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范仲淹:如何将一把烂牌打出王炸顶级配置

c
ciqingcijing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来源丨十点读书(ID:duhaoshu) 文丨桃花月球
梁启超曾经说过:“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范仲淹无疑是北宋最耀眼的一颗星。 在“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政治环境中,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集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之才于一身,广受赞誉。 朱熹称赞他说:“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王安石认为他:“一世之师,名节无疵。 苏轼这样概括他的一生:“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 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都不甚在意,活出了一个思想者、行动者、改革者的最高境界。
01 能吏 有志天下,思之所报 范仲淹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他两岁丧父,随母亲改嫁,寄养朱姓篱下,身世极为坎坷。 二十岁以前,范仲淹不知道自己原本姓范,祖上还曾经是名门。继父过世后,偶然从朱氏兄弟口中得知真相,便立志改变命运。 他“划粥割齑”,五年衣不解带,夜以继日地读书,终于在1015年高中进士,之后改名重归范氏,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这成为了范仲淹立志的起点。 他说:“某早以孤贱,荷国家不次之遇,夙夜不惶,思所以报。” 认为自己早年境遇孤贱,是国家人才选拔才让自己的命运得以改变。所以他立志澄清天下,为百姓代言,为众生请命,为社稷发声。 初入职场,范仲淹任职的都是小官,官虽小,却不影响他认真为百姓做事,为民兴利。 据南宋人汪藻所作的《祠堂记》记载:“范仲淹一开始掌管讼狱,日抱具狱,与太守争是非。” 即便是已经结案的卷宗,遇到有问题的案件也要和太守争论,看看案子还有没有其他疑点。 更不可思议的是争论过后,他还要将争论的内容在所在屋内的屏风上做标记。 以至于他在这个职位上做了六年,六年以后已经看不到屏风,只看到满屏的字了。 后来范仲淹调任泰州。他看到这里地处海湾,海底堤年久失修,海风来了田地淹没,百姓非常苦,又带领大家重修堤坝。 修筑之时,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大雨雪突然无声而至,海面“惊涛汹汹”,百姓伤亡了一百多人,范仲淹也因此受到弹劾,海堰工程也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但他坚持让百姓相信这是天灾,不是触怒了海神,最终堤坝修筑成功。 当官不为民做主,也便失去了做官的意义。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会被百姓念念不忘。 (范仲淹)
堤坝修筑过程中,范仲淹因为“母亲去世”离开了这条长达一百多里的海堤,后来派其他人修筑。 当大堤建成后,大量农田免除了海潮侵袭,百姓为了纪念范仲淹,就将此堤称为范公堤。 勤勉、坚持、一丝不苟,把百姓的事当成大事、最重要的事,让范仲淹赢得了第一波声誉。
02 谏臣 心忧庙堂,在朝直言
天圣六年(1028),范仲淹经过晏殊的推荐,做了秘阁校理。 第一次在京城当差,他极为兴奋,近距离接触皇上,让他内心开始蠢蠢欲动。 范仲淹善于向皇上提意见,认为为国为民,都应该敢于和皇帝说真话,结果却因此前后遭遇了三次贬谪。 当时太后刘娥把持朝政,根本没有让儿子掌握实权的意思,令范仲淹很郁闷。 “冬至”之时这位太后,又让自己儿子率满朝文武大臣给她叩头庆寿。 范仲淹怒了,认为这不合礼制,把儿子拜母亲的家礼演变成臣子拜太后的国礼,这暗暗戳中了刘太后不归政的痛点。 太后大怒,直接把范仲淹贬到了河中府,直到宋仁宗掌权才又把他召了回来。 然而,经历劫难回来,范仲淹嘴巴并没有老实,还是继续自己的直谏,结果把宋仁宗又得罪了。 当时宋仁宗因为和郭皇后闹矛盾,在宰相吕夷简的鼓动下,有了废后的想法。 吕夷简照搬许敬宗帮助李治废黜王皇后的办法,说:“平常百姓能换个老婆,皇上为啥不行。” 范仲淹又怒了,这是要学武则天啊!于是,引经据典,向皇上谏言,郭皇后贤德,如果废黜等同动摇国本。 结果可想而知,范仲淹又被贬了,这一次贬为了饶州知州。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几年以后仁宗好不容易再次把范仲淹召回来,结果他依旧“本性难移”,又和宰相吕夷简杠上了。 当时吕夷简滥用私人,导致朝中腐败,范仲淹又愤怒了。 他通过梳理朝中人事调动,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力谏皇上远离奸佞。 没想到吕夷简反咬一口说范仲淹勾结朋党,结果仁宗又把范仲淹给贬了。 但是,贬谪依然没有挫败范仲淹的信念。 每到一个地方,处江湖之远的范仲淹,还是一本接一本地给皇帝上奏章,将直谏进行到底。
据《宋史》记载,范仲淹谏言没有结果,但行为引发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的震撼:“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于是范仲淹每贬一次,粉丝便成百上千的增加,到处有人不停地称赞他,“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思国之安危者,必然积其德义。 范仲淹成为了文人志士们的“精神偶像”,也成为了民众的定心丸。
