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Google Doodle是中国防疫及传染病学先驱伍连德

b
bigjohn123456
楼主 (北美华人网)
1910年12月,中国爆发东北大鼠疫隆裕太后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调查并开展防治工作。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率助手即陆军医学堂高年级学生林家瑞到达疫区中心哈尔滨,领导防治工作,在四个月之内控制了疫情。[4] 通过现代医学方法他确定了鼠疫是由呼吸道传播;他为防疫而设计的较为紧致、实用的口罩在后世得到了极大发展和广泛使用,并且被认为是N95口罩的始祖之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D%E8%BF%9E%E5%BE%B7 https://twitter.com/GoogleDoodles/status/1369513347348041728
b
buzhidao2000
那个年代就能有那样的科学态度,比100年后的很多人都强太多了。
c
caribou
1910年12月,中国爆发东北大鼠疫隆裕太后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调查并开展防治工作。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率助手即陆军医学堂高年级学生林家瑞到达疫区中心哈尔滨,领导防治工作,在四个月之内控制了疫情。[4] 通过现代医学方法他确定了鼠疫是由呼吸道传播;他为防疫而设计的较为紧致、实用的口罩在后世得到了极大发展和广泛使用,并且被认为是N95口罩的始祖之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D%E8%BF%9E%E5%BE%B7 https://twitter.com/GoogleDoodles/status/1369513347348041728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3-10 10:03

清政府抗疫的表现也比这次美国强很多。
p
patx2449
100年前的人就明白,带个口罩可以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现在美国一群无脑政客却认为口罩无用,讽刺不?西班牙流感那时候美国人都认真戴口罩来着的。
The Manchurian Plague and COVID-19: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ick Man,” Then and Now | AJPH | Vol. 111 Issue 3 (aphapublications.org)
n
niubenniuben
伍连德不是中国人,是英属马来西亚华人,曾在清政府就职,领导防疫工作。 伍连德出生在国外,接受的是国外的教育,终生拥有英国国籍,余生也都在海外度过, 人家是国际友人,会念经的外来和尚,没必要看见名人就赶忙攀亲戚。
c
chicot
伍连德当年也是用军队直接在大路上封堵,强令民众居家来管控传播。 可见任何瘟疫都不应出去浪,100年前是,100年后也是。
b
biyuntian
回复 5楼niubenniuben的帖子
你是多恨中国啊,一点CREDIT都不给。呵呵。显然是个轮子
b
bigjohn123456
伍连德是英属马来西亚华人,曾在清政府就职,领导防疫工作。 伍连德出生在国外,接受的是国外的教育,终生拥有英国国籍,余生也都在海外度过, 人家是国际友人,会念经的外来和尚,不要看见名人就赶忙攀亲戚。

niubenniuben 发表于 2021-03-10 11:11

你说的是对的,49年之后大陆基本不知道有此人。。 最近这些年可能由于某些宣传方面的需要,又被拉出来了。
======================================
1965年,伍连德、王吉民合著的《中国医史》(英文,1932年上海出版)被选为批判“封资修”和“崇洋媚外”的对象,成为批判材料,这是因为当时认为该书对中医的认识有错误。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的马堪温、蔡景峰承担该书的翻译任务。该书译好后,文化大革命爆发,诸位领导无暇过问,这个中译本仅印刷了15本,原计划的批判自然也没进行。[7] 1990年,中国微生物学会接到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来信,查询其创始人之一伍连德的资料。时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代秘书长的程光胜对伍连德一无所知,他查阅资料后发现伍连德已经很少在中文出版物中出现。[7]
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公众关注烈性传染病。程光胜应《中国教育报》的邀请,撰写了介绍伍连德及其在东北防治鼠疫的文章。这是半个世纪来伍连德首次在大众媒体上出现。此后,中国各界对伍连德的关注升温,伍连德的知名度逐渐上升。对伍连德的纪念也在各地出现。[7]
h
hahahapapapa
伍连德是英属马来西亚华人,曾在清政府就职,领导防疫工作。 伍连德出生在国外,接受的是国外的教育,终生拥有英国国籍,余生也都在海外度过, 人家是国际友人,会念经的外来和尚,不要看见名人就赶忙攀亲戚。

