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北美华人网)
每一个反美斗士去美国的事情被曝光后,有句话就会重新流行起来:反美是工作,去美国是生活。以前这句话是形容司马南的,最近这句话又流行了,因为又有一个骂美国的反美斗士所谓眉山剑客陈平去了美国。这些都是小脚色,不值得一提。 今天讲一个苏联克格勃的特工,这个特工的人生完美解释了什么是反西方是工作,去西方是生活。 因为这个特工在苏联垮台后,写了一本回忆录,名字叫做《克格勃特工记者札记》。 反西方是工作,这个不用解释,克格勃的本职工作就是反西方。 特工在回忆录中解释自己为什么爱去西方。他说他遇到一个算命的。那个算命的告诉他:他的前世是个航海家,住在靠着大海的国家。而特工自认为前世是意大利人。 这个特工的名字叫做列昂尼德・谢耳盖耶维奇・科洛索夫。科洛索夫读的大学是莫斯科外贸学院。顺便说一下,莫斯科外贸学院后来被合并为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 科洛索夫在大学刚毕业,被派出国做短期考察。那个国家是意大利。那个时候科洛索夫还没有被克格勃正式招募。但列宁同志说过,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是间谍。 科洛索夫一到罗马,就爱上了这座城市,或者说是爱上了西方的生活。 他在罗马写的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意大利的半年来的经济形势。后来苏联驻意大利商务代表处对他的文章很满意。科洛索夫被商务代表处邀请作为资深经济学家在罗马长期出差。一共待了五年。 之后,科洛索夫被克格勃对外情报部门正式招募。去特工学校培训一年后,科洛索夫披着记者的马甲继续在罗马活动。 记者这个马甲的公开任务是写罗马的政治丑闻,黑手党和妓女,揭露了腐朽堕落的资本主义社会,给趾高气扬的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奇怪的是,在整本回忆录中,我没有看到科洛索夫对苏联或者俄罗斯有一丝一毫的喜欢。除了祖国这种抽象的口号。 有次,组织安排科洛索夫去巴黎,本来只有一天的时间。为了在巴黎待上一个星期,不惜欺骗他克格勃的上级,说有其他任务。 回忆录中提到女人,欣赏的都是北欧性格的女人,西方的女人,没有讲过土生土长苏联式的女人,俄罗斯式的女人。 回忆录中讲和多少女人在罗马的街头巷尾散步,至于是否还发生了其他风流故事,特工全部否认。但是特工的同事可不这么认为。 一次科洛索夫回莫斯科休假,克格勃通知他参加局里的党委会,讨论他在意大利和模特上床的事情。有人建议,他这种行为应该党内严重警告,记入档案,并且取消国外工作资格。最后皇恩浩荡,会议处理意见是党内严重警告,不写入档案,不取消国外工作资格。 后来他克格勃上级违反规定,给他看了一些他在罗马的同事写的关于他的举报信。那些同事怀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情向莫斯科举报,说科洛索夫在罗马过着和收入极其不相符的奢侈生活,把苏联驻罗马大使馆的女秘书全部睡了,连大使夫人也不放过。并且经常讲反苏笑话,随意评论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 什么是反苏笑话,举个例子。 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乘坐火车出门。开着开着,火车突然停了。 斯大林把头伸出车窗外,怒吼道:“枪毙火车司机!”可是车还是没有动。 接着赫鲁晓夫说:“给火车司机恢复名誉!”车仍然没有动。 勃列日涅夫说:“同志们,不如拉上窗帘,坐在座位上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列车还在前进的样子。” 科洛索夫在罗马的同事把这些笑话都举报了。 在回忆录中,科洛索夫痛骂这些向上级告密的小人。他写道,同事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 后来,他被迫离开了克格勃的对外情报部门。