03 干将 有勇有谋,安宁边陲
大宋的一大特点,就是“强干弱枝,重文轻武”,重用文人,轻视武将,这直接导致了军队废弛。 当时军政分开,军队的调兵权和统兵权也分离,国家的防御能力在君王的宏观掌控下非常弱。 于是就出现了文人操着武将的心,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兵上阵的现象。 被贬出京都的范仲淹,恰好就遭遇了这样的局面。 1040年,西夏元昊称帝,起兵犯境,范仲淹便被任命为陝西都转运使,去往了前线,挂帅做了将领,和韩琦一起领导对抗西夏的战争。 范仲淹虽然没有武将的马上功夫,却有大将的风范。他认为书中就有抗敌的方法,比如老祖宗留下的兵书《孙子兵法》。 于是范仲淹很快就考察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符合当时情况的御敌之策。 当时西夏国力并不强大,发起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宋的钱财,他们靠抢夺大宋的物质来打仗,根本不能持久,于是他认为与西夏打持久战,定然能将其拖垮。
范仲淹提议: 修筑城池,严明军纪;将士兵分成了6个部分,每个将领管3000士兵,敌人来了就根据敌人数量出兵,敌人不来就待着,就地屯田,积累粮食; 提拔年轻的作战将领,如狄青、种世衡等;团结少数民族,抚恤流民,安定人心。 当时北宋与西夏交兵一事出现几种声音,主战、主和、怯战、持久战。 和范仲淹一起掌管军队的韩琦主张积极进攻,深入敌境,和对方决战。而仁宗偏偏采纳了这样的建议。 结果可想而知,兵败如山,造成了宋军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的失利。 范仲淹想到死去的将士痛心不已,再次上奏坚持持久战,拖垮西夏。 后来,仁宗终是采用了他的建议。 于是,后来种世衡修建了青涧城,建立起了极强的防御体系,加之狄青作战英勇,最后令西夏如同惊弓之鸟。 在这种严防死守之下,西夏找不到进攻机会,最终不得不向大宋求和。

当地就此流传着一首《边地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范仲淹让人看到,决定战争胜负的从来不是兵力的多少,因地制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最大谋略。
04 变革心系万民,推动新政
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的人,往往拥有超世之才,亦兼具超拔之志。 范仲淹有一种能力,能以敏锐的眼光从纷繁复杂的形势中,看出了问题的症结,并矢志不移地将其付诸实践。 这一点让他在西夏战争中的表现优秀,也让他的政治生涯达到了顶峰。 范仲淹认为,“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而解决这问题只有两个字“变通”。 庆历三年,宋仁宗见证了西夏一战范仲淹开创的传奇后,决定重用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人推行改革,为国家寻找出路。 这便是被历史称之为“庆历新政”的北宋第一次改革。 然而皇帝重用,范仲淹却忧心忡忡。 朝廷积弊太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而国家出现的问题核心就是吏治腐败,所以要改革就要先整顿人,而改革也就演变成了人与人的战争。 人心之战,如广袤沙漠求生,谈何容易! 范仲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于是提出了改革十项: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其中有七项都是针对吏治。 这些措施一经颁布,导致很多官员的利益受损,立即引发了一场激战,革新派举步维艰,仅仅一年便夭折了。
范仲淹先是被贬谪邓州做了地方官,之后又被调任岳州,最后在于公元1052年,在被调往颍州上任的路上病逝。 也就是在这个贬谪的过程中,范仲淹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并创立了我国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范氏义庄”,造就了延续千年的传奇。
尘埃落定,《范文正公年谱》用十六个字总结了范仲淹的一生:“为学精勤,属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声。” 一个人追求目标越高,往往潜力越大,最后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而范仲淹是古今少有的全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为文人墨客,树立了一种节操,也为改革者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他为官员为政,成为了一种榜样,更为天地间留下了一缕浩然正气。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且让我辈承继范仲淹的精神,以此态度求学,以此态度作事,更以此态度做人。
i
izz.ling
清平乐塑造的人物里最喜欢最敬佩的就是他
p
pwwp
看文章里说的修堤坝什么的。
我想起一直说苏堤苏堤,苏轼在杭州时,兴建水利工程,解决水患什么的,想象中苏堤很宏伟,或者至少很长很长。
结果后来看了,哎~~~~ 这就点土方量,吹得那么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