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8楼hofn的帖子 的确是这样的, 这个房子他们只有使用权, 所以等老杨去了, 翁帆住在哪儿还不知道呢? 十年前听清华的老师说过, 为此, 老杨还为翁帆争取过, 想让清华给翁帆一套房子, 以便自己过世之后能有住所。 也不知道最后成行了没有 errisa 发表于 2020-09-07 20:08
外面设计的 不知道以为是看守所 tissoot 发表于 2020-09-06 21:18
杨的别墅两层,里面有电梯。我家在旁边十米外的高层。 duzh04 发表于 2020-09-06 22:43
"但她表示,一切甘之如饴,与杨教授的婚姻,让她活在一个纯粹的学术世界," ----- 翁帆追求的是学术? LEAUPARKENZO 发表于 2020-09-06 23:06
外观看着好低调,内饰照片全看到翁帆跟丈夫在撒娇,真心佩服她 登登猫 发表于 2020-09-06 21:28
貌似在清华读了个建筑博士 xml 发表于 2020-09-06 23:31
应该是建筑历史博士,😄 lelexavier 发表于 2020-09-06 23:36
这待遇…… 这一生…… 可以说成功圆满 小茶包 发表于 2020-09-07 00:13
恕我小人之心,两人合影里翁没有几张笑的自然开心。很好奇他俩究竟谁先追谁。 xcdh 发表于 2020-09-07 00:34
高一?看来咱们是邻居 猪儿吃了食欲旺 发表于 2020-09-06 23:05
产权应该是清华的,杨只有使用权,估计杨百年后清华会收回房子 hofn 发表于 2020-09-06 21:37
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杨振宁和翁帆的豪宅,装修低调又奢华,太漂亮了! 房子的面积非常大,同时也不是什么高楼大厦,都是独栋的别墅型装修,周围的环境也非常好,所以住这里也是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看看客厅的装修,客厅采用高档木地板铺贴,墙面却是用墙纸装修,这样的客厅看起来很像一间样板房,同时客厅还摆放这一架名贵的钢琴,平时翁帆就可以在这里弹钢琴,非常幸福,而沙发采用的是布艺沙发,坐起来也比较舒服。 餐厅的装修比较中式化,采用实木的餐桌和座椅,同时餐桌上摆放的饭菜也是非常的丰盛,餐边柜也是用实木的,看起来整个餐厅都非常有特色,一般我们也只能在一些特色餐厅看到这样的装修,太美观了! 书房的装修也是很大气的,因为自己是科学家,所以家里的书籍也比较多,同时也是有个喜欢看书的良好习惯,所以家里的书架是做到顶,而且上面还摆满了各种领域的书籍,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让家里变得更加有书香味。 杨教授与翁帆在2004年12月正式结婚,现在快要16个年头了。 杨振宁形容,妻子是上天送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而翁帆则表示自己婚后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两夫妻不理会外界风雨,按照自己的节奏恩爱着。 杨教授戴了助听器20年,每次出席活动,如果听不清楚别人讲话,他就会看翁帆一眼,让翁帆给他重复一遍,两夫妻默契十足,翁帆既是他的灵魂伴侣,也是他的“拐杖”跟“耳朵”。 结婚16年,翁帆无微不至照顾杨教授,杨教授能有今天的精神状态,除了坚持运动之外,也跟翁帆为他精心安排的补药汤水有关。 杨振宁一开始并不相信所谓的补药,只是不想浪费妻子的一番心意,会吃一些冬虫夏草,后来发现身体的各项指标确实好了一些,也就坚持了下来。 人生最青春的时光,翁帆都用来照顾丈夫,外界想知道,她会不会向往另外一种人生。 但她表示,一切甘之如饴,与杨教授的婚姻,让她活在一个纯粹的学术世界,而他们两夫妻相信,三四十年后,外界就会知道,他们的婚姻是一段罗曼史。 杨振宁的心愿是多陪伴翁帆几年,现在他已经98岁,距离当初定下的100岁目标不远,有了妻子的贴心照顾,他有信心可以做到。 杨振宁与翁帆这对夫妻在年龄上有较大差距,他们明白,外界对他们的婚姻并不都是祝福,有些人是天然地有一些反感。 2005年,杨振宁接受央视《面对面》的专访,谈到妻子喜欢他什么,杨教授表示,应该是他的诚意与真实,这是翁帆欣赏他的地方。 这段婚姻曾引起外界热烈讨论,直到今天,网上依旧流传着不少段子。 杨振宁与翁帆都很清楚大家的想法,有人觉得翁帆另有所图,也有人认为男方捆绑了一个年轻女孩,然而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结婚是一个成熟的想法,经过深思熟虑。 杨教授两任妻子都是美女,有人说,杜致礼与翁帆长得像,其实两人五官并不一致,但恬静的气质相似。 能够先后拥有两位完美的妻子,杨教授用“幸运”来形容自己,他也希望幸运之神眷顾翁帆,将来他不在了,翁帆可以再婚,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幸运。 weparty 发表于 2020-09-06 21:14
