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特朗普早就赢了,只不过没人愿意让他说 原创 西塞罗 海边的西塞罗 昨天 在正式开始写这篇之前,我先声明三点: 第一,我不认为特朗普在耍赖,但我不站特朗普。 第二,我对拜登或民主党人作票的说法报谨慎态度,但我也不站他们。 第三,跟上篇一样,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理解眼下美国正在发生事情的角度。历史学告诉我们,一个事件一旦发生之后,完全的真相就不可考了,剩余的只是对事件的解读。而我认为,我将为您提供的这个解读,在中文舆论圈中,是相对客观中立,也能成其一说。帮您理解这场改变世界的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1 他还真没耍赖 很多人,都会对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大选日结束第二天)凌晨特朗普突然做的那个声明印象深刻。 在那个声明当中,特朗普宣布自己已经胜选,并要求联邦最高法院立即下令停止各州计票。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这就是典型的耍赖么!票都还没算完呢,你就提前宣布自己胜选了? 然后当天天一亮,美国最高法院没搭理他,各州继续计票,摇摆州接连神奇转蓝。他这个演讲就成了笑柄,各种段子就来了。 应当说,咱们中国人的思维,比较缺乏逻辑能力,但最擅长编段子。我那天所有业余时间,都在看各种编排特朗普耍赖的段子,度过了十分欢乐的一天。 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觉得最搞笑的: 听牌的懂王摸了一张牌, 突然大喊一声:“胡啦!” 随后立刻把牌桌一掀, 揪起旁边的最高法大法官:你看见朕的天胡了没有?! 大法官点头如捣蒜:看见了!看见了! 怎料睡王歪嘴一笑, 他不慌不忙从自己的袖管里 掏出早已准备好的自摸清一色一条龙…… 好段子的特点,就是能简明扼要、语气幽默的把几个槽点都吐了。而这个段子里,特朗普的耍赖、拜登的作弊、以及联邦最高法院对总统的畏惧,都给惟妙惟肖的点到了。 可惜它终究只是段子,严肃的考察下,这些槽点没有一个是逼近事实的。 特朗普耍赖了吗?没有。 拜登作弊了吗?应该没有。 包括联邦最高法院在内的机构理特朗普了吗?肯定没有。 实际上,11月4日我听了川普那段演说之后,就觉得大选应该就这样了,特朗普胜选。然后安心去天猫上订了两箱辣条。(我是各种群里都是为数不多赌拜登会赢的人,特朗普胜选我得赔一堆人辣条) 然后北京时间当天晚上,我发现选票居然还在计算!联邦最高法院屁都没放一声!拜登还把威斯康星翻蓝了! 我就顿时觉得很奇幻,又去查了查美国宪法,一边查还一边嘀咕:“难道我也老年痴呆了?记差了?” 后来发现没有,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中确实是这么写的: 国会可决定选出选举人的时间以及选举人的投票日期,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装个逼,把英文原文也放这儿: The Congress may determine the Time of chusing the Electors, and the Day on which they shall give their Votes; which Day shall be the same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给不太懂美国政治玩法的小伙伴们解释一下,美国总统实际是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的。每个州在大选日当天投票,决定究竟推选哪个党的选举人,所以大选日,其实就是宪法中所说的“选出选举人的时间”。然后这些人在再某一天完成仪式性的投票,即所谓“选举人的投票日期”。 然后,美国宪法规定,这两个日期必须分别全国统一(抛去选举人不忠的极端情况,后一个日期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了)。 结合美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说,各州必须在大选日当天决定选举人是哪个党的谁谁谁。 而一旦决定选举人的党派,他能投的只会是自己党的那个候选人。 所以结合起来说,按美国宪法的规定,各州必须在大选当天决定他们投谁的票。 美国宪法为什么这么规定呢?这事儿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很好理解。 1787年制宪会议的时候,美国还是个松散的邦联,宪法原文主要协调各州之间的利益关系。选总统这么重要的各州博弈,如果有的州先决定选谁,有的州后决定选谁,那么后宣布的州就具有了某种“偷看底牌”的优势,给作弊留下了空间。 所以美国宪法为了堵住这个漏洞,规定各州必须同时“亮牌”,以保障公平。 我觉得,美国宪法是制定在18世纪,通讯技术不发达,如果制定在当今,建国者们一定会规定各州不仅要同一天定选票,还要同一时间定选票,把各环节出幺蛾子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很多人,都会对当地时间11月4日(美国大选日结束第二天)凌晨特朗普突然做的那个声明印象深刻。
在那个声明当中,特朗普宣布自己已经胜选,并要求联邦最高法院立即下令停止各州计票。
