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线吧。。。以前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数字军工单位,自成一体,挺耽误孩子的其实,不过在个人服从集体的那个社会,大家习以为常 TotallyNaked 发表于 2020-08-22 21:38
真的是第一次听说 shoeholic 发表于 2020-08-22 21:58
那时候的人可能活的还可以,毕竟全国各地条件都不好。现在如果还有这种基地想想够可怕的,想出门旅游一下都费劲,大号监狱一样。 bjandas 发表于 2020-08-22 21:55
这篇文章好像有好多年了。 这里面提到的原三刀,退休后回到了上海,但是得了前列腺癌,买不起抗癌去势药,被媒体抖出来。 搞得上海当地得小区都吓一跳,怎么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存在。 minqidev 发表于 2020-08-22 22:00
以前代号多的城市有很多。 101 505 woganni2019 发表于 2020-08-22 21:22
就是有应该也不会在这儿说的。孩子们从小都受过保密教育。 临时工 发表于 2020-08-22 22:50
那个年代的产物,美国也有PO box 1663eddy16112 发表于 2020-08-22 23:22
那不是大三线。大三线是文革开始弄得,404是苏联帮忙修好得。大三线是防止中国东部和北部工业收到攻击,在西南方向做战略储备得。 军工厂都有自己代码,比如湖南的我知道, 湘潭有280,株洲331. 几乎每个省都有几个兵工厂。这些兵工厂的小孩都是从本厂子弟小学中学高中出来的。 minqidev 发表于 2020-08-22 21:57
中考成绩好的还是去了地方重点高中。我们班当时有几个附近军工厂子弟。他们也有自己的高中就是。他们在以前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应该属于好单位,什么资源都优先军工,到我们那时候差距已经明显了,不过没过几年,军队开始贪起来,他们又成特权阶层了,毕竟有资源,中国还是很有些东西可以卖一卖的 TotallyNaked 发表于 2020-08-22 23:32
90年代中以后待遇又好起来了,而且很多单位搬到附近的城市了 bigno 发表于 2020-08-22 23:37
98年台海危机之后。 我记得,班上有个湖南一个兵工厂子弟,他说98年之前,工厂是准备转行做拖拉机。 后来又是搞坦克了。 minqidev 发表于 2020-08-22 23:41
真的叫404啊。我以为是借404 not found那个意思表示这个城市呢。 冷月凝香 发表于 2020-08-22 23:08
我出生在马兰,也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七十年代末80年代初的同龄人,内地的生活条件的确不如部队。马兰开花 发表于 2020-08-23 14:38
同样,不管是在公开发行的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城市列表、车牌号、电话区号,淘宝可送达的城市列表上,你都找不到我出生的404城。
404是一个地级市的代号,它只有代号,没有名称。
我叫李杨,我出生在404。
01
与其他城市相同,404有公检法、土地局、社保局、电视台、报社以及一切你想得到的行政机关;
不同的是,这座城市从最外围算起,也只有4平方公里,而人们的生活区域不超过2平方公里。
而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基本废弃了。。
这里是中国核工业的起点,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军用核反应堆。
曾经最热闹的职工俱乐部如今变成了404的历史展览馆。
404强调核工业精神: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
照片里看上去,404像是个普通的北方小城市。
其实你先想想,在沙漠上怎么可能有湖,有公园,有假山?
