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考题骂战热烈,虽然基本是日/月/年经车轱辘话,还是热热闹闹吵得飞起,是时候祭出几年前的这篇雄文了!当时在隔壁坛几个版上都是高楼 收藏好久就等这时候用,专门注册个ID来发哈哈。只搬运不站队,楼主既非马工亦非考题,纯属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人 --------------搬运线------------ 目前喜欢当教授的多是农村娃,自己父母辈是城市里面当教授的,小孩也常常不愿重蹈覆辙。只说大陆华人,不讨论台湾人和美国人,这些人已经整体富裕了好几代,部分人慢慢回到学术界正常。 这是一个观察结果,拿来跟大家讨论。本想发在fuckty版逗逗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小老师们,不过又烦那几个跳梁小丑纠缠,什么我家不是农村的是县城的。蒙脸好说话。 F版的帖子经常上首页,进去就会发现一帮傻叉上蹿下跳,一副老子天上事情知道一半,地下事情全知道的样子,直欲干呕。偶尔有个言语风骚的大娘就捧上天,一些乐于照顾成全学生的老师偶尔说几句不同意的话就要被踩到地里。唯我独尊的态势怎么看怎么眼熟,今天我突然顿悟,这泥马不就是凤凰男/女的嘴脸么。逻辑分析一下为什么农村娃喜欢当老师,先说清楚这些是大势,不用来争什么个例: 1. 读书改变命运深刻贯穿性格和想法 2. 学校和课堂是最有趣的地方,乐于一辈子也不要离开学校 3. 受课本,老师,父母亲戚,村民吹牛嚼舌根影响,误认为当老师就是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时也有人捧;因为没见过钱,以为当教授院士就叫名利双收,却不知道大千世界,并没有几个人在乎。(讲到这里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前几天颜宁跳槽,科研圈人声鼎沸,有人把消息转到职场微信群, 唯一的反馈是:“无聊,谁关心这种事情”) 4. 能够吃苦,乐于清贫,容易被“耐得寂寞,在推动人类知识的道路上孤独前行”之类的意识形态感动,能够从事长年的艰苦劳动但同时自我催眠,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大意义(科研),“出名”(发paper) 5. 自打中小学学了知识瞬间感觉比周遭人事物高出几个档次,渐渐形成说话自带权威的习惯;进了大学发现没有人屌,只好憋着一股气。做老师是最适合的职业,无论上课还是带研究生做科研,都可以在某个小范围里施展权威得意洋洋 6. 第5点延伸,乐于压制管理制度上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学生),没有能力共事甚至管理跟自己平等的成年人(例如公司里)。同时可以解释为何一些在美国的中国教授只敢压迫中国学生,对洋人毕恭毕敬 7. 不愿意了解自己以外的世界,除了paper和proposal,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兴趣。宁可在网上灌水也不愿读两本“闲书”。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工作繁忙,科研是24x7的苦力,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但客观上造成眼界狭窄,自以为是。这种自以为是不断造成虚幻的满足感,推动人越走越远直到退休 8. 由于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朋友圈渐渐集中于教师群体,互相吹捧进一步自我催眠;偶尔想试着融入别的圈子也不被人待见,自打没趣便又回去了 9. 农村人轻视女性。农村男娃做教授,一心扑科研,不关心老婆孩子,晚上周末时间以自己高兴为主不陪伴家人,没有任何心理压力,随时以工作扯借口 10. 从小不见世面,不知道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做,也不懂如何去为做那些事情打基础;同时资源有限,父母无法给予任何指导或者经济支持 11. 