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给婆婆喂母乳”雕塑,让人浑身难受

w
wepart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近日,浙江湖州营盘山景区内,一座女子给婆婆喂母乳的雕塑引发热议。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雕塑讲的是古代二十四孝,雕塑反映的“乳姑不怠”是其中一孝,“这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

全国各地不乏这样的雕像。去年,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孝悌园”里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也曾引发吐槽,雕塑是一位古人抱着一个粪桶,脸上露出一副复杂的表情,讲的是“二十四孝”中的“尝粪忧心”。

人们在看到这些雕塑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不适感。毕竟“二十四孝”是古人选取了舜、汉、三国、唐等历史时期中人们尽孝的故事集结而成,体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历史记载和古人对孝道的理解,与今天的社会现实已经不适配了。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美德的时效性问题。无可否认,孝顺,是人伦的本能。也正是因为“二十四孝”承载了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即“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因而能够流传至今,也让一些地方感到有必要通过这一概念来加深人们对行孝的认识。
但正因为“二十四孝”是选取了“孝子中的孝子”,而且由于故事久远,加上不乏有古人夸张和添油加醋的成分,因而也让当代人虽然认同孝顺这一传统美德,却也很难对这些故事、人物、行为产生共鸣。

别说当代人了,鲁迅就曾经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讲到了自己小时候阅读的感受:“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还特意说到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感到不解。可见太过沉重的孝行不但无助于传扬孝道,还有可能让人望而却步。
每一代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成长方式、家庭关系都不尽相同。孝顺老人的方式也应该以今天老人的幸福生活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理解和阐释。比如多年前出台的“新二十四孝”,就对“常回家看看”“陪父母旅游”“教父母学会上网”这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加以强调,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尝试。

而热播剧《都挺好》对现代原生家庭中“一地鸡毛”现状的揭露和刻画也引人深思。“愚孝”,不仅无助于捋顺几代人之间的关系,更有可能毁掉自己小家庭的幸福;而父母若将孩子无条件孝顺视为理所当然,则是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这种极强的控制心理也引发了不少家庭悲剧。因而,尽孝不是一个单向的行为,它需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不断磨合和双向反馈。
有人说,“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尽孝”,但尽孝的方式也早已不必极端、离谱,而是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传扬孝文化,不妨用当代年轻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而非对传统文化进行生搬硬套。

 

🔥 最新回帖

R
RainyBambooJepp
101 楼
裹小脚也是老祖宗的传统,怎么不去裹?脑残
d
diandianmama
100 楼
回复 14楼shengshengman的帖子
这些幺蛾子都是为了迎合今上的喜好和水平
j
jenny945
99 楼
太恶心了,真下得去嘴好去死了。
j
jjhn
98 楼
服了,难受
d
demantoid
97 楼
makes me puke, damn it!

 

🛋️ 沙发板凳

驫龘麤靐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啥都是瑰宝,其实,不客气的说,糟粕一点不少,恐怕更多。
p
pwwq
挺好的, 挺符合国内的国情和 民众的欣赏趣味
c
cong53
哕了
c
cangtian
这种垃圾你转过来干什么?
s
shengshengman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啥都是瑰宝,其实,不客气的说,糟粕一点不少,恐怕更多。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0:37

想想过去那么落后,就知道老祖宗的东西主要是糟粕,精华很少。
冰是睡着的水
WH,,,,,,,,,太脑残了
h
hideandseek
中华文化里的精髓不宣言,这些酱缸文化的垃圾倒是舔得乐此不疲。
s
shuishen
这个标题都已经让我不适了
n
nbixxibn
这个是不是因为吃啥长啥?要不猪奶,肉什么的也可以的。
f
flyingpiggly
什么鬼
x
xiaohongchen
看着的确有点恶心。 这当奶奶的抢孙子孙女的奶喝,好意思吗?
P
Peacelife
反复看了几遍标题,发现我没看错。。。 不是要弃糟粕,取精华吗,感觉颠倒了。。
s
shengshengman
这个是不是因为吃啥长啥?要不猪奶,肉什么的也可以的。
nbixxibn 发表于 2021-04-19 10:58

