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义士留辫子头?《天工开物》作者清代造型惹争议

T
Tesorosnail
楼主 (北美华人网)

2021-03-08 21: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观察者网 昨晚(7日)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节目,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遍行中华大地,记录实用之学,写就《天工开物》的故事令观众动容。 不过,演员李光洁扮演的“宋应星”在清初时期的老年造型却是“阴阳辫子头”,引起网友争议。 有网友表示,历史上宋应星是坚决反清复明的义士,目前留存形象都没有过剃发易服,更不可能顶着清朝末期才会有的“阴阳头”造型。也有人认为,节目前期展现中青年形象时,“宋应星”都是明朝装扮,老年形象的改变是为了表示朝代更迭。“宋应星”青年、老年、中年时期造型 图自@李光洁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全书梳理了作物栽培、谷物加工、纺织、制盐、制瓷、冶铸、造纸、兵器等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本书在对中国古代各项技术的系统总结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还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期节目就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以宋应星和哥哥宋应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作为线索,讲述他如何在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李光洁饰演的青年“宋应星” 视频来源:央视网快看 节目为了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分别做了三种造型。青年中年 不过其中的晚年造型引起争议。舞台上讲述了宋应星晚年回到家乡后,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 但历史上以“明末遗民”自视的宋应星,节目里的清朝造型却是清末的“阴阳辫子头”。据宋应星纪念馆官网介绍,历史上的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考入县学后熟读经史及诸子百家,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宋应星考中举人,但此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不过这五次跋涉令他见闻大增,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时,他把这些长期积累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1637年)刊行。但清军入关后,《天工开物》被认为存在眷恋旧朝、抵触新朝的思想而遭到禁毁,从此被雪藏了近300年。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宋应星成为亡国之民,无意恋官的他挂冠而归。晚年他与哥哥宋应升将抗清复明的希望寄予南明,但此政权仅存活18年就灭亡了,清兵南下取江西。隆武二年(1646年),哥哥宋应升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永历二十年(1666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临终前,宋应星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作为“宋氏家训”留给了子孙们:一不参加科举,二不去做官,只在家乡安心耕读,以书香传家。 有网友指出,宋应升、宋应星兄弟俩都是一辈子忠于大明的抗清斗士,即便明朝灭亡仍在使用南明年号,这样的反清义士大概率是不会剃发易服的,给宋应星的清朝造型留一条辫子不合适。宋应星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在教科书上,还是纪念币、纪念邮票上,都没有出现过他晚年留清朝辫子的模样。节目里展示了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的宋应星1991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8组)2018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系列邮票 就连江西宋应星纪念馆里的雕像,也全部是蓄发戴帽的文士装束。图自宋应星纪念馆官方网站 不过也有观众认为,节目前期展现宋应星中青年形象时都是明朝装扮,老年形象的改变是为了表示朝代更迭。 但如此仍有不符合史实的内容,就算是清朝初期严格推行“剃发令”的情况下,辫子造型也应该是“金钱鼠尾辫”,而不是清末后期才有的“阴阳头”。
k
keaidedabaicai
发型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工开物这本书
T
Tesorosnail
发型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工开物这本书
keaidedabaicai 发表于 2021-03-09 12:49

当然重要,要符合史实,尤其典籍里中国这个打着优良制作旗号的大裤衩所谓精品节目。历史上宋应星为了避免剃头,对外称自己信道教
T
Tesorosnail

月光皎洁
前朝遗老形象,不合时宜,担心过不了审~~
T
Tesorosnail
前朝遗老形象,不合时宜,担心过不了审~~
月光皎洁 发表于 2021-03-09 12:59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满清是禁书。他当时提出的很多观点都是具有历史先进性,可惜因为他反清被禁了快300年直到民国初期才从日本的翻译本中回流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在满清快300年统治中都是停滞的,直到1840年被枪炮打开国门。
T
Tesorosnail
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 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分别体现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方面。[5] 生物 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 生命运动以极其纷繁的形式呈现在人类面前,众多物种是怎样产生的曾长期困绕着人们的思绪。宋应星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向科学迈出了一大步。他在谈到土坡、气候、魏培方法对农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时说:“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早稻一种,筱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在述及蚕种的培育时指出:“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用变成揭茧。”“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一异也”。在这里,宋应星愧出了物种变异的重要科学思想。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宋应星所记载的物种变异,有如起因于坏境的变化;有的起因于不同品种的杂交,涉及到了对物种变异的更深刻的理解。从这种意义上讲,宋应星是当之无愧的生物进化论的先驱者之一。无怪乎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思想的集大成者达尔文把《天工开物》中的有关论述作为他论证物种变异、进化的重要例证[5] 物理 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声音的具体分析,研究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传播的概念。[5] 化学 在化学方面,宋应星分析了金、银、铜、锡、铅和锌等多种有色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它们的活泼程度,提出了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异分离或检验有关金属的方法。在论及分离金银时他指出:“凡足色金参和伪售者,唯银可入,余物无望焉。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剪碎,每块以土泥裹涂,人堵涡中鹅砂熔化,其银即吸入土内,让金流出,以成足色。然后入铅少许,另入琳涡内,勾出土内银,亦毫厘具在也。”‘在谈到水银和硫磺升炼朱(即硫化汞)时指出:“每升水银一斤,得朱十四两,次朱三两五钱”,这增多部分是“借硫质而生”。对这些金属和化合物分离和化合方法的分析,说明宋应星对大量的化学反应已十分关注.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成份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成份之间的关系,具有“质量守恒”的思想。质量守恒是指在任何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物质总质里始终保持不变。在科学的历史上,人们对质量守恒的认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后由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燃烧过程中确立下来。这已经是18世纪下半叶的事情。然而,宋应星最早在对金银分离方法的分析中,在硫化汞的制取中,就窥测到了这种物质运动的深邃奥秘,虽然其认识程度不及后者,但毕竟比后者早了一百多年。
f
fitzroy
中国影视界被满遗占据了,弘扬辫子国粹
T
Tesorosnail
中国影视界被满遗占据了,弘扬辫子国粹
fitzroy 发表于 2021-03-09 13:22

大裤衩真不要脸
月光皎洁
中国影视界被满遗占据了,弘扬辫子国粹
fitzroy 发表于 2021-03-09 13:22

有维稳的现实意义。
j
jennifer111ar
担心过不了审
T
Tesorosnail
担心过不了审
jennifer111ar 发表于 2021-03-09 14:33


为什么过不了审?广电是口好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