基本没有同辈压力,当上老师吃上皇粮就算是儿时玩伴中混的不错的;不像城里孩子长大了再聚,当教授的比较没脸,无钱无权,人家讨论插不上话,一开口就冷场 12. 当老师超过5年,skill set越来越窄,市场价值越来越小,年龄越来越大,高不成低不就,不再有机会重入社会 13. 对社会一无所知,以院士为神,驴子面前吊的萝卜,却不知早已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院士一年收入低于普通大公司的中层管理,大约相当于资深技术岗;假设能够调动一亿人民币资金,大概相当于普通大公司Director级,上面还有至少4级。假设极小比例的教授从业二十年能上院士,公司普通员工十年做上D级的成千上万 14. 回到美国大环境,农村娃职业发展可能中,确实当老师是最好的结果。即使能进业界做技术也混不出头,英文差,没有能力升上管理层,更没有能力进入主流商业领域 15. 由于上升渠道的限制,跳槽又麻烦,钱权名利要啥没啥(虽然自以为都有),极易形成tunnel vision,坐井观天 16. 感觉还有很多小点,懒得写了,随意补充 讲到这里F版教授们,什么妹什么肉的,该急着搜肠刮肚的想反唇相讥了。可惜生活不是写论文,拼死命的找一两点逻辑漏洞来攻击对其他老师也许有用,学术圈的玩法;对井外的人,看一群青蛙跳来跳去只觉得好笑,难道不懂什么叫80-20,抓大放小吗? 为了加速撕逼的进程,我也帮一把,省得还有关于你又不是教授你懂个屁,或者你意淫了一大堆又没有数据支持的讨论。以下是数据点: 1. 家人。虽然我极尽讽刺的扯了这么一大摊,好似对教授有深仇大恨,其实不然。我的父辈就是中国名校教授,从农村出来把家安到大城市,让我生长在好地方,从小跟着各种学术会议游山玩水增长见识。在我还是半大孩子的时候父辈已经在学术和行政职务做到了很高的位子,可以说F版上大部分人还需要十数年也不一定能达得到。但是,从我很小就一直告诉我,除非特别喜欢(反正生活无忧)不要走学术道路,整天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绞尽脑汁。上面我列举的那些,都可算是言传身教。可以走的路还有很多,去学商业、法律都很好 2. 儿时玩伴。爸妈是做教授的人自然知道,在商品房普及之前大家都住在大学校园里,上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玩伴也都是各个系别教授家的小孩,一路都是同学,家教大同小异。在我常年保持联系的十几二十号人里,只有一个现在大学里做教授;大概一小半人在欧美读了博士然后进入各行各业,其他都是本科毕业就工作了,混的非常好 3. 大学同学。同样是在二都读的大学,理工科系,系里一半当地人或者其他大城市娃,这些人到现在没有一个做老师。当时成绩一般或者性格内向的都进了政府机关,类似于房地局之类的实权部门;外向的都在大企业,到这个年纪也都是中高管理层了,大家需要办点事同学群里说一声容易的很。多的没法列举了,就说我自己寝室四个人:一个在北京国有大银行,一个在法兰克福做金融衍生品交易,我在美国投行;第四个是中南部农村娃,博士期间以通讯作者在某Nature高分子刊上发了review,后回国做教授 4. 美国博士老板。中国农村出来的,符合上面说的全部。美国院士,中国捞钱,在我毕业后一次升职跟我吹牛说你知道我现在收入多少,说出来我扑哧一声笑了。你这么搞搞了二三十年,不过我刚毕业时候的水准啊。因为当年对组里中国学生非常苛刻,美国学生随便送文章毕业,所以我现在打击他也是毫不留情。他自己也知道理工科科研道路不好混,早早规划一路把小孩送进了达特茅斯读商科,毕业进华尔街工作。早几年我在某个PE资本工作,博士老板某个项目发了几篇好文章,申了专利,自己吹牛应用价值把自己都吹高潮了,找到我希望能搞点钱开公司。我看了BP一头汗,真是在象牙塔里呆傻了一点基本的商业常识market sizing都不懂,成本分析一塌糊涂,burn rate计算完全是错的。那时候还年轻抹不开面子,帮他联系了几个VC去玩玩,兴冲冲去做presentation,背后被人笑出来。第二年拿了点NSF和学校的钱,用学校提供的incubator场地,自己学生当廉价劳动力搞起了一个startup,一共五十几万,八个月败光了,从此再不提开公司 5. 美国同学朋友。过去十年,博士组里美国学生和中国城市出来的学生全部在美国业界/金融界工作,农村出来的很多回国做教授了。其他校友在业界的联系日趋紧密,经常交流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互相帮助职业发展更上一层。