追捧这个的人也是没脑子,过去生活水平低,肉类供应不足,才有这种奇葩事。现代人提倡这个就跟提倡大家放弃点火器不用。继续钻木取火差不多
h
helenyy
古人不知道。。。 现在人,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要看这雕塑不觉得恶心的,都有点问题。。。。
p
pangnalisa
太变态了
试试看
也许是两个女同在enjoying
b
bigjohn123456
二十四孝图  鲁迅朝花夕拾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罪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可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般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阴间,倘要稳妥,是颂扬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笔墨的人,当前的中国,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谈“言行一致”的时候。前车可鉴,听说阿尔志跋绥夫曾答一个少女的质问说,“惟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见,他们其实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个叫作密哈罗夫的,寄信嘲骂他道,“……所以我完全诚实地劝你自杀来祸福你自己的生命,因为这第一是合于逻辑,第二是你的言语和行为不至于背驰。” 其实这论法就是谋杀,他就这样地在他的人生中寻出欢喜来。阿尔志跋绥夫只发了一大通牢骚,没有自杀。密哈罗夫先生后来不知道怎样,这一个欢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寻到了“什么”了罢。诚然,“这些时候,勇敢,是安稳的;情热,是毫无危险的。” 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无法追改;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总而言之,还是仍然写下去罢: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要以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孝子》这一本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的。“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十分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他们一手都拿着“摇咕咚”。这玩意儿确是可爱的,北京称为小鼓,盖即也,朱熹曰:“鼗,小鼓,两旁有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咕咚咕咚地响起来。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 那时的《二十四孝图》,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仙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无论忤逆,无论孝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这是凡有稍稍留心儿童心理的都知道的。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孝子传》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太平御览》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邓伯道弃子救侄,想来也不过“弃”而已矣,昏妄人也必须说他将儿子捆在树上,使他追不上来才肯歇手。正如将“肉麻当作有趣”一般,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老莱子即是一例,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回想起来,实在很觉得傻气。这是因为人们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整饬伦纪的文电是常有的,却很少见绅士赤条条地躺在冰上面,将军跳下汽车去负米。何况我早长大了,看过几部古书,买过几本新书,什么《太平御览》咧,《古孝子传》咧,《人口问题》咧,《节制生育》咧,《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界》咧,可以抵抗被埋的理由多得很。不过彼一时,此一时,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我想,事情虽然未必实现,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后来这印象日见其淡了,但总有一些留遗,一直到她去世——这大概是送给《二十四孝图》的儒者所万料不到的罢。 五月十日 [1]
m
multiplelife
知足吧,日本片里面媳妇都是给公公喂乳
驫龘麤靐
中国古代的伦理太讲究单方面的绝对义务,很少有契约关系,所以母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24孝的故事也往往反映这种逻辑。
l
lovedarren
太恶心了,尤其是那个郭巨埋儿。现在还想媳妇养老,要不要一点自尊了。
h
happy3001
还好喂的是婆婆,不是公公。
e
eatsilver
赞美!很有意义,我以前就主动向父母提出尝粪表孝心,最后以巧克力代替。
M
MayH
这种为啥要弄成雕像,跟现在的社会观念完全不符合呀。
d
dngdnhxqs
为什么喝媳妇奶 无语了
d
dngdnhxqs
而且大人能吃出来嘛 不会吃吧
j
jpbabyking
后悔好奇心点入, 恶心呀,
s
shitaina
近日,浙江湖州营盘山景区内,一座女子给婆婆喂母乳的雕塑引发热议。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雕塑讲的是古代二十四孝,雕塑反映的“乳姑不怠”是其中一孝,“这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

全国各地不乏这样的雕像。去年,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孝悌园”里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也曾引发吐槽,雕塑是一位古人抱着一个粪桶,脸上露出一副复杂的表情,讲的是“二十四孝”中的“尝粪忧心”。

人们在看到这些雕塑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不适感。毕竟“二十四孝”是古人选取了舜、汉、三国、唐等历史时期中人们尽孝的故事集结而成,体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历史记载和古人对孝道的理解,与今天的社会现实已经不适配了。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美德的时效性问题。无可否认,孝顺,是人伦的本能。也正是因为“二十四孝”承载了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即“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因而能够流传至今,也让一些地方感到有必要通过这一概念来加深人们对行孝的认识。
但正因为“二十四孝”是选取了“孝子中的孝子”,而且由于故事久远,加上不乏有古人夸张和添油加醋的成分,因而也让当代人虽然认同孝顺这一传统美德,却也很难对这些故事、人物、行为产生共鸣。

别说当代人了,鲁迅就曾经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讲到了自己小时候阅读的感受:“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还特意说到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感到不解。可见太过沉重的孝行不但无助于传扬孝道,还有可能让人望而却步。
每一代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成长方式、家庭关系都不尽相同。孝顺老人的方式也应该以今天老人的幸福生活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理解和阐释。比如多年前出台的“新二十四孝”,就对“常回家看看”“陪父母旅游”“教父母学会上网”这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加以强调,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尝试。

