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金十年'的面相

a
asfew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如何评价民国黄金十年?
01
在三十八年光怪陆离的“中华民国历史”里,一桩至今“圈粉”的建设成就,当属“民国黄金十年”。
民国黄金十年,即1927年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中华民国”,那叫多少“民国粉”仰慕不已的十年高速发展时期。
如果单看账面成绩,那确实是业绩骄人:
十年时间里,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振兴工业”“鼓励垦荒”“流畅货运”等八个响亮口号,各个产业成就都看似“实为巨大”。资本超过百万千万的工厂“均甚多”。“炼钨业”“桐油业”“猪鬃业”等产业高速发展,公认“工业史之新局面。”

同样叫好些“民国粉”神往不已的,当然还有“黄金十年”时期那琳琅满目的文艺作品,如雷贯耳的“大师们”,更有小资情调的风雅,少爷太太小姐的悠闲生活。甚至更有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喧嚣,“夜上海”的纸醉金迷。
这叫好些人一阵阵怅然:如果“黄金十年”没被日本全面侵华打断...
如此沉重的历史期待,是否真担得起?

02
这事儿,首先可以看看“黄金十年”最拿得出手的一项成就:工业发展。
如前文所说,“黄金十年”的工业成绩,数据十分好看,但仔细一看~
一直到抗战爆发前,中国除东三省地区外,只有工厂三千多家,等于是平均每十五万中国人才有一家工厂。
除了纺织品产业和桐油产业大幅度增长外,大多数工业品依然完全依赖进口。

而且,就算是看上去高速增长的工业数据,细细对比也是问题严重。
比如关系国计民生的钢铁产量。
“黄金十年”期间,中国的铁产量到1936年,缩水到1927年的十分之一,钢产量一度下滑到1927年的一半,到1933年才艰难回升到1927年的水平。就连机器面粉的产量,1936年都比1927年下降了百分之八十。
要么是下降,要么是原地踏步,连“小有增长”都常是奢求。
以这个意义说,“黄金十年”就是一场表面高速增长下的畸形繁荣。
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并没有质的变化。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工业看似强大,但许多关乎抗战战局的技术装备,依然要指望买买买。
比如中华民国海军装备水平依然裹足不前。
十年间主力战舰仅仅增加了三艘,海军作战飞机只有十架,面对磨刀霍霍的日本海军,几乎好似“小不点”。
海军尚且如此,陆军空军也差不离,除了生产枪械迫击炮外,几乎没有任何自造能力,从重炮到飞机就靠买买买。
而比起产业的畸形来,同样值得一说的,还有另一桩“传说很强大”的成就:教育。

03
多年以来,“民国教育很强大”的说法,在很多场合都深入人心。
大学教授们动辄每月几百法币的高工资,大师们指点江山的风姿...
可民国的教育,真有那么受重视?
号称“文化繁荣”的黄金十年,背后更有真相:占民国教师人数近百分之九十的小学教师,基本生活在贫困里。
比起民国大学教师们“工资基本不动”的滋润生活,民国的小学教师有多少?
比如,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等地,小学教师最低月薪是五元法币,大多数小学教师的年薪也就七八十法币。
放在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小学教师一个月能拿到十几元法币,就算是高工资。

比起对大学的慷慨拨款来,“黄金十年”时期,民国政府对小学教育的投入相当的吝啬。
其后果也当然不止是几位小学教师的“吃饭问题”,而是触目惊心的真相:
“重视教育”的民国,在教育发达的黄金十年时期,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农村的文盲率一度逼近百分之九十。
而最能验出“黄金十年”成色的,则是这个时代里,普通老百姓的民生。

04
首先看工人,哪怕是在公认最繁华的上海,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多在10到25元之间。
这些钱每月除了吃饭交房租,基本就是捉襟见肘,甚至“十家之中,亏短的有四五家之多”。
为了省钱,工人们都是能省则省,居住的房子大多是四五家合租,一家四五口挤一个屋里,厨房共用,以至于“苍蝇遍地,臭气熏天”。
这还属于当时工人里“条件好的”,更多的工人,甚至连屋子租不起,要搭草屋居住。
而北方地区的工资水平,比起上海工人来要差一大截子。
比如,山东济南,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就七块钱。
而在当时公认工资高的铁路系统,铁路工人的最低工资在每月六到二十元左右,入不敷出是常事。

05
更能见证“黄金十年”民生的,则是农民的生活。
可以说,比起北洋时代来,“黄金十年”的农民都堪称苦到家。
首先,整个这十年,恰是中国自然灾害的高发期。
1928到1937年,中国10万灾民规模的灾荒,爆发了118次之多。
包括了水灾旱灾等各种灾害。
灾难如此频繁,农民本来就不堪重负,加上横征暴敛,更把灾荒变成了人祸。

不仅如此,农民还成了“提款机”。
农村田赋附加税滚雪球一般增长,在江苏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农田附加税,比“正税”暴增了五倍。
广东省的田赋五年里增加了三倍。
1935年中国的田赋税额,比1931年就增长了三分之一。
这增长的田赋,地主们当然巧立名目转嫁到农民身上。
“重赋病民”成了普遍现象。

且不说原本就贫困的北方农村,就是公认富庶的南方农村,也呈现出肉眼可见的衰败。
浙江地区“农家贫困,农民破产”。
以产米著称的江南地区,多次爆发米荒。
湖南地区八成的人口“完全沉于饥饿线下”。
经济发达的广东,农户更是大量破产。
正如学者翁有为的叹息,那个时代里,农村“哪有黄金十年”?

06
看懂这样的艰辛,也会看懂接下来的抗战时期,中国遭受到的残酷考验。
PS: 老王去网上找了一本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课本,标价一元六角。

图片@旧书网
对比一下1912年一元的购买力:
1912年的北京,一块大洋能买60斤普通大米(孟天培、甘博《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北京大学出版部1926年版);也可以供6个人去东来顺吃一顿羊肉火锅(据《吴虞日记》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一元六角能买多少,老王就不给大家换算了。 微言之,1927-1937这十年,是一个人言人殊的时代,是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时代。

参考资料:翁有为《民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王先明《民国黄金十年的历史真相》、邵俊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工业经济分析》、王运明《民国小学教师待遇初探》、谢庐明《1930年的强迫识字运动》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刊于《新创造》第二卷,1932年7月22日。
b
bilibiniu
感觉中国90年代以前都是很穷的
m
minqidev
钱钱钱,感觉只有钱,但是30年代受教育得人里面出来得大师,还是要承认得。 起码,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甚至长沙,是大面积得中小学,许多理科教材都是英文得。 特别是南京,除语文外,中小学得教材全英文,连成绩单都是英文。
痘痘猪
借古讽今?
露lulu
古代说的什么盛世可能就跟这种一样
d
djnes
幸好没生在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