有意思的是当年组里有个小弟,家里是中科院某所大头,院士,其他不说了再说就知道是谁了。属于各路教授嘴里的大腿,过去五六年抱上去搞到青千和各种人才计划的有两位数。因为跟我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类似,到了美国后跟我关系很好很多话题。按说他要做学术真的是轻而易举,但小伙子非常反感坚决不读博士,拿了个硕士出去工作了,家里也不强求自己高兴就好。后来我们聊起来很有同感,大概就是一来路都铺好了没有挑战的事情做了真是没意思,饿不死也发不了财;二来人家要奋斗的目标,我们早就从小看在眼里了,失去了神秘感也就没有了动力。其实自从进入商业社会,我跟家人的沟通反而多了,有很多他们一辈子想了解却无从看到内幕的东西,现在可以经常听我说道 6. 到这里样本容量也不小了,以取样统计来讲,95%置信没什么问题了吧? 好了看到这里,教授们要说麻痹楼主真是精神分裂,到底point在哪里?我有神秘感我干的高兴,关你屁事,你觉得自己牛逼比你牛逼的多了去了,马云比你有钱多了等等。我确实是长周末闲的无聊写写玩玩,但如果教授们耐着性子看到了这里,我真正想说的是请拓宽自己的认知,有些actionable的东西能听进去一点是一点: 1. 你可能并不牛,你认为牛的人可能也没那么牛,你的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点可能比你高的多。所以对学生好一点,这将是你人生中重要的资源 2. 老师就是老师,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成功。虽然也许你给了出国机会,付了点工资,但你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是踩在学生的血泪之上,学生并不欠你什么。老师自己也要吃饭可以理解,但是下次你想扣住高年级学生不让毕业的时候,想利用签证控制学生的时候,想压着文章不发,多加实验冲好杂志学生毕业晚一年就晚一年的时候,请三思 3. 多读书读报关心窗外的世界,不要用不感兴趣作为偷懒的借口,免得在井里越挖越深而不自知。如此一来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二来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做职业规划 4. 请注重自己的仪表,上世纪的科学家都是打领结喝威士忌坐而论道的 5. 科研其实是适合有钱人玩的,不需要为生计打拼的时候更容易做出惊天动力的发现,而不是被热点逼着跟风。但既然现实如此,也请教授们努力顶住压力,多想一步,多做一步,于己于学生都是好事 TellTheTruth 发表于 2020-10-31 01:59
哈哈,中国的贵族没看见有爱当教授的,也没有看得起教授的。也没看见哪个红二代富二代有搞科研的特长,总不能中国就没有教授了吧? zenmebane 发表于 2020-10-31 03:06
太长了,求撒么瑞! diandian98 发表于 2020-10-31 03:07
真无聊至极。不过今天好像版上一下子恢复正常了。。。那些人任务结束了吗? 大鱼吃小鱼 发表于 2020-10-31 03:08
可笑的主题,什么农村娃,都什么年代了,早已城乡一体了,现在农村几乎都没有学校了,该把对农村的偏见彻底的抛弃了。楼主莫非出生在所谓的城市,有种幼稚可笑的心理优越感,只能说楼主太低了。 stone336 发表于 2020-10-31 08:55
也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圈子,见过几个教授。古今中外学二代太多了。也就是八零九零后的教授父母那一代有些断层而已。另外换个角度说,农村娃当教授多,说明这一行业选拔机制公平。 咸鱼红烧肉 发表于 2020-11-01 07:50
--------------搬运线------------ 目前喜欢当教授的多是农村娃,自己父母辈是城市里面当教授的,小孩也常常不愿重蹈覆辙。只说大陆华人,不讨论台湾人和美国人,这些人已经整体富裕了好几代,部分人慢慢回到学术界正常。
这是一个观察结果,拿来跟大家讨论。本想发在fuckty版逗逗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小老师们,不过又烦那几个跳梁小丑纠缠,什么我家不是农村的是县城的。蒙脸好说话。
