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把自己身心精力心思时间都花在娃教育上的父母,你们是怎么想的?认真探讨。自己活着就不重要了吗?自己的人生体验就不重要了吗?生命只有一次,这样的付出努力真的值得吗? ccchhh 发表于 2021-01-02 09:59
北京中产怎么定义的?年收多少资产多少? Shirley9812 发表于 2021-01-02 12:52
文章不是说了么,三环内有房,父亲一人工资供全家,母亲全职给娃报了一堆课外班。这消费水平在北京确实算高薪中产了 gina3007 发表于 2021-01-02 13:01
家有7岁女娃 在华人聚集的湾区。我觉得不推肯定不行 但是首先保证身心发育正常,比如不能熬夜。 然后家长需要多动脑筋多做研究,找最好的资源(不管是教材还是老师),让娃学习效率最高,最后就是学也学了玩也玩了。 有张有弛,适当调节学习进度。yxfabroad 发表于 2021-01-02 13:26
另外还有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 如果他很不喜欢的课,那就暂时不上。以后慢慢来。不能着急 yxfabroad 发表于 2021-01-02 13:28
家长学会做减法 哪些是简单的重复?我们周日必须留出来让娃放飞自我 多出去玩多出去感受大自然其实对娃身心及有好处的 我觉得美国有一点好就是不像国内那样分数什么的都公开了,家长无形中在比较会很焦虑 在美国很多时候自己跟自己比,可以把很多用于焦虑的时间用来思考教育的真正目的 yxfabroad 发表于 2021-01-02 13:31
少加几个推妈群就能减少焦虑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1-01-02 13:38
三环内的房子500万?收入80万?这样理解会不会被挂起来丢白菜? Shirley9812 发表于 2021-01-02 13:23
让我来先丢一个,层主接好! kingboo 发表于 2021-01-02 14:50
交换在教育落后的波特兰?那肯定是很轻松,送到弯曲试试,按照北京这个收入比例换算到美国中上产,推的一点都不比国内少,完全就是误导观众 vanfee 发表于 2021-01-02 14:22
看了眼这个小姑娘周六也就4个班而已,尤克里里,声乐,舞蹈,西班牙语 虽然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学西班牙语 o(╯□╰)o 主要问题还是北京太大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路上。 不然上午两个班下午两个班其实很轻松 underdoc 发表于 2021-01-02 17:13
我小姑家娃8岁,放学回家就要练琴,厕所都不让上,孩子经常憋的直哭,你说这是不是变态的父母呀 。 老鼠包 发表于 2021-01-02 19:29
回复 51楼的帖子 有了男孩, 上这种课才轻松。。 你看北京上海辅导班旁边都是什么咖啡美甲美发之类的。。 去年我家娃5岁,巴不得把他送出去上辅导 周六上午是橄榄球, 下午是钢琴中文课。 周日上午是市里足球league和小队训练,下午滑冰, 他也开心我也开心。 你坐旁边刷剧不比陪他玩小虫虫的故事舒服嘛。 等他回了家,安静的翻翻书做做乐高,晚上8点多眼睛就打架了,往床上一爬睡得死猪一样沉,9点到12点都是你的自由时间 只不过我这是农村,除了中文课远点,都是一脚油10分钟路程。我也不挑教学质量,北京那大姐肯定挑的要死。 我对我家娃没有任何期望,州立旗舰就行了。送娃上班纯粹是想我省事 underdoc 发表于 2021-01-02 17:36
不想扯上性别,但是有点好奇一个全职妈妈这么鸡血推女儿,是想要女儿过上怎么样的生活?万一女儿以后也选择做全职妈妈,然后也推自己的女儿,一代一代循环下去。 不是说当全职妈妈是错的,我自己也在面临一个选择。如果我生了女儿,我也尽全力培养,最后她也选择当全职,是不是我培养她的那部分就白费了?虽然说尊重孩子个人选择,我自己也是希望她能成为经济独立的个体。 反向思考是不是推男孩就百分百安全?因为毕竟当全职爸爸的还是少数 那话说回来,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如果今后选择在家,或者成为像我一样平淡无奇的人,是不是所有鸡血都浪费了。 絮絮叨叨也不懂意思传达没有,就是全职去推娃到底有什么帮助?如果娃以后也变成全职推娃的,这人生目的在哪里 lubboo 发表于 2021-01-02 21:07
人生不在于目的,在于体验,你不是为了把女儿培养成人上人,而是应该enjoy这个为人母的学习过程 从ups and downs里得到智慧和乐趣(人不是只有成功才会得到乐趣)。那假如她成不了人上人,那你就是个loser妈吗?你这辈子就白活了?如果按照目的论来看,大家都是普通人,培养出的大概率也都是螺丝钉,那是不是都是浪费空气和粮食? 全职妈妈有职业,叫homemaker, 感觉你的观念还是30年前国内的,全职妈妈不等于没有技能,不等于经济不独立。一堆堆的白人女生拿着藤校文凭回归家庭,你觉得她们是能力不够,还是他们的父母能力不够? 回到lz的话题,不是说不要推娃,而是说,除了最后的分数或者证书,还能从这个过程里得到什么。 Papyrus 发表于 2021-01-02 21:29
7岁小孩在中国学习西班牙语? 这一看就是以后打算来美国融入主流文化的。 bigjohn123456 发表于 2021-01-02 09:46
我高中同学在小孩三岁的时候问我要不要给小孩学高尔夫。 TylerEatsWorld 发表于 2021-01-02 23:53
