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投资最重要的是心态

g
geniusroger2000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这篇文章主要来自于YouTube视频的文字稿。视频中的风格和文字完全不一样,加了很多段子,感觉自己还挺有段子手的潜质。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关注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82st7FJ9ZV8
言归正传,投资其实本质上就是三个问题,买什么,什么时候买和买了放多久。其实所谓的投资决策,多多少少都是由心态决定的,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买了热门股,是不是追高了,是不是一大跌就恐慌割肉了?所以与其被动地受到心态控制,不如主动去了解自己的投资心态,让自己的交易更符合自己的心态
买什么 -- 了解自己的投资偏好 1,投资偏好 保守 vs 激进 了解自己喜欢更激进的风格还是更保守的风格,能够更好的帮助你回答买什么的问题。 激进风格就是比较喜欢投机,比如有些人就是喜欢all in 要富就大富,一般富算什么,要买就买三倍杠杆 不成功 便成仁的态度。 保守风格更倾向于投资,比如有些人就耐得住寂寞,钱来得太快反而心脏受不了,喜欢看着账户一点一点往上涨。
2,如何判断自己的投资偏好 想要了解自己是什么风格其实也挺容易,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投资决策多多少少是由心态决定,所以你就看看自己现在持有的投资属于什么类型,是高风险高波动的成长股为主,还是基金大盘股为主,这样你立刻就对自己的整体风格有了一个把握。
3,基本方法 大体了解自己风格之后,你就能对是否需要更严格的风险管理,应该配置多少杠杆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比如你风格偏激进,那么可能多想想如何设置止损,避免爆仓。如果风格已经偏保守,那可能跌的时候尽量不要慌,频繁操作反而使得收益更低,定投加仓就可以了。
4,每个人都是投资风格的混合体 一大挑战就是投资风格这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每个人多少都是一个混合体,会在多种风格之间自由切换。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想着投资的活,干着投机的事。比如说,今天买入一支股票,想好了要长线投资,然后不久出了一些消息,股价产生了一些波动,立刻转换为投机风格,挣钱了就说我止盈离场,亏钱了就说我止损赶紧跑,忙了半天年底一看正负数正好抵消;或者说我就想追个热点,结果几天没看亏了10个点,然后画风一转,安慰自己说,诶 我做长期投资者了,放着给孙子。说到底还是把钱投出去之前没有想好,至少应该想想这是偏保守还是偏激进的投资,是不是适合自己的风格,如果事情不按套路发展我该怎么办。
5,风格管理小技巧 有个技巧我个人觉得比较能比较好地帮助调整这个问题,就是分为几个不同账号,各自有投资偏重,比如一个就是资产配置,主要买基金,一个就偏重短期,重个股追求收益,然后账户的大小比例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来安排。这样做的好处是给你自己一个心理暗示,一旦在某个账户买入,自然就会切换到这个账户的风格,对于预期的管理也会更容易。而且长期来看,也方便回顾自己的收益,总结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什么时候买 -- 错过收益 vs 讨厌亏损 投资最终结果无非是两个:要么挣钱要么亏钱。所以我认为投资中最重要的心态就是面对潜在收益和潜在亏损时候的态度,要知道自己是更怕错过有收益的机会,还是更讨厌亏损,了解自己的心态能够更好地回答你适合什么时候买的问题。
收益和亏损是一对很有意思的矛盾,理论上说,完全惧怕亏损的人应该不投资,这样就不会亏嘛;完全惧怕错过收益机会的人会投资所有产品,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所有潜在收益。当然实际上所有人都介于两者之间,而且多多少少都会有想挣钱同时又怕亏的心态。
股票上上下下的,有山顶有谷底,所以股票买入的时机,通常分为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左侧交易简单来说就是在下跌的过程中买入,也就是俗称的“抄底”;右侧交易就是等下跌结束以后反弹了再买。
所以你在什么时候应该入场,取决于自己的性格特征。比如怕错过机会的话,那么更适合左侧交易,跌了就买,不然如果反弹,这错过机会的悔恨心情一定如滔滔江水;而更惧怕亏损的话,应该尽量在右侧交易,等反弹了再买,这样继续下跌造成亏损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心态决定策略 方法上说,两者没有对错之分,最终就是根据性格决定自己主要的操作策略。大方向是这个样子的,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操作结果进行一些调整。比如你是就怕错过机会,但最后又不幸发现每次抄底都抄在半山腰,那可以尝试多等一等,如果因此错过一些机会也不要心态崩塌。
买了放多久 -- 正确管理自己的期望 时间长度决定投资方式,对于选定的投资方式,它的收益基本也在一个范围之内,比如你买大盘就别想着一年翻倍。所以了解自己的期望,能够帮助回答买了以后需要持有多久的问题。知道持有多久能够帮助你减少盲目交易的次数,因为你知道要达到预期收益大致就需要真么久。大多数人都处于过度交易的范围,交易次数超过能力所及,最后收益也变成了随机的布朗运动。
尽管现在很少有人能接受慢慢变富,心里默念的都是一夜暴富,但是理性上说我尽量让自己看长期:一方面是在美国有税率方面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往往高估了自己的短期预测能力但低估了自己的长期预测能力。对人来说,我觉得长期预测能力远高于短期。原因在于两点,一个是客观上越短期越随机,比如明天股票是涨是跌,在没有重大新闻的情况下基本就是抛硬币,而10年后大盘高于今天的概率肯定大于50%,因为经济上涨的大背景在起作用。
另一个原因是从主观上来说,人对长期的关注更出自于理性,比如让你描绘十年后路上是电动车多还是油车多,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从逻辑出发进行分析,而且哪怕是直觉也往往会更准,因为潜意识里大脑已经做出了分析;而短期决策往往更容易受到感性因素的干扰,比如短期你想操作一波,往往是因为看了什么分析,或者听说了隔壁老王买某某某股票发财,然后就激动了。所以想办法去利用长期趋势进行长线投资,至少对我个人而言更合适。
最后,投资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你去盲目抄别人作业,哪怕交易记录实时传到你面前,也未必能下得去手,等巴菲特喝着可乐打算贪婪一把的时候,可能你已经吓得尿裤子。因为每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预期都不一样。了解自己比买什么股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