而热播剧《都挺好》对现代原生家庭中“一地鸡毛”现状的揭露和刻画也引人深思。“愚孝”,不仅无助于捋顺几代人之间的关系,更有可能毁掉自己小家庭的幸福;而父母若将孩子无条件孝顺视为理所当然,则是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这种极强的控制心理也引发了不少家庭悲剧。因而,尽孝不是一个单向的行为,它需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不断磨合和双向反馈。
有人说,“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尽孝”,但尽孝的方式也早已不必极端、离谱,而是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传扬孝文化,不妨用当代年轻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而非对传统文化进行生搬硬套。
weparty 发表于 2021-04-19 10:34

要是雕塑一个媳妇给公公喂不是更能彰显孝心?
木牛流马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啥都是瑰宝,其实,不客气的说,糟粕一点不少,恐怕更多。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0:37

对,二十四孝就是糟粕的一大栗子,还大肆宣扬,也是服了
c
cafe1123
近日,浙江湖州营盘山景区内,一座女子给婆婆喂母乳的雕塑引发热议。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雕塑讲的是古代二十四孝,雕塑反映的“乳姑不怠”是其中一孝,“这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

全国各地不乏这样的雕像。去年,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孝悌园”里的“二十四孝”主题石雕也曾引发吐槽,雕塑是一位古人抱着一个粪桶,脸上露出一副复杂的表情,讲的是“二十四孝”中的“尝粪忧心”。

人们在看到这些雕塑时,难免会产生一种不适感。毕竟“二十四孝”是古人选取了舜、汉、三国、唐等历史时期中人们尽孝的故事集结而成,体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种历史记载和古人对孝道的理解,与今天的社会现实已经不适配了。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美德的时效性问题。无可否认,孝顺,是人伦的本能。也正是因为“二十四孝”承载了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即“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因而能够流传至今,也让一些地方感到有必要通过这一概念来加深人们对行孝的认识。
但正因为“二十四孝”是选取了“孝子中的孝子”,而且由于故事久远,加上不乏有古人夸张和添油加醋的成分,因而也让当代人虽然认同孝顺这一传统美德,却也很难对这些故事、人物、行为产生共鸣。

别说当代人了,鲁迅就曾经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讲到了自己小时候阅读的感受:“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还特意说到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感到不解。可见太过沉重的孝行不但无助于传扬孝道,还有可能让人望而却步。
每一代人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成长方式、家庭关系都不尽相同。孝顺老人的方式也应该以今天老人的幸福生活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理解和阐释。比如多年前出台的“新二十四孝”,就对“常回家看看”“陪父母旅游”“教父母学会上网”这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加以强调,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的尝试。

而热播剧《都挺好》对现代原生家庭中“一地鸡毛”现状的揭露和刻画也引人深思。“愚孝”,不仅无助于捋顺几代人之间的关系,更有可能毁掉自己小家庭的幸福;而父母若将孩子无条件孝顺视为理所当然,则是把孩子当作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这种极强的控制心理也引发了不少家庭悲剧。因而,尽孝不是一个单向的行为,它需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不断磨合和双向反馈。
有人说,“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尽孝”,但尽孝的方式也早已不必极端、离谱,而是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传扬孝文化,不妨用当代年轻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而非对传统文化进行生搬硬套。
weparty 发表于 2021-04-19 10:34

真是恶心的恶趣味。
S
Securities
糟粕。国家是怎么了
R
Ruth
如果婆婆就缺这口吃的,难道家里还缺个碗,不能挤出来喝?还是婆婆连喝都不会?
S
Securities
如果婆婆就缺这口吃的,难道家里还缺个碗,不能挤出来喝?还是婆婆连喝都不会?
Ruth 发表于 2021-04-19 12:58

家里颗粒无剩婆婆没饭吃时,媳妇还会有奶吗? 人早饿死了
p
pwwq
如果婆婆就缺这口吃的,难道家里还缺个碗,不能挤出来喝?还是婆婆连喝都不会?
Ruth 发表于 2021-04-19 12:58

老公小时候就是被婆婆这么喂养大的, 现在婆婆老了, 也应该被这么照顾,
核心思想是这个, 挤出来喝就失去意义了
b
bigjohn123456
知足吧,日本片里面媳妇都是给公公喂乳
multiplelife 发表于 2021-04-19 11:11

google 雕塑作品《扶老》
扶苏
要求孝顺,也不应该毫无原则。比如孔雀东南飞就是批评恶婆婆的作品。
扶苏
老公小时候就是被婆婆这么喂养大的, 现在婆婆老了, 也应该被这么照顾,
核心思想是这个, 挤出来喝就失去意义了
pwwq 发表于 2021-04-19 13:02

