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转:你知道什么叫内卷吗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10月7日 21点53分 PT
共 (13)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s
somuch
接近 5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你知道什么叫“内卷”吗?
佚名 无所不侃 今天
内卷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原本指的是复旧的收缩或者是器官恢复到原来的尺寸,后来被用来指一种社会或者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之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成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举个生动的例子,古代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内卷的制度。因为古代中国平民逆袭只有科举做官这一条路,科举三年举办一次,两榜进士可能才一二百人,人数都是固定的,一个朝代两三百年基本上不会大变。但是随着天下承平日久,休养生息人口越来越多,参加科举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到了后来,想要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光有才学肯定是不够的。字要写得工整好看,出身要好,甚至相貌也不能太丑,不然皇帝看了不喜欢也没戏。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下明朝的状元卷,通篇文采斐然,字体工整,竟然还没有一个错别字。
也就是说由于竞争过度激烈,
使得选拔逐渐有些偏离原本的初衷
,因为可选的人太多了。基本的标准已经不足以满足筛选了,所以就需要引入其他的筛选标准,哪怕是和初心不吻合的标准,甚至是不那么可靠的标准。 现实生活中,此类“内卷”现象不少,非常值得反思。
1、内卷是无意义的精益求精
比如,在大会场上,几千个茶杯,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蔚为壮观、令人惊叹!那是多少个工作人员、花费多少时间用绳子一点一点校量出来的,这就叫内卷。这种美只能保持瞬间,因为一开会一喝茶全都乱了。 一些地方,提拔干部上级已经定下的人选,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一丝不苛地完成一道又一道的程序,也叫内卷。
2、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
微雕你知道吧,正常的画家是用正常尺寸的纸笔作画,不管是写意还是写实,你欣赏的是画的内容,而微雕却是形式的艺术。今天你能在鼻烟壶上写首诗,明天我就要在核桃上刻一艘船,后天他就能在头发丝上写一篇文章,结果大家都得拿放大镜看,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复杂是真复杂,花费了大量时间、耗尽了意志力,但没有创造性,这就是内卷。
3、内卷是向内演化的雕虫小技
中国高考受到大纲的限制,题目如果超纲就对不起边远地区的考生,可是又要能把人淘汰掉,结果只能向大纲之“内”发展,把题目出得离奇古怪,比如黄花岗起义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都是谁打的?这就是内卷。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是内卷,就这么一本书,一两百年来无数学者没完没了地去发掘,你还能整出什么新东西来呢?但是研究仍在深入,精细还能再精细,现在已经有人研究红楼梦中的管理学及经济学了。
4、内卷是固化社会型态中的一点花样
一种文化达到顶峰而无法转变为新的型态后,只能使自己在内部自寻限制。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诸多规矩、讲究、禁忌就是内卷。什么正月里不能剃头,动土开业择良日等,这都是因为人们没有新的思想产生、没有新鲜事物可以期待,一天到晚只能在平淡的日子中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以增加一点生活的花样。 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耗尽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而陷入内卷的人还乐在其中,不觉得那是悲哀。 内卷告诉我们,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只有不断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我们。 学习真正的新的东西吧,那样国家社会才有希望。
牛
牛伊万
接近 5 年
2 楼
这个词最近特别热,几乎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星
星球大战
接近 5 年
3 楼
资本主义生产过剩 牛奶就被倒进河里 人才培养过剩于市场需求 就叫做内卷了
s
somuch
接近 5 年
4 楼
这个词最近特别热,几乎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牛伊万 发表于 2020-10-07 22:35
是的。 正好看到就转发一下。学习了。
k
kongbua
接近 5 年
5 楼
美国华裔也一样为了竞争大学入学资格
w
wywy123
接近 5 年
6 楼
“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下明朝的状元卷,通篇文采斐然,字体工整,竟然还没有一个错别字。” 这个应该是考后由专人誊写过,为的是防止通过笔迹认人做弊。
Y
Yuanxi
接近 5 年
7 楼
这个词英文是什么?
