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她们为何不顾“体面”,也要爆光渣男?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7月31日 8点59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e
elephant0
接近 5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在不少人眼里,快快乐乐地和因强奸罪被逮捕并起诉的老公一起继续生活下去,就是身为“大佬的女人”的体面。而如果有女人事后站出来,肯定是仙人跳无疑。
——题记
这几天娱乐圈的瓜不少。
对娱乐圈的事我一直很落伍,也是前日才知道那个男明星叫屈楚萧,而不是萧屈楚。
其实第一眼看到屈楚萧玩SM被曝光的事情,我的第一反应也是:把床上的事拿出来说,好像有点不妥。按道理讲,和伴侣怎么玩SM的私事确实不应该公开,当然也不应该强迫伴侣玩SM。
然而,如果感情纠葛都能私下解决,谁愿意昭告天下呢?
就像前日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评论所说: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网络公审,我想社会公理、道德约束、法律条例全都没法惩戒也有一定原因吧,男人滚遍世界只会被艳羡身体好快乐多,承担传染病风险、感情损伤甚至经济损失的却是没有任何保护的女朋友。” 当然,屈、罗二人其实也没少被嘲笑。在这两天的全网吃瓜之后,屈和罗的事业肯定多少要受到影响,但是网上表示羡慕罗志祥的男人可不少,还有人攻击被劈腿的周扬青是忘恩负义,靠罗志祥把自己炒红了(台湾也有媒体分析周扬青是富二代、官二代,家产超过20亿,可能给了罗志祥不少大陆的资源),回过头来又在网上揭短,搞不好是条件没谈妥。
这个论调是挺熟悉的,在明尼苏达案之后很多人都这样说,甚至在鲍毓明性侵“养女”案之后,也有不少男性为其开脱。在这些男性眼里,快快乐乐地和因强奸罪被逮捕并起诉的老公一起继续生活下去,就是身为“大佬的女人”的体面。
在不少男人的理想中,“懂事”(隐忍)就是女人最大的美德,无怪乎“不懂事”的女权主义者总是遭人厌恶——她们想要的太多。在很多人看来,如果女性的利益被损害了,最好别吭声,因为家丑外扬不体面,因此破坏自己的形象也不体面。
女性就是这样沉默了太久,因为她们不说,她们彼此隔绝,或者声音太小,所以无法无天的狂徒很容易找到下一个受害者。以至于他们认为如果有女人事后站出来,肯定是仙人跳无疑。在他们眼里,男人有钱可以买到一切,而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没有女人是不能卖的。
要是还有女人要站出来维权,那可真是太不懂事了!看她那样子,简直是个泼妇,哪里还有一点优雅呢?她这样说,还有男人敢要她?她会把男人吓跑!
结合前阵子微博上热议的新闻:隔离期间女性被男友殴打,(男)警察劝她撤案,说“你这样会毁了他”。
看看,这论调是不是也很熟悉?你品品这些男同胞想说的是啥:你失去的顶多是一条命,他失去的可是名声!
查了一下家暴,看到这些数据: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尔梅曾在全国反家暴联动机制南宁试点启动仪式上透露,在我国,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从 2014 年到 2016 年,中国家庭暴力数据全国涉及家暴的一审案件数量共 94571 件,仅有 38 名男性自诉遭遇了妻子的家暴,99.9996% 的施暴者都是男性。 一名律师声称:在接访中我们发现有80%的妇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去当地派出所报案或者去司法部门寻求帮助时,可是却被认为是一般家务事,不予过问和调解。即使处理也只是批评教育了事,使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的实施暴力行为,而使众多受害人投诉无门。 家庭暴力的事都经常没人管,那以爱情为名搞精神控制,诱骗对方当奴隶的事,就更没人管了。逼死包丽的牟林翰,现在也没有向女方家长道歉。
当然,谈这个事情,我们要分清楚人格障碍和性癖好,防止让有人格障碍的家伙抹黑BDSM这种性癖好。屈楚萧玩SM的事情曝光后,有人说,“渣男”是个简单粗暴的说法,一个人仅仅因为有非主流的性癖,不应当被口诛笔伐。理论上我同意这个观点,但倘若丑闻为真,那叫他渣男似乎也不冤枉。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讨伐渣男,主要想谈谈性自由和它背后的社会伦理。
都21世纪了,女人为何还在意名分? 有人说曝光屈楚萧的女孩够傻,明明是被当做发泄欲望的对象,还以为自己是正牌女友,两人之所以谈不妥,是因为定义不同,女孩是做着P友的事,操着女友的心。
但这种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少,实质可能就是“骗炮”。
豆瓣某网红曾经发表过一个奇葩言论,具体是啥我没有截图,大意就是“根本不存在骗感情、骗炮这一说,感情怎么骗?反正你也爽到了,你觉得你骗炮,说明你的思想落伍”。
感情怎么就不能骗呢?一个人付出了时间、金钱、精力和真心,另一个人只是把她当作发泄欲望的对象,这不是欺骗感情是什么?
