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查三文鱼白虾北美猪头的阳性, 但好像美国狠少提及物品传播是不是?

m
majia666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看邮局UPS等等都不戴手套,反而是我自己邮件要放几天才动。

 

🔥 最新回帖

y
ytwk1
108 楼
咱们一开始说的是冷链员工有没有可能被感染,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很多,而且搬运工这类职业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包裹,这种情况下被感染不是没有可能。

puyou 发表于 2021-01-08 21:17

只有下面3个条件都满足才有可能感染:
1 冷链包装上有活性病毒 2 工人不戴口罩 3 工人摸了包装后又摸自己的脸
p
puyou
107 楼
没人说过包裹上一定不能有病毒。但公共场所如果带病毒的人没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直接喷在物体表面的病毒的浓度和活性会比一路上经过几天才送到你家里而且只有戴口罩的几个运货员和送货员用手碰过的包裹上的病毒浓度和活性要高得多。
即使是公共场所有人打喷嚏把病毒喷在物体表面上你后来又戴着口罩用手摸那个有病毒的表面,也不会感染这个病毒。只有当你摸过病毒后再用手碰你的脸才有可能感染。到现在大家应该很清楚这个病毒是通过空气中带病毒的飞沫进入一个人的呼吸道才能感染的,用手摸一下病毒只要不碰到眼、鼻、口是不会传染的。
ytwk1 发表于 2021-01-08 19:58

咱们一开始说的是冷链员工有没有可能被感染,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很多,而且搬运工这类职业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包裹,这种情况下被感染不是没有可能。
y
ytwk1
106 楼
最近光华人网友就有好几个上来说自己或者家人被确诊了,但不知道怎么被感染上的。
dilemma_mj 发表于 2021-01-08 20:09

单单用手摸了带病毒的包裹是不会感染的,除非摸过病毒的手又直接或间接碰了脸。
d
dilemma_mj
105 楼
美国现在病例太多要靠政府追踪查病源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感染上了就会自己把最近的行动轨迹过滤一遍。如果根本没其它接触途径的话就会考虑是否接触了带病毒的包装。到目前我还没听到有人说自己是接触了包装感染了病毒的。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8:43

最近光华人网友就有好几个上来说自己或者家人被确诊了,但不知道怎么被感染上的。
y
ytwk1
104 楼
公共场所会有病毒,可能被摸到,包裹上为什么不能有?
puyou 发表于 2021-01-08 14:53

没人说过包裹上一定不能有病毒。但公共场所如果带病毒的人没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直接喷在物体表面的病毒的浓度和活性会比一路上经过几天才送到你家里而且只有戴口罩的几个运货员和送货员用手碰过的包裹上的病毒浓度和活性要高得多。
即使是公共场所有人打喷嚏把病毒喷在物体表面上你后来又戴着口罩用手摸那个有病毒的表面,也不会感染这个病毒。只有当你摸过病毒后再用手碰你的脸才有可能感染。到现在大家应该很清楚这个病毒是通过空气中带病毒的飞沫进入一个人的呼吸道才能感染的,用手摸一下病毒只要不碰到眼、鼻、口是不会传染的。

 

🛋️ 沙发板凳

m
muscle086
虱子多了不痒
k
kingboo
当时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张文宏说叫外卖和收包裹是不需要消毒的
S
Sisyphus
从三月起每周都收几次包裹但从来不消毒也不戴手套的人飘过,但我每次拆完包裹都会洗手
p
puyou
我看邮局UPS等等都不戴手套,反而是我自己邮件要放几天才动。
majia666 发表于 2021-01-07 01:36

美国这个感染密度,物传人这种小概率事件检测不出来。只有在大范围清零的地方才有可能查物传人。
b
bluesunrise
鱼会讲话么,中国官员找的替罪鱼而已。
M
Miiiii
我认识好几家从来不给超市买的东西消毒的,包括各种快递,全部直接用,迄今为止他们都安好。
a
alaBNB
其他国家也没听说过。
l
liunicv
每天几个感染者当然要查源头 每天20万,还查什么
t
thymetime
人传人都没查,怎么可能查物品传播,其实那么多肉制品工厂有大规模感染,早就说明冷链容易出问题了。
p
puyou
其他国家也没听说过。
alaBNB 发表于 2021-01-07 02:09

新西兰卫生总干事阿什利·布卢姆菲尔德(Ashley Bloomfield)表示,4例新增病例都来自该国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奥克兰的同一个家庭,令人费解的是均没有海外旅行史,其中一名是50多岁的男性。 卫生人员怀疑海外货运有可能输入病毒。这名男子在一家美国分公司的冷库上班,出现症状后本周一去医院检测呈阳性,随后其3名家人也确诊。调查人员正在对食品冷藏设施进行检测。
p
puyou
我认识好几家从来不给超市买的东西消毒的,包括各种快递,全部直接用,迄今为止他们都安好。
Miiiii 发表于 2021-01-07 02:05