官方的说法是因为健康因素退役。 说明一下,科洛索夫退役不是全退,他在克格勃五局意识形态局,也就是舆论宣传部门工作。记者的马甲也还在。 他在罗马,作为是半个间谍记者,掩护真正的克格勃间谍。 有个他的间谍同学被英国给策反了,再后来,组织安排科洛索夫试图暗杀那位叛徒,但是失败了。 在科洛索夫回莫斯科休假后,克格勃传来噩耗,那个叛徒向英国情报机构交代了大量在西方活动的克格勃特工。科洛索夫的身份也被暴露了。英国一共驱逐了105个苏联特工。 这下科洛索夫如丧考妣,因为他再也不能出国了。他克格勃的一些同事,也会一直坚持,为了科洛索夫的安全着想,绝对不能再派他出国,并且要求把他列入禁止出境的名单。 科洛索夫在回忆录中,大骂叛逃到西方去的前克格勃特工。科洛索夫说他从不相信所谓的马列主义,但作为特工,他强调忠诚是第一位的,叛徒最可耻。 骂归骂,骂人不能解决问题。 科洛索夫不能出国之后,就意志消沉,每天酗酒。他老婆和他离婚了,也带走了孩子:两个女儿。 科洛索夫克格勃的领导看到他堕落的样子,非常同情他,就替他出主意,给他策划了一个去拉丁美洲的出国计划。首先,伪装一场车祸,给他安排一个假的葬礼,所有认识他的人,除了克格勃的领导,其他人,包括他的前妻和两个女儿,都会认为他在车祸中死了。 然后让他冒充一个意大利商人,带着他的新女朋友,去拉丁美洲当特工。 拉丁美洲没有欧美资本主义的腐朽堕落,没什么意思,科洛索夫就没去。 科洛索夫之后的人生,就是打通回到西方的路。 打通回西方的路,是作者回忆录中,自己的说法,不是我的总结。打通什么路,一听就是艰难的工作。以前听说过蒋介石打通滇缅公路,红军长征去西北为了打通去苏联的路。 科洛索夫为了去西方,继续想办法。他向克格勃写了一个报告,说现在帝国主义有一个自由欧洲电台在进行反对苏联的宣传,宣传基地在西德和法国。为了保卫苏联,必须争锋相对地打击他们。但首先必须得了解自由欧洲电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派我科洛索夫去一趟西德和法国,实地调查一下。 克格勃很满意这个报告。决定派他出国,还给他加了一个任务,忽悠一些定居在西方的苏联知名异议人士回国。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不满苏联体制逃出来的。虽然科洛索夫的一些克格勃同事仍然在继续阻扰他出国,说他在禁止出国名单上。但克格勃高层说他们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这是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出差。科洛索夫见到了几个苏联异议人士,说上面欢迎他们回去,可以恢复他们的苏联国籍,保证他们的人身自由。忽悠没有成功。不过科洛索夫还是写了几篇揭露自由欧洲电台的文章。 这次出差之后,组织又不允许科洛索夫出国了。 科洛索夫为了去西方,还直接给克格勃头子安德罗波夫写信,也于事无补。 后来事情出现了转机,他可以出国了。上级答应他,让他先去南斯拉夫,回来之后再派他去罗马。科洛索夫一到南斯拉夫,就感叹,南斯拉夫又老又穷,更加怀念在罗马的日子。 一年后,科洛索夫从南斯拉夫回来。罗马的缺,已经被人给顶上了。领导跟他说,鉴于你在南斯拉夫这样困难的环境能取得如此成就,你在南斯拉夫的重要性已经无人可以替代。而在罗马的记者工作,谁都能干。 科洛索夫在回忆录中愤愤不平的写道,有个驻罗马的记者,连意大利语都不会说。一些人是踩着别人的尸体才出国的。中国有句古话,一将功成万骨枯,科洛索夫感叹,克格勃里一人出国万骨枯。 但反向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意大利语都不会说,组织就让他当驻罗马的记者,那个人的后台得有多硬。 科洛索夫在南斯拉夫,作为半个间谍记者一直干到退休。 等到万恶的苏联垮台后,科洛索夫才能再次去西方国家。 科洛索夫的一生,是反西方的一生,同时又是想去西方生活的一生。 不知道现在科洛索夫去世了没有。如果你在西方社会,遇到一个人,他一天到晚反西方,却又赖在西方不走。可能他就是科洛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