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贫穷在德国是什么模样?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2日 18点15分 PT
共 (10)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280万德国儿童生活贫困 新冠雪上加霜
持续数月之久对所有人的生活都造成了影响,但每个人受影响的程度却不尽相同。一项最新的调研显示,疫情下的种种限制措施对贫困儿童的冲击尤为严重。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Foundation)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德国超过五分之一(21.3%)的青少年生活在贫困状态下,总人数高达280万。平均每七个孩子中,就有一人的生活依赖社会救济,占比大约为13.8%。 而疫情的到来,使青少年贫困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贫困儿童的家长大多从事短期工或打零工,疫情来袭使他们的收入大幅减少,甚至会失去工作。贝塔斯曼基金会董事德拉基( Jörg Dräger)表示,限制公共生活的防疫措施使许多公共救济活动停止运作,这也使贫困儿童的境况进一步恶化。
家中无电脑 如何上网课?
疫情期间,学校关闭,学生们需要居家上网课,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在家上网课也同样困难重重。因为这类家庭往往不具备相应的设备。调研显示,接受社会救济的家庭中,24%的儿童没有可以上网的电脑。此外,他们也很少拥有独立空间,以便能不受干扰的听课学习。 调研指出,尽管过去五年来,受救济儿童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他们同那些生活有保障的同龄人之间的相对差距,仍和以前一样。本次调研是根据就业市场与职业研究所(IAB)提供的数据而完成的。调研对象是家庭收入低于全德平均水平60%以及接受失业救济家庭的儿童。
疫情期间学生们需要上网课,但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有可以上网的电脑
"悬而未决的结构问题"
地区不同,状况也大不相同:在有些地区,接受社会救济的儿童占比高达40%,而另外一些地区,这一比例只有2%。在德国东部地区,接受救济的儿童比例从2014年的22.1%降到了2019年的16.9%。而在德国西部,这样比例一直维持在大约13%的水准。 调研显示,家庭经济条件与青少年能否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否拥有足够的居住面积、能否买得起新衣服或定期去电影院等27项分类比较显示,贫困儿童和普通家庭儿童间有着极大的差别。68%领取社会救济的家庭无法负担每年一周的度假出游,而普通家庭中这一比例只有12%。 社会问题专家们认为,儿童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其后果非常严重。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德拉基说:"在减少儿童贫困问题上,政府做得太少。"他表示,应从社会及家庭政策层面上制定新的方案,比如建立儿童参与金或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制度,此外,还应建立起让青少年能够长期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结构。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2 楼
高楼下的昏暗前景
这里是不来梅的Grohner Düne区,据统计这里是全德国贫困风险最高的地方,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属于贫困人口。在德国,收入低于平均线60%的人,被视为贫困人口。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3 楼
为“救济餐桌”做准备
不来梅有三个为穷人提供的“救济餐桌”,膳食都靠公司、面包房、超市等捐赠。图片上,“救济餐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Burg“餐桌”做准备,每天有大约125人来这里。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4 楼
多元化的贫穷
来“餐桌”的有个人,有家庭;有德国退休人员,有移民、难民。 其中一个救济餐桌的负责人表示,不来梅是一个多元的城市,“没有紧张气氛,餐桌的气氛充满宽容和感激”。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5 楼
高龄志愿者
在“餐桌”帮忙的很多都是志愿者——比如图上80岁的退休老人Werner Dose。此外,还有一些实习生和“一欧元工作”者。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6 楼
衰败的哈勒市
位于德国东部的哈勒,曾经别具魅力,是社会主义民主德国的重镇。 如今,这个城市日渐衰败。在哈勒新城,有很多闲置的破旧楼房。 当地失业率很高,前景很差。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7 楼
德国的“穷孩子”
上不起课外辅导、办不起生日聚会、参加不起体育协会——德国有超过200万的“穷孩子”。 在哈勒新城,儿童的贫困率更高,三分之一的家庭都要依靠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8 楼
“不让孩子饿肚子”
“Schnitte Ost”这个援助机构向大约50个孩子提供帮助。孩子的年龄在6至15岁之间。负责人说,“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让孩子饿着肚子回家”。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9 楼
饭后要刷牙
“Schnitte Ost”的负责人表示,对该机构的需求持续增加,很多孩子来自难民家庭。 该援助机构除了提供免费餐饮外,也辅导孩子们的功课,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其中也包括教孩子们刷牙。
L
Lady_Furong
接近 5 年
10 楼
流落街头
在柏林,大约6000人流落街头,其中60%是外国人,他们大多来自东欧国家。在欧洲大城市,近年来流浪汉的人数持续增加。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持续数月之久对所有人的生活都造成了影响,但每个人受影响的程度却不尽相同。一项最新的调研显示,疫情下的种种限制措施对贫困儿童的冲击尤为严重。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Foundation)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德国超过五分之一(21.3%)的青少年生活在贫困状态下,总人数高达280万。平均每七个孩子中,就有一人的生活依赖社会救济,占比大约为13.8%。 而疫情的到来,使青少年贫困问题变得更为严重。贫困儿童的家长大多从事短期工或打零工,疫情来袭使他们的收入大幅减少,甚至会失去工作。贝塔斯曼基金会董事德拉基( Jörg Dräger)表示,限制公共生活的防疫措施使许多公共救济活动停止运作,这也使贫困儿童的境况进一步恶化。
家中无电脑 如何上网课?
