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人 《庄子》之《天地》

雁过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世俗认为对就以为是对,认为善就以为是善的人,便是谄媚的人。如果你说他有道,他就流露出自满的神情;说他奉承人,就勃然大怒。不管他终生有道也好,终生奉迎也好,他们都会以夸饰的言辞彼此攻击,但是自始至终,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到底是何事。 他们穿着美服,整饰仪容以取悦世人,却不认为自己是谄媚;和世人混在一起,同声附和大众的言辞,却又不认为自己是俗人,真可说愚笨极了。 知道这是愚昧的,便非大愚;知道这是迷惑的,也并非大惑。真正的大惑,是终生不悟的人;真正的大愚,就是终生不智的人。如果有三个人一块走,其中只有一个人迷惑,还可到达目的地;两个人迷惑的话,是无论如何不能到达了,因为迷惑的人占了大多数啊!我虽有向道的诚心,无奈天下人迷惑的太多,这不是可悲的事吗? 伟大的乐章,无法进入世俗的耳朵,要是奏出《折杨》《皇荂》这类的音乐,他们就会开心大笑起来。由此可知:清高的言论,打动不了世人的心扉;智慧的言辞,钻不进他们的脑海。实在是受了世俗浮词的影响,如今全天下的人都已迷惑,我再有向道之心,恐怕也难以达到目的。知道达不到而勉强去求是另一种迷惑,所以我也只好放弃求道的心愿。 但是我放弃了这个心愿,还有谁能与我同忧呢?一个有恶疾的人夜半生了儿子,赶快拿着火去看,唯恐儿子会像自己一样。我的心情也正是如此啊!
雁过
绝对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从未与苏格拉底蒙面的年轻人,竟然会要求法庭处死苏格拉底。真正想要控诉苏格拉底的,一定是这位幕后指使者——雅典民主派重要人物阿奴图斯。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从来就不喜欢民主(“那就是一群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实行多数人的暴政)。加之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派的敌人阿尔西比亚德、克里提亚、卡尔米德等人都有过密切的关系。正是担心苏格拉底对于民主的破坏,阿奴图斯才想通过审判将他逐出雅典。
苏格拉底被带到了500名法官面前,他要为自己的污蔑作出最有力的回击。 针对坏名声的辩护 苏格拉底首先澄清了“自己的知识与智者的智者不一样”,因为智者教给人们的,只是到法庭上赢得胜利的辩论术;而他虽然也爱辩论,但他想让人们学会的是德行。
接着他告诉大家自己的真正的智慧是“无知之知”。
他说,他到处找人反驳,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雅典人——他通过不断的反驳来实现自己的智慧,同时也以不断的对话帮助处在缺陷中的雅典人学会爱智。这是神的给以他的使命。(伟大而高尚的使命,却也是那些政治家想要杀掉他的原因——哲学与政治不可调和的矛盾)
最后他指出了污蔑形成的原因,雅典人不能容忍“越来越多的有闲青年加入进来,和他一起,或学着他审察他们”。

我们对苏格拉底这一段的辩护不禁感到惊讶。他根本就没有把赢得官司当成自己的目标!
他是在坚守立场。
他好像一直在说:“你们这些雅典人呀,别想让我停下,乖乖地等着我来拆穿你们的伪善吧。”
恭喜苏格拉底,他成功激怒了雅典人,全场哗然。他们不仅为苏格拉底这与众不同的申辩方式瞠目结舌,而且因为苏格拉底所讲的哲学立场而愈加愤怒...... 针对控诉的辩护关于败坏青年
关于自己“败坏青年”罪状的辩护,苏格拉底对莫勒图斯说了这番耐人琢磨的话:
“那怎样,莫勒图斯?难道你小小年纪,比我这么大把年纪更有智慧......难道我反而那么无知,根本不知道,如果我要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我就会冒着被他伤害的危险,所以我还是像你所说的,有意做了这些坏事?我可不信你这一套,莫勒图斯,我认为没有一个别人相信。而我要么没有败坏他们,要么败坏他们,但是无意的......如果我无意败坏了他们,法律就不该因为这种(无意的)过错,让人带我来这里,而应该让人私下教育和警告我。显然,如果我得到了教诲,我就会停止我无意做的事。而你却回避,不愿意与我交往,不愿意教育我,反而把我带到这里来,而法律只要求把需要惩罚的人带到这里,不是需要教育的人。”
这段话初看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它讽刺了莫勒图斯只从政治法律角度思考:凡是犯了错误的,就应该受到惩罚,不管其原因如何。而不去注重教育。
更重要的是,苏格拉底讲出了他的哲学主张:没有人是自愿做不义之事的——因此对于无意作恶的人,应该教育而不是惩罚。
关于“不敬神明”
对于雅典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无神论”,莫勒图斯也以此控告他。
但机智的苏格拉底用一系列辩论便让莫勒图斯的控告自相矛盾:“一个信精灵之事又信神之事的人,却不信精灵、神、英雄。” 苏格拉底嘲笑他:“你同意我相信精灵,却说我相信精灵的父母神。”
到此,莫勒图斯已经被苏格拉底辩驳得狼狈不堪。

