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我美国爹妈

M
Marquett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某个下午和美国妈Anne 坐在院子里看孩子们玩儿。我们聊着聊着,她就问:哦?我没告诉过你我和Ed是怎么认识的?
70年代初,那时候Ed刚上大学,也因为一场车祸失明不久。他戴着一个时髦的大蛤蟆镜,把折叠手杖揣在兜里,随着午饭的队伍一点点蹭向收银员。Anne排在他后面,不知道他看不见,只看到他和前面那人之间总有一段距离。Anne开始担心有人趁机加塞。她拍拍Ed的肩,说“拜托快点走!”Ed没说话,跟上前面的人。然后他又落后了,然后Ann继续拍他,然后他继续向前挪一点儿...Anne彻底生气了,在身材高大的Ed身后一阵拳打脚踢..... 直到在收银柜台,Anne才意识到Ed是个盲人,而后者因为自尊,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无地自容的Anne领了午餐后逃之夭夭。她坐在餐厅角落里看Ed吃饭,心里希望Ed会忘记刚才的羞辱。但她立刻意识到自己浓重的,在学生中一枝独秀的缅因口音----- Ed大概一听就知道她是谁。
更糟糕的是,两个人一个学期居然有三科同堂的课程,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Anne心想,这么尴尬的事情之后,躲也躲不掉,不如想办法赔偿他吧。学校里的盲文资料有限,Ed需要有人给他念一些材料。Anne知道后就自奋高勇的去给他帮忙。Ed说:我付钱给你。Anne大窘,说不用啦。Ed嘿嘿笑:这是残疾人福利,钱是州政府付的,不要白不要。于是两人开始单独开小灶。
Anne的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她是极其活泼的一个。Ed当然很早就知道学校里的琐碎八卦,关于那个金发碧眼,精力旺盛,更喜欢哈哈大笑的女生的种种。Anne的声音总有种戏谑调皮的味道,而且人在失去视力之后,对声音的敏感度会剧增。我几乎可以想象Ed是怎样聆听着她的声音,真真切切的感受着那声音是如何把他从沮丧和愤然的黑暗中一点点救赎出来。
Anne对那段时间的最美好的回忆,是Ed能替她完成各种数学作业。其实她不用说我也知道,Ed是极聪明的一个人,见识不凡更谈吐有致,笑起来也很温暖。他即使默默的坐在客厅的一个角落,也能成功的吸引他人的目光。
很多年后,Ed坦白,他从Anne对他拳打脚踢的那一刻就堕入情网了。因为她是“第一个没把他当作残疾对待的人”。Anne对此的结论是Ed是受虐狂。于是她在蜜月的时候买了副手铐给他。
TBC
y
youyouniu
入坑 等更
m
miao222
搬好小板凳,入坑
a
annaa
前排小板凳
y
yaxia
楼主请够昂~~~
m
miao222
楼主,快,小鞭子抽起来
c
craigslist
好看。。。是原创吗?
M
Marquette


