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组的斯坦福,mit, 卡内基梅隆让我觉得砸钱太有意义了。可是这东西不是想砸就能砸的。你也得能让人家允许你砸。 shalalala2 发表于 2020-12-03 19:54
对啊, 我看一堆德州A&M毕业的还喜欢带自己学校的帽子,在自己门口插快学校的牌子呢,还有那个老虎头学校 不系只舟 发表于 2020-12-03 17:13
我也看了一集这个节目。 感觉斯坦福的小伙子确实不是特别得体。还有个女生第一天上班 拿出一堆娃娃,太不 professional 了。 qiuxiang 发表于 2020-12-02 20:42
中美关系下把他当靶子,大家开心开心。 何况他又不是啥正宗斯坦福的,而且还没有JD学位。。。 fredman 发表于 2020-12-02 20:43
综艺要的就是这个节目效果 wanttoknow 发表于 2020-12-02 21:07
对。这两个人是我最不喜欢的。那个拿一堆玩偶的女生后面也有很多不恰当的言辞表现。非常没有礼貌。这个斯坦福的也是名不副实。网上有人讲,他是富二代镀金的。 还有一个留美的居然英文说得奇烂无比,然后说是因为疫情没能回美国上课所以英文退步。他那个英文简直是惨不忍睹。 这季的选手真的是太一言难尽。感觉应该是上季收视率好,一些资本在后面推自己的关系户。 uglysusan 发表于 2020-12-02 20:51
LLM一年就能拿吧,实际上课8个月 NataliePortman 发表于 2020-12-02 22:05
虽然我对斯坦福没啥好感,不过国内电视剧娱乐节目里海归一般都是反面角色啊。cheesecakefun 发表于 2020-12-02 22:21
既然是靠关系上去的,难道不该是更珍惜这机会吗,好好学学上一季的“好运来”啊 。。。这都乱七八糟的表现啥呢啊 心跳的希望 发表于 2020-12-02 21:28
加州那边USC一堆英语口语狂烂的富二代,这个英语狂烂的男生开卡宴去君合实习的。不过这个男生看后面几期的表现,倒是让我有点刮目相看。总体而言这个男生有点小聪明,本质不坏,当律师不合适,但做生意的话会很有灵气。斯坦福王后来在实习过程中被社会毒打了,最新的一期也改进了很多。总之节目组很open mind,可以包容这些这些很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年轻人,本身就是观念的进步。 甜甜圈123 发表于 2020-12-02 22:18
电视上政治正确肯定不会捧美国名校毕业生吧 COHomeSearch 发表于 2020-12-02 20:42
斯坦福读了个 LLM。 LLM烂大街的。 Huaren064920 发表于 2020-12-02 21:20
就是,国内的所有媒体都在创造一个印象,就是去外国读书,尤其是美国留学的都是垃圾,已达到吓退人民群众送子女赴美留学的目的,从而更大限度地把美元外汇留在国内 baobao557 发表于 2020-12-02 22:36
什么垃圾文章 上来就带偏见 “我也遇到过好几位95后,假如他们是顶尖名校毕业,你很难不从认识他的第一秒钟就知道他们的母校,你也很难不收到他周围同事的反馈:高傲,难合作,不配合“ nekomimi 发表于 2020-12-02 20:41
斯坦福秒杀二本有啥看头呢?人人想看的是二本大败斯坦福,因为日常生活中看不太到 aawolverine 发表于 2020-12-02 23:49
不觉得是进步。是节目组势力。 真的进步,多一些丁辉这样的人啊? 对这两个人open mind, 不过是因为背景而已。能够自费去斯坦福的,自费在南加的,和丁辉这样的就是两个世界的… uglysusan 发表于 2020-12-02 22:33
不问别的,就想问问研三是个什么?我还真去瞅了两眼,看他们面试排名。那个在加州英文烂的男生估计家里很有钱,律所觉得他见过大世面。估计丁辉之后会被留下来,节目一般先抑后扬,而且他已经在好的事物所有一年工作经验了,直接能用了。里面有个子高的女实习生,就是那个说自己慢热的那个我觉得有潜力,其他两个女生,粉红女生经常扭捏,另一个戴只鸡的感觉很白目幼稚。 gemeaux0602 发表于 2020-12-02 22:58