读者们大多都是无神论者,可能会觉得这些辩论莫名其妙。 但其实这涉及到了苏格拉底的善与宗教本质的对立。

苏格拉底究竟信不信神呢?答案是明显的,并且他比一般雅典人还要虔诚。(监狱中本来没有死刑犯向神祭祀的仪式,苏格拉底在喝下毒药之前,却要向神行礼;甚至在临死的时候,他都不忘嘱咐克里同,要向医神阿斯克勒庇厄斯献祭一只鸡。)
但他信的是自己美好哲学生活上不朽的神,而不信世人所说的会打仗的诸神,他不会相信宙斯真的会夺自己父亲诺洛斯的王位。他把神与自己单独联系起来了,神是他的道德指南针。
这当然不能被雅典人的宗教所接受。但宗教信的哪是真正的神呢?(“宗教是政治化的知识,也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关心的不是真理,甚至不是政治生活的真理,而是对政治现实的功用和利益......对神的知识一旦变成了宗教和意识形态,就不再谦卑,就不再坚持人与神之间的绝对距离。”——《生的根据死的理由》吴飞)。

一群对神不虔诚的人准备判决这个最虔诚的人了。


高贵的声明
苏格拉底难得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引来杀身之祸吗?他知道。苏格拉底不看重死吗?他看重。
那他为什么会愚笨的做着这些把自己推向死亡深渊的事呢?
他告诉了我们原因:“这位,如果你认为有点人格的人应该计较生死的危险,而不是在做事时仅仅关心这个:做的究竟时正义还是不义,是好人做的还是坏人做的,那你说得真不美。”
此时的苏格拉底是那么高大。他就像《》里的那位神一样的阿基琉斯,高傲地面对他的女神母亲发来的死亡警告,说出震耳发聩的宣言:“那就马上死吧,我让那行不义者得到惩罚后,不必留在这弓船旁边让人嘲笑,成为大地上的负担。”
苏格拉底不愿意死,但他更不愿意不正义的活。哲学生活战胜了死亡。


雅典人发来了最后的通牒:“苏格拉底,现在我们不听阿奴图斯的话,而是放了你,但有一个条件,即,你不要再花时间研究了,不要再爱知了。而如果我们逮着你还在做这些,你就要死。”
苏格拉底为了自己的哲学立场继续拒绝:“雅典的人们,我向你们致敬,爱你们,但是我更要听神的话,而不是你们的。”
看到这,你们是否想到那句名言,“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它就出自于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之口。对于真理的坚持,成了后来西方人尊崇的美德。


苏格拉底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结果,他继续高傲地申明着。
他完全可以和那些讨厌他的固执雅典人做法一样,假装承认自己有罪,再配上一场精彩的表演,得到生存的恩赐。(“泪流满面地向法官们恳求,还带孩子上来,以便能得到最大的同情,还带上来很多别的亲戚朋友”——《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
但他不会。因为这是对德行的抛弃,对尊严的丧失,这才是对法律最大的侮辱。
“诸位,我认为,哀求法官也是不对的,靠乞求逃脱更是不该的,而应该教育和说服。因为法官占据那席位,不是为了施舍正义,而是要裁判正义。他们发誓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喜欢施舍,而是根据法律裁判。所以,我们不能让你们习惯于发假誓,你们也不应该习惯于此。否则我们双方都不虔诚了。”
顽固的苏格拉底呀!那就等着被判决吧。 审判法官们要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是判处苏格拉底是否有罪,如果有罪在进行第二轮投票,决定给予苏格拉底什么罪。
雁过
第一轮审判 第一轮审判结果下来了:280比220,苏格拉底被判有罪。

