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一下我们学校。公校online 或hybrid,送K娃去了私校。校车只接送自己学校的学生,固定坐位,天天消毒,窗子开着,所有人戴口罩。为降低风险,我们第一个月调了班自己接送。送时老师在门口等一点不耽误时间,孩子在操场等进教室,接时不想娃等家长就早去排队比较痛苦。教室一人一桌保持距离,吃饭在自己桌上吃,吃学校饭给送桌上。家长捐了面罩,第一天每人要求带2桶Clorox wipes, hand sanitizer, hand wipe, facial tissue等。有家长捐钱学校安装过滤病毒的filter.有病要么在家14天而且没症状24小时再上学要么医生证明要么COVID-19 test 报告。班里除2个娃其余全in person.online的每天固定课程必须上网一起学。我有一同事那叫八面玲珑,我让她找人问哪个班好要求分到那个班。儿子说有个学校头儿的孩子在他班上。娃的事自己要上心,脸皮厚点。
这是哪个城市呀?我们这儿开学四周了,好好的。选择坐校车就坐校车,不坐校车就自己接送。早车开到building 门口学生下车,跟drive through 一样根本不费时间。下午接的话队伍比较长,得三四十分钟,天又热,但是家长们都很耐心。学校pto或者classroom 需要donation,家长都很积极,名字是公校,完全是私校的配置。感觉父母们都在全力配合学校。
且听我慢慢到来。。。。。。。
占三楼
现在说,热闹的事。 学校说,今年不坐校车的多,那些孩子的家长可以自己送来学校。本来觉得没问题吧。
可发现一实践,学校根本没那么多停车位,早上堵车会非常严重,家长要花很多时间放下孩子。这部分家长就觉得不行,学校要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家长建议,可以小区里拼车。去同一个学校的3,4个孩子,每天选一个家长开车送。
这算折中了吧?
但学校不同意,说开学最初,只能父母中的一个,来送孩子!!! 爷爷奶奶,保姆,阿姨,请的人,都不行!因为那些人有的不住在local。为了更多学生的健康考虑,开学时孩子必须父母送。
那父母说,早上送个孩子,要花一个小时排队放下,太不公平。
这个事,还在吵。。。。。。。
吃什么,怎么吃。有的家长和学校还在吵。
说重要的,学习。之前说本来一个教室的小朋友,现在Social distancing, 分两个教室,由两个老师主教。 这规定猛一看没问题吧。可一执行发现,因为一个老师是资深教师,算是小有名气的名师,另外一个就是嫩手老师。
分到嫩手老师教的那个班的学生家长,就有意见了,就找学校反映,说这不公平。
哎呀,平时白人大妈都很与世无争,我发现到孩子利益上,真的是寸土不让啊。
还有好多正在吵的鸡毛蒜皮的事。
打字好累啊,不展开写了。
我觉得校长这两天头大了!绝对没想到会这么多问题。
当然了,校车上一是密闭空间,二是做不到6英尺啊。教室都有6英尺,而且透明玻璃三面围着,还是挺安全的。
各地各地的情况。
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之前想的再周到具体,一到执行,肯定就出现问题。
站在人家别的家长的角度看,也有道理。
online的家长和in person的家长之间,也有争执。
总之,热闹啊!
武汉数千所中小学、幼儿园,近140万名学生近日全部重返校园。。。。
和几个州的朋友交流了下,我们这学区做的算是最好最周到的了。
比如发现谁家小孩在学校咳嗽,有低烧症状,家长只有两个选择:一,领回家隔离14天,二,不想隔离14天,就自己去做检测,拿着阴性报告来复学。
很严格吧? 但绝大多数家长都认可。
午饭,只能在课桌上吃,学校统一把饭送到教室。 规定的很仔细,我们看了,觉得问题不大。
这个规定真是很好!对大家是最好的!
“那些孩子的家长可以自己送来学校。本来觉得没问题吧”yi
这种觉得没有问题,一看就是common sense比较少。学区一大,开车送,必然交通堵塞,排队停车,一片混乱。楼主象牙塔呆的时间有点长吧。
因为我们孩子都是腿着自己去学校,所以真没注意这个问题。不是很大的学校。
而且学生如果在学校不戴口罩,不能和别的同学保持距离的话,家长要自己把孩子领回家去,自己教育好了,再来上学。
校长当然知道这些问题,但他也没有办法,走一步算一步,让你们吵架吵完,达到统一,再说。
我的经验是,大多数人想的都不细,也不全面,计划很好,但执行起来一塌糊涂。
还有经验是,100个人里面,计划好后,真正能干活的就那么几个人,大多数人会吵架,不会干活,还拼命放路障。
公立学校最大问题是,考虑事情太多,要满足太多人的需求,又不能限制入学,所以最后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私立学校可以制订规则,挑选家长,如果不喜欢,就别来,最后家长反倒听话,不吵架。
呵呵,我们开车送过不少,堵车经常。
这种就是考虑事情不全面吧。
课桌6英尺距离的话,很好了,一个班多少孩子?还有一个问题是厕所使用,要保持距离还要洗手,怎么安排的?每班有单独洗手间么?
re 平时白人大妈都很与世无争,我发现到孩子利益上,真的是寸土不让啊。
是的,所以我们周围的家长还是比较满意的。
难怪,所以不在你们开车送小孩的家长鞋里,真体会不到你们的难处。
一个班10个小孩左右。现在家长最大的顾虑就是厕所。现在都安装了免接触自动喷消毒洗手液的,但厕所大家都懂得,肯定是最大隐患。我们这做不到单独洗手间。
这次真的见识了,中国妈妈好多都是群里私下吐吐槽,还不敢说太过,关系好的,私下抱怨下,不敢在妈妈大群里发表看法。反倒是平时觉得很安静的美国妈妈,抄起电话就给校长打,表达自己的concern,然后回头就到妈妈群里汇报。然后整理了问题和反馈,再去找校长理论。
是啊。细节很多麻烦
是啊,一到细节,简直想象不多的繁琐。
我们这个问题还没理顺,校长还在协调想办法。
这问题很好解决啊,我们这里是一班分成俩pods,配置俩老师,一主一辅,每人每天在每个pod花一半时间,挺公平的。
我们学区选择的方案讨论、辩论了很久,很多细节都想到了。其中包括让年龄小的多花时间在学校,年龄大的多花时间在家里,把教室腾出来给低年级的用。我们总体还是挺满意的。
我们也觉得学校尽力了。这点大家都不否认。
等冬天窗户也开着吗? 那多冷啊!
冬天还不知道,想不了那么多了。开着窗风大,怕吹感冒了,所以先自己送
名字是公校,完全是私校的配置
最喜欢这种学校,一般公校完全做不到私校的配置。
戴口罩用洗手间也还好,教孩子认真洗手就好,这师生比例已经非常非常好了。接送的话每个年级错开点时间就可以了。看起来很靠谱的校长。
任何学校总会有新手老师啊,这有什么好争的。
We have some windows open for school bus and classroom. But we are at south and not that c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