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里烦恼太重,不如大家一起学习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从烦恼中解脱”,欢迎回帖讨论

假名字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缘起:近来华人论坛里充满了喜悦与悲伤,很多朋友多少有些心烦意乱烦恼重重:有人生了病,有人失去了亲人,有人失去了工作,有人晒工资,有人炒股发财,有人投资没赚钱,有人所支持的政治人物落选,有人担忧疫苗的效果。 诸如此类的烦恼此起彼伏,稍微停歇一点就又在心理涌起。殊不知有欲皆苦,若是牵挂得失,得与失皆令人烦恼起伏。所愿不遂,自然沮丧,想要拥有;纵然得到自己想要的,又想多要一点,更怕已经得到的失去。得失本来不是烦恼,烦恼在于我们在乎得失,执着不放。 所以,邀请诸位朋友们有空来菩提园一起读读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这本书是我十年前刚刚接触佛法时候读的一本入门书。十年后重读,依然觉得别有一番滋味。正所谓般若味重重。 我僭越的把书名在标题里改了一下“如何从烦恼中解脱”,希望南老先生在他方世界莫要怪罪。 其实佛法就是教众生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可修可证的教法。我从小时候就是个怀疑论者,不能自己证实的就不怎么信。我从来也是身体不好,毛病很多,烦恼也重。为了少痛少苦,我寻找到了佛法。看似很高深玄奥的佛法,只要我们身体力行,竟然是可以一步步证到。 末学所知甚少,所以万望大家不吝赐教。如果有疑惑之处,大家尽管直接回帖,直心人才好修行解脱。记得西游记的片尾曲里面有一句话: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其实说的就是修行的道理,看似遥远的成佛解脱之路,其实就在脚下。




假名字
《如何修证佛法》编者的话
(一)1978年的春季,本书作者南怀瑾教授,正在台北闭关,嗣因某种因缘,抽暇作系列讲座,共廿八次。 (二)这是南教授最重要著述之一,对实际学佛修证的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及具体的指引,是绝对的过来人语。 (三)虽然作者曾表示,所讲的内容仅为要说的五分之一,但是读到本书,对于一个真心修学佛法,诚心求证的人,已是受益无穷了。 (四)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对于修持路上的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觉的错误,都一一点破。 (五)读者也许会感觉,内容有偶尔重复之处,因系讲课方式,加重注意,故不加任何删编,以保持全貌,并尽量保持讲课时的口语化,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六)本书系禅定师听课笔记,再配合录音整理而成,并经法程师及谢锦烊居士校核经典,以及李淑君居士整阅全文,最后由刘雨虹居士总其成,并加标内容提要。在作者离台时期,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实得力于前述几位贡献心力,在此一并致谢。并请各方不吝指正。 (七)本书原名是“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因避免与其他经论混淆,改为较浅显的现在书名。 
假名字
 这一次我们讲这一门课,有一个因缘,在此先报告一下。诸位学佛、学禅、学打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盘盘腿,会有很大的好处,不讲有没有功夫,先把两条腿练熟再说。现在继续刚才的话,谈到开讲这个课程的因缘。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根据经典与传记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刚生下来,便具有与众不同的禀赋。因为过去多生累劫的修持,才有这一生出生时的各种瑞相。他抛弃了王位,又出家求道十二年。大家要注意这“十二年”,因为很容易把它忽略过去。 现在我们把重点放在释迦牟尼佛修持的十二年来讲。当时印度的宗教,有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这些修法,在释迦牟尼佛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当时释迦牟尼佛学了各种苦行,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修炼。他不象我们现在人学佛,三心两意的,东面去拜个老师,西面去拜个老师,这边去套几句话,那边去套几句话。而释迦牟尼佛每一次都是诚诚恳恳去学,该下的功夫,他都做到了,然后他认为那些都不是道,不是究竟,于是自己又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经过六年,认为苦行也不是道,只好又离开了。后来在恒河边菩提树下打坐,发誓非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可,否则便死在那里,最后终于睹明星而悟道。 其实这一段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再讲一遍的原因,是要提起大家的注意,也就是要大家知道,释迦牟尼佛在这十二年中,做了些什么,又是如何修持的。我们看了他的传记,只看到他学无想定三年,最后“知非即舍”,往往忽略了他在这十二年当中,认真修持的一面。 
假名字
 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无想定”?这是印度的古法,中国及世界各地都有,也就是修道人想学到的那个“莫妄想” ——没有妄想。 比如我们大家打坐,能不能做到盘起腿来没有思想?绝对做不到。我常说笑话,只有两种人可以做到,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除了这两种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得到。刚刚有位比利时的同学,也与我讨论到这个想与不想的问题;我们也谈到释迦牟尼佛,在学无想定三年以后,发现那不是道而丢掉,并不是他没有修成,而是修成后丢掉了它。因为那不是道。由于佛经文字简单,我们容易看过去而忽略了。 
假名字
 佛学的“非想非非想定”,这个名词很美。“非想”,不是我们普通惯性的思想境界;但是“非非想”,不是思想,勉强就说它是一种灵感吧!是一种超越思想的灵感。现在有一种“超越冥想”,其实,也还不是这个“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定”与“无想定”的这个“定”,完全不同。无想定是把思想完全灭除掉,而这个非想是“绝对没有思想”,可是又不象无想定般什么都不知道。它不是没有知觉,没有灵感的一种功夫,这是当时所标榜的最高修炼方法。释迦牟尼佛以三年的时间,达到了这个境界,但发现它不是道,所以又丢掉不要了。大体上,佛经传记所讲的佛的修炼经过,这是很重要的两点。 为什么不提其他的修炼呢?原因是这两种修持的功夫、实验,已经涵盖了世界上很多修持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其他的修学,都可以不必再细述了。例如,佛在学道前,对于数学、武功、文学,都达到了最高明的境界。出家后,又学成了这两种最高的法门,但是认为还不是道。其实,假如你真能做得到,天天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即使你没有道,别人也认为你有道,皈依弟子也都来了。(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