几百遍,我怕是不行。她动作虽然漂亮,但也绝不是不下功夫的花拳绣腿。相比,梁朝伟在打戏上差了去了。章子怡塑造的宫二确实可以封神。
马三,张晋这个角色塑造的真是棒!!!! 打戏漂亮,那个刚猛劲儿,啧啧。口水流出来了。他说话的那方式,真·北方,直白,伤人。他和宫羽田最后一场戏最有看头。我昨天才看懂的。马三投了日本军,宫羽田劝他回头,借用招数老袁挂印,关隘是回头。马三嘛,说回不了头了,老爷子就说那就别管事儿了。老爷子起身给他示范老袁挂印,想告诉他怎么回头。结果这小子在气头上,出手抵抗,给了师父一拳。他以为他师父老了,慢了,他失手杀了师父。其实他在和宫二打完之后明白,他师父就没想伤他,还想教他怎么回头。宫羽田必然想到他这徒弟冲动,知道马三没懂他的意思,吴打了他一定后悔。所以他撑最后一口气叫放他走。愿意给徒弟时间成长。这样的师父,我想要一打!!!在影片最开头的时候,还记得不,他去南方金楼上来就打伤了几个门派,被他师父赶回北方去了。他就不满的吧,后来他师父又“输“给叶问,他是不服气的吧。你想宫二当场就下了战书,要马三也在,他怕也会这么做的。所以他给他师父这一拳,是也是有这个怨气在。从他的角度来看,他以为他师父能档的,没挡住是因为手慢了。。。。后来被小师妹再打一次,才明白,不是你师父手慢啊,是他想教你回头啊,还有救啊。他眼里那神情,从迷茫质疑,到后来伤心后悔。我看哭了。。。。
张晋塑造的这个形象出场不多,但每次出场都是打蛇在七寸的那种感觉。他性格非常鲜明,武功刚猛,头脑简单。 其实是重情义的。不然他也不总是绕了小师妹走。他知道,他俩遇上必然是双方都要毁灭的。马三虽然武戏多,但文戏,张晋也理解得很足,细节表情穿插再武戏中,绝对的封神之作啊!从他这个人物也见导演的功力。本来可以画工笔,他非画写意。反而烘托了整个片子的格局。
其实说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宫羽田这个宗师,刚猛,柔韧,眼界 统一的集大成者。叶问,马三,宫二,三个人加一起拼凑一个宫羽田,超过一点点。
最后说说导演的功力。一开始的时候就觉得好看,功夫打戏漂亮。后来发现,片子整个色调都是黑的,就除了东北的雪景。镜头都好慢,好慢。感觉把每一丝情感都拉的好长。音乐,慢镜头,有诗意,也有哲理。这个作品,演员的创造力是一绝,导演的对演员的高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好片子需要磨练。
最后的最后,写了这么多,不知道姐妹们能看到最后吗? 可以少量多次的看哈。先说这么多吧, 以后若有再来补充。
以上来自错过机场飞机,在等下一趟的特别报道。:)
谢谢美眉,我错过了飞机,要等7个小时,欲哭无泪。写完这篇,用了5个小时,😄。也算是挽救了我的这一天。
能感觉到,心灰意冷,一句道别,一生无缘再见的结局。
是呗,之前影评也分析过。我希望他去了,之前也这么认为,但看完影片,感觉又有点疑惑。导演给了可能性,也留了白。怎么理解都行吧。 他的身影出现过宫二院子的门外,不知道那是他的想象,思而不得,还是真的去了。他没去是在情在理。他要是真去了,那宫家64手就没失传,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对观众对于宫家64手失传悲伤情绪的补偿。
是滴是滴,这个补充太到位了。
觉得值得二刷,导演很怪的,明明是对剧情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宫羽田,被压缩的很少,对他的塑造通过对待马三的方式,对待女儿的引领。越是这样就感觉越有看头,就好比越是瘦的排骨,啃起来越费时间,越是一点都不想浪费。。。
心疼梁朝伟。开始说的跟后来拍的差太远。最后叶问这么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物他还演的立住了。功力真是惊人。章子怡戏份多也贡献了她演艺生涯中很精彩的一次演出。
卧虎就是看个模样气质,谈不上演技。李安说的,新人就这点好,新,看样子就好。我觉得章子怡自己成熟以后演的最好的是罗曼史。不幸的是遇到了袁泉被秒了,宗师里没什么别的女的分戏所以显得她特别出彩。
我告诉你我为什么不心疼张震。从杨德昌的牯岭街麻将开始惊艳,他身上的特殊气质让所有大导演都倾倒愿意等他。从王家卫的春光咋泄,李安的卧虎藏龙,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都指望他成大气候成一代宗师,结果呢,上面那几部还算好的,越走越是岔了气,好端端一个可以演很深刻很复杂情绪都偏要学什么拼命三郎的路数。演技越来越差。就算戏份在他身上,多打几回八卦掌戏也不会好看。我要是想看真功夫我该看刘家良的电影,或者向华强的龙五,都是正经练过的能打的。到了绣春刀被张译和雷佳音衬托的就像个傻大个。我不心疼他练八卦掌,我觉得可惜,不世出的气质最后全浪费了。说来说去还是牯岭街那个十三岁的孩子是最好的角色。也是,这世上总归要浪费点东西。
宫二这样的也是一代宗师啊。也说得过去。你说导演心不定,我还是能从影片里看出点来。什么都往一起揉,但他的观点是明确的,就是一代人的武林传奇。里面没有反派,没有激烈的矛盾对撞,但里面有好多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武学大师。他为这电影收集的材料,应该够拍个电视剧的。或者拍个连续电影也可以啊。叶问就是糖葫芦那个签字,在他生命里的那些传奇武学人物,都可以拍一拍吧。张震,赵本山,小沈阳,马三,都可以着墨写一写。我感觉导演最终剪出来还行吧。风格写意,但立意深远。要说到拍摄过程对演员公平与否,那就不好说了。憋屈是肯定的。
最后厨子的赵本山。理发师的张震,开武馆的梁朝伟。不过都被历史淹没了,碾碎了。我们就是那个后人,念念不忘的,等待回响。
电影是艺术,一代宗师表现出来了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