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这么说,要看本科毕业和毕业后10年发展。 为啥这个网站聊小孩毕业做啥的几乎没人?因为和州大毕业的,和一代留学生,也差不多。家长没法往自己脸上贴金,所以楼主不必在意。何况现在很多好工作需要硕士,研究生申请就看成绩了。 能人大概率都是要不断折腾的,并不是读了啥学校,找了第一份啥工作。除非自己立马开业,比如小扎. 或者毕业2年就开业的,bill ackman之类。不过Ackman也读了个MBA. 有趣的是,Ackman 本科论文是,His thesis was "Scaling the Ivy Wall: the Jewish and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 in Harvard Admissions。有意思吧,1988年的论文,亚裔录取问题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一直说大陆裔是oblivious of 自己种族的历史. Ackman读的是social studies专业。 有个观点你们看看有没有道理,如果亚裔藤校本科读理工,毕业后3年在原地混,就别多想了,大概率混个中上,一辈子就那样了。如果读文科,方差会大,那天突然会非常牛。 不过那,经常忘记自己种族历史的,总体来说不会很厉害。
过来人这么说,要看本科毕业和毕业后10年发展。 为啥这个网站聊小孩毕业做啥的几乎没人?因为和州大毕业的,和一代留学生,也差不多。家长没法往自己脸上贴金,所以楼主不必在意。何况现在很多好工作需要硕士,研究生申请就看成绩了。 能人大概率都是要不断折腾的,并不是读了啥学校,找了第一份啥工作。除非自己立马开业,比如小扎. 或者毕业2年就开业的,bill ackman之类。不过Ackman也读了个MBA. 有趣的是,Ackman 本科论文是,His thesis was "Scaling the Ivy Wall: the Jewish and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 in Harvard Admissions。有意思吧,1988年的论文,亚裔录取问题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一直说大陆裔是oblivious of 自己种族的历史. Ackman读的是social studies专业。 有个观点你们看看有没有道理,如果亚裔藤校本科读理工,毕业后3年在原地混,就别多想了,大概率混个中上,一辈子就那样了。如果读文科,方差会大,那天突然会非常牛。 不过那,经常忘记自己种族历史的,总体来说不会很厉害。
又是一个新的亚裔不知道美国的亚裔历史。 Bill Ackman 1988年哈佛毕业论文, "Scaling the Ivy Wall: the Jewish and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 in Harvard Admissions“ 1988年的硅谷,印度人还没有几个,亚裔藤校录取问题已经是很多人知道。但对新的大陆移民,2000年以前的历史似乎不存在。
我一同学(不是总在同班同系, 但一直同校,从小学直到大学毕业,交往不深,但因为不深所以绝无矛盾),儿女都拿了国际大奖,上了top 一二的大学。除了她有利可图时联系过我两三次,其余时间从不理我,电话不接,留言不回,邮件不回,她办了培训班,我曾考虑让孩子上,问她该选什么课,几次追问,惜字如金,回了两行。
另一同学,十几年前也跟我说过她:“XX不知为何突然不理我了。”
我觉得只是我对她没什么用了,所以她不理我。当我对她有用时,她是很热情,很有魅力很会说话的。有时我想,她培养的孩子会是怎样?藤校招她教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以后培养出来的也不过是一个极端极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罢了。
您被她归入无效社交那一类
关键是,华人爬了那么多年藤,社会地位怎么混成现在这个鬼样子?满怀社会责任感、领导力、情趣高尚的藤娃们都到哪去了?
所以道德绑架也duck 不必。
藤校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我能不能进藤校,这两者相去万里。不亚于我的年薪和你明早出门碰到的第一只是什么鸟一样,没什么鸟关系。
既然说到爬藤,说实话,一看天赋、二看财力,都不行还一家人苦哈哈的拼,只能说,尊重但不赞成;
至于藤校培养人才,夏虫不可与冬冰,你我都是虫子。是一个国家的命数,也是人类的命数吧?