F版的帖子经常上首页,进去就会发现一帮傻叉上蹿下跳,一副老子天上事情知道一半,地下事情全知道的样子,直欲干呕。偶尔有个言语风骚的大娘就捧上天,一些乐于照顾成全学生的老师偶尔说几句不同意的话就要被踩到地里。唯我独尊的态势怎么看怎么眼熟,今天我突然顿悟,这泥马不就是凤凰男/女的嘴脸么。逻辑分析一下为什么农村娃喜欢当老师,先说清楚这些是大势,不用来争什么个例:
1. 读书改变命运深刻贯穿性格和想法 2. 学校和课堂是最有趣的地方,乐于一辈子也不要离开学校 3. 受课本,老师,父母亲戚,村民吹牛嚼舌根影响,误认为当老师就是出人头地;衣锦还乡时也有人捧;因为没见过钱,以为当教授院士就叫名利双收,却不知道大千世界,并没有几个人在乎。(讲到这里想到一件好笑的事情,前几天颜宁跳槽,科研圈人声鼎沸,有人把消息转到职场微信群, 唯一的反馈是:“无聊,谁关心这种事情”) 4. 能够吃苦,乐于清贫,容易被“耐得寂寞,在推动人类知识的道路上孤独前行”之类的意识形态感动,能够从事长年的艰苦劳动但同时自我催眠,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有大意义(科研),“出名”(发paper) 5. 自打中小学学了知识瞬间感觉比周遭人事物高出几个档次,渐渐形成说话自带权威的习惯;进了大学发现没有人屌,只好憋着一股气。做老师是最适合的职业,无论上课还是带研究生做科研,都可以在某个小范围里施展权威得意洋洋 6. 第5点延伸,乐于压制管理制度上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学生),没有能力共事甚至管理跟自己平等的成年人(例如公司里)。同时可以解释为何一些在美国的中国教授只敢压迫中国学生,对洋人毕恭毕敬 7. 不愿意了解自己以外的世界,除了paper和proposal,对任何事情都打不起兴趣。宁可在网上灌水也不愿读两本“闲书”。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工作繁忙,科研是24x7的苦力,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但客观上造成眼界狭窄,自以为是。这种自以为是不断造成虚幻的满足感,推动人越走越远直到退休 8. 由于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朋友圈渐渐集中于教师群体,互相吹捧进一步自我催眠;偶尔想试着融入别的圈子也不被人待见,自打没趣便又回去了 9. 农村人轻视女性。农村男娃做教授,一心扑科研,不关心老婆孩子,晚上周末时间以自己高兴为主不陪伴家人,没有任何心理压力,随时以工作扯借口 10. 从小不见世面,不知道还有很多别的事情可以做,也不懂如何去为做那些事情打基础;同时资源有限,父母无法给予任何指导或者经济支持 11. 基本没有同辈压力,当上老师吃上皇粮就算是儿时玩伴中混的不错的;不像城里孩子长大了再聚,当教授的比较没脸,无钱无权,人家讨论插不上话,一开口就冷场 12. 当老师超过5年,skill set越来越窄,市场价值越来越小,年龄越来越大,高不成低不就,不再有机会重入社会 13. 对社会一无所知,以院士为神,驴子面前吊的萝卜,却不知早已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院士一年收入低于普通大公司的中层管理,大约相当于资深技术岗;假设能够调动一亿人民币资金,大概相当于普通大公司Director级,上面还有至少4级。假设极小比例的教授从业二十年能上院士,公司普通员工十年做上D级的成千上万 14. 回到美国大环境,农村娃职业发展可能中,确实当老师是最好的结果。即使能进业界做技术也混不出头,英文差,没有能力升上管理层,更没有能力进入主流商业领域 15. 由于上升渠道的限制,跳槽又麻烦,钱权名利要啥没啥(虽然自以为都有),极易形成tunnel vision,坐井观天 16. 感觉还有很多小点,懒得写了,随意补充
讲到这里F版教授们,什么妹什么肉的,该急着搜肠刮肚的想反唇相讥了。可惜生活不是写论文,拼死命的找一两点逻辑漏洞来攻击对其他老师也许有用,学术圈的玩法;对井外的人,看一群青蛙跳来跳去只觉得好笑,难道不懂什么叫80-20,抓大放小吗?
