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为啥中国基建狂魔 建筑人却不这样认为?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9月16日 12点44分 PT
共 (6)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vdhe
接近 5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发信人: Amandapy (), 信区: JobHunting 标 题: 35岁建筑设计行业,真诚求建议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6 01:36:55 2020, 美东)
985土木工程硕,帝都工作定居,毕业后受所谓“情怀”吸引,在一家知名的甲级大建 筑设计院工作八年,周围的同事基本都是985硕博,项目的名字都很高大上。然并卵...
从入行至今,甲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近乎苛刻,设计周期和成本一再压缩。住宅商业办公类的项目各种优化、改方案、派人驻设计院盯图且赖账,公建类的项目后台硬基本都是三边项目,不稳定因素多、风险大…各设计院为了生存争相跪舔甲方,攀比谁的底线更低,同时纷纷向设计人员转嫁经营风险。于是,设计师彻底沦为画图狗,996根本都 不是事,碰上变态的甲方复杂的项目别说年轻人,三四十岁的高工也经常需要靠通宵续命丸硬挺着,基本人人都有折叠床…由于收入少、压力大、风险高,设计人员大量流失,或改行或去甲方,有很多甚至裸辞。现在画图的多数都是刚毕业一两年的新人,概念不清晰、画图烂成渣、改图还不告知,所以设计院内部各专业之间更是菜鸡互啄,整天埋雷+甩锅。本人专业不仅要跪舔甲方还得伺候好建筑和设备专业,不光冲锋还得殿后 ,有些项目干的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同时,几年前的图纸还能做到“三校两审”,也就是相当于检查5遍。现在能在不死人 的前提下把图纸按时交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根本没有时间检查计算及图纸是否有误。而且,仅有的外审也有马上取消的趋势,但“终身负责制”却依然强制执行,随时准备蹲局子。
另外,20年来物价涨、房价涨、其它行业工资涨,但这行设计费已经20年没涨了,且日益降低中…
所以,现在继续在建筑行业做设计的问题在于:
1.压力大,随着岁数增长,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必然吃不消。这种恶劣的态势看不到几年内有改变的可能。
2.收入与风险严重不匹配。据我所知,目前效益较好的大建筑设计院,如北京院中国院清华院等,211985硕士,工作3~5年税前能到20万,8年左右的骨干能达到30万已经相当理想了,效益不太好的设计院40多岁的高工税前都到不了20。真是赚卖白菜的钱操卖白粉的心。这岁数了就不谈情怀了,工作勉强糊口也就罢了,但它起码不能是炸弹吧?
3.时间成本高。本来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才选择,但由于和各专业扯皮及画图、改图耗费了大量时间,大幅挤压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已然配不上设计师这个称呼,准确来说就是个画图工而已,这与初衷严重背离,更别提陪家人孩子了,更是惭愧。
估计有人推荐去甲方,倒不是没机会。但甲方看着体面,设计院过去基本都对应其设计部,基本也是个背锅的部门压力山大,去了就碰天花板不说,且现在地产形势也不容乐观,基本一条绳上的蚂蚱,可能隔两三年就得面临外派或者跳槽。
目前考虑解决方案有3个:
1.考公务员或事业编(考试可能年龄过了,事业编不知是否有机会,或者医院、学校、场馆此类较稳定单位的基建相关岗位,混口饭吃等死算了)
2.转行或创业(这岁数了感觉比较激进,成败未知,恐家人不同意,有娃有老人要养)
3.远离建筑行业,换个行业做本专业设计(比如铁路、市政、航空、新能源等,我在市政、铁路、新能源行业的同学明显比我滋润多了,只是多数需要出差,PS:铁路市政行 业基本垄断,同学普遍税前30~40W,铁路的出差较多且较久,市政的少一些,两者工作强度和难度也不小,但肯定没建筑行业这么变态+糟心;新能源做风电、太阳能电站的 近30W,但比市政、铁路的工作强度小多了也更简单,基本不怎么加班,以两三天的短 差为主)
人近不惑,困惑不已,深感“情怀”二字误人不浅。何去何从,是否有更好的路子,请各位前辈温拿指路,谢谢。
s
spyj007
接近 5 年
2 楼
建筑设计算好了,毕竟安全考量最重要,别的设计甲方施工方干扰就多了,各种指手划脚众口难调,N年前就有设计师不如鸡的说法
s
shitaina
接近 5 年
3 楼
关键还是违规成本太低,一旦有违规导致建筑不合格把甲方罚的倾家荡产看他还指手画脚不
W
WarmClock
接近 5 年
4 楼
我对风电行业了解一点,不过不是国企,工作压力不大,努力的人很容易在工作上出成效。 以前风电行业有很多外资企业,工资待遇,出国出差还不错。不太清楚现在的行情。
如果以风电行业为跳板,想再去闯荡的话,跟化工或机械沾边的不少企业比较容易接纳你。
m
minqidev
接近 5 年
5 楼
他自己是搞建筑的,还没搞懂为什么。
基建狂魔 是指,即使有几个自认是自认的建筑师,甩手走人了,建筑这块依然能够建很多东西,才能称为基建狂魔。 一个学建筑的人非常多,施工的工人也非常多。
h
hnlaser
接近 5 年
6 楼
我以为基建狂魔是指很能搞基建,比如几天起一个楼,一不留神搞一个岛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985土木工程硕,帝都工作定居,毕业后受所谓“情怀”吸引,在一家知名的甲级大建 筑设计院工作八年,周围的同事基本都是985硕博,项目的名字都很高大上。然并卵...