这票数让苏格拉底自己都没想到:“因为我觉得反对票不会只多一点,而要多出更多。但现在看起来,只要有三十个石子不这么投,我就会给放了。”
他继续揭露着民主的脆弱性:“要只有莫勒图斯,看来我现在就已经被放了。”
雅典人大都知道苏格拉底是个公正勇敢的人,他的辩词虽然令人生气但也是事实。可他们实在不会相信名望极大的阿奴图斯会错怪苏格拉底,这其实才是大多人投他有罪的真正原因。


莫勒图斯继续提出希望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请求,谁都清楚,这只是虚晃一枪——审判就像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原告提出一个稍重的惩罚,然后等着审时度势的被告提出另一个轻一点的惩罚。
苏格拉底当然明白,此时他该做的,应该去恭维法官们,然后提出一个稍重的处罚逃避死刑。(他们希望,能将苏格拉底赶出雅典)。可他不能不为自己的原则辩护,他为自己的哲学立场斗争至了最后一刻。

他认真回顾自己的一生:没有不敬神明,没有败坏青年,而且真正为雅典带来了大的好处。于是他荒谬地说出他应该得到的惩罚:“如果按照正义,根据我的品行提出,我就要提出这个:在政府大厅用膳。”
唉,苏格拉底,你是天大的智慧,还是极度的愚蠢呢?
一切都完了,就算苏格拉底的弟子愿意出30米纳来保释他,也不可能了。 


第二轮审判
300:200,这是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票数。
事情发展到这地步,是阿奴图斯和莫勒图斯都没料到的。阿奴图斯没想要他死,只是想让他离开呀。都怪他太倔强。
法官们明显怒了,以至于本来不认为他有罪的法官,却投了他死刑。


苏格拉底笑着看着这一切,民主的弊端,法律的滥情。
他能够满意了,这死刑结果就是对这真理丧失的雅典最尖锐的批判。


他最后教育了一遍雅典公民,不管是反对他的,或者是支持他的。因为遵守了自己内心的公正,他昂着头面对这个审判。(我很难赢得,不是因为缺少语言,而是因为缺乏勇气和无耻,我不愿对你们说那些你们最喜欢听的话,我不哀悼,不悲恸,不做也不说别的很多我认为不合我的品行、而你们习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那些。我认为,我不该因为危险而做自由人不该做的事,而且我现在也不后悔做了这样的申辩,我宁愿选择这样申辩而死,也不选择那样活着。——《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

伴着那句千古传颂的名言,我们的苏格拉底将坦然赴死——“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的哪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神。”


苏格拉底之死 按照正常情况,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会被立即移交给“十一人委员会”,在24小时内执行死刑。
但苏格拉底的案子是个例外。因为“圣船”要去阿波罗神坛进贡,并且在它回来之前,雅典禁止任何处决。苏格拉底得以在监狱多待了1个月。
这些天里,每天都有国内外的哲人朋友,陪他聊上一整天。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到了死刑那一天。
关于这一天的情况,我们能够从柏拉图的《裴多》、《克里托》看到。
苏格拉底的朋友们要作最后的努力,收买了看守他的人在逃跑的时候给予默许;他的特比斯的崇拜者会提供所有必需的资金。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了,但苏格拉底,真诚地按照他的性格拒绝了。这只会使他终生承认的原则显得愚蠢可笑。虽然判罚是错误的,但他是个合法地组成的法庭的合法的裁决,因而有权强制执行;如果越狱,这是一个与公民资格精神相左的背叛行为。
(想想,同样质疑轻视法律法规,面对判决,苏格拉底与阿尔西比亚德却有着不同的行为。)
苏格拉底与哲人们最后一次探讨了灵魂问题,说明真正的哲学家是不会畏惧死亡的(但哲学家主动去死却是不道德的),正相反,他们会很开心,这意味着他们能进入一个更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真理和实在将面对面地加以认识。
到时间了,苏格拉底安心的喝下毒药,不忘提醒朋友给神贡一只鸡,然后平静地死去。


我们的哲人朋友在他最后的时光中,用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哲学。
正是他的死,让世人明白,哲学并不就是对秩序的破坏;正是他的死,唤起了人们对于哲学的尊重,开启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到现在,西方人对于真理的追寻之路。
苏格拉底已然成为2500年来这些追求知识的人们的标杆与模范。
他就是哲学本身。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 苏格拉底