在某大厂工作多年的S小姐向我透露:假如他们做一组12人左右的随机候选人面试,她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毕业于清北复交,而哪些又出自985。“不必看简历,气质就不一样。前者更骄傲,后者更朴实。” ------ 我咋觉得清北的更朴实呢,毕竟都见惯了大佬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倒是有些985的一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 ceresgu 发表于 2020-12-03 00:47
砸钱的学会了凡尔赛的表演套路,学不来真知灼见 G_G 发表于 2020-12-02 20:36
回复 72楼believeicanfly的帖子 也未必,我认识的比较牛人的哈佛毕业的人跟普通人刚接触时闲聊提到自己大学也只是说在波士顿上的学,也没见过他们用这些学校的logo的东西。认识好多都是不看LinkedIn不会知道他们藤校出身的人。而且其中有些女生我跟她们聊起藤校经历,都会说刚入藤校的一两年多么难多么不好适应,不会炫耀优越感。虽然他们优越感是应该有的,但真不会傻到在普通人面前炫耀的地步。 圆棱角 发表于 2020-12-03 08:28
你们都太认真了。人设,套路,明白吗?不这样写/表演,这节目连个水响都不会有。 珞珈山街 发表于 2020-12-03 06:50
我是stanford的jd,我都不穿学校logo的衣服 因为红色不好看 一个llm让sls红起来我真是没想到啊没想到 jaehn 发表于 2020-12-02 23:45
工作中接触过哈佛法学院的。无比傲娇。难相处。也有同事是藤校的本科法学院。还进了PIP被辞退。 fadeintoyou 发表于 2020-12-03 02:20
你肯定没看过第一季 心跳的希望 发表于 2020-12-03 10:21
回复 87楼Cath226的帖子 美国企业不让有工作经验的人做intern,不是歧视大龄,而是要保持公平,同时也避免浪费资源。 aiyamayayongle 发表于 2020-12-03 10:38
回复 1楼bilibiniu的帖子 真是笑死人,斯坦福毕业的用个校名带子也不行?提到斯坦福就是在卖弄?这些观众评委该是多么的玻璃心。自己对名校有自卑心理不应该强加给别人,MIT毕业的人会在乎别人用个斯坦福的袋子?谷歌的人会在乎别人提到斯坦福?说到底国内的职场文化就是有毒 killfox 发表于 2020-12-03 10:26
我觉得第一季梅桢也挺套路的。。。 Cath226 发表于 2020-12-03 10:26
不会啊,撒贝宁现在拿出来北大的东西也不会让人反感啊 可是王骁的目前的实际本事跟名校不配套啊, 所以看着就特别别扭了 心跳的希望 发表于 2020-12-03 11:08
我打开一看,笑了。原来是那位著名的“斯坦福哥”王骁。
王骁是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的选手,这个记录名校毕业生在一所著名律所实习的真人秀最近大火,焦点就在于他和另一位选手丁辉。
可能是节目组有意为之,这两个人的背景差异,几乎就是“精英”和“普通人”的阶级差异:
王骁,本科是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系,硕士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获奖无数,研三同时拿到了牛津和斯坦福的offer。实习经历都是国际组织。理想是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法律师。25岁一毕业就得到业内顶级律所的面试。
在面试的时候他一口气报完自己的辉煌简历,结束语是"以上就是我简单的自我介绍"。
群众纷纷惊呼,简单?这叫简单?
再看丁辉,本科是不知名二本院校,专业为非法律方向,在某销售部门工作一年后裸辞考研,才考上了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律硕士。毕业后进入锦天城律所工作一年,以29岁“高龄“再次裸辞来参加面试。
被问到来做律师的三个原因是不用考数学;为了证明给女朋友看;律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
很真实,但更沉重,难怪在听完他的简历后,嘉宾给了他“背水一战”哥的称呼。
一个是精心规划,完美无缺,金光闪闪的精英履历;一个是起点平平,忽高忽低,磕磕碰碰的普通履历。
如果你是“红圈所“的面试官,你会怎么选?