那水,是引的祁连山脉的水,有饮水工程;
那地下有整套的核基地。
只是你看不见。
是我爷爷和父亲那两代人种树、挖渠、盖楼、造出了原子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管自己叫核城。
从1958年建造开始,国家就把全国最好的工人、劳模调了过来。
因为这个,404集结了各行各业的高人。
不光核专家,上海冠生园最牛的顶级厨师、南京路上的优秀营业员,各地最好的技工…
全调到了404。
其目标只有一个:举全国之力,造出原子弹。
这里的人们,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鼎盛时期,别说造原子弹的工厂,404连醋厂都有。
茫茫沙漠里,这座城市的人们能喝上自己酿的醋,吃上自己做的冰棍和雪糕。
他们还给自己造了公园,里面有一架退役战斗机、一座流水假山,还有五个笼子:第一个笼子装熊,第二个装鸟,第三个装猴子,第四个装孔雀,第五个装梅花鹿…
还从其他地方调动物来,轮换着给我们看。
404有句口号,叫“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
他们一呆就是三代人,我就是第三代。。
2014年9月,我回到404进行拍摄时,发现一本被遗弃的“钚手册”,躺在浴池门口。
此为404常用工作手册。(钚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一种重要原料,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投于长崎市的原子弹,便是使用了钚制作内核部分。)
02
在404,每天都有风。
风沙大了,我们就得戴安全帽出门。
因为直径三四厘米的石头能刮得漫天飞起来,跟枪林弹雨一样,环境很恶劣。
这里没有不刮风的天,汽车玻璃都被风沙打磨了。
太阳晒在戈壁滩上,平时全是大晴天。
一到阴天,大家心情都特别好。
我们有两个小学,每一届两个班,一个班大概30人。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和高中,我们一直都在一起。
从爷爷辈开始,我们的长辈就互相认识。
我们的父母就是在这里一起长大的发小,而我们这代孩子又是一起长大,所以我们关系特别好,就跟亲兄弟似的。
过年买新衣服,404城的孩子就租一辆面包车,到100公里的市区。
一年就这一次。
外面世界的孩子,从小到大玩变形金刚、玩CD、模型,去少年宫…
我没有经历过。
“与世隔绝”,404的人们怎么消遣?
晚上找个地方,烤土豆、看星星,坐在马路边上,喝点啤酒...
有段时间,404有旱冰场。
女孩不少,但漂亮的少。
为了漂亮女孩,老打架,孩子打架也都狠。
别看地方小,这地方是有监狱的,而且今天里面还有犯人。
一个小城市有这种功能是不是有点吓人?
别忘了404是个特殊城市,有自己的监狱和中级法院,这就不是一般的地方能干的事了。
那个监狱特别小,大概就两间房子,我发小打架就蹲过。
关键是狱警,说不定就是你舅舅。
你知道这个意思吧?
大家都太熟了。
但是也发生过严重的事。
初中的时候,有个老头开了台球室,玩台球,就牵涉到胜负,牵涉到钱。
我一个朋友背了一些账,其实也就今天的几十块钱,但那时他掏不起。
台球室老头就老去学校门口堵他,跟他说你要不还钱,要不我告诉你老师,报警,不让你考学,让你一辈子没有前途...
结果这个朋友带着斧子去敲开了台球室老头的门。
404特别小,这地方没有隐私,所以他知道老头住哪儿。
老头一开门,他就把老头给劈了,劈完以后,请他的朋友吃了一顿饭,说:“我走了,你们好好的。”
就坐火车走了,还没坐几十公里,就被逮回来了。
这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我亲眼见到他的死刑。
404有中级法院。
案子在市中心公审,大家在底下听着。
就听见法官喊:“死刑,立即执行!”
