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什么突然一下,能够深入人心?

c
chenhechu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什么突然一下,能够深入人心?事实上在马克思以前,关于公有制,共产共妻的设想在古希腊柏拉图就曾经提出。但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并没有深入人心,引起统治者或者底层老百姓的革命热情。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确一下子,深入人心,轰轰烈烈。影响人类几个世纪。原因何在? 原因在于马克思是一个“文化黑人”,在于一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非洲黑人文化理想。这一种文化理想,直击人性中最根本的“核心”“自我中心”意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人以“自我”为核心,各尽所能!根本不需要因为市场,或者社会的需要去改变“自我”,去努力,去学习,去积极上进,去勤奋。这就是非洲文化黑人的“价值观”。这种“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在几千年文明的欧洲,亚洲都是不存在的。而非洲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创造这种价值观的“形成”。 人人以“自我”为核心,按“自我”的需要而分配,物质极大丰富(无限量配置)。事实上这是革命者,理想主义者的“自我”理解。和一个个冲天的革命热情的根本原因。 然而,历史证明在这种“理想”的过程中,无论是暴力革命,还是政治手段都需要通过社会组织的“权力”来帮助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一旦这种社会组织中的“权力”结构形成,这种原始理解的“自我中心”就根本上转移成为“权力中心”。社会中,只有极少数权力顶端的个人,他们的“自我中心”与“权力中心”是重合的。他们可以实现“自我意愿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其他绝大多数,甚至于专制者以外的每一个人都是被“权力”控制,必须尽所能(被统治者奴役,而非他们初始理解的自我中心的各尽所能)。而按需分配也不是“自我中心的按需分配”,而是“权力中心”的被“按需分配”。 所以,革命战士总是被牺牲,成为“韭菜”,现实的革命理想终于变成被“奴役”和被按需分配。而根本不是理想主义者一开始的“自我中心思维”理解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而是,在客观环境社会组织结构约束中 “权力”支配下的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
chenhechun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骗局,从每一个人革命者理想主义者一开始理解的“自我中心思维”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到大饥荒,大屠杀,大规模被控制,被约束的“权力支配下”的“各被尽所能,被按需分配”而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