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境内的丹麦城

M
Mcdonald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弗伦斯堡 (Flensburg) 位于德国北部,丹麦边境旁。这里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居民,都是“一体化”了的。 说起弗伦斯堡,人们可能立即会想到总部座落在那里的世界著名性商业企业贝阿特.乌瑟,或者负责给开车犯规者罚点的联邦机动车驾驶局。但这个城市之值得一去,并非仅仅由于这两个机构。 “我们这是在丹麦吗?”初到弗伦斯堡的人恐怕难免有此一问。在书报亭里,有该城出版的丹麦文当地报纸,海港中一些员工在用丹麦语交谈,市中心商业街上的霍尔姆咖啡馆理所当然地提供丹麦咖啡“Kaffee satt”和哥本哈根饼干糕点。这就是弗伦斯堡的日常生活。弗伦斯堡距离丹麦边境只有5公里。这里的丹麦少数民族与德国居民早已融为了一体。
M
Mcdonald




16世纪时,弗伦斯堡还是丹麦的一个城市,那时它经历了它第一次的鼎盛。5000居民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城市了。它的地理形势得天独厚:它就位于一个长达35公里切入陆地的海湾旁边。当时它拥有200艘船,作为贸易城,地位和重要性还在汉堡和哥本哈根之上。
那时重要的海上贸易城市情况都是一样的:谁都想占领它。一开始是石勒斯维格-荷尔施坦独立者与继续归附丹麦者之间的激烈争执,接下来,1864年便演变成了战争。这场战争的地理结果是:石勒斯维格-荷尔施坦作为一个省,归属于普鲁士王国。1871年,随着德国的统一,成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几年后,划定了边界。这个边界保持到了今天。而在那时候,弗伦斯堡便成了边境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丹麦和德国抱着同样的目标:重建家园。边境两边居民的共处为未来统一的欧洲起到了楷模的作用。在这里,少数民族得到了真正的一体化,而又各自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出于这个原因,欧洲少数民族问题中心便把这里选为自己的立足之地。
在丹麦时代,在那弗伦斯堡的船只一一满载而归的时候,在弗伦斯堡生成了一些典型弗伦斯堡风格的所谓“商人大院”。这个“大院”,下面一排是仓库,商品从船上运进这里,高高地摞起来,分为上下几层;在上面那排里,住着海运者和商人;左右两边是加工处理这些商品的工场。装满麻袋的推车在这里的石块路上隆隆地响,而正是这些手推车决定了门的尺寸和时代的速度。 很久很久以后,这些商人大院终于装修一新,于是这里成了艺术家大院,花艺大院,葡萄酒大院。所有这些大院还都保留了它们的老井。就连这些老井也找到了它们为欧洲一体化作贡献的新机会,取之这里的挪威矿泉水“冰川水”使弗伦斯堡饮料裴声远近。

丹麦少数民族德国境内的丹麦少数民族。丹麦少数民族是一群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土生土长的居民,他们住在石勒苏益格地区的南部,语言是丹麦语,约有八千到五万人。1997年,丹麦少数民族由德国欧盟议会中提出并通过成为正式德国少数民族,享有国家少数民族保护,如同弗里斯兰人索布人吉普赛人,而在1955年的波昂哥本哈根声明中,德国政府有义务保护丹麦少数民族,丹麦政府也对于德国少数民族做出相似的保证;进入德国议会的百分之五门槛并不适用于他们。德国政府保证补助丹麦语学校、宗教保护、文化和与丹麦的关系。
N
Namama

难道不该谈谈德国一战后割让给丹麦的领土?



M
Mcdonald

难道不该谈谈德国一战后割让给丹麦的领土?




Namama 发表于 2020-09-06 21:45

德国的福利这么差
如果割让给丹麦估计当地人也好点
其实无所谓了, 反正又没有边界
这些人爱住哪里住哪里
M
Mcdonald

丹麦人可以指 具有丹麦血统或族群认同的人,不论是生活在丹麦,亦或移民或移民的后裔 生活在南石勒苏益格的丹麦人。南石勒苏益格曾是丹麦省份。 目前丹麦本国约有500万的丹麦人, 美国约有150万丹麦人,加拿大则有约20万。 另外在德国的南石勒苏益格,还有50000左右的丹麦人,占当地人口的约10%。
M
Mcdonald