niubenniuben 发表于 2021-03-10 11:11

服了,这都能恨国党发挥一番,大清早亡了
人家是华人,全楼都没人和人家攀亲戚,不会你们是连华人都恨吧。我说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伍先生的事迹,能说明没听过的自己人没文化么?不能吧
哦,对了突然想起来这位id一贯的发帖风格
n
niubenniuben
你说的是对的,49年之后大陆基本不知道有此人。。 最近这些年可能由于某些宣传方面的需要,又被拉出来了。
======================================
1965年,伍连德、王吉民合著的《中国医史》(英文,1932年上海出版)被选为批判“封资修”和“崇洋媚外”的对象,成为批判材料,这是因为当时认为该书对中医的认识有错误。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的马堪温、蔡景峰承担该书的翻译任务。该书译好后,文化大革命爆发,诸位领导无暇过问,这个中译本仅印刷了15本,原计划的批判自然也没进行。[7] 1990年,中国微生物学会接到国际微生物学会联盟来信,查询其创始人之一伍连德的资料。时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代秘书长的程光胜对伍连德一无所知,他查阅资料后发现伍连德已经很少在中文出版物中出现。[7]
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公众关注烈性传染病。程光胜应《中国教育报》的邀请,撰写了介绍伍连德及其在东北防治鼠疫的文章。这是半个世纪来伍连德首次在大众媒体上出现。此后,中国各界对伍连德的关注升温,伍连德的知名度逐渐上升。对伍连德的纪念也在各地出现。[7]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3-10 11:24

是的,非典之前从未听说此人。 中国的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n
noshock
伍连德当年也是用军队直接在大路上封堵,强令民众居家来管控传播。 可见任何瘟疫都不应出去浪,100年前是,100年后也是。
chicot 发表于 2021-03-10 11:15

。。。。。。。
n
niubenniuben
服了,这都能恨国党发挥一番,大清早亡了
人家是华人,全楼都没人和人家攀亲戚,不会你们是连华人都恨吧。我说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伍先生的事迹,能说明没听过的自己人没文化么?不能吧
哦,对了突然想起来这位id一贯的发帖风格
hahahapapapa 发表于 2021-03-10 11:26

为什么伍连德不为大众所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101911 前清虽亡,但后清的转世灵童终身执政了 本楼标题说的就是中国防疫及传染病先驱 伍连德主张废除中医,实在是华人的骄傲
n
niubenniuben
回复 5楼niubenniuben的帖子
你是多恨中国啊,一点CREDIT都不给。呵呵。显然是个轮子

biyuntian 发表于 2021-03-10 11:19

精神病患者需要同情,sometimes强制治疗,不需要credit
L
Laker_2486
回复 8楼bigjohn123456的帖子
伍连德的雕塑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门口,一百年也没被推倒过,即使是在文革中。比美国那几位被打倒的国父/先驱下场好多了。
n
niubenniuben
回复 8楼bigjohn123456的帖子
伍连德的雕塑立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门口,一百年也没被推倒过,即使是在文革中。比美国那几位被打倒的国父/先驱下场好多了。
Laker_2486 发表于 2021-03-10 13:33

F
Ferdinand
回复 14楼Laker_2486的帖子
2001年9月8日,哈尔滨医科大学75周年校庆之际,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本部设立伍连德纪念室,并在图书馆前树立伍连德铜像。
这是说的另外一座雕像吗?
p
proletariate
回复 14楼Laker_2486的帖子
2001年9月8日,哈尔滨医科大学75周年校庆之际,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校本部设立伍连德纪念室,并在图书馆前树立伍连德铜像。
这是说的另外一座雕像吗?
Ferdinand 发表于 2021-03-10 14:29

哈医大还说伍连德是他们第一任校长
n
niubenniuben
粉红又在意淫,中国还有能伫立100年的东西?
d
danielkam
他祖籍是台山人
嘻嘻Nick
回复 5楼niubenniuben的帖子
Shame on u
b
biyuntian
回复 13楼niubenniuben的帖子
说你自己吗?
v
vinvinvin
《北洋夜行记》最后一章:金木夜行考:1911,大夜弥天 写的就是他的故事。
我是2020年下半年看的,真的感慨万千。
好多细节我都记得:1. 有个有名的医生不认为疫情严重,不戴口罩,卒;2. 教堂信众不相信,也不愿隔离,躲在教堂里,于是尸体横陈;3. 隔离手段当时就采用了。除了隔离在房子里,还把火车厢当成了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场所;4. 不愿隔离的人逃跑等等。。。。
还好现在科技发达有了疫苗。当时的鼠疫就完全是靠隔离和烧东西,把最后一个病例消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