中国礼仪里,不应该有这种的。不成体统,伤风败俗啊。
i
iceblue
又找法子压榨媳妇, 婆婆还以为自己是慈禧, 找免费奶妈。
这些糟粕就砸了吧
b
bigjohn123456
要求孝顺,也不应该毫无原则。比如孔雀东南飞就是批评恶婆婆的作品。

扶苏 发表于 2021-04-19 13:07

孔雀东南飞是采自民间的乐府篇目,跟主流礼教里面那套垃圾比还是人性多了。
驫龘麤靐
中国礼仪里,不应该有这种的。不成体统,伤风败俗啊。
扶苏 发表于 2021-04-19 13:08

哈哈,当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也是趴在他爹怀里,吸吮李渊的乳头吗?
“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p
pwwq
哈哈,当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也是趴在他爹怀里,吸吮李渊的乳头吗?
“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3:18

他爹的乳头里 能吸出什么来?
假设他能咬到的话
b
bigjohn123456
哈哈,当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也是趴在他爹怀里,吸吮李渊的乳头吗?
“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3:18

真恶心,那时候李渊肯定痒死了,没工夫责备李世民
p
pwwq
真恶心,那时候李渊肯定痒死了,没工夫责备李世民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4-19 13:23

又痒又痛!
这是古版的 SM?
f
floridapalmtree
额滴神啊,幸亏还没有需要给公公喂奶
驫龘麤靐
他爹的乳头里 能吸出什么来?
假设他能咬到的话
pwwq 发表于 2021-04-19 13:23

不清楚,李渊长三个乳头,不知道具体怎么长的,也许有个比较大的副乳?
“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
p
pwwq
不清楚,李渊长三个乳头,不知道具体怎么长的,也许有个比较大的副乳?
“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3:32

我小时候的历史课和文言文 课都白上了, 我的老师能有你一半的知识量就好了!
Friends 里的 chandler 是不是有三个乳头?
c
cafe1123
哈哈,当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不也是趴在他爹怀里,吸吮李渊的乳头吗?
“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3:18

这应该是胡人的风俗吧。
a
apple2april
老公小时候就是被婆婆这么喂养大的, 现在婆婆老了, 也应该被这么照顾,
核心思想是这个, 挤出来喝就失去意义了
pwwq 发表于 2021-04-19 13:02

把谁喂大的老了就去喝谁的奶。按照这种核心思想,媳妇要反哺也要哺自己的娘家妈,要是婆婆真缺口吃的儿子又没奶那就只能饿死了
p
pwwq
把谁喂大的老了就去喝谁的奶。按照这种核心思想,媳妇要反哺也要哺自己的娘家妈,要是婆婆真缺口吃的儿子又没奶那就只能饿死了
apple2april 发表于 2021-04-19 13:43

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自己亲妈不要她了
c
cafe1123
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
自己亲妈不要她了
pwwq 发表于 2021-04-19 13:45

都是一些酸腐的文人故意恶心人的恶趣味。比裹小脚有过之无不及。
养头奶牛不就好了。
h
happyhouse
我觉得是没饭吃,不够吃的后果。。。好恶心看上去
还是太胖胖
古人也就算了,今人宣传还大肆宣扬这些是什么脑回路? 自己不觉得恶心吗
花花满楼
吃人的,disgusting 的文化
g
giftedmatilda
奇闻奇观!
w
wowojia3010
西方也有给父亲喂奶的雕塑 那个是为了活命 这个是为了纯孝道?
驫龘麤靐
西方也有给父亲喂奶的雕塑 那个是为了活命 这个是为了纯孝道?
wowojia3010 发表于 2021-04-19 15:32

查了下原版故事,是老太太牙齿掉光了,所以没法吃饭,才这样的,也算多少说的通吧。
m
mooncake
沉渣泛起......
l
lovedarren
老公小时候就是被婆婆这么喂养大的, 现在婆婆老了, 也应该被这么照顾,
核心思想是这个, 挤出来喝就失去意义了
pwwq 发表于 2021-04-19 13:02

那婆婆找自己的儿子吸自己儿子的奶啊,喝媳妇的算什么// 媳妇的妈妈也要喝呢。
D
DING998284
够恶心的,给孩子吃给自己妈吃也不给婆婆吃!谁的妈谁照顾去。
M
Microdisney
太恶心了,全是糟粕垃圾
掰叨叨
咋不先推广一下埋儿奉母
c
cafe1123
查了下原版故事,是老太太牙齿掉光了,所以没法吃饭,才这样的,也算多少说的通吧。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5:40