吕
吕涵紫
接近 5 年
8 楼
卷学终于发展到huaren来了额
k
kaka924924
接近 5 年
9 楼
总看到这个词 一直不知道是什么 感谢科普
S
Snowpig
接近 5 年
10 楼
刷leetcode, 一道破题翻来覆去地蛮力,递归,非递归,动态,回的四种写法;不能出错,一遍写对。。。
y
yunjie1000
接近 5 年
11 楼
ls让我想到孔乙己,茴香的茴字四种写法。。。lol
y
yunjie1000
接近 5 年
12 楼
选拔机制,当人才过剩的时候只有这样了……
爱
爱码仕
接近 5 年
13 楼
其实说白了还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啊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内卷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原本指的是复旧的收缩或者是器官恢复到原来的尺寸,后来被用来指一种社会或者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之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成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举个生动的例子,古代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内卷的制度。因为古代中国平民逆袭只有科举做官这一条路,科举三年举办一次,两榜进士可能才一二百人,人数都是固定的,一个朝代两三百年基本上不会大变。但是随着天下承平日久,休养生息人口越来越多,参加科举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到了后来,想要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光有才学肯定是不够的。字要写得工整好看,出身要好,甚至相貌也不能太丑,不然皇帝看了不喜欢也没戏。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下明朝的状元卷,通篇文采斐然,字体工整,竟然还没有一个错别字。
也就是说由于竞争过度激烈,使得选拔逐渐有些偏离原本的初衷,因为可选的人太多了。基本的标准已经不足以满足筛选了,所以就需要引入其他的筛选标准,哪怕是和初心不吻合的标准,甚至是不那么可靠的标准。 现实生活中,此类“内卷”现象不少,非常值得反思。
1、内卷是无意义的精益求精 比如,在大会场上,几千个茶杯,横看竖看侧看皆成行,蔚为壮观、令人惊叹!那是多少个工作人员、花费多少时间用绳子一点一点校量出来的,这就叫内卷。这种美只能保持瞬间,因为一开会一喝茶全都乱了。 一些地方,提拔干部上级已经定下的人选,再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一丝不苛地完成一道又一道的程序,也叫内卷。 2、内卷是低水平的复杂 微雕你知道吧,正常的画家是用正常尺寸的纸笔作画,不管是写意还是写实,你欣赏的是画的内容,而微雕却是形式的艺术。今天你能在鼻烟壶上写首诗,明天我就要在核桃上刻一艘船,后天他就能在头发丝上写一篇文章,结果大家都得拿放大镜看,这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复杂是真复杂,花费了大量时间、耗尽了意志力,但没有创造性,这就是内卷。 3、内卷是向内演化的雕虫小技 中国高考受到大纲的限制,题目如果超纲就对不起边远地区的考生,可是又要能把人淘汰掉,结果只能向大纲之“内”发展,把题目出得离奇古怪,比如黄花岗起义第一枪、第二枪、第三枪都是谁打的?这就是内卷。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是内卷,就这么一本书,一两百年来无数学者没完没了地去发掘,你还能整出什么新东西来呢?但是研究仍在深入,精细还能再精细,现在已经有人研究红楼梦中的管理学及经济学了。 4、内卷是固化社会型态中的一点花样 一种文化达到顶峰而无法转变为新的型态后,只能使自己在内部自寻限制。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诸多规矩、讲究、禁忌就是内卷。什么正月里不能剃头,动土开业择良日等,这都是因为人们没有新的思想产生、没有新鲜事物可以期待,一天到晚只能在平淡的日子中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以增加一点生活的花样。 内卷是一种无声的悲哀,它耗尽了我们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而陷入内卷的人还乐在其中,不觉得那是悲哀。 内卷告诉我们,精细、复杂、讲究,不等于高级,更不等于先进,只有不断突破、创新和创造,才能不让那种精致的、繁复的、看起来特别敬业的内卷化状态,困扰我们。 学习真正的新的东西吧,那样国家社会才有希望。
是的。 正好看到就转发一下。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