实际上,在真实的世界里,后者的简历根本不会被递到大律师面前。
顺便科普,国内法律界的“五院四系”——即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四系”指北大、人大、吉大、武大的法律系,是国内律所人才的口袋学校。
真人秀里招聘的“君合”,又是法律界赫赫有名的”红圈所"。(红圈所:指金杜、君合、方达、竞天公诚、通商、等国内最顶尖的八大律所)据说红圈所的实习生一旦转正,起薪通常是2万起。
令人不适的王骁
一开始惊艳全场的王骁,很快引起了人们的不适。
他无时无刻不在刷的“斯坦福”存在感,也就罢了。面试时,他穿的T恤是斯坦福的;上班时,他随手掏出的水杯是斯坦福的,工牌挂绳也是斯坦福的。
自我介绍时,别人说自己的年龄姓名学校,他说自己对海比较感兴趣,“实习之后花了两周环绕牙买加。”我们可以理解为,名校生的自恋,谁让你确实是牛校毕业呢。
但后来的几次任务处理,王骁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
写法律文书,他引用错了法律,暴露出他对大陆法系的不熟悉。
群体辩论的时候,他表现也并不出彩。
在谈判任务中,他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
在小组讨论时只关注领导,甚至有点谄媚。
在得到了郭律师的肯定后,王骁露出了笑容。
中午点餐,王骁特地跑去向行政打听郭律师的口味,其实完全可以当面问,却非要多此一举。
对同伴缺乏尊重,数次打断别人发言,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
最夸张的是,在谈判桌上,他对对方律师直接说出了“我可能和你上的不是一个法学院"这样既傲慢又幼稚的话,直接把对方律师给气笑了。
还把带教律师气了个够呛。
看到这里,即便是有真人秀的剧本,也让人不禁怀疑,他在斯坦福法学院到底学到了啥?“精英“都这样吗?
而王骁,却让我回忆起来不少工作中遇到过的一类人。他们的背景都高度相似:不是国内的清北复交,就是美国的藤校;他们的职业也高度类似:不是投行、证券、就是咨询公司或是律所。
我也采访过数位在大厂和名企的资深HR,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名校生的这种眼高手低的"空心人"现象,绝非孤例。
在某大厂工作多年的S小姐向我透露:假如他们做一组12人左右的随机候选人面试,她能一眼就看出哪些毕业于清北复交,而哪些又出自985。“不必看简历,气质就不一样。前者更骄傲,后者更朴实。”
我也遇到过好几位95后,假如他们是顶尖名校毕业,你很难不从认识他的第一秒钟就知道他们的母校,你也很难不收到他周围同事的反馈:高傲,难合作,不配合。
我观察到的这种现象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也怀疑:这会不会是我们对顶尖名校生的偏见?(毕竟我们大多数人也不是以上任何一所名校毕业的)
但在大洋彼岸,似乎也有人同意我的观察:
在《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一书中,作者劳伦.A.里维拉说:
“大多数进入顶尖学校的学生,他们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一直被培养成在高位轨道上竞争,他们的人生已经习惯了‘竞争’模式。
在校期间,顶尖学校的行政体系也不断以书面形式向学生重复(他们是)“最优秀、最聪明”的咒语——学生不停地被告知自己是“被选中的”,是“世界未来的领袖,是历史的推动者、塑造者,是他们这一代的意义创造者”。
许多人渐渐内化了这套咒语,开始相信——即使不想公开承认——他们属于最优秀的人,自己的精英地位理所应得。
看了这位美国社会学家的分析,我恍然大悟——原来学霸也是会被洗脑的!
