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这样的相声也能走红中国,真是好奇怪呀!土气、低俗、难以陶冶人的情操,真是不明白国人的素质到底是低还是高呀? xiaoruirui 发表于 2021-01-04 12:05
郭德纲才是真正的相声。 楼主说的那些都是什么玩意儿。 xiaoywz 发表于 2021-01-04 12:13
郭德纲以前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小人物讽刺现实都很好的。 后来他就不敢创作了。。。 小偷公司当年没上春晚, 领导冒号,电梯奇遇和虎口脱险现在估计都过不了审 underdoc 发表于 2021-01-04 12:30
郭德纲以前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小人物讽刺现实都很好的。 后来他就不敢创作了。。。 他也搞过相声史, 观众不喜欢 小偷公司当年没上春晚, 领导冒号,电梯奇遇和虎口脱险现在估计都过不了审 underdoc 发表于 2021-01-04 12:30
一开始我也不喜欢德云社的相声,现在我很喜欢看了。 abcdefg2020 发表于 2021-01-04 12:55
同觉得郭德纲的大部分相声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笑。还是老一代的相声演员们更有艺术造诣,八九十年代的那些优秀作品真是又辛辣犀利又好笑。只可惜由于各种原因,国内相声届逐渐青黄不接,老一辈要么退出江湖,要么受主旋律招安作品越来越无聊,郭德纲就矮子里拔将军的红了。没理由不红啊,周立波说的那是些什么玩意,都能红成那样 reed7 发表于 2021-01-04 12:32
LZ太搞笑了。。。。。。。。。。。 南开阿飞 发表于 2021-01-04 12:07
还有岳云鹏。根本笑不起来 西岸玫瑰 发表于 2021-01-04 20:36
南方人都不听这些的…… wfmlover 发表于 2021-01-04 12:45
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表示小时候听着相声下饭长大的,好多经典段子现在都能背出来,京津一带的,单口的,都听,还喜欢京韵大鼓,喜欢相声片段里的各种唱念做打,从而对各地戏曲也开始感兴趣。记得中学时代每次听完笑声与歌声就会找同学一起来背一段,侯宝林那是经典,姜昆只能凑合,马季其实相当不错。喜欢的还有侯耀文石富宽,高英培范振玉,师胜杰是我同桌的男神。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的娱乐生活好幸福,为什么说听相声就不能提高格调,我偏偏觉得最高级的幽默没点水平是欣赏不了的。真心感谢郭德纲,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还能把相声守护好,继续在民间发扬,冲这点俗不俗的都不重要了,比灭绝了好啊。京剧是国粹,可在我心目中相声更是! 洛玉儿 发表于 2021-01-05 03:09
我受不了他相声里动不动就屎尿屁。Bunervous 发表于 2021-01-05 07:14
姜昆只是个演员,他的经典段子都是别人写的,所以梁左不在了他就黄了。老郭早年的段子都很有意思,也完整成段。被整了几次就不再写段子了,最后一段儿完整的好像是你压力大吗,这之后几乎都是大段闲白儿啥的唠嗑或者各种屎尿屁小段子。直接就不敢踩线。很多东西本来小剧场能说的现在也不能说了。不过听他唠嗑也有意思。老郭自己很喜欢京剧和说书。德云社能人还是不少,老郭,春姐和壮壮的单口,于谦的聊天节目。陶阳京剧,张云雷大鼓小曲儿等等。都很有意思。现在民间曲艺都在走末路,老郭能发展出一片天,把年轻人拉进小院子。真的是很不容易, widelial 发表于 2021-01-05 11:02
同意。只听过一两次郭德纲,根本就不能称为相声 Riverview 发表于 2021-01-05 09:17
对,原创还是有生命力的,比如你一说马季,立马想到宇宙牌香烟,打电话,五官争功,一说姜昆,马上想到如此照相,虎口遐想,一说牛群,马上小偷公司,领导冒号。一说郭德纲,我估计马上想到的是于谦爸爸王老爷子,儿子郭小宝,于谦媳妇叫金莲。于谦喜欢抽烟喝酒烫头。 小喵呜 发表于 2021-01-05 11:17