我觉得骑车那张看上去挺开心的 LEAUPARKENZO 发表于 2020-09-07 00:44
翁帆应该对杨振宁是真爱。不是真爱天天在一起,气也要把他气死了。不会坚持16年。一个岁数大的老人,不被照顾好是活不了这么多年的。 towania 发表于 2020-09-07 06:40
德国100 年前, 1910 到 1935年之间, 穷鬼们和工人阶层大量涌入柏林和大城市, 为了解决穷B 和工人的住房问题. 德国当时盖了 无数这种样式的工人新村!! 再看看中国??!!! 给穷B 和穷鬼们都住的是啥啊??!!! Mcdonald 发表于 2020-09-06 21:25
没有产权,杨百年后,翁帆还能继续住吗 Niuniu6518 发表于 2020-09-07 10:18
一般吧. 美国的中产, 政治家住的比这个房子好N倍以上啊 Mcdonald 发表于 2020-09-07 00:16
学术追求可以拜师,可以求学,可以阅读,可以不断进修去实现。途径多的去了。。。绝对不是通过和比自己大一轮,甚至大几轮的人上床实现的。这种话拿去骗骗农民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养女儿首先要培养她独立自强,不贪图虚荣,不坐享其成的人格。 放在现实中是出卖自己的情感,换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放在神话故事里就是出卖自己的灵魂,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TEHQUEEN 发表于 2020-09-07 07:24
杨即使留在美国,也可以随便买个普通sfh,这房子比他北京的还便宜,我觉得他没必要贪图北京的免费房子 ray_golden 发表于 2020-09-07 11:14
应该不会赶翁帆走吧。反正也没孩子,翁帆应该可以一直住吧。 ConnieBear 发表于 2020-09-07 13:03
回复 59楼zhangx88的帖子 翁自己说是象牙塔中的象牙塔生活,估计也不敢有绯闻。 含羞草 发表于 2020-09-07 13:44
记得以前杨写遗嘱是翁一直住到百年之后清华再收回 含羞草 发表于 2020-09-07 13:40
杨振宁回国这么多年,估计一年见不着子女几次吧,都是翁帆在照顾,子女什么的真是不能防老的。 Vivian8 发表于 2020-09-07 14:33
子女都有自己的家庭了, 谁还关心老人啊.... 西方国家也是一样啊!! 德国这里 很多很多老年人 死了几个月 或者 几年 都没人知道啊!! Mcdonald 发表于 2020-09-07 14:34
真惨,这样的话还不如住养老院。 bluelily888 发表于 2020-09-07 14:47
德国大城市很多那种大高楼, 这种大高楼都是70,80 年代盖的, 老死不相往来的结构. 哪怕死几个月, 几年都没人知道. 只有等到尸体发臭气熏天, 最后房屋管理公司才知道. 没办法, 西方社会发展到德国这种高级工业社会阶层, 就是人情最冷漠, 最机械的社会. Mcdonald 发表于 2020-09-07 14:53
退休金不够啊, 德国的养老院得 3000 , 4000 欧元一个月 绝大部分人的退休金才 800, 900 欧元 需要申请社会救济, 一大堆的手续啊!! Mcdonald 发表于 2020-09-07 14:51
翁帆对老杨绝对是真爱,不服不行。 风中小雨点 发表于 2020-09-06 22:09
高二楼那片还是西南小区那片? facet 发表于 2020-09-07 18:04
都是党的安排,当时征求杨的意见后,给他找一个像前妻的。 minren 发表于 2020-09-07 18:26
哟,看到了几个住在院子里的😄 batgirlding 发表于 2020-09-06 23:40
清华给教职工的房子都没有大产权的。就算是荷清苑、双清园都没有大产权,以谁的名义买的或者分的,家属、后代之类的都可以一直住,但是不能卖,卖也只能卖给清华。我爷爷后来双清园的房子就是我大爷出的钱给我姐了,但房子名字还是我爷爷的,换句话说就是用我爷爷的名字买的。老杨的房子也一样,他百年后翁可以一直住,他子女也可以住,但是孙子辈儿他这种的就不知道了 Makiyo 发表于 2020-09-07 20:20
最近为啥这么多老杨翁帆的帖子? vcvcvc2005 发表于 2020-09-07 22:16
物质生活保证的“真爱” sillynut 发表于 2020-09-07 22:21
房子的面积非常大,同时也不是什么高楼大厦,都是独栋的别墅型装修,周围的环境也非常好,所以住这里也是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看看客厅的装修,客厅采用高档木地板铺贴,墙面却是用墙纸装修,这样的客厅看起来很像一间样板房,同时客厅还摆放这一架名贵的钢琴,平时翁帆就可以在这里弹钢琴,非常幸福,而沙发采用的是布艺沙发,坐起来也比较舒服。
餐厅的装修比较中式化,采用实木的餐桌和座椅,同时餐桌上摆放的饭菜也是非常的丰盛,餐边柜也是用实木的,看起来整个餐厅都非常有特色,一般我们也只能在一些特色餐厅看到这样的装修,太美观了!