“名牌学校的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认为自己是最优秀、最聪明的,理应获得高地位和高收入,从事的工作既要带来智力上的满足又要令人感觉愉快。但是,这样的愿景与金融、咨询和律所初级岗位相对例行公事的本质存在冲突。“
作者继续写道。
如今,一模一样的场景,在中国一线城市的职场也在发生。难怪大厂的S小姐私下里跟我调侃:如今除了他们对口的少数几个专业,海外名校生的“性价比”明显下降了。
令人揪心的丁辉
丁辉这个人物,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和同情,跟他身上的标签有关系:大龄裸辞、跨行跨界、背水一战。
在常人看来,他的经历充满了逆袭的悲壮色彩。但在名企HR那里,就是极高的风险,因为“缺乏规划,也缺乏稳定”。
更何况他在面试时的回答,虽真实,却是大忌讳:
“律师地位高”,说明他看问题浮于表面,如果遇到更高社会地位的选择,他会不会还会裸辞?
“不用考数学”,也是一个破绽百出的答案,暴露出了逃避困难和初心的不坚定。
至于“要证明给女友看”的理由,只有外因,却没有内驱力,就像一位大学招生官,面对一位“我妈妈要我考这个专业”的学生,也很难给出offer是一个道理。
但我们细看他的成长轨迹,他有混沌期,但一旦发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爆发力是很强的。
先是考上了华东政法的研究生,后来又进入了业内极为知名的锦天城律所,人生两次重大转折都实现了,这样的轨迹虽然坎坷,却能看出一条明显的上升曲线。
说明他不仅学习能力极强、有毅力、敢改变,对目标和实现路径也异常清晰。
但是,离君合这样的顶级律所的要求依然有差距。
共谋
名企青睐名校,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选一个名校毕业的候选人,本质上是一个概率问题,至少风险要远远低于一个二本的同学,这就是名企们心目中的“稳定”。
实际上,这也算雇主、名校们的某种共谋,某种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
还是《出身》的作者说:
在美国,刚毕业的本科生能找到的薪水最高的初级工作有三类:投资银行、管理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进入这类公司工作,能让刚毕业的学生直升到全美家庭收入的前10%。他们的薪水通常是同校从事其他工作毕业生的2-4倍。
对内行人来说,这三种公司是同类组织,统称为顶级专业服务(eliteprofessional service,简称EPS)公司,这种工作又被称为"三位一体的黄金工作”(the Holy Trinity)或是常春藤联盟“最后的学校”。
目前看来,这种现象在中国也越发趋同。拜地产在过去20年的飞速发展所赐,“三位一体的黄金工作”,可能还应该加上头部地产公司这一项。
这些顶级专业服务公司,无比看重“出身”(pedigree)——在他们看来,求职者的学校和前雇主的名望决定了这一切。出身被视为个人价值和个人成就的最高标志。
要进入这些公司,你只能通过“黄金通道”——通常是全美排名前十五或前二十学校的学生才可以参与竞争。越是业内顶尖的公司,需要你的学校排名越靠前。
作为家长,我们还要瞄准顶尖名校吗?
哈佛校长德鲁·福斯特(Drew Faust)曾在2008年毕业典礼致辞时说:
“我刚当校长时,你们问我的第一件事不是课程、指导、教员联系方式,而是问我:‘为什么哈佛有这么多人去了华尔街?去了金融机构、咨询公司、投资银行?’……哈佛毕业生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连哈佛校长就发出了这类天问,恐怕基于现实利益的选择,依然还是大多数名校毕业生的选择。
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社会地位,理想主义的口号在这些面前,还是显得弱爆了。
世界上能有几个张桂梅校长呢?世界上多的还是如你我这般,自己平凡而希望孩子不平凡,自己吃过苦头而希望孩子少受点苦的父母罢了。
但是,优秀只有一种定义吗?
在看《令人心动的offer》时,更令我不适的是,来自斯坦福的王骁得到了面试官一致的Yes,来自常熟理工的丁辉却得到了一致的Why。
在王骁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者所有的顶级配置,就像一辆豪华的跑车,但是我感受不到他的人性和温度。他更像是那种把"竞争"内化了的人。换句话说,我看不到"人味儿"。
在丁辉身上,我反而看到了被生活教育过的痛苦和觉醒,我看到了他的“选择”。所谓的“背水一战”,被很多人质疑,不过,我倒是看到了"终身学习者"的精神。
心态开放,把自己放在低位,一直努力,他终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即便他最终不在红圈所留下来,他的人生,终将活得不错。
🔥 最新回帖
能说说怎么值法?是学得比别人扎实吗?还是工作单位职场爬升看学校牌子?