原创就别提姜昆了,太讽刺了。你听老郭还是少,他好段子挺多的。不过都是早几年。最近这些年,说书很好。丑娘娘,济公传,入门款。 widelial 发表于 2021-01-05 12:21
回复 56楼shanggj的帖子 《着急》这种段子能让你乐出来? 姜主席能火起来,基本上是时代决定的。十年艰难探索之后,但凡不是样板戏的娱乐形式,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要说三俗,姜主席《虎口脱险》里面捧着姑娘的皮带闻到兴奋,就不三俗了?说穿了,老百姓的欣赏层次就在那儿,听相声原本就是图个乐子,你和他们说高雅?听昆曲能乐出来,那是演员演错了。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2021-01-05 12:04
回复 57楼widelial的帖子 春姐是谁?别的几个我都知道。 关于高雅这个问题,其实郭德纲说了很多次了,真要弄阳春白雪的东西,他也行,但是那样就卖不出票了,演员就得饿着。再说了,观众听相声也不是为了接受教育。上班、上学本来就够累的,听段相声还要受相声演员教育,这不是疯了么。 相声本来就不是奔着高雅去的,是为了逗观众乐,要逗乐,古今中外东西南北,荤段子、恶心段子基本上是主流。普通人看别人吧唧摔到泥坑里,能笑得嘎嘎的,为啥?这说明逗乐和高雅没有必然联系,有时候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芭蕾舞,交响乐高雅吧,你看了能乐出来?你要是听着交响乐嘎嘎乐出来,保安当时就把你架出去。 要说教育意义,陶冶情操,那些偶像剧、穿越剧、宫斗剧有啥教育意义?非要揪着相声演员不放,有意思么?央视主持人都进去好几个了,“挺美好的事儿”也刚死不久,卫道士们还是放过相声演员吧。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2021-01-05 12:20
郭德纲不是低俗,而是恶俗。 于谦: 您成语说错了。应该是有容乃大。 郭德纲:您媳妇名叫“有容”。 观众: 鼓掌。 郭德纲:我上个月去日本演出。一下飞机,好多女粉丝举着牌子欢迎我,牌子是:欢迎来日。 于谦: 下个月我去日本演出。 郭德纲:很多粉丝会举着一样的牌子到机场欢迎你。都是男粉丝。 zhegufei 发表于 2021-01-05 13:26
没办法,观众还是喜欢看屎尿屁。一个男女,一个政治,都可乐,中国政治是红线,只好往男女方面走。其实我觉的何云伟的相声比较干净,基本功也扎实,可惜根本没人爱听。 小喵呜 发表于 2021-01-05 13:45
郭德纲和楼主对相声的定位不一样。郭德纲的定位是你听了相声哈哈一乐就完了,管不了人缺钱缺房缺德。楼主定位是要拯救众生啊。 dgj 发表于 2021-01-05 13:10
小品也差不多。反正现在都是往低俗恶俗方向走,美名其曰观众喜欢。 看看 主角与配角 就知道,优秀作品不比走恶俗这条路线,只不过确实费心思而已。 zhegufei 发表于 2021-01-05 14:01
实在很反感低俗的包袱笑料,诺大一个中国就没有相声生长的土壤,没有人才了吗? expeguiling 发表于 2021-01-05 14:44
相声本来就是低俗长起来的,也许你看的是“对口人民日报” caine 发表于 2021-01-05 14:50
于谦的爸爸王老爷子姓孙名叫李秀珍号欧阳青松人称罩百灵,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外文名尼奥。也叫于小谦、于小屁、于得水、于进锅、于鬻菊、于香肉丝、于德刚,于千或者郭德纲。需知道于谦的爸爸不等于于谦的父亲,每十个北京人有一个是于谦的父亲听相声的都是于谦的父亲。于谦的亲爹老翟头是书香门第,平日手不释卷最爱读《金瓶梅》插图本;也是宦官之后,恭亲王府gay公公之子,满清最后一个shan人,出身满洲尿黄旗,满名爱新觉罗·筐,京城八大铁帽子王之绿帽子王世袭罔替!