书房的装修也是很大气的,因为自己是科学家,所以家里的书籍也比较多,同时也是有个喜欢看书的良好习惯,所以家里的书架是做到顶,而且上面还摆满了各种领域的书籍,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让家里变得更加有书香味。
杨教授与翁帆在2004年12月正式结婚,现在快要16个年头了。
杨振宁形容,妻子是上天送给他的最后一份礼物,而翁帆则表示自己婚后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两夫妻不理会外界风雨,按照自己的节奏恩爱着。
杨教授戴了助听器20年,每次出席活动,如果听不清楚别人讲话,他就会看翁帆一眼,让翁帆给他重复一遍,两夫妻默契十足,翁帆既是他的灵魂伴侣,也是他的“拐杖”跟“耳朵”。
结婚16年,翁帆无微不至照顾杨教授,杨教授能有今天的精神状态,除了坚持运动之外,也跟翁帆为他精心安排的补药汤水有关。
杨振宁一开始并不相信所谓的补药,只是不想浪费妻子的一番心意,会吃一些冬虫夏草,后来发现身体的各项指标确实好了一些,也就坚持了下来。
人生最青春的时光,翁帆都用来照顾丈夫,外界想知道,她会不会向往另外一种人生。
但她表示,一切甘之如饴,与杨教授的婚姻,让她活在一个纯粹的学术世界,而他们两夫妻相信,三四十年后,外界就会知道,他们的婚姻是一段罗曼史。
杨振宁的心愿是多陪伴翁帆几年,现在他已经98岁,距离当初定下的100岁目标不远,有了妻子的贴心照顾,他有信心可以做到。
杨振宁与翁帆这对夫妻在年龄上有较大差距,他们明白,外界对他们的婚姻并不都是祝福,有些人是天然地有一些反感。
2005年,杨振宁接受央视《面对面》的专访,谈到妻子喜欢他什么,杨教授表示,应该是他的诚意与真实,这是翁帆欣赏他的地方。
这段婚姻曾引起外界热烈讨论,直到今天,网上依旧流传着不少段子。
杨振宁与翁帆都很清楚大家的想法,有人觉得翁帆另有所图,也有人认为男方捆绑了一个年轻女孩,然而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结婚是一个成熟的想法,经过深思熟虑。
杨教授两任妻子都是美女,有人说,杜致礼与翁帆长得像,其实两人五官并不一致,但恬静的气质相似。
能够先后拥有两位完美的妻子,杨教授用“幸运”来形容自己,他也希望幸运之神眷顾翁帆,将来他不在了,翁帆可以再婚,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幸运。
🔥 最新回帖
他们不愁钱吧,就算清华不让住,还不能在外头随随便便买一套吗
🛋️ 沙发板凳
抄袭德国的包豪斯建筑风格
但是抄的又不象
哎
里面想抄英国的装修风格
但是抄的也不正宗
哎
德国100年前 给穷鬼和工人阶层们, 一般盖这种 4-5层的楼房. 包豪斯风格, 设计的极其简洁.
现在柏林绝大部分工人住宅区还是这种风格.
只是绿化要比中国的城市好几万倍!!
中国的城市规划和绿化太恶心了!
德国100 年前, 1910 到 1935年之间,
穷鬼们和工人阶层大量涌入柏林和大城市,
为了解决穷B 和工人的住房问题.
德国当时盖了 无数这种样式的工人新村!!
再看看中国??!!! 给穷B 和穷鬼们都住的是啥啊??!!!
高一?看来咱们是邻居
----- 翁帆追求的是学术?
研究什么??
貌似在清华读了个建筑博士
你适合当小编啊,撒娇什么的,很能想!
请英国人来盖盖北京的房子就好了!!
英国人 19 世纪 伦敦中产富人区的 房子真漂亮啊!!