家长好像都觉得玩儿不重要,其实自己会玩儿,比上兴趣班重要啊whitesides 发表于 2021-01-02 23:00
ukulele有啥好学的,真是有病 GreenSpring 发表于 2021-01-03 00:29
回复 69楼lubboo的帖子 高中毕业的全职妈妈和藤校毕业的全职妈妈的区别吧 后者更懂教育,更有自信,可以选择随时回去工作。可以找到一个更尊重全职妈妈的老公及其家庭。 yfang4 发表于 2021-01-02 23:04
就不能接受自己孩子是普通人吗? Namama 发表于 2021-01-03 01:07
“你给孩子报多少个兴趣班?” “从小到大,十几个吧…… 我告诉你这不多,我有朋友的孩子从周一上到周日呢。” 以上这个回答,来自7岁女孩汤笑嫣的妈妈张微。在北京卫视于2018年摄制的纪录片《起跑线》中,出镜的汤妈妈把头发梳成两个小辫儿,谈起对女儿的教育,头头是道,话语中却透着遮掩不住的焦虑。
🔥 最新回帖
🛋️ 沙发板凳
北上广的话很正常,都很鸡娃的
如果自己的生命最重要, 就不要生娃。 生了就要对他负责, 让他能够更好的生存。 当然并不表示支持文章中的做法, 但是分掉本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时间精力钱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不是说了么,三环内有房,父亲一人工资供全家,母亲全职给娃报了一堆课外班。这消费水平在北京确实算高薪中产了
三环内的房子500万?收入80万?这样理解会不会被挂起来丢白菜?
另外还有多和孩子沟通多倾听 如果他很不喜欢的课,那就暂时不上。以后慢慢来。不能着急
家长学会做减法 哪些是简单的重复?我们周日必须留出来让娃放飞自我 多出去玩多出去感受大自然其实对娃身心及有好处的
我觉得美国有一点好就是不像国内那样分数什么的都公开了,家长无形中在比较会很焦虑
在美国很多时候自己跟自己比,可以把很多用于焦虑的时间用来思考教育的真正目的
少加几个推妈群就能减少焦虑
哈哈同意
五百万只能买六环的房子吧……去安居客看看就知道价位了 估计年收入怎么也得两百万以上吧 不然老婆不工作 感觉吃不消
让我来先丢一个,层主接好!
我琢磨着你这两个数字都要翻倍一下才能反应实际情况
哈哈哈,正好需要今晚吃白菜烂糊肉丝。
人家去波特兰还不是想感受真正的美国文化住在美国家庭
湾区白人推的也不厉害吧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drnBMAEA3AM
THE SOUND OF MUSIC (1965)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pLm07s8fnzM
The Sound of Music
主要问题还是北京太大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路上。 不然上午两个班下午两个班其实很轻松
我很想问学尤克里里舞蹈声乐如果不走艺术人生对以后升学找工作有什么帮助。看了半天觉得国内这些东西就是学了个寂寞。当然我妈让我小时候也学过画画跳舞钢琴。我个人觉得不学这些,对我现在没有任何影响。我倒宁愿小时候多出去运动旅游呢,行万里路看万卷书呢。
一个美好的周六,要这么奔波。。。多累啊
我就想知道,一个孩子需要全职带嘛 lol 这当妈的是不是能力有点弱
有了男孩, 上这种课才轻松。。 你看北京上海辅导班旁边都是什么咖啡美甲美发之类的。。 去年我家娃5岁,巴不得把他送出去上辅导 周六上午是橄榄球, 下午是钢琴中文课。 周日上午是市里足球league和小队训练,下午滑冰, 他也开心我也开心。 你坐旁边刷剧不比陪他玩小虫虫的故事舒服嘛。 等他回了家,安静的翻翻书做做乐高,晚上8点多眼睛就打架了,往床上一爬睡得死猪一样沉,9点到12点都是你的自由时间
只不过我这是农村,除了中文课远点,都是一脚油10分钟路程。我也不挑教学质量,北京那大姐肯定挑的要死。 我对我家娃没有任何期望,州立旗舰就行了。送娃上班纯粹是想我省事
可以比对纪录片 extreme parenting 里的推娃家庭。
为了家长的遗憾吧。我是想学个钢琴或者吉他+声乐的,大学里容易找女朋友。 不过尤克里里好像不太吸引我。。。
你的回复太可爱了,害的我笑了半天。。。哈哈
很变态
纽约和弯曲都推得很猛啊,美国白人推体育也是疯狂的狠。全世界都一样,只要负担的起都会推娃。陶冶情操,少打游戏,强身健体,解放父母(除了钱)
re。我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有一学期,也是想着是不是报太多班太忙了,尝试了把大部分课后班都停一下试试,结果那个学期大人孩子都辛苦,无聊的不行。即使放学后在学校和朋友再多玩一个时,回家再看看书玩玩lego什么的,仔偶尔来点playdate,还是大把的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孩子也是同感,觉得上兴趣班更好玩。
现在俩娃大多了,更觉得让兴趣班占掉大部分课余时间的重要性,尤其是teenager,太容易闲下来没事找事了。
娃太可怜了。上次见到一北京同学的孩子上初中,压根睡眠不足。补课兴趣班,什么起跑线,父母尽是瞎扯
人生不在于目的,在于体验,你不是为了把女儿培养成人上人,而是应该enjoy这个为人母的学习过程 从ups and downs里得到智慧和乐趣(人不是只有成功才会得到乐趣)。那假如她成不了人上人,那你就是个loser妈吗?你这辈子就白活了?如果按照目的论来看,大家都是普通人,培养出的大概率也都是螺丝钉,那是不是都是浪费空气和粮食?