雁过
“我虽有向道的诚心,无奈天下人迷惑的太多,这不是可悲的事吗?” “如今全天下的人都已迷惑,我再有向道之心,恐怕也难以达到目的。知道达不到而勉强去求是另一种迷惑,所以我也只好放弃求道的心愿。” “但是我放弃了这个心愿,还有谁能与我同忧呢?一个有恶疾的人夜半生了儿子,赶快拿着火去看,唯恐儿子会像自己一样。我的心情也正是如此啊!”
就当成是东西方哲学家在天下大乱时候对于多数人少数人的对话了。留个印记。lol
2
2020wakening
世俗指的就是平庸之恶吧。 “平庸之恶”英文为The Banality of Evil,是一个哲学术语,是指在意识形态机器下无思想、无责任的犯罪。一种对自己思想的消除,对下达命令的无条件服从,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
一般认为,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却不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行为,就是平庸之恶。如:赵高指鹿为马,群臣点头称是;纳粹建集中营,人们竞相应聘。
http://m.kdnet.net/share-12563398.html
哲仁布措
跟老苏不熟。庄子就是那个老婆死了敲锣打鼓的猥琐男。。
雁过
跟老苏不熟。庄子就是那个老婆死了敲锣打鼓的猥琐男。。
哲仁布措 发表于 2020-08-08 17:41

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k
kittythevictor
Mark mark mark.
c
chris009
绝对没有人会相信,一个从未与苏格拉底蒙面的年轻人,竟然会要求法庭处死苏格拉底。真正想要控诉苏格拉底的,一定是这位幕后指使者——雅典民主派重要人物阿奴图斯。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从来就不喜欢民主(“那就是一群没有牧羊人的羊群”,实行多数人的暴政)。加之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派的敌人阿尔西比亚德、克里提亚、卡尔米德等人都有过密切的关系。正是担心苏格拉底对于民主的破坏,阿奴图斯才想通过审判将他逐出雅典。
苏格拉底被带到了500名法官面前,他要为自己的污蔑作出最有力的回击。 针对坏名声的辩护 苏格拉底首先澄清了“自己的知识与智者的智者不一样”,因为智者教给人们的,只是到法庭上赢得胜利的辩论术;而他虽然也爱辩论,但他想让人们学会的是德行。
接着他告诉大家自己的真正的智慧是“无知之知”。
他说,他到处找人反驳,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雅典人——他通过不断的反驳来实现自己的智慧,同时也以不断的对话帮助处在缺陷中的雅典人学会爱智。这是神的给以他的使命。(伟大而高尚的使命,却也是那些政治家想要杀掉他的原因——哲学与政治不可调和的矛盾)
最后他指出了污蔑形成的原因,雅典人不能容忍“越来越多的有闲青年加入进来,和他一起,或学着他审察他们”。

我们对苏格拉底这一段的辩护不禁感到惊讶。他根本就没有把赢得官司当成自己的目标!
他是在坚守立场。
他好像一直在说:“你们这些雅典人呀,别想让我停下,乖乖地等着我来拆穿你们的伪善吧。”
恭喜苏格拉底,他成功激怒了雅典人,全场哗然。他们不仅为苏格拉底这与众不同的申辩方式瞠目结舌,而且因为苏格拉底所讲的哲学立场而愈加愤怒...... 针对控诉的辩护关于败坏青年
关于自己“败坏青年”罪状的辩护,苏格拉底对莫勒图斯说了这番耐人琢磨的话:
“那怎样,莫勒图斯?难道你小小年纪,比我这么大把年纪更有智慧......难道我反而那么无知,根本不知道,如果我要给身边的人带来痛苦,我就会冒着被他伤害的危险,所以我还是像你所说的,有意做了这些坏事?我可不信你这一套,莫勒图斯,我认为没有一个别人相信。而我要么没有败坏他们,要么败坏他们,但是无意的......如果我无意败坏了他们,法律就不该因为这种(无意的)过错,让人带我来这里,而应该让人私下教育和警告我。显然,如果我得到了教诲,我就会停止我无意做的事。而你却回避,不愿意与我交往,不愿意教育我,反而把我带到这里来,而法律只要求把需要惩罚的人带到这里,不是需要教育的人。”
这段话初看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有着深刻的哲学意义。
它讽刺了莫勒图斯只从政治法律角度思考:凡是犯了错误的,就应该受到惩罚,不管其原因如何。而不去注重教育。
更重要的是,苏格拉底讲出了他的哲学主张:没有人是自愿做不义之事的——因此对于无意作恶的人,应该教育而不是惩罚。
关于“不敬神明”
对于雅典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无神论”,莫勒图斯也以此控告他。
但机智的苏格拉底用一系列辩论便让莫勒图斯的控告自相矛盾:“一个信精灵之事又信神之事的人,却不信精灵、神、英雄。” 苏格拉底嘲笑他:“你同意我相信精灵,却说我相信精灵的父母神。”
到此,莫勒图斯已经被苏格拉底辩驳得狼狈不堪。