公众人物在挑选伴侣时如果不找和自己理念一致的,本身就很危险,你又不是韦小宝,凭啥享齐人之美呢?
一个男人渣不渣,不在乎他有几个性伴侣,而在于其是否客观存在对女性的欺骗、利用和贬低侮辱。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你玩开放式关系也好,玩SM也好,只要你的伴侣知情同意,那就不是欺骗。
出轨在英文里叫cheating,一个人被蒙在鼓里九年,我们很难要求她站在理性客观中立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所有的感情纠葛都可以私下和平解决,哪有那么多离婚案需要法院出面呢?何况还没结婚的,就更没人管了。
我不提倡感情问题谈不妥就公开处刑的行为,然而也可以理解,舆论,有时是被侮辱和被损害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由和安全感,你选哪个 诚然,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由,无论是自我实现,还是性自由。但是男性和女性在追求自由时,面临的障碍从来都不是一样高。
很多原本是褒义的词,放在女人身上就成了贬义。人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放在女人身上就是“物质、拜金”,大家都追求进步,放在男人身上是“事业心强”,放在女人身上是“太有野心”“太强势”。聪明、深刻原本都是褒义词,我写文章却经常看到这样的评价“你看得这么透,男人只会对你敬而远之”“你这么强势谁敢要”甚至“你不会幸福的”。
仿佛我们身为女性,最大的价值就是“嫁出去”,所以一切的行为准则都要考虑男人的感受。
“嫁人就是女人的二次投胎”“男人都喜欢瘦的”“你结不结婚、和谁结婚关系到我们做父母的后半生的幸福”……这些话我简直听得耳朵起茧。
子宫原本长在女人身上,无奈这是个父权制社会,单身女性无法拥有合法后代,甚至不能冷冻卵子,于是女性如果想要趁年轻力壮生个孩子,就不得不进入婚姻,而要与合适的人进入婚姻,就很难不陷入男权社会这一套游戏规则。
要成为大多数男性偏好的择偶对象,女性通常会这样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感情经历不要太多,不要太有主见,收入不要太高,事业不要太成功。于是她“到了年纪之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结婚生子了,因为在别的方面,她已经退的太多。再不结个婚,那人生的成就感原本就不大了,安全感又何来呢?
为了顺利进入父权制社会的婚姻,她不能有男人不喜欢的思想(否则就是“咄咄逼人”),不能从事影响婚育的职业,甚至不能有男人/婆家不喜欢的爱好。
而一个积极准备结婚的男人为了娶老婆,努力去拼事业,积累财富,即便没有结婚,他也一样有了事业和财产,他自然有了更多自由。
在男女关系中指责一个男人,除了“渣男”以外,没有太多的词汇,而汉语中对女人的贬低则是铺天盖地,张口就来,“拜金”“势力”“虚荣”“骚浪贱”,甚至原本不是贬义词的“强势”,总有一款适合你。除了针对女性的侮辱诽谤以外,还有那么多贬义词都是女字旁。
女人想做到道德上的完美,那可太难了,最好无怨无悔,不慕荣华,为他抛弃家人,像王宝钗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等薛平贵都娶了西凉公主,还要回来试探她的忠诚。
不要忘了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男权社会,当道德都是男人定的时候,面对欺骗,你那令人称赞的理性、大方、识大体,有时就是在助长他祸害下一个。
性道德上的双重标准,更是让女性容易成为“伦理化的存在”,通俗点说,女性的边界感更强,对出轨的容忍度更低。即便是在自由主义者居多的圈子里,男性和女性的界限感也不一样。
当女性的利益牢牢地和婚姻挂钩时,她们就会倾向于怒打小三,当女性的名誉和性道德牢牢挂钩时,她们就要拒绝性自由,并且批判“不专一”的行为。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母系社会,无论男性专一与否,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爱和谁生孩子和谁生,母系家族都会抚养这个孩子,不会因此名誉扫地,那么女人还有何惧怕呢?
