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献词哈佛女博士后 毕汝谐(纽约 作家)

b
biruxi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疫情期间献词哈佛女博士后      毕汝谐(纽约 作家)


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家说:开门八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思念。 思念哈佛思念你。 思念灯塔思念你。 思——念——你。
在波士顿学术圈,我一共认识三位华裔女博士—— 你是一位、Y1是一位、Y2是一位; Y1已经与我绝交了, Y2也已经与我绝交了, 我嘲笑自己是中华民国外交部。
因而,我郑重其事地请求:请你永远不要与我绝交。 你缄口不语——这是默允,而非沉默抗议法。  请你永远不要与我绝交,就像永远不要剪断翩飞风筝的线绳。
多么好,你尚有天葵, 那么,在理论上,你我仍然可以孕育一个新的生命—— 一个永远不会诞生的生命, 一个永远不会死亡的生命。
我想轻松愉快地提高智商—— 先把你的金头脑揽入我的臂弯, 再把你的智商和我的智商加在一起除二,你我各得一半; 亲爱的,你吃亏了, 亲爱的,你愿意吃亏吗?
你的目光具有杀伤力,令我不敢正视, 于是,我用手掌遮住你的眼睛扑上去! 冒着女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无论有无疫情,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休管有无病毒,每一次恋爱都是美的; 我一天天旧下去, 但是恋爱一天天新起来。
b
biruxie
又,长篇小说太阳与蛇再版    毕汝谐(作家 纽约)    2006年,我的60万字长篇小说太阳与蛇 问世;这是以中美间谍战这样一种国家情欲("国家情欲"这一提法,首见于黑格尔的名著《历史哲学》)为经线、以性虐待这样一种人类情欲为纬线的、 两种情欲交织而成的鸿篇巨著。
小说是作家的昼梦(daydream);在名为太阳与蛇的漫长 昼梦中,我不仅准确臆测山东半岛以及黄海地区的战术配置,而且 震耳发聩地超前预言美中两国从蜜月期坠入交恶期的战略走向—— 毕汝谐在《太阳与蛇》里,超前地借小说主人公博士之口,道出盛世危言:"美国的国家情欲极其旺烈(世界警察!),而崛起后的中国也必将张扬其国家情欲!如果中美两国和平相处,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两轮太阳;如果中美两国兵戎相见,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两条蛇!"
同一年——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提出“中美国”(Chimerica)概念,意指中国和美国的互利互依关系,强调中美经济关系联系的紧密性,声称中美已进入共生时代(质言之,是将暗存异志的中国纳入“中美国”这个新型经济共同体的低端位置,使中国成为“中美国”这个命运共同体的从属物)。
于是乎,中国朝野醺醺然鼓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美夫妻论;岁月静好的催眠曲,一时间成为主旋律,洋洋乎盈耳!
举世皆醉,唯我独醒;毕汝谐的金玉良言,无人理解 (甚至,我的前妻也说我是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太阳与蛇与美中主流社会南辕北辙,故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毕汝谐以一己之力对抗美中主流社会,犹如燕人张翼德独挡百万曹兵。
所幸,历史母亲知我惠我,次第为我的超前预言慨然背书——
2010年8月6日,美国宣布航空母舰"华盛顿号"将赴黄海参加美韩联合军演,京畿地区为之震动 ;中国随即在山东半岛举行针对性极其明确的军事演习;此前,大批军机曾编队飞越青岛市上空,以回应"华盛顿号"将赴黄海参加美韩联合军演的传言。
如此,毕汝谐的超前预言在战术层面得到证实。 
2010年8月6日,我无意间瞥见电视上的这条新闻,呼吸紧促,不能挪步,激动地对自己道:伙计,你不是人才,你是天才!
早在2002年,毕汝谐便超前地认定黄海及山东半岛必将是未来中美发生战略利益冲突的所在;遂据此构思《太阳与蛇》的基本故事框架(滨海市即青岛市,滨海舰队即北海舰队,S半岛即山东半岛),预言美国航空母舰有可能进入黄海。  
为此,我与发小薛蛮子有过如下对话——
我洋洋得意地道: 毕汝谐 料事如神!一次两次,是瞎猫碰上死耗子;N次,只能说是特异功能!
薛蛮子:毕汝谐,你不是天才;毛泽东才是天才,他懂帝王术,还会打仗。
我笑道:天才就像衣冠鞋袜一样,有大中小号之别;毛泽东是特大号天才,而毕汝谐 是特小号天才;毕汝谐是作家而非政治人物,长于形象思维而拙于逻辑思维;但是, 毕汝谐比所有政治人物更具有前瞻性! 毕汝谐用以想事的方法与任何人都不一样,毕汝谐不是人才。    
薛蛮子冷笑道:反正我不承认你是天才。
我信心满满地道:没关系,我可以坐等历史母亲的裁断。
2010年,友人池慧撰文章鱼保罗式的预言作家毕汝谐,美国之音中文、德国之声中文相继播出此文。   
2020年,美中两国业已形成不可逆转的对抗局面;南海、台湾海峡、黄海、东海都可能发生战事,美军航母严阵以待。 如此,毕汝谐的超前预言在战略层面得到证实。
2006年6月,毕汝谐接受纽约中国广播网采访时说:作家是什么?词典说作家是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毕汝谐给作家下的定义是:作家是民族的乌龟背,作家是大众的老寒腿。作家理应是先知先觉!  
十几年过去了, 作家毕汝谐的远见与美中主流社会的短视 , 终于得到历史母亲的裁断 。  
毕汝谐是民族的乌龟背、大众的老寒腿,庶几无愧。
毕汝谐的幸与不幸,皆源于其具有神秘主义的特异功能。
承蒙出版界友人鼎力相助,太阳与蛇梅开二度,纸质书、电子书同时面世,不胜欣幸!
b
biruxie
又,毕汝谐是独一无二的华人作家的20个铁证       池    慧 (纽约)
1,文革地下文學著名小說<<九級浪>>;海内外数种文学史均有记述, <<九级浪>>残手稿已作为文物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1970年,二十岁的毕汝諧創作文革地下文學著名小說<<九級浪>>;其意义有三: 一,毕汝諧挺身而出,石破天惊地发出"文化大革命不好"的勇敢呼声!犹如"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子!一句大实话戳破一个政治神话! 二,毕汝諧借小说主人公陆子之口道:"我们争论否定之否定定律是否正确,据此,某些历史现象会不会一再出现";这是一个政治预言:文革否定了十七年,未来中国否定文革而形成否定之否定;未来中国具备十七年的主要特征,却是十七年的更高级的阶段!今日中国的政局,证明毕汝諧的判断完全正确!
三,毕汝諧鼓吹性自由,坚决反对披着革命外衣的中世纪禁欲主义!    1970年深秋,文学青年毕汝谐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超越当时全中国所有第一流的大政治家—— 1970年深秋,毛泽东执迷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乌托邦理论,至死不悟;
1970年深秋,林彪的真实的政治理念,至今不为世人所知;
1970年深秋,周恩来以妾妇之道迎奉毛泽东,唯唯诺诺;
1970年深秋,邓小平流放江西南昌,龙困浅水,无暇虑及未来中国的政治远景
1970年深秋,蒋介石执迷于反攻大陆的梦呓,至死不悟。
《文化大革命的地下文学》的著者杨健认为,毕汝諧是文化大革命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人。