为了加速撕逼的进程,我也帮一把,省得还有关于你又不是教授你懂个屁,或者你意淫了一大堆又没有数据支持的讨论。以下是数据点: 1. 家人。虽然我极尽讽刺的扯了这么一大摊,好似对教授有深仇大恨,其实不然。我的父辈就是中国名校教授,从农村出来把家安到大城市,让我生长在好地方,从小跟着各种学术会议游山玩水增长见识。在我还是半大孩子的时候父辈已经在学术和行政职务做到了很高的位子,可以说F版上大部分人还需要十数年也不一定能达得到。但是,从我很小就一直告诉我,除非特别喜欢(反正生活无忧)不要走学术道路,整天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绞尽脑汁。上面我列举的那些,都可算是言传身教。可以走的路还有很多,去学商业、法律都很好 2. 儿时玩伴。爸妈是做教授的人自然知道,在商品房普及之前大家都住在大学校园里,上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玩伴也都是各个系别教授家的小孩,一路都是同学,家教大同小异。在我常年保持联系的十几二十号人里,只有一个现在大学里做教授;大概一小半人在欧美读了博士然后进入各行各业,其他都是本科毕业就工作了,混的非常好 3. 大学同学。同样是在二都读的大学,理工科系,系里一半当地人或者其他大城市娃,这些人到现在没有一个做老师。当时成绩一般或者性格内向的都进了政府机关,类似于房地局之类的实权部门;外向的都在大企业,到这个年纪也都是中高管理层了,大家需要办点事同学群里说一声容易的很。多的没法列举了,就说我自己寝室四个人:一个在北京国有大银行,一个在法兰克福做金融衍生品交易,我在美国投行;第四个是中南部农村娃,博士期间以通讯作者在某Nature高分子刊上发了review,后回国做教授 4. 美国博士老板。中国农村出来的,符合上面说的全部。美国院士,中国捞钱,在我毕业后一次升职跟我吹牛说你知道我现在收入多少,说出来我扑哧一声笑了。你这么搞搞了二三十年,不过我刚毕业时候的水准啊。因为当年对组里中国学生非常苛刻,美国学生随便送文章毕业,所以我现在打击他也是毫不留情。他自己也知道理工科科研道路不好混,早早规划一路把小孩送进了达特茅斯读商科,毕业进华尔街工作。早几年我在某个PE资本工作,博士老板某个项目发了几篇好文章,申了专利,自己吹牛应用价值把自己都吹高潮了,找到我希望能搞点钱开公司。我看了BP一头汗,真是在象牙塔里呆傻了一点基本的商业常识market sizing都不懂,成本分析一塌糊涂,burn rate计算完全是错的。那时候还年轻抹不开面子,帮他联系了几个VC去玩玩,兴冲冲去做presentation,背后被人笑出来。第二年拿了点NSF和学校的钱,用学校提供的incubator场地,自己学生当廉价劳动力搞起了一个startup,一共五十几万,八个月败光了,从此再不提开公司 5. 美国同学朋友。过去十年,博士组里美国学生和中国城市出来的学生全部在美国业界/金融界工作,农村出来的很多回国做教授了。其他校友在业界的联系日趋紧密,经常交流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互相帮助职业发展更上一层。有意思的是当年组里有个小弟,家里是中科院某所大头,院士,其他不说了再说就知道是谁了。属于各路教授嘴里的大腿,过去五六年抱上去搞到青千和各种人才计划的有两位数。因为跟我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类似,到了美国后跟我关系很好很多话题。