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孩子的母親 永遠也不會是 也不該是他們的朋友。 如何做好母親: Know your bottomline, anything that has to do with health and safety you are the boss listen, listen and listen be curious. stop trying to be a teacher unless they ask you to be one.
回复 1楼舒云卷云的帖子 我家女儿们一直和我很亲。小时候都是甜甜蜜蜜的。 每天给我画卡片, 写着 I love you, you are the best, you are so special 之类的。 高中的这个现在懂事了, 有了很多共同理解,聊天的时候有点像知心朋友一样。有急事需要搭手绝对靠得住。 当然她也还有闹情绪不理人的时候, 因为还是孩子嘛。 我每天早上还是会给她掖被子, 叫醒她的时候还是像叫小宝贝。因为她们还是孩子, 有被信任的需要, 也有被宠爱的需要。
My personal experience is to open your heart and relax a bit. When you play with them, treat them like your friends. I always talk to them as if I am talking to my adult friends. They might not get all the words but they get the respect. I always knock their doors before entering their rooms. Asking for their opinion. If it is okay and I can compromise, I explain my thought but offer them options. We are mostly able to settle in the middle. The key is really to listen and think from their perspective and find the middle ground. The biggest issue of being raised in Asian country is not to give much room for kids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 and be listened. Sometimes, they just want to be hugged and acknowledged. It is really about respect. From my own experience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personally, academic success only gets you so far. As long as they graduated from college with something could be monetized and they enjoy, their physical health, emotion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ey way they present and carry themselves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How to identify and protect their own boundaries while being flexible with others are far more important to girls. Most importantly, how close are they to their true selves. We are lacking the empowerment mindset, which is something we can give to our daughters here.
然后就是多讲道理和大人以身作则了,七岁的孩子其实道理都能讲通了,一起找到问题然后一起想解决办法,互相监督一起做更好的自己。奖罚分明还有大人的以身作则慢慢解决问题,期间肯定有反复有曲折,大人要有耐心,慢慢磨呗。
疫情期间,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其实是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好的契机,比如妈妈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点小忙啥的。
我不跟孩子强调当朋友这件事情,妈妈和朋友是不一样的。角色定位还是要明确一点比较好。
还有我感觉楼主你把管教和quality time有点对立起来了。不妨换个思路,“管教”如果是平心静气讲道理聊天的话也是quality time的一部分啊,一起做更好的自己嘛。即便是鸡飞狗跳的管教,在孩子认错或者讲完道理之后也要以爱的抱抱收场。鸡飞狗跳的管教如果是因为大人一时没忍住情绪失控,那冷静之后记得当着孩子的面承认自己情绪失控是不好的,自己也会努力改进。鸡飞狗跳的管教最糟糕的就是大人有意无意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情绪发泄桶,这其实是一种以大欺小恃强凌弱,非常伤害亲子关系。
养娃是条漫长的修行路,需要很多耐心很多爱还有坚持,与君共勉。
listen, listen and listen
be curious.
stop trying to be a teacher unless they ask you to be one.