应该是建筑历史博士,😄
大家把北京上海的房子全部卖掉.
都搬到伦敦住吧!!
伦敦气候温和, 最舒服啊!!
感觉不如伦敦啊.
真希望翁大姐 能把这个房子卖掉
搬到伦敦来!!
哎
在中国学建筑历史???
还是来英国和德国看看真正的建筑吧??
一般吧.
美国的中产, 政治家住的比这个房子好N倍以上啊
我觉得骑车那张看上去挺开心的
版上这么多清华子弟, 都是千万身家啊
Really?可以上一张看守所的图片吗?
100% 女追男
杨振宁做事谨慎,珍惜羽毛,一定不会先出手导致被告性骚扰的可能性
这种一般看政策,有可能给她换一套小的继续住吧。老头死了,把老太太赶出来的不多。
更多的是说老年还有忘年恋,有人照顾,还有工作,都98了,还有社会活动,挺圆满的 普通中产没有这样的
小阿姨 這應該有另外請阿姨了
就是胜因院那几个小楼
因為不用看到老公.....
学术追求可以拜师,可以求学,可以阅读,可以不断进修去实现。途径多的去了。。。绝对不是通过和比自己大一轮,甚至大几轮的人上床实现的。这种话拿去骗骗农民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养女儿首先要培养她独立自强,不贪图虚荣,不坐享其成的人格。 放在现实中是出卖自己的情感,换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放在神话故事里就是出卖自己的灵魂,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有可能有协议,多活一年多拿一年的钱。
这个级别,家里应该有保姆,司机,护士,厨师吧
至于这样说话吗?你双亲搬出来了吗?
肯定谈好了,不过人走茶凉,之后能不能兑现就不知道了
杨即使留在美国,也可以随便买个普通sfh,这房子比他北京的还便宜,我觉得他没必要贪图北京的免费房子
农民才不信呢 😂
图阶层优越感吧,在美国谁给他免费房子住?
应该不会赶翁帆走吧。反正也没孩子,翁帆应该可以一直住吧。
这种规格的房子清华也没几套,估计会给她换套小点的公寓
记得以前杨写遗嘱是翁一直住到百年之后清华再收回
翁自己说是象牙塔中的象牙塔生活,估计也不敢有绯闻。
希望 她以后能成功逃离中国
到英国或者美国定居吧
翁要是再婚 后怎么办??
应该就两套,另一个姚期智先生住。
子女都有自己的家庭了, 谁还关心老人啊....
西方国家也是一样啊!!
德国这里 很多很多老年人 死了几个月 或者 几年
都没人知道啊!!
感觉不如 德国南部农民住的好啊
真惨,这样的话还不如住养老院。
退休金不够啊,
德国的养老院得 3000 , 4000 欧元一个月
绝大部分人的退休金才 800, 900 欧元
需要申请社会救济, 一大堆的手续啊!!
西方国家的大城市, 特别是德国这种后工业化国家.
都是老死不相往来, 人冷漠到极点的地方.
你死几年也没人知道啊!!!
德国大城市很多那种大高楼,
这种大高楼都是70,80 年代盖的,
老死不相往来的结构.
哪怕死几个月, 几年都没人知道.
只有等到尸体发臭气熏天,
最后房屋管理公司才知道.
没办法, 西方社会发展到德国这种高级工业社会阶层,
就是人情最冷漠, 最机械的社会.
中国不也都是这种高楼,美国也一样人情冷漠。
听说德国幼儿园不要钱,每个娃每月还有补贴是吗?不象美国,幼儿园超贵,大学学费更是天价。
真便宜,美国这样的自费得八千起,低收入的可以申请补助
这么多年过去,不得不说,翁帆还是厚道人家出来的,要不然杨先生的身子骨可架不住这么多年的折腾或冷暴力
杨百年后不会,但是翁帆百年后收回是肯定的
高二楼那片还是西南小区那片?
高二楼南面
党妈的工作真是细致啊
希望翁大姐 以后到旧金山定居吧
的确是这样的, 这个房子他们只有使用权, 所以等老杨去了, 翁帆住在哪儿还不知道呢? 十年前听清华的老师说过, 为此, 老杨还为翁帆争取过, 想让清华给翁帆一套房子, 以便自己过世之后能有住所。 也不知道最后成行了没有
惨啊
怎么把资产转移到伦敦啊!!!
建议翁大姐以后到英国居住吧
气候好些
哎
这个女生真可怜
和花木兰一样, 有后台炒作吧
中国社会比 18 世纪的英国还可怕!!!
挨
他们不愁钱吧,就算清华不让住,还不能在外头随随便便买一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