稀饭豆浆难道不行?这其实就是故意恶搞。
b
baobao557
这媳妇的脸雕得像如来佛似的,可能以为这样能减低色情效果?
a
atsumivest
义乌月,二十四孝竟然是这么恶心的东西
f
fzcrystal524
恶心毙了!
开心
查了下原版故事,是老太太牙齿掉光了,所以没法吃饭,才这样的,也算多少说的通吧。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5:40

太恶心了!那公公牙掉光了怎么办?
r
renren2
那如果是公公牙掉光了呢
這樣的道德洗腦 把人洗壞了
d
dan1313
谁批准的?SB一个
s
sketch
回复 1楼weparty的帖子

鲁本斯的“西蒙与佩罗”可是世界名画,描绘古罗马被判饿死的父亲幸得探监的女儿哺乳得以幸存的故事,以赞美纯粹的父女亲情。
所谓的孝顺,恶心在1)强迫人给跟自己毫无情感瓜葛的人做牛做马,完全违反人性;2)完全不管对错、逻辑, 当事人意愿,一切强制

b
baobao557
回复 1楼weparty的帖子

鲁本斯的“西蒙与佩罗”可是世界名画,描绘古罗马被判饿死的父亲幸得探监的女儿哺乳得以幸存的故事,以赞美纯粹的父女亲情。
所谓的孝顺,恶心在1)强迫人给跟自己毫无情感瓜葛的人做牛做马,完全违反人性;2)完全不管对错、逻辑, 当事人意愿,一切强制


sketch 发表于 2021-04-19 17:46

快饿死的父亲还这么全身肌肉结实,这古罗马的审美真是一刻不能放下
m
mykid2008
太恶心了
乔峰
擦 额滴神
y
youmeng
Google 雕塑作品:武松杀嫂
d
dmsy
yue了😱😰🤢🤮
s
sketch
快饿死的父亲还这么全身肌肉结实,这古罗马的审美真是一刻不能放下
baobao557 发表于 2021-04-19 17:51

吼吼这个着眼点有趣。。。但是其实不结实啊,就是这松弛的肌肉看得出功底来
宫迷
古代说不定是挤出来给老人喝的,现在人内心龌蹉。
q
qqfen
先不说这故事是否是糟粕。就说这雕塑也太难看了,要这雕塑有鲁本斯那画的水准,我们也当艺术品欣赏了。
冷月明
古人也就算了,今人宣传还大肆宣扬这些是什么脑回路? 自己不觉得恶心吗
还是太胖胖 发表于 2021-04-19 14:39

宣传不需用脑
s
somuch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啥都是瑰宝,其实,不客气的说,糟粕一点不少,恐怕更多。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0:37

让那些天天国粹的人情何以堪
d
dible
觉得别扭的不只有媳妇儿 我家是男娃 我以后会是婆婆 我不能忍
m
minionpenjuin
恶心人
c
chore
看着像一老一少两个lesbians.
风陵渡
刁哒哒就是爱古代封建糟粕啊
正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g
gokgs
确实脑残。 真是读死书。
h
huaren015
都是一些酸腐的文人故意恶心人的恶趣味。比裹小脚有过之无不及。
养头奶牛不就好了。
cafe1123 发表于 2021-04-19 14:12

还有一些当权者的推动。想借“以孝推忠”。如果想扩大权力让屁民盲目顺从,那么宣传盲目的无底线的“孝”势在必行。
可见当权者下一步想如何发展了。
d
dragonfire
看题目差点儿吐了🤮
h
hellokitty00
看着像是媳妇给公公喂
s
sketch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是啥都是瑰宝,其实,不客气的说,糟粕一点不少,恐怕更多。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1-04-19 10:37

你客气了,不是“恐怕”, 确实就是更多,不然以华人的智商和勤劳坚忍,不至于到十九世纪末落后西方几百年,但是实话是说不得的,绝大部分人还很需要群体认同感
r
rummy
还记得之前有人嘲笑台湾官方祈雨的,当时就好笑,这是百步笑五十步呢
t
tigerpi314
湖州是不是搞什么国学教育的?这些也太恶心了
w
waxxq
好变态啊
r
ruoyanduwu
干嘛搞这个,太脑残了
1
123gwu
回复 1楼weparty的帖子
二十四孝 --埋儿奉母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喝水都长肉
回复 1楼weparty的帖子
这什么鬼,看了浑身不舒服
t
ttxin
女同吧,太恶心人了!
a
abcde12345
太恶心了
d
demantoid
makes me puke, damn it!
j
jjhn
服了,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