然后押出来,两个武警背着冲锋枪,戴着眼罩、口罩,扶着他,架在东风卡车后面。
他脖子后面插着个牌子。
我们小孩就骑自行车跟着。
车一直开出城外,开到戈壁里。
这个朋友,我们关系还挺好的,他爸跟我爸是同事,小的时候我们老在一块玩。
我不敢看,但还是好奇,就跟着。
骑车没东风开得快,还没有骑到,就听见枪响了。
处决犯人的戈壁滩,离我拍的最后一张照片里的那两棵树不远。
执行完后,执行者走了,开车原路返回,冲着我们迎面轰轰开走了。
我们还没骑到地方,就闻到一股特别浓的酒味。
原来杀死刑犯,是要洒高粱酒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大人说是为了辟邪,把杀人现场的腥味降下来。
整个戈壁滩全是白酒的味道。
在404寂寞了,孩子们如果受不了这里,想走出去怎么办?只有考出去。
但404实在太隔绝了,没人愿意过来教书。
我的英语老师是中专毕业生,没有上过高中。
就as这个单词,我上大学才知道,读艾滋,不读呃丝,我们老师高中教我们读了三年呃丝。
03
404的政治地位高。
有自己的高考考点、自己的招生办公室。
北京的高考可能有十万人,但我们的招生办公室,每一届高考只管70到80个人。
如果落档了,招办主任现场就帮你打电话,就问你愿意不愿意去没招够的学校,给你补录。
基本上每一个人都能照顾到。
404当时只有核城公园一个“风景区”,里面还有动物园,所以外面来了亲戚朋友都会带其来核城公园游览玩耍。
带其逛逛404的这个“著名风景名胜区”。
整个城市的人拍纪念照,都与这架飞机合影。
这是公园里唯一的游乐器械。
但是运行了很短一段时间就停运了。
我从没有乘坐过,自我记事起它已经处于停运状态。
听大人说有一年出现了安全问题,有人员伤亡,从此便停运变成了摆设。
看相片可知,我父亲是个很传统的知识份子。
404汇聚了全国的技术能人,这不吹牛。
后来我看公开报道,还有个叫“原三刀”的师傅。
做原子弹的核心部件要靠他,切了三刀出来,分毫不差。
404有很多这种能人。
直到今天,逝世的差不多了,都埋葬在这片沙漠上。
为了国家,在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在深山老林,沙漠戈壁,有很多神秘单位,写信收信都没有地址,只有一个代号。
很多人就此一生埋葬在那里,默默无闻。
没有人知道,曾有过这样的一个人...
它虽然是个小社会,社会的上中下层一样也不少。
除了上层领导,中层技术骨干和工人虽然说为国奉献光荣,其实那个光环褪去以后,人还是想离开这个地方。
这里条件毕竟太苦了。
在拍摄期间,我回到山上平房区域,此时所有平房已完全拆除,我看到一个拾荒老汉在砸拆除后未运走建筑垃圾.
他将其砸碎后取出里面的钢筋卖钱。
他就站在那堆建筑垃圾上,那里曾是我的家。
04
关于404,苏联人知道,美国人肯定也知道。
我照片里面有:在我们小区门口,有一个像土包似的东西,那是地道。
404整个城市的地下是空的。
404这个城市建设的时候,已经考虑到打核战的危险了,所以它的地下有整套完整的防御体系。
从生产区到生活区,各个小区学校门口全都有地道入口。
我们小的时候,玩探险游戏,就是进地道探险。
那些地道有防核弹的半尺厚的大石门,里面有小储藏室。
我们进去的时候已经荒废了。
1968到1969年,中苏珍宝岛发生局部战争。
苏联在国际上宣称要给中国的核基地做个外科手术。
中国的核基地不就是404吗?
404有一部分是苏联帮着建造的,医院就是当时的苏联专家楼。
那个楼特牛,特别厚实,冬暖夏凉,全实木地板。
苏联人十分了解这个地方,这是个把柄。
那时,我妈上小学4年级,天天得背干粮袋儿上学,干粮袋儿里有炒面、馒头等干粮。
经常正上着课,警报就响了,老师同学就往掩体,即地道里面跑。
那时家家户户的玻璃都被要求用纸条贴成“米”字形状,以防止空袭后玻璃震碎伤人。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左右。。
实际上,真打起核战来,在窗户上贴纸条什么用都没有。
因为拥有核武装的中国对苏联具有牵制力,美国这次选择站在中国一边。
1969年10月15日,尼克松透过基辛格表示:“如果中国遭到核打击,他们将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们将首先参战。”核弹对准了苏联,苏联才没打404。
404生于冷战,也差点毁于冷战。
冷战听起来很远,其实它跟我们当时每个人都有关,而且是生死攸关。
父亲后面的几个牌子都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现在随着404的搬迁和企业重组,这些单位现已不存在了。
我父亲趁我拍照时,捡来了这些散落在各处的牌匾,要求我给他和这些牌匾合影。
他身后的建筑是这些单位的曾经所在地,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再看这些相片时,他应该会百感交集吧。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快速经济发展轨道。
404仍然生活在与世隔绝之处,与世界变化没有发生关系。
后来,404的地下开始塌陷。
一夜之间,学校,体育场整个全塌陷了。
国家一知道情况,立马拨款选址搬迁。
怎么搬?
