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大学都赶上美国了,top2的排名都已经超过美国top学校了,但是为什么国内招的assistant professor大多背景还是不如美国呢。。。(只限于ap,不包括那些特别的大牛) 我认识的至少10个sample。。。有几个如果在美国可能最多勉强能找到 top100学校的AP, 但是都已经去了国内top2 做AP。。。还有几个在美国拿到了国内北清的offer, 但是选择去美国 200名以后 r2的学校。。。 公用马甲47 发表于 2020-12-07 11:49
楼主说的 ‘top2的排名都已经超过美国top学校了’,这个排名和实际科研水平并不一致。 至少从AP candidate的角度,美国R2 > 中国top2。 俩宝妈 发表于 2020-12-07 13:00
知道两个先去了清华 然后拿到这边top的offer又过来了。一个是张峰的学生,另一个不是名人就不说 COHomeSearch 发表于 2020-12-07 12:11
也知道这个。 lz就是挖坑,20年前有可能,现在top2的offer没那么好拿的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0-12-07 14:07
你拿2个相反的例子,来反驳lz看到的10个例子,然后说楼主挖坑。也没有说top2好拿,只是说相对美国。 再说一个吧,从读本科开始到研究生到博士 最后直接进top2 博后,都是家里关系安排的,最后留top2 AP (2016-2018年左右)。也不能说这个人很差,也能做科研 发文章。 公用马甲47 发表于 2020-12-07 14:23
本硕博然后留校的也认识一些,基本都是很会搞关系的,科研就不用看了 feo 发表于 2020-12-07 14:29
那你的point应该是家里有关系可以把这边100名的ap塞到top2,而不是搞噱头说这边100多名的ap回国能去top2 lazycat12345 发表于 2020-12-07 14:27
这个真的是玄学。我拿到了好城市R1,但是国内985全军覆没。 也有同学国内拿了TOP2,美国这边没R1。 感觉看的东西不一样,甚至都不完全是国内只看论文。 araturambar 发表于 2020-12-07 15:52
你的情况应该是国内学校觉得你能在美国拿到好的offer然后招不到你,所以没有给你offer。毕竟要fly out一个candidate,从一开始到谈offer,是很费精力的。 红豆沙黑咖啡 发表于 2020-12-07 15:55
我认识的至少10个sample。。。有几个如果在美国可能最多勉强能找到 top100学校的AP, 但是都已经去了国内top2 做AP。。。还有几个在美国拿到了国内北清的offer, 但是选择去美国 200名以后 r2的学校。。。
说国内大学职位难主要是说通过人才计划招聘。人才计划的好处是收入会高很多(当然考核也严)。如果只是想走土博一个track,这种名额还是很多的,当然薪水也很普通。 国内大学关系要比美国复杂很多,里面有管理系列(党政),校企系列(各种研究所产业化),和教学系列。你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官学商结合体的小社会。
国内是数豆豆体系,数一下文章再数一下引用就可以发offer了,到底做了什么没人关心。美国是玄学体系,大佬们觉得这个人有潜力就行,文章不是第一位的。
这种排名听听就好了,不能当真。美帝要想数paper不要太容易,期刊都是他家办的。没有必要而已。 国内大学要排名世界第一,先干好一件事情:政治的归政治,学术的归学术
也知道这个。 lz就是挖坑,20年前有可能,现在top2的offer没那么好拿的
很多资源top2也没有啊 我们专业有几个非常common的数据库 100名以内基本都买了 当然价格不菲 但是回国没哪个学校有 除了港大在内陆的分校 还有mobility 在美国做好了还有希望,无论多小吧,去更好的学校 回国只能换到更差的学校了
国内即使Top2的offer也从来就没有好拿过,真正教学系列的就那么多职位,供远远大于求。 中间有一段时间建设了很多研究所,可以走研究员系列,有点类似于包工队性质,这个现在可能也满了。 学术界,工业界,都是供需关系说话,都看的是相对水平而不是绝对水平
你拿2个相反的例子,来反驳lz看到的10个例子,然后说楼主挖坑。也没有说top2好拿,只是说相对美国。
再说一个吧,从读本科开始到研究生到博士 最后直接进top2 博后,都是家里关系安排的,最后留top2 AP (2016-2018年左右)。也不能说这个人很差,也能做科研 发文章。
我知道你说的谁
那你的point应该是家里有关系可以把这边100名的ap塞到top2,而不是搞噱头说这边100多名的ap回国能去top2
本硕博然后留校的也认识一些,基本都是很会搞关系的,科研就不用看了
是这样的,说实话很多人在这边读书读的太单纯了。国内的大学和美国非常不一样的玩法。即使Top2的留校名额,也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学生工作系列,科研可以弱一些但是学生工作经验丰富,这是管理序列后备干部; 第二类是工程能力强,能给大佬们拉项目出活,大佬一句话就能留校; 第三类是纯学术序列,这个才是对应于海外留学的类别。 所以你说的这个情况很普遍,因为Top2党政任务是非常重的
请看清楚, “再说一个吧”。 我举的另一个例子这个人一直都是国内的。。。
我举了其他10个例子都是事实。。。而不是噱头
你的情况应该是国内学校觉得你能在美国拿到好的offer然后招不到你,所以没有给你offer。毕竟要fly out一个candidate,从一开始到谈offer,是很费精力的。
其实能混好美国的和能混好中国的中国人都不少,但我个人感觉在博士、博后到AP阶段两类人的风格有点区别,导致找工作的结果也区别很大。 到资深级别,风格和技能成熟了,又出现了很多两头吃得开的。
美国想要拿到funding讲究研究的连续性和独特之处,得有自己的niche,很冷门的领域文章发不了很高,但是one of a kind也不难找,热门的领域竞争激烈也不见得容易
国内几种情况,一种是很多学校对发表情况有硬线,我找的时候没到就直接面试都没给。 还有给了我flyout但是没要我的,感觉是建系思路和对研究方向的口味和美国人不完全一样,美国有些学校会考虑研究方向是不是齐全或者比较小的系内部能不能互补。 但是对于senior这又都不是问题了,所以senior两边流动性很高。
这些ticket都有了你才有面试机会。然后看你真实水平。大talk,chalk talk,faculty committee轮流talk,然后一起吃饭看social,好学校招faculty没那么容易。
是的 不买数据库真的不能忍 这对于非实验学科而言 就像被卡住了脖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