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丹麦语Hans Christian Ørsted,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文学家。在物理学领域,他首先发现载流导线电流会产生作用力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在化学领域,他发现了铝元素。十九世纪后期,在科学方面的后康德哲学和演进,由于他的写作而更见雏形。他创建了“思想实验”这名词,他也是第一位明确地描述思想实验的现代思想家[1]
奥斯特生于丹麦朗厄兰岛上的一个小镇 Rudkøbing 。他的父亲索伦·奥斯特 (Søren Christian Ørsted) 是一位药剂师,在小镇里开了一个药局。由于小镇里没有正式学校,汉斯和弟弟,安德斯·奥斯特 (Anders Sandøe Ørsted) 只能跟着镇上教育水准较高的长辈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汉斯常常帮助父亲在药局里工作,因此学会了一点基础化学。虽然如此,他们都仍旧能够以优等的成绩通过哥本哈根大学的入学考试。安德斯想要从事律师行业,而汉斯则对文学和哲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于 1799 年,汉斯得到博士学位,论文主题是《大自然形而上学的知识架构》。 毕业后,汉斯·奥斯特成为大学讲师。另外,他还在一位医学院教授的药局做配药师。1801 年,汉斯·奥斯特得到一笔为期三年的游学奖学金,可以出国游学。他在德国遇到了约翰·芮特 (Johann Wilhelm Ritter) ,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两人成为莫逆之友 。芮特深信在电场与磁场之间,隐藏着一种物理关系。奥斯特觉得这点子蛮有意思。他开始朝这学术方向学习发展。奥斯特有教书的天分,他的讲课广受大众欢迎。于 1806 年,他任聘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电学和声学。在他的努力指导与推行之下,哥本哈根大学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物理和化学课程,并且建立了一系列崭新的实验室。 1814 年,奥斯特与 Inger Bellum 在哥本哈根共缔良缘,共育有三男四女。 于 1820 年,奥斯特意外地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作用于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从此举世闻名,得到很多奖章与荣誉。为了提升丹麦的科技水平,于 1829 年,他创建了丹麦技术大学[2],并且任职为校长,一直到他往生。他埋葬于哥本哈根的 Assistens Cemetery 。 奥斯特一家在法律界和政治界都出人头地,成就非凡。他的妹妹,芭芭拉 (Barbara Øersted) 的先生 Georg Jacob Bull 后来成为挪威最高法院从 1814 年至 1827 年的首席大法官。弟弟安德斯成为在1853 年与 1854 年期间的丹麦总理

CGS单位制里,磁场的单位是奥斯特。这是为了追怀奥斯特在电磁学领域的贡献。 伦敦皇家学会授予奥斯特 1820 年的科普利奖章。他又被遴选为法国科学院的通讯院士。 从 1950 年到 1970 年发行的一百丹麦克朗大钞正面展示出奥斯特头像的版画。 为了纪念奥斯特,美国物理教师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s Teachers) 特别设立了奥斯特奖章 (Oersted Medal) ,来奖励优秀物理教师。丹麦发射于 1999 年的第一个人造卫星,就命名为奥斯特人造卫星。今天,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和数学系的大楼,也命名为汉斯·奥斯特学院 (H. C. Oersted Institute) 。
M
Mcdonald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丹麦语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称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因为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童话中带出含义,哲学家。其笔下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国王的新衣》等。安徒生生前获得皇家致敬,被高度赞扬为给予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他的作品被翻译为超过150种语言,成千上万册童话书在全球陆续发行出版。他的童话故事还激发了大量电影、舞台剧、芭蕾舞剧及动画的创作
M
Mcdonald