全职妈妈有职业,叫homemaker, 感觉你的观念还是30年前国内的,全职妈妈不等于没有技能,不等于经济不独立。一堆堆的白人女生拿着藤校文凭回归家庭,你觉得她们是能力不够,还是他们的父母能力不够?
回到lz的话题,不是说不要推娃,而是说,除了最后的分数或者证书,还能从这个过程里得到什么。
感谢提供这个思路。我提出问题不是为了争议,而是自己也在想是不是要全职。自认为自己做家务能力不够好,而且心态不好,不能打理好家庭而且正确推娃,还是老实上班比较好。 至于我最担心的的确还是经济独立,除非是在家还做点生意什么的,经济上的确是依附于工作的另一半。这个时候就很考验对方的人品,我自然会担心以后孩子另一半是不是个靠得住的人。我从来没有觉得当全职妈妈是能力不够的表现,是一个选择。不能不说上班还能从收入直接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当homemaker的appreciation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人的认可,如果另一半不能感激,孩子也没有当回事,那妈妈一厢情愿为这个家付出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实现。
好多小朋友想参加课外活动,也有可能是受同学的影响,求着爸爸妈妈让他们多学点,那这种情况下爸妈舍得不让学吗?
这个,虽然穷养富养娃都能长大,但每个家长有自己养娃的方式,觉得自己人生体验最重要娃是累赘的就不养,大部分丁克不就是这么来的嘛。决定生了,还是该花精力养的。
楼主,全职妈妈分两种,一种是没有能力出去上班,只好家里蹲的,另一种是自己选择做全职妈妈的。 从我看到的样本来说,自己选择做全职妈妈的,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或者家里有矿,或者自己智慧能力超群。如果只是一般人,不要尝试做全职妈妈。一般人去做全职妈妈,很大可能是没有办法特别自律或者积极提升自己和家庭,到头来跟不上另一半和孩子前进的脚步,就会被各种嫌弃,对自己的身心都是很大的摧残。有时候,自己的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就会过得很窝囊。
和老墨 交流??
高中毕业的全职妈妈和藤校毕业的全职妈妈的区别吧 后者更懂教育,更有自信,可以选择随时回去工作。可以找到一个更尊重全职妈妈的老公及其家庭。
如果人生意义是事业 是金钱 是享受,那么没有必要去生孩子,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孩子是你人生意义的一部分,那么就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培养他;如此影响到事业金钱和享受了,就不应该抱怨。 一个人活着,决定幸福的是健康 金钱 情感 自我价值;自我价值包括事业和子女,事业带来金钱,子女带来情感,无论怎样保护自己的健康。这就是大多数人努力的方向了。
Size 0 的球杆就是给三岁娃用的阿。
兴趣爱好不是应该让娃多尝试,然后找到他们喜欢的项目吗?
随便干点儿什么也比看电视打游戏强。
都需要。娃会说话了能交流了就要尊重娃的意思。
不是所有娃都喜欢游戏机多过运动钢琴的。
就是啊,纯粹浪费孩子玩的时间
全职推娃的前提是嫁有钱人啊。。有钱不好么。。 我前年回国去健身房遇到过个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刚刚英国读硕回来,她妈压根不管她找工作,天天拉着健身跳舞做spa相亲
总是见到有人说, 藤校毕业的妈妈全职之后“可以选择随时回去工作”, 好奇是什么职业的,多少藤校毕业的没有gap中年被裁都不好找工作了。 藤校又不是职场终身护身符。
贫富差距大,上中产伦敦购物,下产骑摩托快递,阶层滑落很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