读者们大多都是无神论者,可能会觉得这些辩论莫名其妙。 但其实这涉及到了苏格拉底的善与宗教本质的对立。

苏格拉底究竟信不信神呢?答案是明显的,并且他比一般雅典人还要虔诚。(监狱中本来没有死刑犯向神祭祀的仪式,苏格拉底在喝下毒药之前,却要向神行礼;甚至在临死的时候,他都不忘嘱咐克里同,要向医神阿斯克勒庇厄斯献祭一只鸡。)
但他信的是自己美好哲学生活上不朽的神,而不信世人所说的会打仗的诸神,他不会相信宙斯真的会夺自己父亲诺洛斯的王位。他把神与自己单独联系起来了,神是他的道德指南针。
这当然不能被雅典人的宗教所接受。但宗教信的哪是真正的神呢?(“宗教是政治化的知识,也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关心的不是真理,甚至不是政治生活的真理,而是对政治现实的功用和利益......对神的知识一旦变成了宗教和意识形态,就不再谦卑,就不再坚持人与神之间的绝对距离。”——《生的根据死的理由》吴飞)。

一群对神不虔诚的人准备判决这个最虔诚的人了。


高贵的声明
苏格拉底难得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引来杀身之祸吗?他知道。苏格拉底不看重死吗?他看重。
那他为什么会愚笨的做着这些把自己推向死亡深渊的事呢?
他告诉了我们原因:“这位,如果你认为有点人格的人应该计较生死的危险,而不是在做事时仅仅关心这个:做的究竟时正义还是不义,是好人做的还是坏人做的,那你说得真不美。”
此时的苏格拉底是那么高大。他就像《》里的那位神一样的阿基琉斯,高傲地面对他的女神母亲发来的死亡警告,说出震耳发聩的宣言:“那就马上死吧,我让那行不义者得到惩罚后,不必留在这弓船旁边让人嘲笑,成为大地上的负担。”
苏格拉底不愿意死,但他更不愿意不正义的活。哲学生活战胜了死亡。


雅典人发来了最后的通牒:“苏格拉底,现在我们不听阿奴图斯的话,而是放了你,但有一个条件,即,你不要再花时间研究了,不要再爱知了。而如果我们逮着你还在做这些,你就要死。”
苏格拉底为了自己的哲学立场继续拒绝:“雅典的人们,我向你们致敬,爱你们,但是我更要听神的话,而不是你们的。”
看到这,你们是否想到那句名言,“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它就出自于的弟子——亚里士多德之口。对于真理的坚持,成了后来西方人尊崇的美德。


苏格拉底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结果,他继续高傲地申明着。
他完全可以和那些讨厌他的固执雅典人做法一样,假装承认自己有罪,再配上一场精彩的表演,得到生存的恩赐。(“泪流满面地向法官们恳求,还带孩子上来,以便能得到最大的同情,还带上来很多别的亲戚朋友”——《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
但他不会。因为这是对德行的抛弃,对尊严的丧失,这才是对法律最大的侮辱。
“诸位,我认为,哀求法官也是不对的,靠乞求逃脱更是不该的,而应该教育和说服。因为法官占据那席位,不是为了施舍正义,而是要裁判正义。他们发誓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喜欢施舍,而是根据法律裁判。所以,我们不能让你们习惯于发假誓,你们也不应该习惯于此。否则我们双方都不虔诚了。”
顽固的苏格拉底呀!那就等着被判决吧。 审判法官们要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是判处苏格拉底是否有罪,如果有罪在进行第二轮投票,决定给予苏格拉底什么罪。