疫情期间,学校关闭,学生们需要居家上网课,但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在家上网课也同样困难重重。因为这类家庭往往不具备相应的设备。调研显示,接受社会救济的家庭中,24%的儿童没有可以上网的电脑。此外,他们也很少拥有独立空间,以便能不受干扰的听课学习。 调研指出,尽管过去五年来,受救济儿童的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他们同那些生活有保障的同龄人之间的相对差距,仍和以前一样。本次调研是根据就业市场与职业研究所(IAB)提供的数据而完成的。调研对象是家庭收入低于全德平均水平60%以及接受失业救济家庭的儿童。 疫情期间学生们需要上网课,但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一定有可以上网的电脑
"悬而未决的结构问题" 地区不同,状况也大不相同:在有些地区,接受社会救济的儿童占比高达40%,而另外一些地区,这一比例只有2%。在德国东部地区,接受救济的儿童比例从2014年的22.1%降到了2019年的16.9%。而在德国西部,这样比例一直维持在大约13%的水准。 调研显示,家庭经济条件与青少年能否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否拥有足够的居住面积、能否买得起新衣服或定期去电影院等27项分类比较显示,贫困儿童和普通家庭儿童间有着极大的差别。68%领取社会救济的家庭无法负担每年一周的度假出游,而普通家庭中这一比例只有12%。 社会问题专家们认为,儿童贫困问题是一个社会结构性问题,其后果非常严重。贝塔斯曼基金会的德拉基说:"在减少儿童贫困问题上,政府做得太少。"他表示,应从社会及家庭政策层面上制定新的方案,比如建立儿童参与金或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制度,此外,还应建立起让青少年能够长期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结构。
高楼下的昏暗前景
这里是不来梅的Grohner Düne区,据统计这里是全德国贫困风险最高的地方,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属于贫困人口。在德国,收入低于平均线60%的人,被视为贫困人口。
为“救济餐桌”做准备
不来梅有三个为穷人提供的“救济餐桌”,膳食都靠公司、面包房、超市等捐赠。图片上,“救济餐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Burg“餐桌”做准备,每天有大约125人来这里。
多元化的贫穷
来“餐桌”的有个人,有家庭;有德国退休人员,有移民、难民。 其中一个救济餐桌的负责人表示,不来梅是一个多元的城市,“没有紧张气氛,餐桌的气氛充满宽容和感激”。
高龄志愿者
在“餐桌”帮忙的很多都是志愿者——比如图上80岁的退休老人Werner Dose。此外,还有一些实习生和“一欧元工作”者。
衰败的哈勒市
位于德国东部的哈勒,曾经别具魅力,是社会主义民主德国的重镇。 如今,这个城市日渐衰败。在哈勒新城,有很多闲置的破旧楼房。 当地失业率很高,前景很差。
德国的“穷孩子”
上不起课外辅导、办不起生日聚会、参加不起体育协会——德国有超过200万的“穷孩子”。 在哈勒新城,儿童的贫困率更高,三分之一的家庭都要依靠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不让孩子饿肚子”
“Schnitte Ost”这个援助机构向大约50个孩子提供帮助。孩子的年龄在6至15岁之间。负责人说,“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让孩子饿着肚子回家”。
饭后要刷牙
“Schnitte Ost”的负责人表示,对该机构的需求持续增加,很多孩子来自难民家庭。 该援助机构除了提供免费餐饮外,也辅导孩子们的功课,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其中也包括教孩子们刷牙。
流落街头
在柏林,大约6000人流落街头,其中60%是外国人,他们大多来自东欧国家。在欧洲大城市,近年来流浪汉的人数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