我并非呼吁现代文明回到母系社会,而是要让大家想一想,在一个两性真正平等的社会,女性原本可以不必承受这些侮辱,不必让男性的喜好彻底左右我们的人生选择,不必让男性认为的“理性客观中立”成为我们的行动准则。
在男权社会中,在为同性开脱这件事上,男性总是比女性更积极,他们仿佛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而被客体化的女性以及不符合主流审美的男性则处于边缘地位。
男人都能发明出来“原谅宝”这种东西,女性在整体处境更艰难的情况下,少一点对同性的道德审判,多曝光曝光男性骗财骗色的行为,也挺好。至少姐妹之间应该多知会一下,大家愿意共享是一回事,不愿意又是另一回事了。
a
applelegend
接近 5 年
2 楼
说的太好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在不少人眼里,快快乐乐地和因强奸罪被逮捕并起诉的老公一起继续生活下去,就是身为“大佬的女人”的体面。而如果有女人事后站出来,肯定是仙人跳无疑。
——题记
这几天娱乐圈的瓜不少。
对娱乐圈的事我一直很落伍,也是前日才知道那个男明星叫屈楚萧,而不是萧屈楚。
其实第一眼看到屈楚萧玩SM被曝光的事情,我的第一反应也是:把床上的事拿出来说,好像有点不妥。按道理讲,和伴侣怎么玩SM的私事确实不应该公开,当然也不应该强迫伴侣玩SM。
然而,如果感情纠葛都能私下解决,谁愿意昭告天下呢?
就像前日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评论所说: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网络公审,我想社会公理、道德约束、法律条例全都没法惩戒也有一定原因吧,男人滚遍世界只会被艳羡身体好快乐多,承担传染病风险、感情损伤甚至经济损失的却是没有任何保护的女朋友。” 当然,屈、罗二人其实也没少被嘲笑。在这两天的全网吃瓜之后,屈和罗的事业肯定多少要受到影响,但是网上表示羡慕罗志祥的男人可不少,还有人攻击被劈腿的周扬青是忘恩负义,靠罗志祥把自己炒红了(台湾也有媒体分析周扬青是富二代、官二代,家产超过20亿,可能给了罗志祥不少大陆的资源),回过头来又在网上揭短,搞不好是条件没谈妥。
这个论调是挺熟悉的,在明尼苏达案之后很多人都这样说,甚至在鲍毓明性侵“养女”案之后,也有不少男性为其开脱。在这些男性眼里,快快乐乐地和因强奸罪被逮捕并起诉的老公一起继续生活下去,就是身为“大佬的女人”的体面。
在不少男人的理想中,“懂事”(隐忍)就是女人最大的美德,无怪乎“不懂事”的女权主义者总是遭人厌恶——她们想要的太多。在很多人看来,如果女性的利益被损害了,最好别吭声,因为家丑外扬不体面,因此破坏自己的形象也不体面。
女性就是这样沉默了太久,因为她们不说,她们彼此隔绝,或者声音太小,所以无法无天的狂徒很容易找到下一个受害者。以至于他们认为如果有女人事后站出来,肯定是仙人跳无疑。在他们眼里,男人有钱可以买到一切,而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没有女人是不能卖的。
要是还有女人要站出来维权,那可真是太不懂事了!看她那样子,简直是个泼妇,哪里还有一点优雅呢?她这样说,还有男人敢要她?她会把男人吓跑!
结合前阵子微博上热议的新闻:隔离期间女性被男友殴打,(男)警察劝她撤案,说“你这样会毁了他”。
看看,这论调是不是也很熟悉?你品品这些男同胞想说的是啥:你失去的顶多是一条命,他失去的可是名声!
查了一下家暴,看到这些数据: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尔梅曾在全国反家暴联动机制南宁试点启动仪式上透露,在我国,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报警。 从 2014 年到 2016 年,中国家庭暴力数据全国涉及家暴的一审案件数量共 94571 件,仅有 38 名男性自诉遭遇了妻子的家暴,99.9996% 的施暴者都是男性。 一名律师声称:在接访中我们发现有80%的妇女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去当地派出所报案或者去司法部门寻求帮助时,可是却被认为是一般家务事,不予过问和调解。即使处理也只是批评教育了事,使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的实施暴力行为,而使众多受害人投诉无门。 家庭暴力的事都经常没人管,那以爱情为名搞精神控制,诱骗对方当奴隶的事,就更没人管了。逼死包丽的牟林翰,现在也没有向女方家长道歉。
当然,谈这个事情,我们要分清楚人格障碍和性癖好,防止让有人格障碍的家伙抹黑BDSM这种性癖好。屈楚萧玩SM的事情曝光后,有人说,“渣男”是个简单粗暴的说法,一个人仅仅因为有非主流的性癖,不应当被口诛笔伐。理论上我同意这个观点,但倘若丑闻为真,那叫他渣男似乎也不冤枉。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讨伐渣男,主要想谈谈性自由和它背后的社会伦理。
都21世纪了,女人为何还在意名分? 有人说曝光屈楚萧的女孩够傻,明明是被当做发泄欲望的对象,还以为自己是正牌女友,两人之所以谈不妥,是因为定义不同,女孩是做着P友的事,操着女友的心。
但这种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可不少,实质可能就是“骗炮”。
豆瓣某网红曾经发表过一个奇葩言论,具体是啥我没有截图,大意就是“根本不存在骗感情、骗炮这一说,感情怎么骗?反正你也爽到了,你觉得你骗炮,说明你的思想落伍”。
感情怎么就不能骗呢?一个人付出了时间、金钱、精力和真心,另一个人只是把她当作发泄欲望的对象,这不是欺骗感情是什么?
