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各位,identity 问题并不是有identity crisis才有的,就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和过程。问过who am I?的人还是很多的。 Emilia 发表于 2021-04-30 15:24
问这种问题的都是家庭环境影响,你们做父母的少纠结这个问题,娃纠结的概率就低一点 zhengxumaomao 发表于 2021-04-30 15:29
是看到朋友的小孩在探索中 Emilia 发表于 2021-04-30 15:31
ABC 的identity 与父母和中国成长的美国华人是完全不同的。 明白这点就知道多数 ABC 是没什么 identity 问题的。 artdong 发表于 2021-04-30 14:45
胡说八道,华人中有很多人,好像知道自己小孩怎么想的,其实小孩很多事情都瞒着父母。 学区华人多的,小孩周围华人朋友多的,基本上identity crises少一些,否则必然会有些问题。 dodgers 发表于 2021-04-30 15:52
自己家庭中国美国都不要紧,思想上向“白左”靠拢,尊重人且自重,结交善良的朋友,但也正视社会的问题,必要的时候为孩子出头,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装聋作哑,告诉孩子他的担心根本不存在,管好自己,etc chikorita 发表于 2021-04-30 15:43
恰恰相反,很多ABC都有这种苦恼,他们别人的言语更加敏感,甚至过度敏感。而一代移民自知和本地人不同,反倒没有纠结。一代移民自己都是些觉得种族歧视非常正确的,成天黑墨三给别人戴帽子不亦乐乎。 见过太多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娃为啥会纠结的了,家庭和谐,父母开心,但是娃还是会“想东想西”。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ABC过的不好,他们最终事业有成也朋友众多,但这就是有色人种的必经之路。 chikorita 发表于 2021-04-30 15:38
ABC 的identity 与父母和中国成长的美国华人是完全不同的。
明白这点就知道多数 ABC 是没什么 identity 问题的。
问这种问题的都是家庭环境影响,你们做父母的少纠结这个问题,娃纠结的概率就低一点
是看到朋友的小孩在探索中
回去又看了一眼一楼,既然你知道是成长经历相关和家庭关系最大,我就告诉你父母过于关注强调一些问题,反而对孩子有反作用的,本来孩子没想那么多
恰恰相反,很多ABC都有这种苦恼,他们别人的言语更加敏感,甚至过度敏感。而一代移民自知和本地人不同,反倒没有纠结。一代移民自己都是些觉得种族歧视非常正确的,成天黑墨三给别人戴帽子不亦乐乎。
见过太多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娃为啥会纠结的了,家庭和谐,父母开心,但是娃还是会“想东想西”。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ABC过的不好,他们最终事业有成也朋友众多,但这就是有色人种的必经之路。
胡说八道,华人中有很多人,好像知道自己小孩怎么想的,其实小孩很多事情都瞒着父母。
学区华人多的,小孩周围华人朋友多的,基本上identity crises少一些,否则必然会有些问题。
是这样的。很多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小孩离家上大学了会遇到这个问题,会去寻找答案。
也不完全是政治,是各个方面吧!比如家庭观念,比如听什么音乐,比如生活习惯。。。
你这种言论真是太自以为是了。
别扯
identity是个social construct。得有社会承认的identity group才算数
你自己信啥,或者你自以为你的娃信啥,那都不重要
现实是啥样?是刚下船的英国移民可以在餐馆大骂abc让人家“滚回中国”
https://www.cnn.com/2020/07/13/business/michael-lofthouse-resign-racist-rant-trnd/index.html
你可以嘴硬。说我娃和别人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美国人。你娃信不信,别人信不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代移民有一种难民心态,觉得自己的一切是美国社会的恩赐。二代abc觉得都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因此容忍对自己的偏见歧视
一代移民听说口语特别是文化典故缺口很大,大部分时候听不懂白人言语中micro aggression。而二代abc无此障碍
一代移民的工作很少有跟人打交道。要要么是技术工,要么跟白人只有纯业务往来。二代abc的社交圈子广得多,对各种偏见歧视的exposure也多得多。
强烈推荐一个北美华人心理医生的公众号,elitemind,分析讨论了很多北美华人二代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
我觉得二代不是majority,这是事实。而且更困难的是,我们是成熟了以后才出国当minority的,他们却是要在不成熟的时候就面临和这有关的问题。
反正,在我的养育中,我非常重视这一点。不是担心,而是放在心上。第一,我跟他讲清楚爸妈为什么出国。每年带孩子回国,经常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享天伦之乐。每周和他们视频。第二,注意了解他的心理和学校、朋友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第三,很重视孩子的中文听说,会带他了解非常多的中国历史和故事。
至于吃什么,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不喜欢可以少吃。衣,中国传统节日穿中国传统服装。说,在家全中文(但婴幼儿时期是双语,这样一岁多上daycare时能顺利适应),跟孩子可以很深入的进行中文沟通。保证他的中文听说水平和英文是持平的,可以更好的和爸妈沟通的。总之就是非常大方自信的做我们自己咯。
真的不是这样,只能说有爱的父母更能容易帮助孩子从困惑中走出来,或者能够提前预备孩子面对这种困惑, 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他的自我认知,身份认证不仅仅是从父母来的,在青春期更多的是从朋友和社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