  1985年5月,摄于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友人婚礼;其时,我最喜欢出席婚礼,以便与新郎一竞风采。   年轻时,我具有极其强烈的自恋倾向;每每面对镜子、玻璃窗、平静湖面以及女性爱慕的眼神,都暗暗赞叹自己是造物主妙手偶得的杰作。
魏晋风尚
怎么继刘晓庆,台湾三层塔,又来了一个。
c
changheruhailiu
又,毕汝谐是独一无二的华人作家的20个铁证       池    慧 (纽约)
1,文革地下文學著名小說<<九級浪>>;海内外数种文学史均有记述, <<九级浪>>残手稿已作为文物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1970年,二十岁的毕汝諧創作文革地下文學著名小說<<九級浪>>;其意义有三: 一,毕汝諧挺身而出,石破天惊地发出"文化大革命不好"的勇敢呼声!犹如"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子!一句大实话戳破一个政治神话! 二,毕汝諧借小说主人公陆子之口道:"我们争论否定之否定定律是否正确,据此,某些历史现象会不会一再出现";这是一个政治预言:文革否定了十七年,未来中国否定文革而形成否定之否定;未来中国具备十七年的主要特征,却是十七年的更高级的阶段!今日中国的政局,证明毕汝諧的判断完全正确!
三,毕汝諧鼓吹性自由,坚决反对披着革命外衣的中世纪禁欲主义!    1970年深秋,文学青年毕汝谐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超越当时全中国所有第一流的大政治家—— 1970年深秋,毛泽东执迷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乌托邦理论,至死不悟;
1970年深秋,林彪的真实的政治理念,至今不为世人所知;
1970年深秋,周恩来以妾妇之道迎奉毛泽东,唯唯诺诺;
1970年深秋,邓小平流放江西南昌,龙困浅水,无暇虑及未来中国的政治远景
1970年深秋,蒋介石执迷于反攻大陆的梦呓,至死不悟。
《文化大革命的地下文学》的著者杨健认为,毕汝諧是文化大革命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人。

  1985年5月,摄于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友人婚礼;其时,我最喜欢出席婚礼,以便与新郎一竞风采。   年轻时,我具有极其强烈的自恋倾向;每每面对镜子、玻璃窗、平静湖面以及女性爱慕的眼神,都暗暗赞叹自己是造物主妙手偶得的杰作。

biruxie 发表于 2021-03-10 06:15

估计这位大叔是85年刚刚到美国的时候照的这张照片,弹指一挥间36年过去了
年轻时候相貌还是不错的,不过穿西装有个缺陷哈。西装最下面的那个扣子是不应该系的 There's a basic rule when it comes to buttoning up a suit jacket: "Sometimes, Always, Never" — if you have a three-buttoned jacket, sometimes button the top one, always button the middle one, and never button the bottom one. In a two-buttoned suit, you should always button the top button and never the second. Regardless, no matter what kind of suit you're wearing, the bottom button should never be buttoned up. For a waistcoat, there's a similar rule: always leave the bottom button open.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suit-button-rules-bottom-top-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