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8分钟充电能跑1000公里,还安全,成本又低?院士:骗子!

h
huaren2018
楼主 (北美华人网)
1月15日~1月1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首次采取线上方式在北京召开。“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的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上述论坛上一语震惊四座。
1000公里续航里程成行业关注焦点
近期,1000公里续航里程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注焦点。1月15日,广汽埃安发布的海报上称,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电80%,NEDC标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1月13日,智己汽车宣布旗下首款车型与宁德时代开展合作,搭载“掺硅补锂”电池,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称搭载该电池的车型,NEDC续航可达到1000公里。

受消息刺激,1月15日, 广汽集团 A股涨停报收;港股也同步拉升,全天收涨19.49%。


新能源汽车虽经过多年的发展,但仍存在里程焦虑,因而续航里程成为车企宣传旗下新能源产品的一个卖点。但以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1000公里续航里程,亦或是8分钟可充电80%,真能成为现实吗?
1月16日,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欧阳明高表示:“如果有人说,(他的电动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而且还特别的安全、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欧阳明高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电池为核心、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电和氢能为载体,电动车为工具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中。电动化是汽车动力百年来的重大技术变革,锂离子电池更是能源利用百年来的重大革命。
欧阳明高称,当前对新能源汽车而言,高效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将使得冬季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损失比现有车型降低2/3,整车能效优化集成技术也取得突破,小型纯电动车NEDC工况测试百公里电耗接近10千瓦时。同时充电体系建设与快充技术突破,未来5-10年,白天可以用15分钟充满75%的电量。 欧阳明高通过研究认为,可再生资源中光伏发电价格与煤电相当;分布式能源形成规模;充电基础设施中各种充电技术成熟并兼容、基础设施比较普及,满足电动汽车需求;能源互联网中适合中国国情的V2G主流技术和主流商业模式形成,业态进入成长期。
“在种种技术突破的有力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欧阳明高说。
此外,蔚来汽车发布150kWh固态电池后,固态电池成为热议的话题。有观点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到达极限,固态电池可以继承锂离子电池的地位。然而,由于固态电池存在固态电解质难轻薄化、稀有金属原材料成本高等问题,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从目前实验室的成果来看,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特点确实能够展现出来,但实验室成果和商用化产品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包括性能、可靠性、成本等因素。”欣旺达副总裁梁锐认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落地可能还需要等到2030年前,顺利的话应该会在2025年到2030年之间实现商业化落地。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也认为,目前只能先用半固态电池,即在液态电解液中添加了固态电解质的成分,保留以前的电解液和隔膜,同时添加固态电解质的成分,预计电池的成本将提升100%以上。
广汽埃安回应: 8分钟充1000公里理论上可以
今天,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在同一个论坛上做出了回应。他强调,续航达1000公里的新能源车在今年肯定会出现,但是成本不会低。

“今年1000公里续航的车肯定要出来,快充也是肯定要出的,8分钟充满1000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今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回应外界对其1000公里续航里程车辆的质疑。
他表示,如果8分钟要充电1000公里的话,需要建设高功率的快充桩,技术上可以实现,只是成本高,广汽埃安会按节奏来推广。同时,两种技术兼备的电池技术最快在年底推出。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今日在电动车百人会线上论坛表示,欧阳明高的话,大家要注意,不要理解偏了。他说又要这个又要那个,还要便宜,这肯定做不到。8分钟快充也不光是电池的问题,也跟充电桩有关。不要把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的问题混为一谈。
基金君看了一下特斯拉的官网,即使是旗舰版的豪华轿车,Model S的超级快充,,也只是15分钟最多充270多公里。
网友评论

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和政策双驱动阶段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认为,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市场和政策双驱动的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同时新能源车在资本市场也受到关注,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值快速增长,推动了其他领域的跨界投入。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也认为,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能源等领域在加速融合,汽车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目前人们所担忧的电动汽车充电难、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再过5年~8年就会成为过去。而未来汽车造福社会、深度改变人们出行体验的是数字化、网联化和智能化,这也是未来竞争的焦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认为,展望未来,如何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更好地保持供应链畅通,成为全行业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基于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及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等五方面工作。
“目前,汽车国内大循环更加畅通,市场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汽车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由购买管理逐渐向使用管理转变,中国汽车消费仍将持续增长,随着中高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新型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绿色低碳生活广泛普及,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消费也将会逐步扩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认为,202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普及化快速发展的元年,继续完善电动车安全法规标准、增强双积分价格的可预见性、建立积分池管理机制、私家车电动化需要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双管齐下等问题仍待解决。
此外,普及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拓展盈利能力等也成为本届论坛的讨论焦点所在。如,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提出继续坚决推进诸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建议;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则认为,新能源汽车亟需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模式。

h
huaren2018
美国这边的 Quantumscape (QS) 搞的电池黑科技与广电这个很类似, 可以参考一下。投资这种,可能高收益,但面临的 risk 也非常高,如果不能率先在技术上脱颖而出 ...

d
dan1313
一个没想像力的人,只能是拿死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