我不知道他们何时结的婚,大概是在Ed一口气读完法学院,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而Ann也拿到了小学教师的位置之后。他们在一个普通的城市里买了个普通的房子,房子设计的极其紧凑,什么东西都触手可及。刚搬家的时候Ann 挺着个肚子,大概少不了亲戚帮忙。收拾那个房子自然主要是Ann 一个人,以至于大儿子出生之后,房子依然空荡荡,Ann 记得没时间给儿子买衣服,夏天小家伙就只穿着尿布爬来爬去,言语间都是一个亲妈的后悔与心疼。
她做了几年二年级教师,后来改教三年级,正是男孩子最调皮捣蛋的年纪。Ann的精力旺盛,于是老天爷为了考验她,特地又送她两个儿子,大概年纪相差3,4岁。我有一次注意到她趁着红灯的时间,匆匆对着观后镜补了妆。我问她我能帮她拿什么东西,她一挥手:这算啥,我能搞定。然后她很得意的说,你知道,美国妈们都有一个传统技能:左手扶方向盘,右手对后座虚晃一枪,作势要打,方向和速度都要显得稳准狠,后座上呱噪的孩子才会立刻闭嘴。
Ann说这话的时候,满眼都是调皮,稍鹰钩的鼻头还会因为面部表情动一动。她的头发到老年后也是淡黄色直发,在脖颈的位置很自然的扣边儿,在额头上是无需打理的空气刘海,显得很年轻。我和自己的孩子聊天的时候,比较敏感的那个小家伙突然问,Ed 是不是从来不知道Ann长什么样子?我觉得是。但我毫不怀疑,Ed做律师的口才,是不会让Ann在打情骂俏上有什么遗憾的。
他俩都在努力保持一种与常人无异的生活方式。Ed 会陪Ann 去看电影,陪她开读书会(努力做出对“激情蔷薇”系列很感兴趣的样子),一起和朋友打牌。老了后他们一起学跳舞,做木工,满世界乱窜。
Ed的记忆力惊人。当年律所里尚没有大批电子文档,律所图书馆里用的都是那种用电动机推拉的巨大书架,声音轰隆隆的象老旧电梯,天知道里面有多少盲文文档。他专长的是技术专利,据说做presentation和引用案例全靠记忆力。他一直保持某种工作狂的热情。等我第一次遇到他们,他们的大儿子已经工作,二儿子仍在东部上大学。Ann刚刚退休,而Ed 已经是那个律所的partner ,准备“工作到死”了。
Ann说,她空巢后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但以往的捐款她觉得钱都给行政人员了。正好她所在的教会开始了和当地大学的互动,教会老头老太可以请一些国际学生到家里做客,或者一起参加社区活动。她觉得这种方式更直接自然。我是她“收养”的第二个中国女儿。第一个中国女孩叫Judy ,大概也是神经大条,气概拔山的北京大妞,有一次拎着只活鸭子兴高采烈的进了她家门,说找到了烤鸭食谱,准备请Ann尝尝北京烤鸭。Ann吓呆了,看着后院里那只信步的鸭子,就叫她休假的大儿子想办法。二十多岁身高六尺的小伙子对着刀子沉默半晌,苦着脸回到了厨房:妈,我这辈子没有杀过任何东西…
TBC


M
Marquette
好看。。。是原创吗?
craigslist 发表于 2020-08-16 23:51

原创流水账而已
M
Marquette
Ann的大儿子是那种典型的中西部中产家庭出来的孩子:个子高,话少,口才一般,但极有担当(除了不能帮忙杀一只鸭子外)。他学的是电子工程,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大公司做工程师。工作在外州,离家9个小时的车程。每逢长周末他都会开车飞奔回家,坐在厨房里喝Ann打的新鲜果汁。我当时还纳闷儿,这算是美国青年的单身生活常态吗?
有一次Ann请了邻居和好友来打牌,拉我入伙学了一种叫Peach的玩法,非常简单。Ann开始对桌上的某下家挤眉弄眼,大儿子突然高声说:妈,你在耍赖!三姑六婆顿时哄堂大笑。晚饭的甜点是apple cobbler,大儿子要求多加奶油。Ann报复性回击:没有,从今以后没有apple,更没有Peach了。
顺便提一句,Ann的甜点里糖放的很少,apple cobbler上面放的是轻奶油,连巧克力奶酪蛋糕都是细腻微苦的味道,非常过瘾。她做的一种白色的pasta source配小水萝卜,和盛夏时的黄瓜丝麻酱凉面有的一拼。
没过多久,大儿子要换公寓,在电话里告诉Ann因为他把烤炉弄脏了,房东要扣四五百块钱。Ann听了大怒,驱车飞奔到儿子的公寓,用了一天时间把烤炉擦得锃光发亮。我怀疑Ann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视察一下儿子的生活状况,就如同每个当妈的都会要儿子的宿舍照片,确认他尚能自己照顾自己。
小儿子长得出类拔萃,因为上学去了,我只在照片里见过。Ann在超市排队的时候,聊到小儿子,她随手指向超市货架上的狗仔新闻,说“他们都说我家Brooks长得象Prince William..”那个时候王子殿下的头发仍然葱郁茂盛。我看了一眼,想都没想脱口而出:Brooks可比Prince William帅多了。(肺腑之言)
小儿子在高中时大概艳名在外,交了个女朋友是当地头号雇主,某电信公司的VP家千金。Ann家虽然算是结结实实的中高产家庭(毕竟有个律师爸爸),但和VP比起来还是挺让人感叹的。Ann笑着说,啧啧,他家的地下室都比我的客厅富丽堂皇。那个VP家邀请Ann一家去欧洲度假。女孩儿说,Ann家的费用她可以全包。Ann和Ed只能委婉的拒绝了。后来小儿子上大学走了,险些做倒插门女婿这件事就没了下文。若干年后小儿子也做了工程师,娶了一个护士,养了三个孩子,happily ever after。。。。 so far  
h
homefelt
回复 1楼Marquette的帖子
挺好,接着写啊
w
white09
好有趣,请继续.
甜汤
好看的故事
s
singsongs
写得好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