排第八人称京八爷或京八,美髯长二丈余,功夫世家自幼习武,其父善用紧背低头弩,江湖称号“北京第一剑人”“天下第一瓢客”“双刀李老大”,谦父在妙峰山出过家做跳墙和尚,发号法廊,师从西门吹灯、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大神父王喇嘛小咖喱黄不辣,排行兔老三,寒暑不侵,一团上午的精神!精于轻功,诨名草上飞,又一手开锁绝活,一包方便面捅开一小区,刀枪剑戟煎炒烹炸,持修垫剜眼刀,刀法肉上雕花融北京济南扬州三派,杀人于无形当时下地全无痛觉。耍剑无出其右,兵器为大宝剑,人剑合一,也叫剑人;又叫彪子,因家传独门暗器藏镖,纵使一丝不挂也能从身后摸出一镖,令人防不胜防。江湖人称朝鲜冷面杀手,韩名朴人勇,膝下一子朴一生就是谦哥;早年家贫欠有屁股债,去东北卖shen还债;后求学于保定军校,专业推火烧战车,戎马一生,孤陷贼船,勇开一千万发票,大富大贵,是杨梅大仓的公公夫人是果子李的小姐亲家贵至蒙古国海军司令。住皮条胡同老拉家四合院,因爱扒丫鬟衣服被尊称巴依老爷。三大爱好是;花钱,洗头房和猪大肠(红烧清蒸刺身)。生活讲究,洗澡要洗清华池头一水,上公厕要换便服带随从和点心盒子,绅士风度有讲究,出门上个厕所穿脱(大衣、围巾、水獭五件套、西装、马甲、西裤、秋裤、毛裤、绒裤、背背夹、小袜袜、兜裆布、鸡皮鞋...)顺序不乱;只吃自己肥料种的菜,别人的吃不惯;献身学术,早年在云南昭通研究古汉语,发掘孙悟空墓;建设祖国,带队在保定盖30米高大烟筒,图纸拿倒了人家让挖井,和于谦父子俩在美国东西海岸对着挖隧道,没碰着,挖了两条;爱护晚辈,被称作知心姐姐,亲自教郭德纲尿和泥,炮炸屎,用胡子给娃当跳绳,陪谦儿和谦的媳妇金莲睡觉,睡中间用一帘把谦哥隔开;多才艺,拜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绘画,擅画黑扇面,一手蝇头狂草,尽写错自己名字,唱北京大鼓,《猪八戒大战孙悟空》,三弦弹得好,像藏獒挠门;医术高超老西医,专攻妇科,人赞曰“妙手淫心”;身体好,虽然高龄七十三八十四但一顿火锅吃二十多盘肉四十多种菜,哆哆嗦嗦劫财劫色,每天早上八点半准时排便,九点钟准时起床。更是运动健将,国家帆船队,先fan船再潜水,四五天后捞上来栩栩如生! 大内密探008 发表于 2021-01-05 16:03
对了,最近出了个孔云龙的扒马褂,特可乐。反着说的。 widelial 发表于 2021-01-05 11:04
的确是这样,当年的春晚和一些重要的电视节目里面, 不仅相声演员基本功相当好,而且剧本创作者也是相当牛。可惜这种高水平的作品无法持续。 现在的相声就是接地气,喜闻乐见。客观上也算有了自我生命力。 letusrun 发表于 2021-01-06 01:57
🔥 最新回帖
是的,丁字步往那一站,长胳膊大手,嗓门挑房顶,萌翻了。
🛋️ 沙发板凳
郭德纲才是真正的相声。 楼主说的那些都是什么玩意儿。
先了解下相声的出生再聊好吗。。本来就是土根阶层的表演艺术。。要多高大上?!接地气懂吗。。你这辈子没开过低级的笑话吗?!相声还陶冶情操?那中国的曲艺哪个陶冶情操了。
从来不觉得冯巩说的好笑。每年那句想死你们了就烦的够够的,哗众取宠。最喜欢老郭和谦哥
小偷公司当年没上春晚, 领导冒号,电梯奇遇和虎口脱险现在估计都过不了审
你提这些都太经典了,很多小年轻估计都没听说过。只看后来春晚上那些主旋律无聊玩意的话,确实会觉得这些老头子们都不行
想陶冶情操,你听昆曲,抚琴,练书法,吟诗作对都行,非得和相声较劲么。
有些相声演员,不需要满脸堆着笑,是靠着讲相声而让观众笑。
没错,其实相声还是要有完整性才行,很多经典老段子,还有他早期的作品,每段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后来忙着搂钱没时间创作了,他的相声基本就成不相干的段子堆砌了,就没意思了。
这个节操一旦下去了就回不来了。。。
以前很烦伦理哏,现在都能听得津津有味了。 现在德云社的相声,只剩下嘲讽残疾人的学哑语学结巴之类实在没法听需要快进的了。
以前周立波还能模仿温家宝讲话,虽然是吹捧,现在呢? 德云社说的挺多的台词:“说些电视台不让播的~~” “你不要连累我~~”
以前侯宝林的相声里面讽刺军阀,说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能说,一不留神就得罪了军阀。 现在郭德纲干脆公开说了,台上除了说于谦一家,还有谁能说啊?