我觉的,第一尊重最重要,如果要批评,也得有善意和尊重。第二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不带情绪处理问题。
我对老公也这样,哈哈哈
层主的分享,给了我对抱娃这事极大的肯定。我俩娃从小抱到大,我老被人说(包括我的亲妈和娃爸),少抱点,娃哭不坏的。我是想着,娃需要我抱,那我就抱啊。
有时候娃们饿过头了,看着最喜欢的饭菜也嗷嗷哭,我就抱着颠一会儿,然后试着给他们喂一口,他们真的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坐下自己吃。原来我还有点儿育儿天赋啊,啊哈哈。娃爸最怕娃们吃饭的时候不听话,因为他不知道该拿他们怎么办。
你估计很会抱孩子,孩子被你抱着舒服吧。羡慕会抱孩子的。
首先肯定是那时候没人帮忙,娃都是自己带。所以我妈对我的所有需求甚至小心思都非常了解,基本都能照顾到。
讲道理居多,打我比较少。 挨打都是因为我妈明确讲过不能做有惩罚,然后我还忍不住的。打过了我妈总会再次给我讲道理,然后抱抱亲亲。 如果之前没有warning过的,我出于好奇的,或者不是有意的,比如literally上房揭瓦之类,都没受过惩罚。我特别喜欢看到我妈那又好气又好笑的样子。
爸妈每周都会带我出去玩。有什么新潮玩意儿也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让我尝试。
从我有记忆起,每天晚饭和饭后散步就是一家人聊天的专属时间。很多时候我说学校里的事情,他们听。有时候会问些问题,从来不judge。 聊天也是很平等的,爸妈都没有架子。 我爸是不管我要干什么都是百分百支持的, 我妈有她的想法会说出来,但是基本都让我自己做决定
我妈很爱反思,她自己的经历,都很坦然的讲给我听
从小学到中学对我从严厉管教到基本放手。据我妈说,前面2年严厉点,生活学习习惯都搞好了,她就开始放手。 完全信任我,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小学时我妈就说过,老师和我之间说法不一的话,她一定信我的 到初中时,我已经被授权自己给考卷签字,自己写假条(我的字写得很好,跟我妈字也很像) 偶尔还帮同学签个字,写个假条
中学允许我跟同学们(包括成绩不太好的,有点接近混混的那种)出去溜冰场,唱卡拉ok 那时已经发现自己长得不算好看,物质条件也不好,性格也不咋地,只有成绩特别好 但是好多同学周末出去玩都会叫上我,因为只要我参与,他们的家长就会一路绿灯 这个加上前面签字,让我popular程度大增
我青春期都没怎么叛逆的,因为本来就没被压抑过
我妈每次去开家长会,就跟明星一样,老师家长都让她分享经验 她跟我说,我爱你,不仅是用心,而且还用很多脑
我也不知道呢,自己有娃前从来没抱过孩子,哄过孩子。第一个娃高需求,抱得我手腕、腰椎、颈椎受伤,第二个娃就知道要注意抱的姿势了。
但另一方面,比蛋心理通常没的治就别浪费药了。
要五毛给一快。。
出去看电影,要20,我给五十,看完回家再算。。。
真赞!像你妈妈学习
同意,我从来不记得我妈抱过我,小时候她也从来没有给我讲过故事和我谈过心。但是我三十岁以后和妈妈就是像好朋友一样,几乎天天电话聊天,什么事都说。
我娘也是心理咨询师 是我最好的朋友
还有一种是纵容模式
Authoritarian Authoritative Permissive
我家女儿们一直和我很亲。小时候都是甜甜蜜蜜的。 每天给我画卡片, 写着 I love you, you are the best, you are so special 之类的。
高中的这个现在懂事了, 有了很多共同理解,聊天的时候有点像知心朋友一样。有急事需要搭手绝对靠得住。 当然她也还有闹情绪不理人的时候, 因为还是孩子嘛。 我每天早上还是会给她掖被子, 叫醒她的时候还是像叫小宝贝。因为她们还是孩子, 有被信任的需要, 也有被宠爱的需要。
只要她们的女儿比她们聪明就行。
能做朋友的母女还是有的,这个要看两个人的性格。不能强求。
遇到特别幼稚的,自控能力很差的孩子,没法做朋友。 遇到超好控制的,特别独断的妈妈,没法做朋友。
一般说来,妈妈愿意多倾听孩子,允许孩子发错误,不严苛的妈妈,和孩子关系会好一些。
我也是干这行的,同是我十六岁女儿最好的朋友。做这行的懂人的心理,知道给她怎样的支持鼓励会真的帮到她。
哈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妈的工作本身并不是心理咨询师,但是她也是当年正好有机会学习心理方面尤其是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她曾经给我说这对她的启发真的特别大,而且也的确实践到生活中去了。
我自己的观察是首先她很重视和我的交流,并且尽量从对方舒服的方式,这里也不是说一味顺着宠着,我只能想个反例就是前两天那个追着老公必须说个子丑寅卯的高楼,她打的旗号估计也是加强交流,但结果却是别人更不想张口了。这样我有啥事都想给她说,也慢慢会从和她的交流中学到一些应对问题的办法。其次她能自省,这种自省不是时刻宣讲给子女让你有道德负担的那种,而是像朋友之间讨论一个事,她会谈到自己一些想法的转变。归纳到一起就是尊重吧,真正把我当作一个个体的尊重。
The key is really to listen and think from their perspective and find the middle ground. The biggest issue of being raised in Asian country is not to give much room for kids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 and be listened. Sometimes, they just want to be hugged and acknowledged. It is really about respect.