国内被冷链传染的也不是普通消费者,大部分是搬运工,他们一天卸的货估计比普通人家一年买的冷冻食品都多。就这样全国那么多员工,半年多也没感染几个,还有好多地方外包装上检出阳性但人没事儿的。所以说物传人是个极小概率事件。
R
Renshengkuduan
是三文鱼是三文虾是三文蟹反正就不是我们本土源头!连本地鱼都不是!
a
andyconnor
我们这儿有冷库集体感染的。估计差不多类型,主要社区传染太多,所以冷库传染这些就没那么显眼了
c
cliu706
这里说物品传播不是主要途径
F
Fanfuliao
当时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张文宏说叫外卖和收包裹是不需要消毒的
kingboo 发表于 2021-01-07 01:45

你说得不准确吧。当时他打开包裹后,外面的东西扔掉,洗手。也不是完全不在意的。
y
yangff
我认识好几家从来不给超市买的东西消毒的,包括各种快递,全部直接用,迄今为止他们都安好。
Miiiii 发表于 2021-01-07 02:05

估计主要还是人传人
滴滴滴
墙内的底层工人真的生活不容易,三番五次通报多次冷冻食品/ 行李境外输入新冠,“产”也没说加大力度采提供些保护措施 不知道这些得病的底层个人,墙内如何如何帮助他们,很少听到报道,只是不断的通报疫情
g
ggtest
隔壁韩国教授得出调查结论前做过实验,日本nhk电台也做过新冠餐厅传播的实验,,有人看过 这个冷链结论,中国做过任何实验的报道么?
j
juliadjh
隔壁韩国教授得出调查结论前做过实验,日本nhk电台也做过新冠餐厅传播的实验,,有人看过 这个冷链结论,中国做过任何实验的报道么?
ggtest 发表于 2021-01-07 08:49

真的,国内的的情况就是“我说你境外传播你就是境外传播。我说你冷链三文鱼传播你就是!”
孔雀翎
美国真的tracking传染链吗? 就我知道的周围认识的人的例子, 没有一个追溯传染途径, 对于阳性患者的情况也不跟进。很严重才收治,这个我可以理解,毕竟病例太多医疗资源有限。但阳性患者打发回家不做任何指导,隔离不隔离, 怎么隔离全凭自觉。
g
guamboy
至于三文鱼是否应该背锅,我持保留意见。
但是,有话说话----
美国这尿性,根本控制不了疫情。
b
buswell
从三月起每周都收几次包裹但从来不消毒也不戴手套的人飘过,但我每次拆完包裹都会洗手
Sisyphus 发表于 2021-01-07 01:47

me too 🤝
b
buswell
至于三文鱼是否应该背锅,我持保留意见。
但是,有话说话----
美国这尿性,根本控制不了疫情。
guamboy 发表于 2021-01-07 09:49

是这么回事
L
Littlepony2020
人都查不过来了,还查鱼吗?
M
MajiaX
当时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张文宏说叫外卖和收包裹是不需要消毒的
kingboo 发表于 2021-01-07 01:45

那时候国内口罩已经普及了,过手人员的飞沫会沾在外包装的可能极小 美国人现在在没有强制的环境里仍然是能不戴就不戴
y
ytwk1
新西兰卫生总干事阿什利·布卢姆菲尔德(Ashley Bloomfield)表示,4例新增病例都来自该国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奥克兰的同一个家庭,令人费解的是均没有海外旅行史,其中一名是50多岁的男性。 卫生人员怀疑海外货运有可能输入病毒。这名男子在一家美国分公司的冷库上班,出现症状后本周一去医院检测呈阳性,随后其3名家人也确诊。调查人员正在对食品冷藏设施进行检测。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02:37

被怀疑涉事新西兰海外货运公司已经澄清了这个新西兰男子的感染根本不可能和海外货运有关因为该男子工作的冷库已经几个月没进货该公司的海外货运产品了。
每次当有人质疑中国进口冷链感染的真实性时中国就拿8月份新西兰政府曾经怀疑过进口冷链的例子出来作为外国也有发生的例子,全然不顾新西兰已经有证据推翻当初政府的怀疑这个事实。



y
ytwk1
全球也不是只有中国一个感染人数很少而且追踪严格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很少听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口冷链感染的例子?更不要说中国最近已经追踪到非冷链的进口汽车配件了。全世界每天进口冷链和非冷链产品的地区数都数不过来,唯独中国频繁出现和海外进口产品有关的感染。为什么?
香港最近对一千件进口冷冻食品包装样本检测却测不到一例阳性,又测了2200个冷冻房工作人员也没有一个受感染。



a
aiyamayayongle
纯技术讨论一下,假定包装表面有高浓度新冠病毒,1. 戴口罩,但不戴手套,接触后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病毒?2、不戴口罩,但戴手套,接触后丢弃手套,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3、不戴口罩、手套,接触后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4、不戴口罩、手套,接触后不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
C
CleverBeaver
从三月起每周都收几次包裹但从来不消毒也不戴手套的人飘过,但我每次拆完包裹都会洗手
Sisyphus 发表于 2021-01-07 01:47

