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普娃,你“焦虑”吗?

l
loveinlif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最近看微信公众号文章,好多关于“鸡娃”的讨论。也凑个热闹,聊聊自己想法。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对于孩子的教育,你“焦虑”吗?
声明:家有普娃一枚,自己也非专业写手。疫情开始后便暂时放弃工作,充当全职家教。借用平台单纯分享。欢迎大家拍砖建瓦,权当学习。在此谢过! = = = ===========
最近在一个妈妈群里聊到一个话题-提前教育到底好还是不好?
一种是秉持给孩子一个轻松童年的信仰,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跟着学校教学大纲走。如果提前都学好了,到时老师上课就不好好听讲了。如果把孩子逼的太紧,学习效果也事倍功半。
一种是认为提前教育可以给孩子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挖掘孩子的潜能。有更强的能力去学习新的知识。
在朋友圈中也经常看到“别人家”的娃学龄前就学完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年级就有三年级的阅读水平。当然还有更厉害的“鸡娃”。
第一次读到”鸡娃”这个词,一脸懵,特意上网搜索一下,于是发现各种“娃设”,顺便也给大家科普一下。
鸡娃- 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
青娃 - 指普通孩子,也叫普娃。
牛蛙 - 指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非常优秀的学生。种类也很多,例如奥数比较好的叫奥牛,能看英文原版著作的叫英牛,两项兼具的叫英奥混血牛。
素鸡 - 鸡血级别的素质教育,比如钢琴、围棋、画画等各种才艺情商活动统统包含。 
每每看到别家同龄孩子已经会算xx以内的算数,会读x等级的阅读,会演奏x乐器,会x运动项目。再看看国内朋友家的各种超越起跑线很远的同龄孩子,心里不免开始“焦虑”。
这每天傻玩,到时上课能跟上吗? 如果大家都在超前学习,那我们不是成为垫底的差生了?没有一技之长傍身,这以后找工作,能竞争过别人吗?总之是越想越“焦虑”啊!
于是随着娃一天天长大,对于娃的教育问题也及时提上了日程,更多的开始关注教育类资讯。什么样的玩具寓教于乐,什么书籍开阔视野,什么启蒙课程开发兴趣爱好,通通收入囊中。
带着这份“焦虑”也上网查看了些宝爸宝妈们以及专家们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分享,总结了几个自己认同的观点。
1. 提前教育不是越多越好。需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6岁孩子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了解这个规律之后,也就不再纠结为啥自家娃4岁的时候怎么也搞不明白“1个橘子换两个鸡蛋”和“2个橘子换四个鸡蛋”的逻辑。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年龄段的教育内容,适度开发和启蒙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了。
2. 快乐教育并非完全放养,任其自由发展。其本质是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玩中探索新的知识。比如很多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戏都是可以把玩和学很好地结合。快乐教育需要家长更多投入来带领孩子“更好地玩”,在快乐玩的同时,提升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无需要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但是正如龙应台在她的《人生三书-亲爱的安德烈》中所说的,我也会告诉娃,“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
理清自己的教育理念后,接下来就是有计划地在育娃道路上勇敢前行吧。
对于“提前+快乐”的教育,目前给自家的娃大致分成几类并设定了一些小目标。
1. 数学能力:注重方式方法。不要求死记硬背,不盲目刷题。一定在理解的基础上,教方法,开拓思维。不要求学得高、学得难,但求基础需要学得扎实,会懂得应用,会用数学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学龄前学好思维启蒙,到K12之后,继续利用优质的课外课程巩固知识点和应用。
2. 英语阅读:培养阅读习惯。多听多说多思考多写。鼓励学龄前学会自然拼读(phonics)方法。小学期间鼓励大量阅读,积累词汇量和提高理解能力。有机会也可以培养辩论能力, 锻炼沟通,思维和学习能力。
3. 中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所以中文一定要学好。不奢望达到国内同龄人水平,但希望可以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从每天教几个中文字学起。平时也多讲一些中文绘本。上学之后,可以安排优质的中文课外辅导课继续巩固读和写。
4. 课外知识:除了通过阅读积累人文,天文地理,社会科学等知识。等疫情过去后,一定多带娃出门踏青,去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增长直观的体验。积极参与适合的公益活动,让娃自己体验生活的同时接触大自然,接触不同的人文,从中寻找书本里找不到的知识资源。
5. 兴趣爱好:娃喜欢唱歌跳舞。除了继续学习舞蹈和唱歌以外,在乐器方面,计划从钢琴开始入门,之后再让娃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乐器继续长期学习。如今学习乐器演奏好像已经是育娃的标配,申请学校时如果不会乐器反倒是“特别”了。但是我的初衷绝不是为了申请学校的那个“check mark”。从自己的经历来讲,小时候练过几年钢琴,没有考过级,很少登过台。但是我的乐理基础让我可以更好的感受音乐,听到喜欢的歌曲,可以找到五线谱自己弹奏,足以在日常生活的繁忙中找到一方美好与宁静。所以,希望娃也能在音乐中陶冶情操。还有就是希望通过每天的练习锻炼娃的自制力和意志力。我一直坚信,除了真正的天赋异禀,多数的成功源于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每天坚持做一件事很考验孩子和家长,我们做好了接受挑战的准备。陪伴她一起学习,坚持练习,并见证自己辛勤付出之后的成果就很完美!
每个娃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中美教育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只有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才能坦然的面对娃的教育问题。找到一条适合娃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成长道路。
快乐教育或是提前教育,注重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挖掘孩子潜在能力,并给予更多积极的鼓励和正面的引导。
不论我们的娃是“鸡娃”还是“普娃”,愿我们都少些“焦虑”,多些陪伴,在教育的道路上和娃一起乘风破浪!:)
羞羞草
这个好,谢谢lz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