军队来了。
每家安排一辆军用卡车,做好安排部署。
部队给你扛东西,你只要收拾好就行了。
每天80辆军车,每天跑3次,每天搬240户。
这个事情被美国发现了,间谍过来了:中国是不是有大规模军事行动?
其实是我们在搬家,搬了半年。
搬家时,我在读大学,不在这个地方。
我上次回家,我们家整个儿还都在,等下次回去就变成一片废墟了。
我对搬迁过去的城市不熟。
搬迁过去的地方虽然偏,但其实物价不高。
404物价才高。
所以老太太们搬过去以后,一到菜市场上,说这馒头怎么才3毛钱,我们那儿都5毛钱。
第二天,市场上全都涨到5毛钱了。
傻得不要不要的。
说起来挺奇怪的,现在我们404第三代人长大了。
再回到那个地方,觉得我们怎么能在这个地方待那么多年?而且当时一点儿都没觉得无聊。
小孩子逗蚂蚁就能玩一下午。
那些大人又是怎么过来的?他们怎么在那儿待一辈子的?
我特别想不通。
就一条主干道,每天吃完饭,所有城市里面的人,都跑到主干道上遛弯,在毛主席像下面打招呼...
05
后来我想明白了,是奉献,是对国家最纯真的奉献。
这个城市的各个工种,检察院的法官、公安局的领导,打架的坏孩子,全都融洽地在一块散步。
大家上班在一起,下班在一起,都认识,连离婚率都低。
没有办法偷情,你离婚了干什么去?还是天天在一起。
如果不搬到附近的市区,我们连淘宝都用不了。
现在起码我们能在淘宝上买东西了。
404就是今天北京的一个小区那么大,50年以来,三代人,在沙漠里这块土地上。
回404拍照时,我的身份证已经是北京的了,所以被当作外地人处理。
我得详细的说明我进入404的理由。
404是一个保密的城市,所以,404也一直不被人所了解。。
今天,因为404搬迁了,人去楼空,城市也不复存在,才得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随着404的搬迁与废弃,那个城市也埋葬着中国几代人的青春与热血。
现在都是鬼城.
德国也有很多苏联驻扎士兵的地方, 苏联士兵走后.
这些地方都是鬼城.
这些东西在欧洲太多太多了.
而且当年修建的极其漂亮.
谢谢楼主,看到了时代变迁,人生变化。
那不是大三线。大三线是文革开始弄得,404是苏联帮忙修好得。大三线是防止中国东部和北部工业收到攻击,在西南方向做战略储备得。
军工厂都有自己代码,比如湖南的我知道, 湘潭有280,株洲331.
