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给孩子的教育

r
rpnyc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人大多时间做的是无意识的选择。生命的轨迹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最近看了幸福来敲门电影原型的专访,他说成功的秘诀是要有一个可以执行的计划。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做。然后像信仰一样去执行。听起来简单,真的要做不容易。
随着科技发展,做一件具体的职业规划可能是徒劳的,比如想成一个马车夫,学成之后发现这职业已被汽车代替。更重要是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其实人都有学习适应能力,但不能陷入生存模式的陷阱里。很多人为生存挣扎,很难有多余时间精力去再改造自己,想如何长远发展的。这不只是说底层的苦力,美国有很多看上去很光鲜的中产,one check away from being homeless.
最近看了一个电视真人秀叫underdog billionare, 是一个富翁挑战自己是否有能力重新白手起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宁可给人去刷马桶,干任何活,先赚够自己3个月的生活费,让自己在3月之内,不要为生计而奔波,从而有时间去做更大的发展。 我说给孩子存一笔钱,不要让他们一踏出校门就做穷人,也是不要陷入生存陷阱的意思。
我希望给孩子的教育,并不在意他们是哪个学校毕业,而是希望他们能在踏上社会之前拥有一些长远发展下去的品质。 在我来看,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要有审美。欣赏、向往他人高水平的成就。为自己能完成高质量的工作不妥协。
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逻辑与理性思维,其二是质疑的能力。分清事实与观点,分清观点的论证。比如老师教欧式几何,等角对等边。先能用质疑能力问什么,然后用理性思维自己证明出来。而不是说这是老师教的。
第三,多读历史,至少有近二百年现代社会的历史框架。之前看了一个比尔盖茨的访谈,谈到为什么他看书很快。他的解释是说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看了很多非虚构类书籍,脑子中像有了一个书架一般,再读其它书籍,只要按作者什么年代,大概在讲什么,将其在书架上归类就可以了。即使是读科学类书籍,他因为历史的先前知识,将作者的当时环境,可利用工具之类上下文带入,很容易理解作者当时为什么会那么想。
教育是给孩子心中装上指南针,而不是给他们画好路线图。具体的技术可能很快就会过时,希望他们有一个思维框架,在此之上,当他们开始人生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小雪球去滚,告诉他们小心生存陷阱,希望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走更远吧。
x
xiaguxianling
手动点赞
m
musely
回复 1楼rpnyc的帖子
有道理.. 只不过人要知道自己最想要做什么或者最适合做什么不是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