From my own experience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personally, academic success only gets you so far. As long as they graduated from college with something could be monetized and they enjoy, their physical health, emotion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ey way they present and carry themselves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How to identify and protect their own boundaries while being flexible with others are far more important to girls. Most importantly, how close are they to their true selves. We are lacking the empowerment mindset, which is something we can give to our daughters here.
在命令模式眼里,支持模式就是纵容模式。大实话。
我家和你家的情况很相像,我妈和你妈的教育方式很相像,我和我女儿关系最不好的时候是她13-14岁,总是觉得我的观点不对,反正就是叛逆期吧,我从开始很生气,到最后慢思调理的和她讲道理(因为发现生气根本不管用)15岁突然不叛逆了,开始认真和我讨论问题(护肤/健身/服装搭配/异性小暧昧等)发现我的观点对的时候也是诚心接受,开学以后突然就特别爱学习了,自己报的辅导班,专业舞蹈课,画画课等(我不强迫她学任何兴趣课,所以她以前都比较打酱油,没有那么认真的想学),我也和她说过,我是她妈,我比世上任何人都希望她以后能生活得幸福顺畅,不论她以后选择怎样的生活,我都可以是她最好的倾诉对象,可以帮她一起面对挑战。现在我俩总的来说关系不错,感觉女孩子都有那么一段时间比较叛逆,过后还是一个小棉袄。
是哦!哈哈我们宝宝还很小,我也在慢慢摸索。我妈孕期给我洗脑要多抱娃。还说小孩子很懂的,如果妈妈不得不离开一会要提前跟宝宝说好离开多久。如果回来超过了宝宝的预期就要多抱抱弥补一下。不然小宝宝就会有不安全感。
我的天。好感动。感动你妈妈对宝宝的温柔。
从我和朋友小时候的经历来说,我们倆回想起来觉得最好的陪读陪练不是家长学会孩子应该自己要学的东西,而是就是坐在那里肉身支持精神疏导就行。家长学会了就忍不住指点,孩子就缺少了自己学自己琢磨的机会,家长放手才能让孩子🈶️掌控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家长指导需要很多技巧,很容易鸡飞狗跳,索性放彼此一条生路。
她听了很得意😎,实际上怎么可能这么做呢?我就是让她知道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
当然我也很运气捞到一个自推娃,又给予充分信任,14岁就给她信用卡不怕她透支,她的朋友们都非常羡慕;我还批准她交男朋友,同时规定底线,实际上是她看不上周围男生,我暗自得意
妈妈负责做朋友,爸爸负责管教,结果是更粘爸爸😂对小朋友来说立规矩的人不代表不能沟通,关键还是要fair和consistent
哎,我们人生走一趟,大抵都是差不多这样吧。我闺女随了我的性格,所以我觉得她大了我跟她肯定得grow apart。
歪个楼 11 岁读 红楼梦 有点早吧
说到底不是人人都可以的,如果能把自己逼成那样,还不如先把自己逼成财富自由/瘦成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