雁过 发表于 2020-08-08 11:52

ILIAD BOOK 18, 97
τὴν δὲ μέγ᾽ ὀχθήσας προσέφη πόδας ὠκὺς Ἀχιλλεύς: ‘αὐτίκα τεθναίην, ἐπεὶ οὐκ ἄρ᾽ ἔμελλον ἑταίρῳ κτεινομένῳ ἐπαμῦναι: ὃ μὲν μάλα τηλόθι πάτρης ἔφθιτ᾽, ἐμεῖο δὲ δῆσεν ἀρῆς ἀλκτῆρα γενέσθαι. νῦν δ᾽ ἐπεὶ οὐ νέομαί γε φίλην ἐς πατρίδα γαῖαν, οὐδέ τι Πατρόκλῳ γενόμην φάος οὐδ᾽ ἑτάροισι τοῖς ἄλλοις, οἳ δὴ πολέες δάμεν Ἕκτορι δίῳ, ἀλλ᾽ ἧμαι παρὰ νηυσὶν ἐτώσιον ἄχθος ἀρούρης, τοῖος ἐὼν οἷος οὔ τις Ἀχαιῶν χαλκοχιτώνων ἐν πολέμῳ: ἀγορῇ δέ τ᾽ ἀμείνονές εἰσι καὶ ἄλλοι. ὡς ἔρις ἔκ τε θεῶν ἔκ τ᾽ ἀνθρώπων ἀπόλοιτο καὶ χόλος, ὅς τ᾽ ἐφέηκε πολύφρονά περ χαλεπῆναι, ὅς τε πολὺ γλυκίων μέλιτος καταλειβομένοιο ἀνδρῶν ἐν στήθεσσιν ἀέξεται ἠΰτε καπνός: ὡς ἐμὲ νῦν ἐχόλωσεν ἄναξ ἀνδρῶν Ἀγαμέμνων. ἀλλὰ τὰ μὲν προτετύχθαι ἐάσομεν ἀχνύμενοί περ, θυμὸν ἐνὶ στήθεσσι φίλον δαμάσαντες ἀνάγκῃ: νῦν δ᾽ εἶμ᾽ ὄφρα φίλης κεφαλῆς ὀλετῆρα κιχείω Ἕκτορα: κῆρα δ᾽ ἐγὼ τότε δέξομαι ὁππότε κεν δὴ Ζεὺς ἐθέλῃ τελέσαι ἠδ᾽ ἀθάνατοι θεοὶ ἄλλοι. οὐδὲ γὰρ οὐδὲ βίη Ἡρακλῆος φύγε κῆρα, ὅς περ φίλτατος ἔσκε Διὶ Κρονίωνι ἄνακτι: ἀλλά ἑ μοῖρα δάμασσε καὶ ἀργαλέος χόλος Ἥρης.
ὣς καὶ ἐγών, εἰ δή μοι ὁμοίη μοῖρα τέτυκται, κείσομ᾽ ἐπεί κε θάνω: νῦν δὲ κλέος ἐσθλὸν ἀροίμην, καί τινα Τρωϊάδων καὶ Δαρδανίδων βαθυκόλπων ἀμφοτέρῃσιν χερσὶ παρειάων ἁπαλάων δάκρυ᾽ ὀμορξαμένην ἁδινὸν στοναχῆσαι ἐφείην, γνοῖεν δ᾽ ὡς δὴ δηρὸν ἐγὼ πολέμοιο πέπαυμαι: μὴ δέ μ᾽ ἔρυκε μάχης φιλέουσά περ: οὐδέ με πείσεις.
Then, mightily moved, swift-footed Achilles spake to her: "Straightway may I die, seeing I was not to bear aid to my comrade at his slaying. Far, far from his own land hath he fallen, and had need of me to be a warder off of ruin. Now therefore, seeing I return not to my dear native land, neither proved anywise a light of deliverance to Patroclus nor to my other comrades, those many that have been slain by goodly Hector, but abide here by the ships. Profitless burden upon the earth—I that in war am such as is none other of the brazen-coated Achaeans, albeit in council there be others better—so may strife perish from among gods and men, and anger that setteth a man on to grow wroth, how wise soever he be, and that sweeter far than trickling honey waxeth like smoke in the breasts of men; even as but now the king of men, Agamemnon, moved me to wrath. Howbeit these things will we let be as past and done, for all our pain, curbing the heart in our breasts, because we must. But now will I go forth that I may light on the slayer of the man I loved, even on Hector; for my fate, I will accept it whenso Zeus willeth to bring it to pass, and the other immortal gods. For not even the mighty Heracles escaped death, albeit he was most dear to Zeus, son of Cronos, the king, but fate overcame him, and the dread wrath of Hera. So also shall I, if a like fate hath been fashioned for me, lie low when I am dead. But now let me win glorious renown, and set many a one among the deep-bosomed Trojan or Dardanian dames to wipe with both hands the tears from her tender cheeks, and ceaseless moaning; and let them know that long in good sooth have I kept apart from the war. Seek not then to hold me back from battle, for all thou lovest me; thou shalt not persuad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