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玩游戏来防止染毒不是好方法

d
dpzpz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time spent playing games was related positively to aggression and negatively to school competence" "among 3,000 students, 19 percent of males were classified as having gaming disorder vs. 7.8 percent of females"
很多家长似乎觉得玩的方式就只有电子游戏。其实其他比电子游戏更健康有益的娱乐多了去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家长,该不该玩video games根本就是伪命题。我爹读大学前不让我碰游戏,但我童年青少年比谁都玩的多。我只给大家说我玩过的:
1. 体育。我常年玩的有游泳、网球和羽毛球。游泳时在泳池里各种泳姿,仰泳自由泳蝶泳,钻到泳池底部游,单手单脚交叉游,各种爽。羽毛球各种调度,骗启动,手腕技巧花样,不比电子游戏策略花样多,赢了不更有成就感?美国的体育运动多到让你玩不过来。
2. 交谊舞。要慢可以跳华尔兹,要快可以跳quickstep,想玩节奏感强一点的,跳Tango,Jive,想音色变化多一些的,跳Rhumba, Pasodoble。一群喜欢跳舞的小朋友聚在一个舞蹈室,轮流点曲目,轮流邀请跳,偶尔撞倒一起,偶尔踩到舞伴,跳完后坐在地上一起吃零食,不开心?
3. 逛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美国的美术馆多到能让你从小逛到大学。你几乎喜欢什么,都会有人开一个相应主题的美术馆。看油画看展览看化石看标本,乘坐时空飞船到远古到世界各地,不让人激动?
4. 表演话剧。没有演过的不知道表演有多好玩,自己准备衣服道具,背台词,你表演的时候穿上兔子的衣服,你就是一只兔子,下个月你可以当一个女巫,再下个月你可以当一棵树
5. 喜欢电子类可以玩Raspberry Pi, Arduinoe, LEGO mindstorms等玩具类SBC,装上各种sensors,自己做简单的机器人。这比编程好玩很多,做个自动浇水器,做个自动给猫喂食的,做个能追轨道的车。比游戏好玩且健康。
其他我概述:
旅游看世界风景
收集邮票收集标本
花盆里种植物种花
训练狗狗
看精美的插画
做蛋糕
做布娃娃
玩摄影摄像
...
---------- 二楼更新: 让孩子呆着家里玩游戏防止他们交坏朋友不是好办法 --------------


d
dpzpzd
我看到家长有社交的担心,担心孩子出去交上了不良习惯的朋友,一起吸毒什么的,还不如关在家里打游戏。我觉得这个担心是有道理的,但社交是小朋友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环境,用游戏来堵住这个做法非常愚蠢。如何防止孩子交上toxic friends呢?
1. 家长主动为孩子创造交高质量朋友的机会。不是强迫他们非要和具体某个人交朋友,而是控制好圈子,让他们在这个圈子里自己选择。我小时候的玩伴几乎都是我父母朋友同事的孩子,或者是一些文化活动认识的,我从小到大就没有碰到过有不良习性的朋友。我孩子现在还小,但是我已经非常注意他和哪些小伙伴玩了,不想让他染上不良习性。
2. 再聪明的孩子,一样有可能会因为好奇心而染毒。不能光下禁止命令不解释,这样他们更好奇。可以放一些给小朋友看的科普动画片让他们明白毒品的害处。看年龄和理解力,有些动画科普会介绍的很深入。
3. 控制好孩子玩的时间和地点,年龄小的一群人在一起,一定要有某个家长监护。年龄稍大的,可以给更多自由度,但是一定要控制好,不能放任
4. 关注孩子的行为,有不好的行为,比如tantrums or aggressive behavior,而且是习惯性的,就要开始注意他们是不是交坏朋友了
5. 最重要的,多花时间陪他们,多培养他们的良好爱好。他们精神不空虚孤独,有父母有各种健康好玩的爱好,对社交的依赖就更少一些,能更独立判断好和不好的行为。

把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称为control freak的说白了就是自私和懒,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细微层面培养孩子成长。我理解要想出好的方法积极正面的discipline孩子很不容易,需要花很多心思去想各种办法,但这些投入都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品格。
t
tidewater
我觉楼主有点一厢情愿,估计是小娃家长。这种基本指望命里有天使娃就好。
也是 survivorship biases 的一种,觉得自己好有经验的,其实不过是上帝给了天使娃。
楼主其实可以试试自己学一年唱歌后,能不能一遍水过去拼“我是歌手”。大部分人不行的,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上帝没给天资。
落地无声
我家孩子每年去7周夏令营,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就是学如何各种玩,和小群大群的孩子一起玩,成为好朋友。 最主要的是他们认为没有电子游戏和电视,生活依旧美好。 这个是我当年参观的一个夏令营,非常喜欢,虽然没有选择去这家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R2g1IEHVB4g


t
tidewater
目测这楼很快会变成凡尔赛天使娃的。
d
dpzpzd
我觉楼主有点一厢情愿,估计是小娃家长。这种基本指望命里有天使娃就好。
也是 survivorship biases 的一种,觉得自己好有经验的,其实不过是上帝给了天使娃。
楼主其实可以试试自己学一年唱歌后,能不能一遍水过去拼“我是歌手”。大部分人不行的,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因为上帝没给天资。
tidewater 发表于 2021-04-29 11:43

这个是nature vs nurture老话题,我们的成长受两个因素影响都有,不能只强调一方。讲先天条件,跟需要达到什么目标密切相关。你说的参加“我是歌手”属于有天赋门槛的目标,而不染毒不酗酒这些目标并没有那么高,即使真的有酗酒基因的人,一样可以通过nurture调控滴酒不沾。
这个主题谈的并不是说要培养成多优秀的娃,就是让孩子有个健康没有不良习性的童年,不管孩子基因如何,这个目标是可以通过父母的后天培养达到的。
d
dpzpzd
我家孩子每年去7周夏令营,没有任何电子产品,就是学如何各种玩,和小群大群的孩子一起玩,成为好朋友。 最主要的是他们认为没有电子游戏和电视,生活依旧美好。 这个是我当年参观的一个夏令营,非常喜欢,虽然没有选择去这家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R2g1IEHVB4g



落地无声 发表于 2021-04-29 11:52

对的,现在变成了好像戒掉电子游戏是多么难的事情,其实不只是我,我认识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碰电子游戏,因为其他健康的活动太多了,根本没必要去碰那个可玩也不可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