按说他要做学术真的是轻而易举,但小伙子非常反感坚决不读博士,拿了个硕士出去工作了,家里也不强求自己高兴就好。后来我们聊起来很有同感,大概就是一来路都铺好了没有挑战的事情做了真是没意思,饿不死也发不了财;二来人家要奋斗的目标,我们早就从小看在眼里了,失去了神秘感也就没有了动力。其实自从进入商业社会,我跟家人的沟通反而多了,有很多他们一辈子想了解却无从看到内幕的东西,现在可以经常听我说道 6. 到这里样本容量也不小了,以取样统计来讲,95%置信没什么问题了吧?
好了看到这里,教授们要说麻痹楼主真是精神分裂,到底point在哪里?我有神秘感我干的高兴,关你屁事,你觉得自己牛逼比你牛逼的多了去了,马云比你有钱多了等等。我确实是长周末闲的无聊写写玩玩,但如果教授们耐着性子看到了这里,我真正想说的是请拓宽自己的认知,有些actionable的东西能听进去一点是一点: 1. 你可能并不牛,你认为牛的人可能也没那么牛,你的学生的职业发展起点可能比你高的多。所以对学生好一点,这将是你人生中重要的资源 2. 老师就是老师,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成功。虽然也许你给了出国机会,付了点工资,但你自己的职业发展也是踩在学生的血泪之上,学生并不欠你什么。老师自己也要吃饭可以理解,但是下次你想扣住高年级学生不让毕业的时候,想利用签证控制学生的时候,想压着文章不发,多加实验冲好杂志学生毕业晚一年就晚一年的时候,请三思 3. 多读书读报关心窗外的世界,不要用不感兴趣作为偷懒的借口,免得在井里越挖越深而不自知。如此一来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二来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做职业规划 4. 请注重自己的仪表,上世纪的科学家都是打领结喝威士忌坐而论道的 5. 科研其实是适合有钱人玩的,不需要为生计打拼的时候更容易做出惊天动力的发现,而不是被热点逼着跟风。但既然现实如此,也请教授们努力顶住压力,多想一步,多做一步,于己于学生都是好事
太长了,求撒么瑞!
很多红二代或者富二代都在当教授,只是比较低调而已。
同求!
农村人喜欢当教授。
原作看不看得上教授谁在乎,但这非得给芸芸众生指点两句的劲头够让人烦的
同感,可能任务快完成了!
写得还可以
不管城市农村的,我的初高中同学里,父母教授的(医学,物理,艺术,环境科学的,航空航天的 ),孩子都没做教授,各行各业都有,也发展的挺好的。
另外,什么叫“当不当”发考题?好像不当的都是拿到了发考题的offer 决定不去的。拿到了,才有所谓的“不当”。那我还说我看不上马云呢!这就证明马云愿意娶我了吗?你都拿不到offer 当和不当完全无意义。
不评判你的话的对错,但你的观点从逻辑上也说不通,农村娃教授们又不是成长在这个年代,所以这个年代再怎么样和他们有关系吗?
mitbbs猥琐男写的也有这么多人捧啊
https://www.mitbbs.com/mwap/forum/article.php?board=Faculty&groupid=31896411&content_type=all
mitbbs猥琐男的圈子,而且那里发帖也不敢用真id,估计是个phd没能力毕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