还有license plate frame: XX university alumi, 贴车玻璃的stick: XX university/ XX(大学简称) - engineering/business, 等等.
我试过吃饭时有对白人老夫妇过来搭讪, 问我是不是xx 大学校友. 原来他们看到我穿的hoodie所以过来say hi. 当时两人也穿了学校logo的hoodie, 告诉我他们是7x年XX college毕业的, 他们不时会回学校转转, 到书店买些印有学校logo的goodies, 还告诉我他们的孙子也进了XX college, 将是家的第四代XX大学校友.
归根结底, 两国人民的文化/对母校的情意结不同而已.
🛋️ 沙发板凳
何况他又不是啥正宗斯坦福的,而且还没有JD学位。。。
对。这两个人是我最不喜欢的。那个拿一堆玩偶的女生后面也有很多不恰当的言辞表现。非常没有礼貌。这个斯坦福的也是名不副实。网上有人讲,他是富二代镀金的。 还有一个留美的居然英文说得奇烂无比,然后说是因为疫情没能回美国上课所以英文退步。他那个英文简直是惨不忍睹。 这季的选手真的是太一言难尽。感觉应该是上季收视率好,一些资本在后面推自己的关系户。
是llm吗?不值钱的
导演组安排的节目效果吧,飞机大炮肯定打不过小米加步枪的泥腿子。
上一季完全没有这个多抓马, 效果更好
可惜了这一季的加油团
那个女生 ,简直了 。。。答辩为了赢,啥都说 。。。虽然何炅说她还小,再给看看,给她些机会,但是我感觉事后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
既然是靠关系上去的,难道不该是更珍惜这机会吗,好好学学上一季的“好运来”啊 。。。这都乱七八糟的表现啥呢啊
你信你就输了。
生活中斯坦福出来的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本科和博士毕业的。
就是为了节目效果才挑这样的,故意黑名校,然后underdog 逆袭的套路。真正名校毕业的哪个跑去参加这节目就为了月薪两万?
加州那边USC一堆英语口语狂烂的富二代,这个英语狂烂的男生开卡宴去君合实习的。不过这个男生看后面几期的表现,倒是让我有点刮目相看。总体而言这个男生有点小聪明,本质不坏,当律师不合适,但做生意的话会很有灵气。斯坦福王后来在实习过程中被社会毒打了,最新的一期也改进了很多。总之节目组很open mind,可以包容这些这些很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年轻人,本身就是观念的进步。
there are four "sea turtles" in this show
上一季的好运来,两个人真是太牛了!非常的佩服!
不觉得是进步。是节目组势力。 真的进步,多一些丁辉这样的人啊? 对这两个人open mind, 不过是因为背景而已。能够自费去斯坦福的,自费在南加的,和丁辉这样的就是两个世界的…
就是,国内的所有媒体都在创造一个印象,就是去外国读书,尤其是美国留学的都是垃圾,已达到吓退人民群众送子女赴美留学的目的,从而更大限度地把美元外汇留在国内
他只在斯坦福念了8个月,就到处标榜是斯坦福的
根本不是什么海归。斯坦福念了八个月而已
研三同时拿到了牛津和斯坦福的offer。
有不少人是读研的时候申llm 还有同学读完llm回去又把国内研究生论文做完毕业的
Re
说句实话 锦天城和top所不在一个level上 丁辉并不是top所candidate的水平
對啊 看我頭像就知道有多高傲
一个llm让sls红起来我真是没想到啊没想到
學妹 跟 哈佛的陳玉珍
为什么你觉得多点丁辉是diversity,但是多点愿意被社会毒打的富二代不是diversity?本质还是华人根深蒂固的喜欢穷苦人家靠读书或者勤奋的汗水翻身的老套路鸡汤故事。另外现在来美国读一年master是不能等同于富二代的。中产家庭完全就能做到
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毒打的力度。
看微博剧透丁辉被中间来的人替换了,淘汰了
------ 我咋觉得清北的更朴实呢,毕竟都见惯了大佬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倒是有些985的一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样子
“某大厂工作多年的S小姐。。。”
一个螺丝钉得出一个这么蠢的结论。。。贻笑大方。。。
完全没对actually哥刮目相看,反倒觉得jh给他几次高分简直莫名其妙,尤其那个大妈特别偏爱他,带资进组的吧!英文比没出国的人还要烂,连跟老外基本交流都不敢,气场上也一直唯唯诺诺,完全靠同伴带飞,灵气?傻气还差不多,整一个地主家的憨儿子即视感。
说得好
而且他是硕士斯坦福 本科不是吧?