几乎每个省都有几个兵工厂。这些兵工厂的小孩都是从本厂子弟小学中学高中出来的。
这篇文章好像有好多年了。
这里面提到的原三刀,退休后回到了上海,但是得了前列腺癌,买不起抗癌去势药,被媒体抖出来。 搞得上海当地得小区都吓一跳,怎么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存在。
那年代这种地方待遇算好的
我google到一篇19年关于原三刀付不起医药费的腾讯文章,点开一看被404了
https://xw.qq.com/cmsid/20190425A0JVGK00?f=newdc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8HPZoGcRXDM
核工业部的机构中间的代号是0,当年大些的核工业部的企业甚至有一个地级市的一个区大,企业办社会,真是什么都有,但是也确实是和社会隔绝的,有些到了九十年代末了,广场上的广播还播着毛时期的歌曲,感觉时间停滞在了八十年代。
钓鱼贴吧。 当年这种城市里的人其实生活很幸福,各种物资充足,饭管够,没有文革,没有批斗 ,没有动乱。同期其他地方的人都不如他们。
内迁的时候很多大企业都搬到了山里,很多都是与世隔绝,交通很不方便,等到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时候就很惨,当时海湾战争之后中国的军工订单被砍了很多,中国那时候的经济形势不好,这种靠国家养着的企业也拿不到拨款,被要求军转民,但是转民了之后东西也卖不出去,大山里已经沿着计划经济走了太久了,很难和外面接轨,很多城市当时就处于半凋亡状态,这些人想走也很难,就像这个帖子提到的,想出去大体就只能考出去,这些在体系消磨掉青春的一代人在当时的环境下压根就没有竞争力,离开山里是很艰难的,可以说是被抛弃的一拨人,胡时期情况又有了变化,中国经济开始强势,军事上重新开始加强,这些企业又过上了旱涝保收的日子。
当年内迁的时候大家说是献身国家事业,其实是没的选的,看这个帖子就知道,人家上海的厨子在上海干的哈好的,就因为厨艺出众就被扔到沙漠里去了,多亏啊,但这就当时的大环境,只能自我麻醉奉献国家了。当时到艰苦环境去工作是有额外的补助的,帖子里的这种地方还有风沙费的补贴,待遇会比当时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城市高很多,但是与世隔绝,有钱也没地方花去,何况很多时候这种企业什么都发,也没有什么需要买的。
Yep,二战和冷战时期很多国家都有,主要是军工和核工城市,美国和苏联都有很多,国内应该学的是苏联模式。
中考成绩好的还是去了地方重点高中。我们班当时有几个附近军工厂子弟。他们也有自己的高中就是。他们在以前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应该属于好单位,什么资源都优先军工,到我们那时候差距已经明显了,不过没过几年,军队开始贪起来,他们又成特权阶层了,毕竟有资源,中国还是很有些东西可以卖一卖的
90年代中以后待遇又好起来了,而且很多单位搬到附近的城市了
98年台海危机之后。 我记得,班上有个湖南一个兵工厂子弟,他说98年之前,工厂是准备转行做拖拉机。 后来又是搞坦克了。
这不就是当年很流行的模式吗
这样的模式现在也在搞,体制内,待遇非常好
就是很辛苦,实打实要干活的技术人员老婆孩子生老病死上学全包,就是为了让你好好的加班
核九院90年代初从大山搬到绵阳市,待遇很好。子弟很满意。
著名的超级大厂洛阳拖拉机厂好像就是兵工厂,造坦克的?
看起来比这个有人气不少。至少周围农村人不少,很多和地方的纠纷。
大三线埋葬了好多能人。后来很多人家从那个地方爬出来,都是非常辛苦的经历。好在单位很重视教育,厂子弟好多是靠考大学出去的。
老爸是50年代第一批去的开拓者,是把整个青春岁月都留在了那个地方,在那里结婚生子。 纪录片中说到核弹发射成功的画面中,那些兴奋狂喜冲出掩护体的年轻军人们,其中就有我爸,一群不知道核辐射对人体有多大伤害的年轻军人们,如今老爸双眼几乎全盲,不知道是不是与此有关......老爸在那里当兵20多年后回到故乡,一个包邮区省城大城市,也就改变了我们几个孩子的命运,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早些年曾经梦想着能带着老爸回那儿看看,可惜回国的日子不多,身份的问题也很麻烦,只能作罢。
我离开那里的时候还小,出生地在我的记忆中只剩下一副画面:天仓仓,野茫茫,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这就是我人生中的最初印象,也是我对那个地方唯一的印象。
花无百日好,潮起潮落。 有吃肉的时候,就有挨打的时候。
美国我估计也有这些地方,那个51区估计算一个。
如果这种单位是在大城市,比如在帝都的一些只有邮箱号码的军事单位,那当然在那些年是最幸福的,有最好的福利和安全躲过各种运动的幸运,还不和外面的世界脱节,有最丰富的大城市各种资源
但是在沙漠里,一辈子待在一个一条街的地方,与世隔绝,幸福??开什么玩笑
.
mark。
我也以为
哇,我也正要提这个我生活过的地方。有时候做梦还能梦见,同龄人没准儿咱俩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