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像河南高考,一群学生学的昏天黑地,但是去清北的人数每年是不变的。所以所有人都更用功了,但是整体来看河南高考考生并没从“更用功”中得到任何好处。 其他省份高考,学生也重视,但是不用这样过劳学习也能考985,这是因为其他省份内卷还不太成气候,而河南内卷严重。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0-10-14 13:41
注意到这个词是在中文论坛里,中国被打贸易战之后出来的新词。 ReesWitherspoon 发表于 2020-10-14 13:46
回复 9楼的帖子 差不多吧,就是说分蛋糕,如果蛋糕不做大(通过战争/新科技/新发明, etc),分蛋糕的人就要恶性竞争抢有限的蛋糕。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0-10-14 13:50
相对封闭的集群里,资源达到上限而人口增多导致的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 比如说中考,以前娃每晚学到10点 能考上重点高中。现在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而教育资源没有显著增加,大家只好都拼学习,娃天天学到1点 还不见得考得上重点。 这个问题我以前没体会,今年表姐儿子中考,最后两个月为了提高成绩最差的政治,把我侄子送到一个老师家住了一个月补习,表姐天天给老师看娃买菜烧饭。我才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 Athen2015 发表于 2020-10-14 13:58
这个词至少5年前就在用了,就是involution这个词。 它本质是指设定数量以提高质量的过程。在社会学中,指的是由于标准提高后,大家耗费大量为了出类拔萃而做许多无用功的事情。具体例子,比如为了卷面分数练字,或者为了刷SAT成绩参加各种补习班。 在任何金字塔形社会中,这个都是个无法避免的现象。当人的功能被异化,人也会变成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商品。 marrydiduknow 发表于 2020-10-14 13:58
谷歌了一下说是爪哇国种水稻,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产量越来越高。这样子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说应该发展机械化大生产?可是科技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啊,在发展新科技的过程中增加产量应该不算太坏? 除去种水稻的说法,你们说一个国家内卷,民主内卷,又是些啥意思啊? ———————- 好像有点懂了,还是华人上的牛人多,谢谢啦! crazyeater 发表于 2020-10-14 13:40
上次那个哈佛博士去了深圳的街道办,还有一堆清北的研究生去杭州的街道办,是不是都是内卷? nycsunshine 发表于 2020-10-14 19:52
我认为内卷就是一个实体不能向外部扩张之后,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所有人付出都更多,但是得不到比原来更好的结果。 大概就像河南高考,一群学生学的昏天黑地,但是去清北的人数每年是不变的。所以所有人都更用功了,但是整体来看河南高考考生并没从“更用功”中得到任何好处。 其他省份高考,学生也重视,但是不用这样过劳学习也能考985,这是因为其他省份内卷还不太成气候,而河南内卷严重。 再比如华人关注的学区房,也是一样道理。学校本身并没有变好,但是因为买的人多,愿意出高价的人多,房子越来越贵了。 这种为了恶性竞争的付出很多时候甚至是无意义的,比如学生考SAT刷分,很多时候差二十分根本不代表水平本身有多大差异,但是为了分高还是要刷。 至于怎么向外扩张,可以通过科技,比如学校通过VR教学,somehow可以在不牺牲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教更多学生。可以通过战争掠夺其他实体的资源,比如二战之后美国的富裕景象。可以通过发明以及结构优化,道理类似科技。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0-10-14 13:41
除去种水稻的说法,你们说一个国家内卷,民主内卷,又是些啥意思啊?
———————-
好像有点懂了,还是华人上的牛人多,谢谢啦!
大概就像河南高考,一群学生学的昏天黑地,但是去清北的人数每年是不变的。所以所有人都更用功了,但是整体来看河南高考考生并没从“更用功”中得到任何好处。 其他省份高考,学生也重视,但是不用这样过劳学习也能考985,这是因为其他省份内卷还不太成气候,而河南内卷严重。
再比如华人关注的学区房,也是一样道理。学校本身并没有变好,但是因为买的人多,愿意出高价的人多,房子越来越贵了。
这种为了恶性竞争的付出很多时候甚至是无意义的,比如学生考SAT刷分,很多时候差二十分根本不代表水平本身有多大差异,但是为了分高还是要刷。
至于怎么向外扩张,可以通过科技,比如学校通过VR教学,somehow可以在不牺牲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教更多学生。可以通过战争掠夺其他实体的资源,比如二战之后美国的富裕景象。可以通过发明以及结构优化,道理类似科技。
就是蛋糕不增长了,嘴多了,内部竞争更残酷了。
哦哦哦,就是说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的意思?
差不多吧,就是说分蛋糕,如果蛋糕不做大(通过战争/新科技/新发明, etc),分蛋糕的人就要恶性竞争抢有限的蛋糕。
就是高端产业被限制进入,蛋糕被固定死,存量竞争的恶性倾轧。
什么时候中国把高端产业都自己发展出来了,这个词就成历史了。
这个问题我以前没体会,今年表姐儿子中考,最后两个月为了提高成绩最差的政治,把我侄子送到一个老师家住了一个月补习,表姐天天给老师看娃买菜烧饭。我才意识到时代真的变了。。。
并不是蛋糕不做大,而是蛋糕被人为限制不能做大。
以前也是一半上高中,一半上三校。
原来是英文翻译过去的。学习到了。
就是萎縮退化,只是墻内這些詞不能用,換個新的,沒文化的共產黨一時弄不懂,發出來能活一段時間。
下载APP
澎湃号·湃客 去APP听 幼儿园已经开始内卷了
自由活动+随机提问+全程观察最恐怖的是,香港幼儿园的面试已经形如社畜申请工作“全面撒网、看运气中奖”的模式,一次让孩子面试6~10家幼儿园,哪家给offer去哪里。
电影院里看电影,有人觉得看不清楚于是站起来看,于是更多的人站起来看,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看电影。 当所有人站着看电影的时候,体验和坐着看电影根本一样,反而大家都觉得很累。
还有华东理工的硕士毕业了卖保险,交大的研究生毕业了做医药代表
太形象了,河南人的优势在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
哇,想起当年的发育学课了。这词儿还能这么用啊,长知识了
就爱看有营养的人发的有营养的帖子。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5817247
高考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嘛?所谓水涨船高,整个中国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就是人口过多资源不足造成的,好不容易人口有下降势头了,为了养老年人又要逼迫人们多生了,无穷尽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