我也是 病毒并不能通过皮肤
h
hello111
从温度浓度和存活时间看觉得物品传播可能性不大啊
u
underdoc
从美国有疫情开始我家所有冷藏冷冻类我都在水龙头下冲一遍。 不过也就是意思意思,搬运工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接触到的病毒比普通人多多了。
b
babypowder
隔壁韩国教授得出调查结论前做过实验,日本nhk电台也做过新冠餐厅传播的实验,,有人看过 这个冷链结论,中国做过任何实验的报道么?
ggtest 发表于 2021-01-07 08:49

请问在哪可以看到?
H
High.eee
反正我一直不大相信远距离的冷链传播。 去超市,东西还是最好消毒一下,超市人来人往,你拿的物品可能刚被人摸过,凑近脸看过,而且这边很多人口罩带不好,所以还是有一些可能的。 远距离运输那种,前端是人操作,中间主要运输都是机器搬运操作,人实体接触很少,而且运输过程很长的,传播的可能性太小了。
p
puyou
被怀疑涉事新西兰海外货运公司已经澄清了这个新西兰男子的感染根本不可能和海外货运有关因为该男子工作的冷库已经几个月没进货该公司的海外货运产品了。
每次当有人质疑中国进口冷链感染的真实性时中国就拿8月份新西兰政府曾经怀疑过进口冷链的例子出来作为外国也有发生的例子,全然不顾新西兰已经有证据推翻当初政府的怀疑这个事实。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0:16

货运公司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公司有问题,这个也算证据的话太搞笑了,这个最多算一个对自己有利的opinion。 而且我记得这个货运公司反驳的时候只是说他们没有从美国的某个厂进货,那个厂刚爆发过。但是还有其他货物呢,难道那个冷库一直空着啥都没放,工人都闲着不用工作的?
糯米烧卖
反正我一直不大相信远距离的冷链传播。 去超市,东西还是最好消毒一下,超市人来人往,你拿的物品可能刚被人摸过,凑近脸看过,而且这边很多人口罩带不好,所以还是有一些可能的。 远距离运输那种,前端是人操作,中间主要运输都是机器搬运操作,人实体接触很少,而且运输过程很长的,传播的可能性太小了。
High.eee 发表于 2021-01-07 11:09

跟我想的完全一致。
p
puyou
全球也不是只有中国一个感染人数很少而且追踪严格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很少听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进口冷链感染的例子?更不要说中国最近已经追踪到非冷链的进口汽车配件了。全世界每天进口冷链和非冷链产品的地区数都数不过来,唯独中国频繁出现和海外进口产品有关的感染。为什么?
香港最近对一千件进口冷冻食品包装样本检测却测不到一例阳性,又测了2200个冷冻房工作人员也没有一个受感染。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0:45

十四亿人的大陆每天进口多少东西,七百万人的香港每天进口多少东西?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检查了1000件没有算什么,最多能测出1e-3的概率,大陆几个月来各个口岸检查了多少件?检出了多少件?检出概率是多少? 现在除了中国大陆,大面积清零的,每个病例都严格做流调溯源,核酸全序列检测溯源的有多少?
y
ytwk1
货运公司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公司有问题,这个也算证据的话太搞笑了,这个最多算一个对自己有利的opinion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1:14

政府调查这个事件如果公司撒谎不怕坐牢吗?你既然那么肯定那你把新西兰政府揭穿这个公司撒谎其实这个冷库那时候有进货海外冷链的证据拿出来。
h
happy3001
这病毒到底能存活多久,一直没找到全面靠谱的数据。有人讲讲吗?
p
puyou
政府调查这个事件如果公司撒谎不怕坐牢吗?你既然那么肯定那你把新西兰政府揭穿这个公司撒谎其实这个冷库那时候有进货海外冷链的证据拿出来。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1:22

这又不是上法庭的事,大概率就是个记者采访,这是公司的opinion,而且他们没从美国那个爆发的工厂进货也是事实。但是这不能排除其他地方的货没问题。从逻辑和common sense的角度说,工厂的这个statement离排除冷链传播这个可能性还差得远。而且我也不太相信一个冷库就空着什么都不放,工人什么工作都不做,这是common sense。而且如果真的是这样,工厂在发表声明的时候应该强调这点,而不是只强调没有从某个地方进货。工人没干活,没接触冷链这个证据强多了。
y
ytwk1
十四亿人的大陆每天进口多少东西,七百万人的香港每天进口多少东西?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检查了1000件没有算什么,最多能测出1e-3的概率,大陆几个月来各个口岸检查了多少件?检出了多少件?检出概率是多少? 现在除了中国大陆,大面积清零的,每个病例都严格做流调溯源,核酸全序列检测溯源的有多少?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1:20