他已经整顿过一次了,再创作小心永久封杀 你都不知道红线在哪
哈哈哈哈。
牛群冯巩说小偷公司确实是丰碑级的水平,有意义么?现在别说再创作一段了,谁敢电视台上再放一次小偷公司?
还有岳云鹏。根本笑不起来
郭德纲和岳云鹏好歹还是说相声的,现在德云社最火的是张云雷~~
说的是呀。
也难怪你这么说,你这种人估计就等着听段高端相声来提高个人素养了
这都能搞出优越感?那之前上海开的专场来听的都是北方外地人?
5:30PM daily
上海不算南方。
文字狱的年代,可不就只能整些这种包袱么,弄点荤的,妇联的能弄死他。
楼主欣赏水平高
其实他说的是米水比,怎样蒸米饭
你看得上的相声大师是哪几位呢?
至于内容,那几位上大屏幕大晚会的,是有专门人写的,郭德纲的是传统段子加自己写的内容,创作水平是有差距的,再加上现在创作空间限制的也太严格了,能说的少
另外,相声本身也不是什么高雅艺术,是街头民间的东西,再加上,德云社得让观众买票,演员靠票钱养家的,跟大晚会不一样
姜昆当年春晚上的 "着急”,“楼道进行曲” 我觉得是经典。
郭德纲的试着听过, 实在听不下去。 完全不知道笑点在哪?
现在民间曲艺都在走末路,老郭能发展出一片天,把年轻人拉进小院子。真的是很不容易,
其实相声早年也是这样的,但是像马三立这种老人,花了一辈子把相声这种本来很低俗的东西给抬到了台面上,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
郭德纲一下子又落回了原来那三俗本色
对,原创还是有生命力的,比如你一说马季,立马想到宇宙牌香烟,打电话,五官争功,一说姜昆,马上想到如此照相,虎口遐想,一说牛群,马上小偷公司,领导冒号。一说郭德纲,我估计马上想到的是于谦爸爸王老爷子,儿子郭小宝,于谦媳妇叫金莲。于谦喜欢抽烟喝酒烫头。
马三立说了《买猴》,给整惨了,有这个前车之鉴,谁还敢搞创作。说是相声要有讽刺教育意义,你真讽刺一下试试,让你知道知道专政的铁拳有多硬!
《着急》这种段子能让你乐出来? 姜主席能火起来,基本上是时代决定的。十年艰难探索之后,但凡不是样板戏的娱乐形式,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要说三俗,姜主席《虎口脱险》里面捧着姑娘的皮带闻到兴奋,就不三俗了?说穿了,老百姓的欣赏层次就在那儿,听相声原本就是图个乐子,你和他们说高雅?听昆曲能乐出来,那是演员演错了。
陈佩斯吃个面条都成经典记忆了(暴露年龄哈哈哈)
春姐是谁?别的几个我都知道。
关于高雅这个问题,其实郭德纲说了很多次了,真要弄阳春白雪的东西,他也行,但是那样就卖不出票了,演员就得饿着。再说了,观众听相声也不是为了接受教育。上班、上学本来就够累的,听段相声还要受相声演员教育,这不是疯了么。
相声本来就不是奔着高雅去的,是为了逗观众乐,要逗乐,古今中外东西南北,荤段子、恶心段子基本上是主流。普通人看别人吧唧摔到泥坑里,能笑得嘎嘎的,为啥?这说明逗乐和高雅没有必然联系,有时候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芭蕾舞,交响乐高雅吧,你看了能乐出来?你要是听着交响乐嘎嘎乐出来,保安当时就把你架出去。
要说教育意义,陶冶情操,那些偶像剧、穿越剧、宫斗剧有啥教育意义?非要揪着相声演员不放,有意思么?央视主持人都进去好几个了,“挺美好的事儿”也刚死不久,卫道士们还是放过相声演员吧。
原创就别提姜昆了,太讽刺了。你听老郭还是少,他好段子挺多的。不过都是早几年。最近这些年,说书很好。丑娘娘,济公传,入门款。
陈佩斯不也是被央视整得够呛么。
春姐是李九春。你说的没错,相声就是听个乐,就是这些演员的手艺,吃饭家伙。相声首先得可乐,能卖票养家,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雅艺术。相声要是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老郭单口太牛了。 虽说他本人说不指着相声高台教化,但是事实上很多相声,尤其单口传播了中国朴素的道德伦理。
于谦: 您成语说错了。应该是有容乃大。 郭德纲:您媳妇名叫“有容”。 观众: 鼓掌。
郭德纲:我上个月去日本演出。一下飞机,好多女粉丝举着牌子欢迎我,牌子是:欢迎来日。 于谦: 下个月我去日本演出。 郭德纲:很多粉丝会举着一样的牌子到机场欢迎你。都是男粉丝。
你看过昆曲吗?