从入行至今,甲方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近乎苛刻,设计周期和成本一再压缩。住宅商业办公类的项目各种优化、改方案、派人驻设计院盯图且赖账,公建类的项目后台硬基本都是三边项目,不稳定因素多、风险大…各设计院为了生存争相跪舔甲方,攀比谁的底线更低,同时纷纷向设计人员转嫁经营风险。于是,设计师彻底沦为画图狗,996根本都 不是事,碰上变态的甲方复杂的项目别说年轻人,三四十岁的高工也经常需要靠通宵续命丸硬挺着,基本人人都有折叠床…由于收入少、压力大、风险高,设计人员大量流失,或改行或去甲方,有很多甚至裸辞。现在画图的多数都是刚毕业一两年的新人,概念不清晰、画图烂成渣、改图还不告知,所以设计院内部各专业之间更是菜鸡互啄,整天埋雷+甩锅。本人专业不仅要跪舔甲方还得伺候好建筑和设备专业,不光冲锋还得殿后 ,有些项目干的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同时,几年前的图纸还能做到“三校两审”,也就是相当于检查5遍。现在能在不死人 的前提下把图纸按时交出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根本没有时间检查计算及图纸是否有误。而且,仅有的外审也有马上取消的趋势,但“终身负责制”却依然强制执行,随时准备蹲局子。
另外,20年来物价涨、房价涨、其它行业工资涨,但这行设计费已经20年没涨了,且日益降低中…
所以,现在继续在建筑行业做设计的问题在于:
1.压力大,随着岁数增长,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必然吃不消。这种恶劣的态势看不到几年内有改变的可能。
2.收入与风险严重不匹配。据我所知,目前效益较好的大建筑设计院,如北京院中国院清华院等,211985硕士,工作3~5年税前能到20万,8年左右的骨干能达到30万已经相当理想了,效益不太好的设计院40多岁的高工税前都到不了20。真是赚卖白菜的钱操卖白粉的心。这岁数了就不谈情怀了,工作勉强糊口也就罢了,但它起码不能是炸弹吧?
3.时间成本高。本来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才选择,但由于和各专业扯皮及画图、改图耗费了大量时间,大幅挤压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已然配不上设计师这个称呼,准确来说就是个画图工而已,这与初衷严重背离,更别提陪家人孩子了,更是惭愧。
估计有人推荐去甲方,倒不是没机会。但甲方看着体面,设计院过去基本都对应其设计部,基本也是个背锅的部门压力山大,去了就碰天花板不说,且现在地产形势也不容乐观,基本一条绳上的蚂蚱,可能隔两三年就得面临外派或者跳槽。
目前考虑解决方案有3个:
1.考公务员或事业编(考试可能年龄过了,事业编不知是否有机会,或者医院、学校、场馆此类较稳定单位的基建相关岗位,混口饭吃等死算了)
2.转行或创业(这岁数了感觉比较激进,成败未知,恐家人不同意,有娃有老人要养)
3.远离建筑行业,换个行业做本专业设计(比如铁路、市政、航空、新能源等,我在市政、铁路、新能源行业的同学明显比我滋润多了,只是多数需要出差,PS:铁路市政行 业基本垄断,同学普遍税前30~40W,铁路的出差较多且较久,市政的少一些,两者工作强度和难度也不小,但肯定没建筑行业这么变态+糟心;新能源做风电、太阳能电站的 近30W,但比市政、铁路的工作强度小多了也更简单,基本不怎么加班,以两三天的短 差为主)
人近不惑,困惑不已,深感“情怀”二字误人不浅。何去何从,是否有更好的路子,请各位前辈温拿指路,谢谢。
如果以风电行业为跳板,想再去闯荡的话,跟化工或机械沾边的不少企业比较容易接纳你。
基建狂魔 是指,即使有几个自认是自认的建筑师,甩手走人了,建筑这块依然能够建很多东西,才能称为基建狂魔。 一个学建筑的人非常多,施工的工人也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