可惜它终究只是段子,严肃的考察下,这些槽点没有一个是逼近事实的。 特朗普耍赖了吗?没有。 拜登作弊了吗?应该没有。 包括联邦最高法院在内的机构理特朗普了吗?肯定没有。 实际上,11月4日我听了川普那段演说之后,就觉得大选应该就这样了,特朗普胜选。然后安心去天猫上订了两箱辣条。(我是各种群里都是为数不多赌拜登会赢的人,特朗普胜选我得赔一堆人辣条) 然后北京时间当天晚上,我发现选票居然还在计算!联邦最高法院屁都没放一声!拜登还把威斯康星翻蓝了! 我就顿时觉得很奇幻,又去查了查美国宪法,一边查还一边嘀咕:“难道我也老年痴呆了?记差了?” 后来发现没有,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中确实是这么写的: 国会可决定选出选举人的时间以及选举人的投票日期,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装个逼,把英文原文也放这儿: The Congress may determine the Time of chusing the Electors, and the Day on which they shall give their Votes; which Day shall be the same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该日期须全国统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给不太懂美国政治玩法的小伙伴们解释一下,美国总统实际是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的。每个州在大选日当天投票,决定究竟推选哪个党的选举人,所以大选日,其实就是宪法中所说的“选出选举人的时间”。然后这些人在再某一天完成仪式性的投票,即所谓“选举人的投票日期”。 然后,美国宪法规定,这两个日期必须分别全国统一(抛去选举人不忠的极端情况,后一个日期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了)。 结合美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说,各州必须在大选日当天决定选举人是哪个党的谁谁谁。 而一旦决定选举人的党派,他能投的只会是自己党的那个候选人。 所以结合起来说,按美国宪法的规定,各州必须在大选当天决定他们投谁的票。 美国宪法为什么这么规定呢?这事儿看似不近人情,其实很好理解。 1787年制宪会议的时候,美国还是个松散的邦联,宪法原文主要协调各州之间的利益关系。选总统这么重要的各州博弈,如果有的州先决定选谁,有的州后决定选谁,那么后宣布的州就具有了某种“偷看底牌”的优势,给作弊留下了空间。
2 百年前故事的精准复刻
有人可能会说了,你这么解读美国宪法有现实依据吗? 这是个好问题。法学上有个常识,一个法条(尤其是宪法里的法条)如果在制定出来后就从没被应用过,跟废纸就没什么区别。 法律的效力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但问题是,关于选举日必须出结果这事儿,美国人还真tm就实践过,而且对这次特别有参考价值,我们讲讲这个故事。 话说1876年,当时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未散,北军总司令出身的总统格兰特即将卸任。 南方的民主党人对北方共和党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奴役”愤恨交加,急于借这次大选完成“复仇”。于是他们推出了出身北方的蒂尔登与格兰特的共和党接班人海斯决战。 而这一年的选情恰恰特别胶着,在大选当天,在第一轮计票之后,蒂尔登已获得了184张选举人票,再多拿一票就能当选总统了。
在这个混乱的时刻,在任总统格兰特出手了。
说说特朗普这人。 川黑说,特朗普是有史以来最蛮横的美国总统。 川粉说,特朗普是有史以来最硬气的美国总统。 我说,都是瞎扯。 不信?咱比较一下哈, 同样是要各州在大选日结束后停止计票。 人家格兰特说的是:立刻停止计票!联邦军队安在! 川普同志喊的是:立刻停止计票!最高法,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就问你,谁蛮横?谁硬气? 那特朗普为什么不叫军队呢? 不是他不想叫,而是他叫不动。 美军中的二把手(一把手是特总这个三军总司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早半年以前就一再重申,美国军队只尊重法律,一旦大选中出了什么乱子,军队两不相帮。
所以格兰特当年能以军队为后盾叫停计票,特朗普也可以——理论上可以。 但现实中,这不可能发生,美国军队的手已经软了。 在二战以前,美国军队对内镇压是很狠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工人有几次起义,美军飞机大炮都用上了,打的简直就是小型战争。甚至可以说,联邦陆军当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国内出现内乱。 但进入冷战时代后,美国为了凹它那个民主自由的造型,以示与苏联的区别,越来越不敢对内动用军队了。1974年“水门事件”的最后时段,游行示威打到白宫门口要尼克松下台。尼克松问国务卿基辛格,说要不咱调军队保卫一下白宫?
4 拜登没必要作弊
再说说拜登。 昨天我在稿子里说,我觉得拜登不太可能作弊,有的网友在留言里还不高兴。 其实我的意思是,拜登确实有作弊嫌疑,但他真的没必要作弊。 这个道理,就跟已经贪污了银行金库的行长不必再去蒙面抢银行一样。 明明可以用一种更高明、更隐秘的阳谋去赢得选举,何必再去搞作票这种露馅风险很大的阴谋呢? 而这个能保拜登必胜的阳谋,就是邮寄选票。 据美媒公开报道,10月26日的时候,希拉里曾给拜登打了一个电话,主要就提醒了他一件事:你可千万别再大选日当天就承认败选啊!要坚持住!
5 最后的美国人
结尾再来说句特朗普, 当地时间11月6日,他又漏了一次脸,开了场新闻发布会。看得出,特朗普此时已经明显很沮丧了。他一开口我还以为他要承认败选。 但特别有意思,美国大多数电视台,在特朗普再次强调“我其实赢了选举”并试图阐述为什么时,都不约而同的把画面给硬掐了——给的理由是害怕他误导公众。
ps:刚正经更了一天,昨天的稿子就出人意料的爆了,感谢大家的抬爱,看完这么长的长文。 这次又写长了,有7500字,看到最后的读者都很不容易,多谢。 求您一个关注、转发和点赞,世界大变局将临,让我们不要走散
这哥们儿水平太高了,很怀疑是一个隐藏的政治教授之类的。 之前就写了卡拉卡拉那篇,现在又写了这篇。太深刻了。 不要看重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的解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