丹麦人擅长航海,常南下罗马帝国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用具。他们往往亦商亦盗,在夏季纠众出海进行抢劫。 公元793年丹麦海盗袭击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自此以后,丹麦海盗对英格兰的侵扰规模越来越大。871年丹麦海盗占领伦敦。878年英格兰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和丹麦海盗媾和,双方平分英格兰,丹麦移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英格兰全境,并建立了版图包括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国”。这个帝国在1042年瓦解。
12世纪中期以后,瓦尔德马一世(1157年~1182年在位)开创了强盛的君主专制封建王朝,通过侵略战争占有爱沙尼亚易北河以北地区和果特兰岛。 1397年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1353年~1412年)主持下召开卡尔马会议,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联盟,丹麦处于统治地位。卡尔马联盟前后共维持了126年。原挪威属地格陵兰、法罗群岛转归丹麦管辖。在此期间,丹麦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经济支配权继续对外扩张,经过长期战争并吞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长期战争耗费了丹麦大量财力,导致赋税加重。富豪贵族兼并土地引起农民暴动。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又夺走近一半人口的生命。为平息不满和动乱,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1448年~1481年在位)于1468年召集了四级会议寻求支持。但是暴动连绵不断,尤其在瑞典。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年~1523年在位)于1520年亲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独立派占领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屠杀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触发了达拉纳起义,1523年丹麦军队战败,瑞典宣布独立。此后,丹麦为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和周围地区同瑞典反复较量,如1563年~1570年北方七年战争、1611年~1613年的卡尔马战争等,但历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致使疆土日益缩减。 三十年战争期间,丹麦情况更为不利,1657年全境为瑞典所占领。其后,在1675年~1679年斯堪尼亚战争、1709年~1720年北方战争中也败于瑞典。由于国力削弱,丹麦避免卷入当时欧洲大陆的混乱纷争。在七年战争英法战争(1766年~1783年)以及法国大革命初期丹麦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
丹麦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商船队仅次于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16世纪末丹麦成立东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岛几内亚拥有殖民地。1767年丹麦宣布同俄国、瑞典组成“武装中立同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独善其身,法国大革命期间丹麦再次中立,英国便不宣而战,于1801年发动哥本哈根之战(见彩图)。又于1807年派遣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的舰队炮轰哥本哈根,丹麦海军全部覆灭。丹麦转而支持拿破仑一世,1807年~1814年期间同法国结盟对抗英国。拿破仑失败后,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又从丹麦手中抢走了挪威。
连年战乱使丹麦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农业尤烈。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限制地主贵族的特权。丹麦本土在1799年、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在1804年先后将农民的义务劳役制改变为佃赋制,从而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丹麦将西印度和几内亚的殖民地出售。直到19世纪中叶,财政状况才有所好转。
由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影响和普鲁士的直接干涉,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局势动荡不安,1848年爆发起义,要求脱离丹麦并入德意志联邦。丹麦与这两个公国进行了近3年的战争,最后在普鲁士停止向石勒苏益格进军情况下勉强取得胜利,保住了这两个公国。1864年丹麦宣布将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并使它和荷尔斯泰因分离,普鲁士便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丹麦失败后签署了《维也纳和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割让给普鲁士和奥地利
在1848年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民主运动的影响下,丹麦立宪会议颁布了宪法,废除君主专制政体,改行君主立宪制,并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制。1870年代表富农阶级利益的左翼党成立。1871年丹麦社会民主党成立,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工会组织。19世纪末叶,丹麦工业化迅速发展,造船、电信和制造工业开始具有一定规模。农村村社制为合作社制所取代,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农业国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执行中立政策,后应德国的要求布雷封锁了松德和贝尔特海峡水域。德国投降后,丹麦要求在石勒苏益格举行公民投票解决归属问题。1920年通过公民投票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 1924年丹麦社会民主党首次单独组成政府。面对棘手的失业问题和经济萧条,社民党政府提不出妥善解决办法,执政两年后被迫辞职。1929年经济大衰退时期,社民党大选获胜,和激进左翼党联合组阁,此后除有几次短暂失利外直到20世纪70年代均由社民党单独或联合组阁。在经济方面,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亦波及丹麦,1933年失业率达40%,政府将货币大幅贬值以刺激出口。1933年、1934年同英国、德国先后签订了农产品协议,并相应调整了农业生产,缓和了经济萧条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于1939年接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1941年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由美军占领,与丹麦失去联系。1944年冰岛独立,格陵兰、法罗群岛归还丹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人民在“自由委员会”、“国土与人民”等组织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反法西斯德国和本国纳粹分子的斗争。随着德国统治和搜刮的变本加厉,斗争规模越来越大,由小型的破坏活动发展到大规模怠工和总罢工。地下抵抗组织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丹麦营”。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
1947年丹麦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丹麦加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月加入欧洲委员会
M
Mcdonald

丹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和,一月和二月平均温度达0摄氏度; 夏季气候凉爽,八月平均温度为15摄氏度; 全年有121日降雨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由于丹麦地处北方,不同季节时长变化极大。 冬季时长最短时太阳可晚至8:45升起,早至下午3:45日落; 夏季时长最长时太阳早至4:30升起,晚至11点日落。
M
Mcdonald
M
Mcdonald

哥本哈根丹麦语København,丹麦语发音:[kʰøpm̩ˈhɑwˀn])是丹麦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座落于丹麦西兰岛东部,与瑞典马尔默厄勒海峡相望。 厄勒海峡大桥在2000年完工后,哥本哈根与瑞典马尔默可透过车辆和铁路往来,促成了两地人力资源的互相交流,每年利用厄勒海峡大桥的通勤人数不断增长。此外大桥通车后也让两座城市之间形成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群
木瓜瓜
喜欢晓庆姐的图文并茂,classic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