都在华尔街数钱
话说回来,门口要饭的 想跟你聊天一小时,你肯陪着吗?不要怪别人精致的利己,大家都差不多。
这话没有道理,乞丐需要我,我又能帮上忙,聊一会又何妨。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这是做人有问题好吧
马工,华尔街精英,医生。。。
一边嚷嚷要反AA,一边看不起藤校里的文科学生,觉得性价比太差,不如上个州大CS。。。殊不知那些文科生也许以后才是有话语权,可以改写政策的人。
录取的很多都是 pretend to be 满怀社会责任感、领导力、情趣高尚
知道有录H 的,就开始广告办work shop 收钱教人写statement 了
这怎么可能?布什不是说:不是我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吗
你属于楼主定义的藤校精英吗?
你去上班路上有乞丐要跟你聊天一小时,你聊不聊?
为啥这个网站聊小孩毕业做啥的几乎没人?因为和州大毕业的,和一代留学生,也差不多。家长没法往自己脸上贴金,所以楼主不必在意。何况现在很多好工作需要硕士,研究生申请就看成绩了。
能人大概率都是要不断折腾的,并不是读了啥学校,找了第一份啥工作。除非自己立马开业,比如小扎. 或者毕业2年就开业的,bill ackman之类。不过Ackman也读了个MBA. 有趣的是,Ackman 本科论文是,His thesis was "Scaling the Ivy Wall: the Jewish and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 in Harvard Admissions。有意思吧,1988年的论文,亚裔录取问题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一直说大陆裔是oblivious of 自己种族的历史. Ackman读的是social studies专业。
有个观点你们看看有没有道理,如果亚裔藤校本科读理工,毕业后3年在原地混,就别多想了,大概率混个中上,一辈子就那样了。如果读文科,方差会大,那天突然会非常牛。
不过那,经常忘记自己种族历史的,总体来说不会很厉害。
精英是打引号的。我才不认为那是精英。
好像什么地方触痛了你。
藤校招她的两个孩子是因为他们都拿了国际大奖,不是因为他们妈的品德教育好,而且妈妈品德不好不等于孩子们的品德也不好。
再说了,藤校出来的坏人多了,你觉得藤校不好,你的孩子不要申请就是了。按人口比例来说,州大出来的坏人更多。
跟我无关,我也不是藤校的。 不过理解别人为什么不理你。 你在对方眼里没有价值;在乎效率的人自然就懒得跟你浪费时间。
我什么地方诅咒了?无聊。
华人爬藤的历史并不长吧 真正读书移民过来的也就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的 孩子们也就刚毕业 离造成社会影响还得二十年吧
哪一个啊?没见到。
最后一段,如果是你 脑子想多了。。。 前面都挺好的!
华人没有爬很多年,大家要有耐心,对别人友善尊重,对不同多包容,我们社区才会越来越好
对成功定义也要多元一点,不能只有金钱和功利的标准
能人大概率都是要不断折腾的
赞同,
华裔悲催的一点就是:之前千年来一直受科举制度的毒害和驯化,现在见面还是要比一比谁的金莲更接近三寸,多一寸少一寸都要长舌一番。
常常说的皈依者狂热,于科举又何尝不是?你看哪个皇帝考科举?王公贵族、明清皇胄哪个去和你考试?明明是箍在你头上的紧箍咒,自己却生怕丢了,还要宝贝的留下传家,给子子孙孙带上。
你们不在一个层面上,没办法彼此理解。 有些人的生活是可以浪费几个小时跟人嘘寒问暖的,有些人拿出半小时陪孩子玩耍都觉得时间好宝贵。不是同一类人没办法理解对方的想法的。 不要看平时联不联系,看你需要帮助时找她她对你的态度,如果你找她她尽力而为去帮助你,即使平时从来不联系我不觉得是个大问题。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虚伪的寒暄,而是我需要你时你都在。
听着好惨,不过想想还真是
只存在于推荐信里。
咱就不上马甲了,也说一说。三个孩子两个上了数一数二,一个上了数5。他们都是自推娃,我们就是接送负责安排旅行食品,没有秘诀啥的。熟的朋友孩子小一些有时聊一下怎么培养孩子,多数都比较理解没有啥秘诀(至少我们家没有什么秘诀),少数可能不理解至少没当面表现出来。最怕的就是认识又不是特别熟的人,老觉着你藏着啥绝招不告诉他,现在我们一般都不回这种问题,回不回答最后都是得罪人,还不如省点力气。有时朋友问的问题很具体,像要去一个camp问我们孩子当年体验如何,我们都尽力回答。有的朋友问去哪个camp可以去数一数二,我们就不回答了。RSI可以,但你问了这个问题就说明你根本不到那个地步啊
+1
well said
喜欢最后那句!