全世界人口扣掉中国有60多亿是中国的4倍还要多,进口的产品没有中国多吗?疫情不严重而且追踪严格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少,香港从2020年1月起就对每个感染案例进行严格的追踪至今已有一年多了,为什么我们没怎么听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像中国那样把病例追溯到进口产品呢?
酒酒_
中国爱怎么查怎么查呗,关我们屁事
y
ytwk1
这又不是上法庭的事,大概率就是个记者采访,这是公司的opinion,而且他们没从美国那个爆发的工厂进货也是事实。但是这不能排除其他地方的货没问题。从逻辑和common sense的角度说,工厂的这个statement离排除冷链传播这个可能性还差得远。而且我也不太相信一个冷库就空着什么都不放,工人什么工作都不做,这是common sense。而且如果真的是这样,工厂在发表声明的时候应该强调这点,而不是只强调没有从某个地方进货。工人没干活,没接触冷链这个证据强多了。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1:35

1 政府调查时说谎话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废话少说你把政府调查后的结论病毒是来自这个货运公司的进口产品的证据拿出来。
2 这个冷库几个月没入货进口冷链产品就等于冷库是一直空着工人一直闲着?冷库不能存放国内产品吗?
p
puyou
全世界人口扣掉中国有60多亿是中国的4倍还要多,进口的产品没有中国多吗?疫情不严重而且追踪严格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少,香港从2020年1月起就对每个感染案例进行严格的追踪至今已有一年多了,为什么我们没怎么听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像中国那样把病例追溯到进口产品呢?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1:39

要看概率啊,北京3000万人口的城市,从清零后到现在发生新发地一起,香港人口七百万,半年没赶上一次不是很正常。世界虽然大,但是感染人数极少有条件做溯源的有几个?欧洲北美南美印度都得排除吧,非洲也可以不考虑,就剩下东亚和澳洲这几个地方了。日本韩国每个都做流调吗?台湾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一直有人说他们是不测就没有。 新西兰那个事,也看到过有人说是海外输入,工人近期有过旅行史。那按照大家喷国内的标准,不管怎么都是甩锅海外了。可惜网上没有更多的信息。比如要排除本地传播,你得测测周围有没有其他人感染吧,传播链是什么,这个没有后续报道。如果说是海外输入,不管是冷链还是人带进来的,最好做一下全序列测序,看看有没有和海外病毒类似的。人带进来的,那这个人入境多少天了,隔离了没有。所以就网上现在能看到的这些信息,是不能排除冷链传播这个可能性的。 另外还是概率,中国大陆和新西兰都是清零很久偶发几个病例,都是冷链员工先被发现,这是巧合吗?世界上那么多职业,冷链员工算是从业人数比较少的行业了,就接触人来说,无数职业接触的人比他们多多了,偏偏两个地方都是接触物比接触人多的职业感染,这也太巧了吧。
p
puyou
1 政府调查时说谎话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废话少说你把政府调查后的结论病毒是来自这个货运公司的进口产品的证据拿出来。
2 这个冷库几个月没入货进口冷链产品就等于冷库是一直空着工人一直闲着?冷库不能存放国内产品吗?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1:47

他哪里说谎了?他说的事实不分没错,说的opinon的部分别人也管不着。你问我要结论,你有结论么?这工人到底怎么传染的?本地?冷链?海外? 冷库可以放国内产品啊,不管国内产品还是国外产品都是冷链,关键点是冷,不是产地。
j
jenny945
从这次疫情开始,去超市买菜买东西就没有特别仔细消毒,只是能扔外包装的都扔掉,菜买的不多我都是自己拿干净的口袋装好提着,不到处乱放,出去戴口罩,手碰了东西随时消毒,不摸脸,我去超市商店的频率蛮高的,一直好好的。冷冻肉类买回来干净口袋封住进冰箱,要烧的时候直接进锅消毒过水,想想也快一年了,活的好好的。
美国的屠宰场发生过大规模疫情导致关闭,所以我相信冷链有可能会带有病毒,能不能传染是浓度和几率的问题。
R
Ruth
全世界人口扣掉中国有60多亿是中国的4倍还要多,进口的产品没有中国多吗?疫情不严重而且追踪严格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少,香港从2020年1月起就对每个感染案例进行严格的追踪至今已有一年多了,为什么我们没怎么听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像中国那样把病例追溯到进口产品呢?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1:39

大概因为别的地方的人不会贴到冷链食品上去嗅,也不会摸摸冷链食品的外包装就去摸鼻子。
N
NJ橘猫
现在刚进化到戴口罩有用,还指望啥物传人
y
ytwk1
他哪里说谎了?他说的事实不分没错,说的opinon的部分别人也管不着。你问我要结论,你有结论么?这工人到底怎么传染的?本地?冷链?海外? 冷库可以放国内产品啊,不管国内产品还是国外产品都是冷链,关键点是冷,不是产地。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2:06

8月份政府说了怀疑这个公司的进口冷链是病毒源头要进行调查,那政府调查时不会让该公司出示这个冷库入货资料吗?这种资料是就是证据,至于是否伪证政府会鉴别。至今为止4个多月了,我没看到新西兰政府有结论说调查的结果证明病毒是来自这个公司的海外货运。新西兰当时清零有一百多天,你觉得病毒有可能是来自国内的冷链产品吗?如果是的话,政府也应该公布调查结果吧?
我做结论是要看事实,至今我没看到新西兰政府的结论说那起感染是来自冷链产品。
C
CleverBeaver
新冠对sushi的打击是很严重的
R
Ruth
美国的屠宰场发生过大规模疫情导致关闭,所以我相信冷链有可能会带有病毒,能不能传染是浓度和几率的问题。
莱 发表于 2021-01-07 12:07

