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 活久见

星球大战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源于一份彭博社的报告:
【彭博】-- 香港本地人士正在迅速失去其作为香港首选投资银行家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大陆的竞争对手,后者现在在亚洲这个最大金融中心担任多数高级职位。
鉴于内地人才储备的扩大和中国大陆发行人在香港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这种转变似乎被视为大势所趋,然而最近的变化幅度,甚至震动了一些业内资深人士。他们说,部分原因是在2019年反政府抗议活动撼动这个英国前殖民地之后,中国的证券公司不愿雇用和晋升香港人。
招聘公司Robert Walters Plc表示,当地人在香港投资银行岗位的占比已从两年前的40%下降至约30%,目前60%的职位由内地人士担任,10%的职位由海外人士担任。高管猎头公司Wellesley的估计显示,行业高层人士的趋势与此相似,一半以上的高级职位由大陆人担任 。
这些数据凸显连富裕的香港人都得面对的不确定经济未来,其中许多人通过在崛起的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担任金融中介而昌盛。尽管该行业中一些人在诸如交易这样的角色中享有相对稳定的地位(因较少依赖客户关系),但是这些工作也受到威胁,因为中国使全球企业更容易绕过香港直接进入在岸市场。
Robert Walters香港地区总监John Mullally说,由于极高比率的交易来自中国大陆,可以理解的是中国内地银行家掌握许多这种关系。他说,20年前,大陆人只占该行业的15%,随后广泛的出国留学计画和其他国际经验,帮助中国内地缩小了与香港的技能差距。
甚至香港一些最有经验的银行家在新环境下在难以招架。
Tse曾经在欧美大型投资银行担任董事总经理,现在在中型的内地券商工作。 Tse说,他很难打进新公司的核心圈子。他现在的薪水与十多年前差不多,他所在部门招聘大陆人与香港人的比例是四比一。
Tse说,包括他在内的大多数香港银行家都在学习中国内地的规矩,文化冲击和差异仍然巨大。 Tse要求不要使用全名,因为他无权向媒体发言。
随着来自中国内地银行家的供应增加,香港的薪酬水平正在下降。 Wellesley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Brun表示,过去五年来,高级职位的薪酬下降了15%至20%。一位知情人士说,高级董事总经理的年薪通常在85万美元至175万美元之间,2015年为10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在香港聘雇和晋升大陆员工的不仅是在香港的中国公司。彭博社分析其企业公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摩根士丹利已经晋升约15位内地人士为董事总经理,香港人则为11位 。
高盛集团2018年任命了三位中国公民为合伙人,创下该国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蔡卫。近年来,该公司晋升香港人担任的高级职位大多属于较少需要面对客户的领域,例如交易、研究和支持职能。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均拒绝置评。 Brun说,在香港寻找的人才中,至少有90%的要求普通话流利,并且强烈偏好中国内地的候选人。
c
computer101
不奇怪吧,香港金融行业主要就是背靠了大陆这个大市场,其他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基本中心在新加坡的
星球大战
不奇怪吧,香港金融行业主要就是背靠了大陆这个大市场,其他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基本中心在新加坡的
computer101 发表于 2020-10-12 12:12

啱啊 啱啊
比如1985年的时候,香港人均GDP6400,大陆270,二者相差20多倍。大陆疯狂往香港移民的,香港人说的双非儿童,大陆妹,伴随着特有的歧视,很多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后代生活的更好。仅仅才过了35年,就有论调说以后要返深圳啦,啱啊啱啊。当初很多人却又是何苦来呢!
只是觉得,越来越觉得,生活在哪,重要的是生命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什么结果。古代帝王将相的子孙今又何处去了呢?秦始皇也好 凯撒也罢,说再多为了后代子孙,今日却皆无处可寻。
确实很多朋友在香港做金融业做得挺高的,还有很多美国背景的大陆人才往香港走,再加上目前香港本土年轻人的泛政治化,长远看香港年轻人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
星球大战
确实很多朋友在香港做金融业做得挺高的,还有很多美国背景的大陆人才往香港走,再加上目前香港本土年轻人的泛政治化,长远看香港年轻人的空间确实越来越小。
悬 发表于 2020-10-12 12:49

怪不得他们说,香港年轻人的出路是房奴或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