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同学她妈妈去年把她奶奶军博的一套三室的房子卖了,就是两千万。 第二,我原来工作过的公司因为特别多国内 transfer 过来的人,所以都有一个群,我跟他们关系还不错。打听过,这种出来工作定居的,国内的财产包括卖房子的钱,因为公司收入等等都交过税,只要可以证明财产的合法来源,可以一次性换成美元全部带出国。他们也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一来湾区基本上能买个1-1.5m的房子。我感觉他们在国内的房子一般不会有我同学奶奶的房子地段之类的那么好,这些前同事们在北京一般也是没有根基的。除非本身就是北京人,有可能一毕业家里就给首付买房,这样的房子才会好些。
话说某公司里来了一位从中国某一线城市分舵转过来的男码工。老婆还在家里蹲。都知道单码工在湾区生活不易。何况十八线厂虽然也有包裹,股票也不像FAANG那样一年翻几番。同事们都很热心为他老婆介绍工作。
一问才知道,人家卖掉了中国的房子。已经在湾区全款买了黑屋。剩下几十万美元给老婆买花买包包去了。
没问。人家有钱人的日子我们穷人想象不到。
不焦虑是好事啊。我虽然收入低。也不知道看着别人70万年收入、80万首期有啥可焦虑的。
弯曲每年上市的多了。Snowflakes有啥可焦虑的。应该说现在最焦虑的是Snowflakes里那闺蜜的老公。
老婆不干活?我们器人机器学习。不是都说湾区半码配会计、半码配家里蹲生活多么惨吗。
之前可以从香港走,现在不知道有多严。总会有办法,而且越大额越好办。
老段子了。不是今年的事。今年签证下不来。多WF温哥华了。
别的不说,花几十万给老婆买包包买花,说明人家感情挺好的
我觉得这些东西屁用没有,但是他为了老婆高兴愿意花这种本来没用的钱,还是说明很宠老婆的,当然除非他自己也是很喜欢买花买包包除外
也可能是2M。18线厂不在宇宙中心。员工买房也不需要往雨中挤。只有编小说《硅谷爱情故事》(?)的才会编段子早年亿贝的主任工程师在Palo Alto买了房子。真是人生稳拿,双赢,赢两次。
扯吧,我正在卖帝都三室二环房子,也就一米多,买小黑屋都不够。还剩几十万,编瞎话有点数。
大一点的学区房轻轻松松上2千万,折合成3米怎么不可能?
第二,我原来工作过的公司因为特别多国内 transfer 过来的人,所以都有一个群,我跟他们关系还不错。打听过,这种出来工作定居的,国内的财产包括卖房子的钱,因为公司收入等等都交过税,只要可以证明财产的合法来源,可以一次性换成美元全部带出国。他们也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一来湾区基本上能买个1-1.5m的房子。我感觉他们在国内的房子一般不会有我同学奶奶的房子地段之类的那么好,这些前同事们在北京一般也是没有根基的。除非本身就是北京人,有可能一毕业家里就给首付买房,这样的房子才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