也未必,我认识的比较牛人的哈佛毕业的人跟普通人刚接触时闲聊提到自己大学也只是说在波士顿上的学,也没见过他们用这些学校的logo的东西。认识好多都是不看LinkedIn不会知道他们藤校出身的人。而且其中有些女生我跟她们聊起藤校经历,都会说刚入藤校的一两年多么难多么不好适应,不会炫耀优越感。虽然他们优越感是应该有的,但真不会傻到在普通人面前炫耀的地步。
北大毕业的根本不愿意提本科… 感觉混的不好给北大丢人…
哈哈哈 哈佛毕业的会拐弯抹角地让你自己去猜出他是哈佛毕业的。。。这不。让你好奇自己去查linkedin
哈哈,你说的对。
牛!那么stanford的LLM一般去向是什么呢?
藤校的本科法学院?这是什么东东?
哈佛的同学们说女生一般比较含蓄,都说博士屯上大学的,男生们没想这么多,一般直接说。我想了想好像还真的这样呢。
你肯定没看过第一季
丁辉也是吸引流量来的。
丁辉背景进红圈是有点勉强。但是他之前已经在锦天城干上律师助理了,正经的career path,再干会儿就是正式执业律师,说明锦天城(也是很不错的大所了)没歧视他。他非要裸辞,其实理论上根本不qualify去做实习生,实习生的要求都是在校或者毕业几个月内。你在美国试试毕业两三年再去投intern,你看有人理你没。美国也歧视大龄?
我看律所被黑挺厉害。
没好好看节目。他在国内读的本硕。硕士是北师大的。这个研三是北师大的研三。
上来自我介绍的时候,别人说他好厉害,有人问你本科也是斯坦福嘛?他说“怎么可能,我本硕都在国内”。我觉得人家也没遮掩啥。
真是笑死人,斯坦福毕业的用个校名带子也不行?提到斯坦福就是在卖弄?这些观众评委该是多么的玻璃心。自己对名校有自卑心理不应该强加给别人,MIT毕业的人会在乎别人用个斯坦福的袋子?谷歌的人会在乎别人提到斯坦福?说到底国内的职场文化就是有毒
我觉得第一季梅桢也挺套路的。。。
美国企业不让有工作经验的人做intern,不是歧视大龄,而是要保持公平,同时也避免浪费资源。
对呀,中国企业就不叫“保持公平,避免浪费资源”了?就叫“歧视出身、歧视年龄”了?做人不能双标。
而且节目组开播之前突然可能炒热凡尔赛这个梗可能就是节目组的手笔,用炒热这个梗带出王骁人设,再带动节目热搜。
正解,有一些是真自谦,有一些是说出来就是平时被周围人经常拿来打趣的,听多了经历多了反而名校毕业的人不愿多说这事儿。毕竟普罗大众多啊,老被挤兑或奉承也很烦的。就像这节目和媒体一样,拿着斯坦福做文章,要求完美,谁还敢说自己顶尖名校毕业。
不会啊,撒贝宁现在拿出来北大的东西也不会让人反感啊
可是王骁的目前的实际本事跟名校不配套啊, 所以看着就特别别扭了
梅帧我觉得是被家里灌输的“万年老二”想法给耽误了
怎么不配套了? 他对国内法律不熟,但不代表他能力不好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