肉联厂传播是人传人,工人的操作位之间距离很近,后来才开始加分隔的,而且那些工人很多是集体住宿的,也导致传播更容易。冷湿环境更容易传播应该没有问题。
y
ytwk1
要看概率啊,北京3000万人口的城市,从清零后到现在发生新发地一起,香港人口七百万,半年没赶上一次不是很正常。世界虽然大,但是感染人数极少有条件做溯源的有几个?欧洲北美南美印度都得排除吧,非洲也可以不考虑,就剩下东亚和澳洲这几个地方了。日本韩国每个都做流调吗?台湾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但是一直有人说他们是不测就没有。 新西兰那个事,也看到过有人说是海外输入,工人近期有过旅行史。那按照大家喷国内的标准,不管怎么都是甩锅海外了。可惜网上没有更多的信息。比如要排除本地传播,你得测测周围有没有其他人感染吧,传播链是什么,这个没有后续报道。如果说是海外输入,不管是冷链还是人带进来的,最好做一下全序列测序,看看有没有和海外病毒类似的。人带进来的,那这个人入境多少天了,隔离了没有。所以就网上现在能看到的这些信息,是不能排除冷链传播这个可能性的。 另外还是概率,中国大陆和新西兰都是清零很久偶发几个病例,都是冷链员工先被发现,这是巧合吗?世界上那么多职业,冷链员工算是从业人数比较少的行业了,就接触人来说,无数职业接触的人比他们多多了,偏偏两个地方都是接触物比接触人多的职业感染,这也太巧了吧。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1:59

啰啰嗦嗦这么多干什么?你拿不出新西兰的政府的结论说冷链是病毒源头是事实吧?
d
dbgirl
前两天看到河北还是哪里的停车场地面检测新冠阳性...
l
lp005520
前几天看报道不是有个医院导致四十多名感染的是一件从外面带进去的圣诞衣服,美国现在每天感染这么多人,没有认真去调查吧,毕竟防疫都是个笑话。
m
mylittle9
新冠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从几个小时到几天。这个是well known并且well established的事实啊。 我记得cdc也发布过怎么清理物体表面,防止新冠传播的guideline。
为什么还有人觉得物体表面传播新冠是不可能的呢?
至于”我从来不消毒外包装,至今也没传染”,这种说法证明新冠不可能在物体表面传染。不知道说啥好了。
还有人和新冠患者面对面吃饭也没有呗感染的呢。这本来就是概率问题。
美国为什么不追查物体表面感染源?美国追查过什么感染源吗?根本追查不过来了吧。连trump都没追查出怎么感染的吧。
y
ytwk1
新冠病毒可以在物体表面存活从几个小时到几天。这个是well known并且well established的事实啊。 我记得cdc也发布过怎么清理物体表面,防止新冠传播的guideline。
为什么还有人觉得物体表面传播新冠是不可能的呢?
至于”我从来不消毒外包装,至今也没传染”,这种说法证明新冠不可能在物体表面传染。不知道说啥好了。
还有人和新冠患者面对面吃饭也没有呗感染的呢。这本来就是概率问题。
美国为什么不追查物体表面感染源?美国追查过什么感染源吗?根本追查不过来了吧。连trump都没追查出怎么感染的吧。
mylittle9 发表于 2021-01-07 13:51

新冠病毒离开人和动物活体就会逐渐失去感染活性,dead virus可能在测试时还是阳性但不具有感染能力。
b
blueridgefall
回复 7楼Miiiii的帖子
我家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正常准备食材,从来没有进行特殊消毒处理。我们从不去餐馆吃饭,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室内公共场所。
b
blueridgefall
回复 10楼thymetime的帖子
肉质品工厂是人在封闭空间,容易空气传播,而且当时还不鼓励戴口罩!
v
vya
台湾也好像没有听说冷链传播 难道因为是岛,自己可以捕捞,不用进口??
m
majia666
纯技术讨论一下,假定包装表面有高浓度新冠病毒,1. 戴口罩,但不戴手套,接触后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病毒?2、不戴口罩,但戴手套,接触后丢弃手套,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3、不戴口罩、手套,接触后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4、不戴口罩、手套,接触后不洗手、洗脸,有多大可能会感染?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2021-01-07 10:58

刚开始时有个表说病毒在各种表面的生存时间。 我觉得你把它放那里, 过了时间就比较安全, 在戴手套。
m
majia666
这病毒到底能存活多久,一直没找到全面靠谱的数据。有人讲讲吗?
happy3001 发表于 2021-01-07 11:28

你自己GOOGLE一下,有个表
m
majia666
新冠对sushi的打击是很严重的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1-01-07 12:46