昆曲有的戏把你笑死。《跪池》。
老郭对雅俗共赏的理解,就是“于老师脱了裤子唱昆曲”,然后让高峰栾云平说段不乐的相声,就算是雅过了。 可是高峰的相声虽然总体不乐,但是其中的包袱,好多也还是那些恶俗的屎尿屁,伦理哏啊。
没办法,观众还是喜欢看屎尿屁。一个男女,一个政治,都可乐,中国政治是红线,只好往男女方面走。其实我觉的何云伟的相声比较干净,基本功也扎实,可惜根本没人爱听。
小品也差不多。反正现在都是往低俗恶俗方向走,美名其曰观众喜欢。
看看 主角与配角 就知道,优秀作品不比走恶俗这条路线,只不过确实费心思而已。
哈哈哈!对!指望听完相声出门就拦惊马的,那就别听郭德纲了。听完相声,哈哈一乐,心情好,有个笑脸儿,出门被踩着了俩人也互相赔个不是就散了,不至于打起来,就是郭德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的贡献。
实在很反感低俗的包袱笑料,诺大一个中国就没有相声生长的土壤,没有人才了吗?
相声本来就是低俗长起来的,也许你看的是“对口人民日报”
得了吧,人民日报最喜欢老郭现在的这种相声了, 如果他再说些早期的那些原创作品,又要被日人民报点名批判了。
于老爷子也是考古专家,还擅长游泳,近来喜好吃微波榴莲,爆红薯,老童子尿鸡蛋。
同意。要说格调,徐亮的格调高吧,观众不买账啊。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怎么说的?文艺要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喜欢的,就是好文艺。昆曲格调高到动用国家力量抢救都抢救不活的地步了,灭绝就灭绝吧。
你反感,可以选择不听、不看,但是大可不必痛心疾首于别人喜欢听、乐意看,还是花钱去听、去看,也不用教育别人如何变得高尚。
至于《主角与配角》,放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某些敏感的主管官员都未必同意上电视。
hahaha................
郭德纲的相声有很多我觉得不错,尤其是他的表现力还是很好的。 姜昆和冯巩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需要上台面还能讲的不错。相声一方面是素材一方面是表现力。郭的相声刚听觉得很不错,不过时间长了就觉得没意思了。就好比相声小品经常损潘长江身高,经常损中国足球。这些包袱偶尔用一用挺逗,如果几乎没次都用而且用法差不多就越来越没趣了。郭还有岳云鹏感觉出了名之后包越来越没意思,说白了就是腻味了。 最近才开始听卢鑫玉浩的几个节目很不错,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节目感觉德云社做不出来
哈哈哈,这版扒马褂相当不错,但是需要了解一些德云社的历史才能听明白。
鲈鱼组合听多了你也腻味。
完胜郭德纲
的确是这样,当年的春晚和一些重要的电视节目里面, 不仅相声演员基本功相当好,而且剧本创作者也是相当牛。可惜这种高水平的作品无法持续。
现在的相声就是接地气,喜闻乐见。客观上也算有了自我生命力。
老郭上春晚翻车,以后就不好意思说“我要上春晚”之类的段子,或者再去黑人家春晚上成名的了。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