公众人物在挑选伴侣时如果不找和自己理念一致的,本身就很危险,你又不是韦小宝,凭啥享齐人之美呢?
一个男人渣不渣,不在乎他有几个性伴侣,而在于其是否客观存在对女性的欺骗、利用和贬低侮辱。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你玩开放式关系也好,玩SM也好,只要你的伴侣知情同意,那就不是欺骗。
出轨在英文里叫cheating,一个人被蒙在鼓里九年,我们很难要求她站在理性客观中立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所有的感情纠葛都可以私下和平解决,哪有那么多离婚案需要法院出面呢?何况还没结婚的,就更没人管了。
我不提倡感情问题谈不妥就公开处刑的行为,然而也可以理解,舆论,有时是被侮辱和被损害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自由和安全感,你选哪个 诚然,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由,无论是自我实现,还是性自由。但是男性和女性在追求自由时,面临的障碍从来都不是一样高。
很多原本是褒义的词,放在女人身上就成了贬义。人人都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放在女人身上就是“物质、拜金”,大家都追求进步,放在男人身上是“事业心强”,放在女人身上是“太有野心”“太强势”。聪明、深刻原本都是褒义词,我写文章却经常看到这样的评价“你看得这么透,男人只会对你敬而远之”“你这么强势谁敢要”甚至“你不会幸福的”。
仿佛我们身为女性,最大的价值就是“嫁出去”,所以一切的行为准则都要考虑男人的感受。
“嫁人就是女人的二次投胎”“男人都喜欢瘦的”“你结不结婚、和谁结婚关系到我们做父母的后半生的幸福”……这些话我简直听得耳朵起茧。
子宫原本长在女人身上,无奈这是个父权制社会,单身女性无法拥有合法后代,甚至不能冷冻卵子,于是女性如果想要趁年轻力壮生个孩子,就不得不进入婚姻,而要与合适的人进入婚姻,就很难不陷入男权社会这一套游戏规则。
要成为大多数男性偏好的择偶对象,女性通常会这样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感情经历不要太多,不要太有主见,收入不要太高,事业不要太成功。于是她“到了年纪之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结婚生子了,因为在别的方面,她已经退的太多。再不结个婚,那人生的成就感原本就不大了,安全感又何来呢?
为了顺利进入父权制社会的婚姻,她不能有男人不喜欢的思想(否则就是“咄咄逼人”),不能从事影响婚育的职业,甚至不能有男人/婆家不喜欢的爱好。
而一个积极准备结婚的男人为了娶老婆,努力去拼事业,积累财富,即便没有结婚,他也一样有了事业和财产,他自然有了更多自由。
在男女关系中指责一个男人,除了“渣男”以外,没有太多的词汇,而汉语中对女人的贬低则是铺天盖地,张口就来,“拜金”“势力”“虚荣”“骚浪贱”,甚至原本不是贬义词的“强势”,总有一款适合你。除了针对女性的侮辱诽谤以外,还有那么多贬义词都是女字旁。
女人想做到道德上的完美,那可太难了,最好无怨无悔,不慕荣华,为他抛弃家人,像王宝钗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等薛平贵都娶了西凉公主,还要回来试探她的忠诚。
不要忘了我们身处的是一个男权社会,当道德都是男人定的时候,面对欺骗,你那令人称赞的理性、大方、识大体,有时就是在助长他祸害下一个。
性道德上的双重标准,更是让女性容易成为“伦理化的存在”,通俗点说,女性的边界感更强,对出轨的容忍度更低。即便是在自由主义者居多的圈子里,男性和女性的界限感也不一样。
当女性的利益牢牢地和婚姻挂钩时,她们就会倾向于怒打小三,当女性的名誉和性道德牢牢挂钩时,她们就要拒绝性自由,并且批判“不专一”的行为。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母系社会,无论男性专一与否,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爱和谁生孩子和谁生,母系家族都会抚养这个孩子,不会因此名誉扫地,那么女人还有何惧怕呢?
我并非呼吁现代文明回到母系社会,而是要让大家想一想,在一个两性真正平等的社会,女性原本可以不必承受这些侮辱,不必让男性的喜好彻底左右我们的人生选择,不必让男性认为的“理性客观中立”成为我们的行动准则。
在男权社会中,在为同性开脱这件事上,男性总是比女性更积极,他们仿佛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而被客体化的女性以及不符合主流审美的男性则处于边缘地位。
男人都能发明出来“原谅宝”这种东西,女性在整体处境更艰难的情况下,少一点对同性的道德审判,多曝光曝光男性骗财骗色的行为,也挺好。至少姐妹之间应该多知会一下,大家愿意共享是一回事,不愿意又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