SUSHI 这个寄生虫也狠严重
M
Mintcafe
SUSHI 这个寄生虫也狠严重
majia666 发表于 2021-01-07 15:24

生鱼片的鱼需要冰冻,别吃不是生鱼片级别的鱼就行了。
p
prettypretty
隔壁韩国教授得出调查结论前做过实验,日本nhk电台也做过新冠餐厅传播的实验,,有人看过 这个冷链结论,中国做过任何实验的报道么?
ggtest 发表于 2021-01-07 08:49

中国政府说的话就是实验结果
u
underdoc
这病毒到底能存活多久,一直没找到全面靠谱的数据。有人讲讲吗?
happy3001 发表于 2021-01-07 11:28

当然有的,。 这个是室温, 其他温度,湿度的结果也有。 总得来说冲洗一下冷藏食品的外包装会比较安全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c2004973
n
nevergetlost
美国商品上搞不好沾满了病毒,不用查了
肉联厂传播是人传人,工人的操作位之间距离很近,后来才开始加分隔的,而且那些工人很多是集体住宿的,也导致传播更容易。冷湿环境更容易传播应该没有问题。
Ruth 发表于 2021-01-07 12:47

隔壁帖子讲韩国在室内吃饭的五分钟内被传染的案例,所以我认为病毒在人传人的时候附着并且存活在冷链上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也只能是一种逻辑推理。
m
marnifan
回复 4楼Sisyphus的帖子
一样一样的。
L
Lavender_tutu
中国官员因为政绩仕途考虑是不是冷链和境外输入都必须甩锅境外和冷链。 美国境内全爆,人传人的线索都捋不过来,根本不用考虑冷链传播可能的比例。
b
blueridgefall
回复 68楼莱的帖子
病毒如果能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它再飞起来进入你的呼吸系统需要克服很多阻碍,这个和在空气中弥漫的颗粒比太不一样了,所以即使物体表面上有病毒,也要看病毒具不具有活性,还有传播路径,除非有人摸了东西直接吃手?
y
ytwk1
隔壁帖子讲韩国在室内吃饭的五分钟内被传染的案例,所以我认为病毒在人传人的时候附着并且存活在冷链上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也只能是一种逻辑推理。
莱 发表于 2021-01-07 16:06

病毒附着并且存活在冷链商品上确实是可能的,尤其在疫情爆发的美国。但这些冷链商品到消费者手中时或运到海外港口时病毒的活性度有多高还有待数据说话。不管怎么样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有人在美国因为接触了冷链商品而感染。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只要接触后不直接用手碰嘴鼻眼,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z
zzsummer
我觉得接触完什么洗手应该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尽量少揉眼睛之类的。
s
squirrel40
病毒附着并且存活在冷链商品上确实是可能的,尤其在疫情爆发的美国。但这些冷链商品到消费者手中时或运到海外港口时病毒的活性度有多高还有待数据说话。不管怎么样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有人在美国因为接触了冷链商品而感染。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只要接触后不直接用手碰嘴鼻眼,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6:33

所以张文宏说带口罩的一个好处是防止手触摸脸和鼻子什么的。
R
Ruth
隔壁帖子讲韩国在室内吃饭的五分钟内被传染的案例,所以我认为病毒在人传人的时候附着并且存活在冷链上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也只能是一种逻辑推理。
莱 发表于 2021-01-07 16:06

病毒可以被人喷出来附着在物体上没问题,在冷冻的物体上能检测出来的时间比常温的长一点也没问题,但是从物体表面再进入人体并且感染,是怎么个流程?舔了吞进胃里去的都没用,要在吞的时候同时吸气进入肺里。。。谁抱着冷冻货物(不仅带病毒,还要条件好,病毒还保持活性的)使劲嗅,还是摸了就抠鼻子?还是怎么去忽悠冷冻物品让其表面黏附的病毒飞起来好吸入?这个部分我不懂。
m
mylittle9
新冠病毒离开人和动物活体就会逐渐失去感染活性,dead virus可能在测试时还是阳性但不具有感染能力。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4:44

随便搜了一下哈。
Alicia Kraay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ist at Emory University who is studying how much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impacts the risk of getting COVID-19.
She believes that hard surfaces may play a role in transmission of the infection, especially if they’re in a common area. She recommends that those should be cleaned regularly。
https://www.webmd.com/lung/news/20200903/coronavirus-on-surfaces-whats-the-real-risk

Cdc对如何clean public surface减少新冠传播的guideline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mmunity/pdf/Reopening_America_Guidance.pdf#:~:text=Coronaviruses%20on%20surfaces%20and%20objects,and%20dirt%20from%20surfaces.
h
halley_guo
你会在垃圾堆里查一个包装袋是否干净吗?
回复 68楼莱的帖子
病毒如果能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它再飞起来进入你的呼吸系统需要克服很多阻碍,这个和在空气中弥漫的颗粒比太不一样了,所以即使物体表面上有病毒,也要看病毒具不具有活性,还有传播路径,除非有人摸了东西直接吃手?
blueridgefall 发表于 2021-01-07 16:28

