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住那么好的房子为什么家里不买烘干机?还要阳台上晒衣服。国内三星的烘干机一万人民币,不是钱的问题吧、 amber561201 发表于 2020-07-22 01:01
女演员好看。 夏芯桔 发表于 2020-07-22 01:47
看了剧,觉得活得太累,价值观偏差太多。 这里,简单,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 Jaelynleaf 发表于 2020-07-22 01:10
回复 2楼amber561201的帖子 习惯问题,国内住豪宅不用烘干机的不是少数。 caoyunding 发表于 2020-07-22 02:07
这剧明显三观不正, 为啥这么多人觉得好 bululu 发表于 2020-07-22 01:45
看了个片段,听到里面演员装腔作势把old money读成marny的时候就没兴趣了,太装了。中国的老资本家能活过文革都不错了,还old money Yanguilaishi 发表于 2020-07-22 01:54
另外还有,高档小区几乎很多人都知道,顶层是复式。或者一层是复式。 那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真的不是中产。。。。 专门挑事儿没事找事 发表于 2020-07-22 01:09
回复 2楼amber561201的帖子国内人真的没有那个意识,今年梅雨季太长,我在网上买了个烘干机给爸妈,还被说了,他们就喜欢太阳晒的,不喜欢烘干机的。反观我自己,没有烘干机简直觉得活不了Mortalflower 发表于 2020-07-22 08:39
没有所谓的老钱了。我姥姥家就是老钱阶层的,建国时就全交公了。自己什么都没留,就这都在文革被批斗的要死要活。这剧一看就不真实。魔都可能就是这样的,以前民国时期,那些贵妇人的圈子可不就是这样不好进的,要身上穿哪家的旗袍或洋装,抹夏奈尔的口红,穿法国的皮鞋,拎啥啥牌子的皮包,戴3卡以上的vvs火钻戒指,开什么牌子的汽车,家里老公什么什么的买办或经理,或是上海洋场上的名人,全套的东西加注头上身上才有可能进入那个层次的圈子。。。现在又变成一样了。 这个剧换个服装换个道具换个时代,可以叫上海洋场太太晋圈记 elli123 发表于 2020-07-22 17:15
我没见过哪个中产每天活得跟打仗似的搞宫斗,搞晋升阶层。
导演很可能根本没看过真实的国内贵族幼儿园。这样的幼儿园,很多校董是老外,娶了中国太太,在中国照样闲散的生活。 而太太们其实也比较合群,没有那种装腔作势的姿态。 没事确实会喝下午茶,插画,赏花,品茶,欣赏瓷器。
但是,这戏完全是over 了,这感觉是国内中产要拼了命的争,才能活下去。放在美国,觉得简直是蛇精病啊。大家谁没有她的消费等级呢.... 这戏是想说国内土鳖们没见过世面吗????
比起前几年的职场剧和生活剧,差远了。
见过几个孩子真去上的,纯玩票儿/
而国内中产和高净值人士,非常清楚孩子到美国英国留学的门道,很多人在孩子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出国,特别是国际学校的孩子,一般暑假3-4个月都泡在英美夏令营或者训练营里。
这剧,再此凸显了童谣的不懂。而这和大部分中国真实的中产和高净值人士的认知是不符合的。。。。
对,所以细节上,还是显示了导演其实不了解真实的一线城市中产。
另外说她衣品不错的,淘宝上多的是那种丝质面料的,比如这家D家 dimplehsu: https://d-clothes.world.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user_number_id=21345909&ali_trackid=2%3Amm_25544681_4290425_14726050%3A1595394275_151_2138726196
我就觉得童谣不好看,小里小气。如懿传里演的尤其烂。
国内就是各种攀比啊,整个东亚文化都这样,逼着你钱进啊。以前美国白人圈其实也这样,这二十多年被其它种族混合,拉丁文化就没这么拼很闲散。
习惯问题,国内住豪宅不用烘干机的不是少数。
还有她们不习惯用洗碗机
就是给大家看看,有钱也是不开心的,你们虽然穷,但是你们可以穷开心
国内人真的没有那个意识,今年梅雨季太长,我在网上买了个烘干机给爸妈,还被说了,他们就喜欢太阳晒的,不喜欢烘干机的。反观我自己,没有烘干机简直觉得活不了
这种剧解闷儿我都嫌浪费时间。
20当个背景剧,更轻松搞笑一点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这剧展现的就是当代价值观吧。。。
我有个朋友亿万富翁,也是喜欢晒衣服。家里的烘干机闲置,说是喜欢衣服上有太阳的味道
haha, 所以是 old many 呀
事儿姐真是每天都挑点事儿来凸显自己见过世面的top1形象啊
国内烘干机是没这边的好用啊,烘得时间长还不是很干,再加上国内很多衣服料子不适合烘干啊。
这个剧换个服装换个道具换个时代,可以叫上海洋场太太晋圈记
以前那个宁愿坐在宝马上哭的,看起来好像很反中国传统文化,实际细想就是符合党国核心价值观的。
你看看那些反复宣传回国好的,也是反复谈钱。能上google值多少?access wiki 获取信息,这些都没有价值。
真正有old money 的现在不在台湾香港就在美国。
那时候,很多带不走的家眷,80年代到香港继承遗产的,全家移民的,不少。
国内的衣服绝大部分烘了会缩,不像这边的衣服说能烘的估计是特殊处理过的。
不是钱的问题,就是生活习惯吧,觉得自然晒干比较好
这里这么多人说这剧,一件破衣裳都恨不得舔屏,楼主可能不小心鄙视了好多没见过世面的二三四线居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