娃还小 单纯从旁观角度来看 过来人的分享几乎在锦衣夜行的周边徘徊啊
但是别人问了也不说 确实给人感观不好
我有这样的朋友,很感恩。不过,她不是,她有事时她会毫不犹豫来找我,好像过去的一切没发生过。我与她联系基本不理不回。
那我找一千个人来一个个问你怎么才能买股票发财,你不要不会打呀
1)亚裔录取中蛮大比例是印度裔,而非华裔?
2)华裔大规模爬藤也就是最近15-20年的事情?时间还不够?
3)上次看过数据,正儿八经留学/工作签证过来的华人只是少数。。。甚至数量都未必有政治庇护过来的多。。。
所以美国华人作为一个整体,大多数人还是第一代移民,中低收入也不少吧。。。
比如说和印度裔比起来,他们留学/工作签证过来的比例应该远远高于华裔。。所以整体素质高很多。。
我买股票的眼光有点差…… 他们可能会打你的
自信点,把 也许 俩字去了
又是一个新的亚裔不知道美国的亚裔历史。
Bill Ackman 1988年哈佛毕业论文, "Scaling the Ivy Wall: the Jewish and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 in Harvard Admissions“
1988年的硅谷,印度人还没有几个,亚裔藤校录取问题已经是很多人知道。但对新的大陆移民,2000年以前的历史似乎不存在。
不接电话;不回信息,感觉没啥礼貌,这种人不理也罢
娃自己愿意上就上。父母不必强求。
好问题啊,我对爬藤这个事反感的本质就是发现就是大部分父母在努力的帮助孩子表演这些领导力,对社会的热情,情趣高尚,很多时候他们也在表演同样的东西而不自知。去年美国严重的时候就发现不少人参与捐赠,但是关注的是捐赠的重点有没有拍照,儿女有没有表现的机会,还要把这些拿去申请大学。真是替他们觉得羞愧,但凡孩子多读点书的,心里对这些父母大概也不会太尊敬吧。
我最迷惑的就是有个去了top 5的商赛女生。高中搞活动的时候满嘴女权这女权那,女人要经济独立,等等。
进了大学跟我说,我好想快点找个藤校老公,马上结婚生孩子啊。就想天天在家里和孩子们玩,当家庭主妇trophy wife。
我听得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
哈哈哈哈
码工也是满满的社会责任感好不好
有啊,那种真心爱社会爱别人的我很尊敬,一起做点事就能感觉到了哪些是出于真心,哪些是在表演。一般出于真心去做的人不太会每做一件事都要拍照都要让所有人知道。那些有爱很多不说话的码工素质很高的,和藤校没关系。所以觉得藤校这些招人的方式,有时候看了想笑。
我觉得藤校+码农这个combo...总是有点可疑的,除非录取的时候就是CS。
招摇撞骗把自己骗进藤校,说自己对某个冷门专业特别有passion,想要改变人类命运,结果一进去立刻转CS进大厂的,这种人不少,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吐槽。而且再加上藤校的工科并不见长,不知道这些人这么折腾图啥,为了父母高兴?
藤校cs确实不算最好的
祝贺你发现了这一bug 藤校➕工科这个combo是挺奇怪的
hmm
私以为 肯表演的还可以算艺术家
连表演一下都不肯的 直接“你这种普通人”blablabla的才让人失望透顶
的确如此 我们同学我打电话求助 挂掉不理我。。 北大的
我喜欢坐绿皮车 扯些家常
不喜欢牛叉人天天装逼
你说的也对,其实真正的厉害的牛人大部分很谦和。
我给她打电话,她不接不回,我就不给她打了.隔了十几年,她又联系我... 似乎是要给儿子找对象,要见我女儿 ...
这种就让她有多远滚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