冷链传播目前看到是有些工人可能是这样传染上的,还有就是在某些冷链上检验到有病毒。至于是不是每个摸到病毒的人都被传染上,我认为有浓度和几率的差异,医生护士照顾COVID病人也不是所有人都被传染上,或者一家人即使有病人同吃同住也没有传染。
m
mylittle9
随便搜一下,提到新冠可能通过物体表面传染的文章有很多。好多国家都有相关研究。 自己去搜吧。随便一搜,第一页就有好多。
但是也有不少地方提到这个不是新冠传播的major factor,新冠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空气。这个也没什么意外的。
但是我找了半天没找到一个说表面不会传播的。
而且很多地方都反复重申,个人防止新冠措施中洗手的重要性。和戴口罩是同样重要的。
勤洗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止物体表面传播。手摸了沾染的表面,再摸自己的鼻子眼睛。
这种行为,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多。
p
puyou
病毒附着并且存活在冷链商品上确实是可能的,尤其在疫情爆发的美国。但这些冷链商品到消费者手中时或运到海外港口时病毒的活性度有多高还有待数据说话。不管怎么样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听到有人在美国因为接触了冷链商品而感染。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只要接触后不直接用手碰嘴鼻眼,感染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6:33

美国这个感染密度查不出来。假设一个工人感染了,你怎么知道他是被包装传染了还是在其他地方碰到人感染了?能比较明确怀疑到冷链包装的,必须是本地感染已经很少的情况,否则说不清楚。
y
ytwk1
随便搜了一下哈。
Alicia Kraay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ist at Emory University who is studying how much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impacts the risk of getting COVID-19.
She believes that hard surfaces may play a role in transmission of the infection, especially if they’re in a common area. She recommends that those should be cleaned regularly。
https://www.webmd.com/lung/news/20200903/coronavirus-on-surfaces-whats-the-real-risk

Cdc对如何clean public surface减少新冠传播的guideline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mmunity/pdf/Reopening_America_Guidance.pdf#:~:text=Coronaviruses%20on%20surfaces%20and%20objects,and%20dirt%20from%20surfaces.

mylittle9 发表于 2021-01-07 16:58

聚集性比较高的公共场所例如地铁、公交、机场和商店人群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及时消毒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带病毒的人摸过的或打喷嚏后污染过的地方如果有小孩或不注意卫生的大人在短时间内(病毒的活性还没有减弱前)接触了再碰到脸部就可能感染。但我们前面讨论的是买回家的商品或国外进口商品,这些商品和包装的表面附有具有可感染人体的活性病毒的可能性会下降很多,再加上能做到接触过的手不直接碰脸的话被病毒感染的可能基本为零。
y
ytwk1
美国这个感染密度查不出来。假设一个工人感染了,你怎么知道他是被包装传染了还是在其他地方碰到人感染了?能比较明确怀疑到冷链包装的,必须是本地感染已经很少的情况,否则说不清楚。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7:40

美国现在病例太多要靠政府追踪查病源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感染上了就会自己把最近的行动轨迹过滤一遍。如果根本没其它接触途径的话就会考虑是否接触了带病毒的包装。到目前我还没听到有人说自己是接触了包装感染了病毒的。
r
robertshen8
美国现在病例太多要靠政府追踪查病源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感染上了就会自己把最近的行动轨迹过滤一遍。如果根本没其它接触途径的话就会考虑是否接触了带病毒的包装。到目前我还没听到有人说自己是接触了包装感染了病毒的。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8:43

版上不是有华人说自己保护措施很严密,但是还是中招了,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收到的快递包裹没消毒
y
ytwk1
所以张文宏说带口罩的一个好处是防止手触摸脸和鼻子什么的。
squirrel40 发表于 2021-01-07 16:43

是的,我平时脸上一出汗就会不自觉地用手碰脸除汗,如果不戴口罩去美国的商店买东西我可能早就感染了。
u
underdoc
回复 75楼的帖子
ICU医护的防护包括穿脱PPE时需要有人监督手部是否触碰到污染PPPE。 不然医护可能经由脏手传染自己,包括揉眼睛揉鼻子。
SARS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脱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有经过培训的监督员在场,监督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少包括防护服或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屏或防护眼镜和手套等),评估个人防护装备污染情况,对照脱摘顺序表,口头提示每个脱摘顺序,必要时可协助医务人员脱摘装备并及时进行手套消毒。 步骤1:个人防护装备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进行擦拭消毒; 步骤2: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3:脱防水靴套,消毒外层手套(脱防水靴套后站到垫单上); 步骤4:摘护目镜或面屏,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5:解开防护服粘胶,消毒外层手套,脱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6:脱防护服,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7:脱内层手套,手消毒,更换新的内层手套; 步骤8:摘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9:消毒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0:脱内层手套,手消毒; 步骤11:脱工作服,洗手、手消毒; 步骤12:监督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评估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及时消毒,并报告上级部门,必要时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步骤13:换回个人衣物,有条件时沐浴。

https://hn.rednet.cn/m/content/2019/12/02/6272283.html 2019年12月2日,湖南疾控中心举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y
ytwk1
版上不是有华人说自己保护措施很严密,但是还是中招了,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收到的快递包裹没消毒
robertshen8 发表于 2021-01-07 18:48

如果收到快递不洗手碰脸了有可能感染,否则我不信。
p
puyou
美国现在病例太多要靠政府追踪查病源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感染上了就会自己把最近的行动轨迹过滤一遍。如果根本没其它接触途径的话就会考虑是否接触了带病毒的包装。到目前我还没听到有人说自己是接触了包装感染了病毒的。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8:43

被包装感染的几率万分之一都不一定有,你能认识几个人呢
H
HappyOranges
病毒可以被人喷出来附着在物体上没问题,在冷冻的物体上能检测出来的时间比常温的长一点也没问题,但是从物体表面再进入人体并且感染,是怎么个流程?舔了吞进胃里去的都没用,要在吞的时候同时吸气进入肺里。。。谁抱着冷冻货物(不仅带病毒,还要条件好,病毒还保持活性的)使劲嗅,还是摸了就抠鼻子?还是怎么去忽悠冷冻物品让其表面黏附的病毒飞起来好吸入?这个部分我不懂。
Ruth 发表于 2021-01-07 16:50

口腔粘膜本身即有ACE2受体的高表达。
再说,口腔与呼吸道是相通的。当病毒在口腔存在,如何避免完全不会到呼吸道?
cdc一直强调不要用脏手触碰:眼、口、鼻;吃饭不共用餐具。都谈及防止病从口入。



m
missvege
我们这儿有冷库集体感染的。估计差不多类型,主要社区传染太多,所以冷库传染这些就没那么显眼了
andyconnor 发表于 2021-01-07 07:45

冷库集体传染是因为冷冻物品传染了人,还是工作人员互相传染呀
p
puyou
冷库集体传染是因为冷冻物品传染了人,还是工作人员互相传染呀
missvege 发表于 2021-01-07 19:38

这个很难说了,比如一个工人感染了,病毒污染了周围的工作环境,冷库了温度低,病毒存活时间长,另一个工人同时也进入这个工作环境,身体接触了病毒又摸眼摸脸结果感染了,这算人传人还是物传人呢?
y
ytwk1
被包装感染的几率万分之一都不一定有,你能认识几个人呢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9:17

不需要我自己认识啊。全世界现在累计有近9千万人感染,按你的万分之一的比例也应该有9千个人因为接触了带病毒的包装感染,真有这种实例的话那和CDC、 WHO 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大相径庭免不了就会有主流媒体报道的。
p
puyou
不需要我自己认识啊。全世界现在累计有近9千万人感染,按你的万分之一的比例也应该有9千个人因为接触了带病毒的包装感染,真有这种实例的话那和CDC、 WHO 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大相径庭免不了就会有主流媒体报道的。
ytwk1 发表于 2021-01-07 19:51

绝大多数人都是要和外界接触的,去买菜,去遛弯,有多少人能做到家里所有人都严格不外出,只靠收包裹生活?你只要有和外界有接触就说不清楚。cdc早在让人戴口罩前就说让人多洗手。为什么要洗手?就是怕手在外面乱摸有病菌。人手会摸什么地方?比如你去买菜,要推车,要拿菜,可能付款要输密码,这些环境表面都可能有病毒。包裹只是其中一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之前有报道南加公共场所很多地方都检出阳性。
s
squirrel40
要是不会接触传播,还需要强调洗手吗?
k
k.hao
不给超市买的东西消毒的,包括各种快递,全部直接用,迄今为止他们都安好。
y
ytwk1
绝大多数人都是要和外界接触的,去买菜,去遛弯,有多少人能做到家里所有人都严格不外出,只靠收包裹生活?你只要有和外界有接触就说不清楚。cdc早在让人戴口罩前就说让人多洗手。为什么要洗手?就是怕手在外面乱摸有病菌。人手会摸什么地方?比如你去买菜,要推车,要拿菜,可能付款要输密码,这些环境表面都可能有病毒。包裹只是其中一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之前有报道南加公共场所很多地方都检出阳性。
puyou 发表于 2021-01-07 19:58

光是手摸到这个病毒是不会感染的,必须是摸完有活性的病毒后又用手碰到了眼、鼻、口才有可能感染。
y
ytwk1
要是不会接触传播,还需要强调洗手吗?
squirrel40 发表于 2021-01-07 21:47

洗手是为了防止接触了病毒的手又摸到眼、鼻、口。
p
puyou
洗手是为了防止接触了病毒的手又摸到眼、鼻、口。
ytwk1 发表于 2021-01-08 02:07

手上的病毒从哪接触来的?
y
ytwk1
手上的病毒从哪接触来的?
puyou 发表于 2021-01-08 03:49

公共场所摸来的呀
没人说公共场所不会摸到病毒,但这个病毒不是手摸到就会感染的。摸到病毒的手一定要接触了眼、鼻、口才有可能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