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36计(三十二):打草惊蛇

超級吸塵器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作者:王维洛
32、打草惊蛇:大坝裂缝,故漏风声
“打草惊蛇”,为兵法三十六计之第十三计。原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以谋也。”
词源对“打草惊蛇”的解释是:情事相类,甲受到惩处,使乙感到恐慌。王鲁在做当涂县令时,经常受贿。当地老百姓状告主薄贪污受贿时,王鲁判决说: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也有做事不周密,让对方得以警戒预防的意思。朱文公(朱熹)集二十九答黄仁卿书有:“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打草惊蛇,亦不敢放手做事。”便是此意。
秘密 打草惊蛇
自三峡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工地就是一个用铁丝网围成的封闭区域,三峡工程的建设品质如何,三峡工地发生什么工伤事故,一直被视为机密,公众尽不知情。如:工程事故、自然灾害的报导,关于三峡工程建设的情况,皆由新华社一家媒体所垄断。新华社专门向三峡工地派出记者群组,原三峡记者组组长施永峰,因报导三峡工程,后来被提升为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而其他报刊、杂志的记者,若想进入工地,则必须经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处批准。三峡工程的保密工作,由三峡总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每年召开一次保密工作大会,检查三峡工程保密事宜。
二○○二年初,传来三峡大坝出现裂缝的消息,一时在媒体中广为传播,给三峡工程造成极大负面影响。据撰写“为了三峡大坝不留隐患”报导的南方窗记者赵世龙回忆:
“二○○二年春节,我正在长沙父母家中过年。还是大年初五,突然一个宜昌的媒体朋友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三峡大坝出大事了’。我一再详细追问,她说年三十那天,三峡总公司高层搞了一个与本地媒体和各中央级驻宜新闻单位的团拜会。会上,三峡总公司的领导主动向媒体透露了大坝出现裂缝的事,虽然他们一再声明只是和友好新闻单位内部通报一下,不希望对外传扬,但这位朋友觉得事关重大,偷偷录了音。这之前一直有‘三峡大坝出现了裂缝’的传闻,在此半公开场合得到了证实。她推测三峡总公司高层主动向媒体内部通报此事,可能与刚刚换了几个老总有关,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所以很委婉巧妙地将此消息透露出来。但作为地方媒体,她也没办法进一步去调查核实,但希望作为外地媒体记者的我能来三峡调查此事。”
有意透露秘密,装成做事不周密,打草惊蛇,让公众对三峡工程建设品质问题引起重视,使新来者不必为之前的工程担黑锅。这是透露国家秘密的最好解释。
按照中国的惯例,新的老总应该是旧老总们的“自己人”才行,没有离任老总的鼎力推荐、举手赞成,新老总是上不去的。这次是新老总把自己的恩人给出卖了,新老总知道得很清楚,三峡工程品质不好,而且是很不好,将来一定要出大事,如果他们此时不把这个事情,哪怕是冰山的一角,让公众知道,将来背黑锅的肯定是他们。在报答培养之恩、与把责任推卸干净两者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如果三峡工程品质真像三峡总公司在各种报导中所说的百分之百合格,百分之八十几优秀,那么这些新老总也不至于出卖恩师;如果三峡大坝只是八十条在大坝建设中不可能不出现的裂缝,这也就算不得什么“三峡大坝出大事了”,新老总也不至于使出如此手段;如果三峡工程品质事故处理,都未留下隐患,那么这些新老总也不至于出卖老上级。
有意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让记者报导曝光,是新来老总的策略。但是,这仅只能骗骗一般百姓,而骗不了他们的提携之人。因为离任老总们很清楚,以三峡总公司的保密工作,外人根本进不了三峡工地;在三峡工地工作的工人,不敢把问题透露出去,谁把品质问题捅出去,就将面临开除的处分;记者进入三峡工地采访,必须事先取得三峡总公司新闻宣传处同意,由专人陪同。没有内鬼,这个消息是断然出不去的。但是面对他们自己亲手栽培、亲手提拔的接班人,只能是无可奈何。
严重架空 坝块失稳
南方窗记者赵世龙,在三峡工地拍摄到了工人正在修补裂缝的照片,记者看不到三峡大坝中用低强度水泥浇铸的坝块,是大坝中的空穴,用老百姓的话是,大坝中的蜂窝、狗洞。
“三峡大坝出大事了!”这个大事不会单单只指大坝出现的裂缝,还有更严重的孔穴、架空、和低强度坝块问题。当水经过裂缝进入空穴、架空之后,其中充满了水。水在温度的影响下,热胀冷缩,使完整的坝块产生更多的裂缝,当裂缝发展成为贯串性的裂缝之时,大坝便开始渗水。由于三峡大坝属于重力型混凝土大坝,必须依靠坝块的重量,来维持大坝本身在河中的平衡。
而贯串性的裂缝破坏了坝块的整体性,在洪水的冲击下,坝块失稳,造成溃坝。三峡大坝的品质问题直接影响三峡大坝的结构与安全。
“三峡大坝出大事了!”是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的原因。
新来者不担黑锅
二○○六年五月,三峡大坝封顶,但是中央领导层全体缺席。有人说,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务实的表现;有人说,封顶二字不吉利,谁来参加封顶仪式,将来就不能再高升了。其实,“新来者不愿为前面工程将来担黑锅”,才是真正的原因。随着三峡水库蓄水成为现实,水库蓄水位越来越高,三峡工程的决策错误已经是越来越明显了。三峡大坝虽然已经封顶,但是目前蓄水只到海拔一百五十六米,移民也才刚满足蓄水至海拔一百五十六米的要求,但是实际移民人数已经达到一百二十三万,比全国人大批准的一百一十三万还多十万人。这蓄水位海拔一百五十六米,距离正常蓄水位还有整整十九米,离最高蓄水位二十四点四米,尚有几十万移民要搬迁。
实施了保护计划的老城还要被淹,新建的移民新镇也要被淹,重庆部分城区要被淹,重点文物石宝寨要被淹,进出重庆的铁路要被淹,新建的高速公路更要被淹,新建桥梁的净空又太低等等。如果人大代表追问起来,谁来背这黑锅?胡锦涛和温家宝都参与了三峡工程的决策,但都不是最主要的决策者,所以也不愿意来承担错误决策的主要责任,这才是他们不参加大坝封顶庆祝的真正原因,也是其他领导人不来参加庆祝仪式的原因。
承包商各相对立
一座三峡大坝的施工,承包给葛洲坝集体公司、青云水利水电联营公司、三七八联营总公司、武警水电总队等几个企业,而每个公司把自己所得的工程部分再层层分割给施工队承包,也就是说,一座三峡大坝被分割成一个个互相对立的承包单元。在承包单元的结合部,特别是两个公司承包部分的结合部,都是品质最糟的部位。
中国古代有个笑话,说是有一个人死在两个县的县界上,死者的头在一个县,脚却在另一个县。两个县长都不认为这个人是死在自己的县境内,不在本县的职权范围之内。三峡大坝的施工,特别是结合缝由谁做,结合部的品质谁负责,合同中没有规定,所以两边的承包单位谁也不负责,就和笑话中的两个县长一样。但是结合部,是大坝结构中最关键的部位,品质不好,直接影响大坝安全。
如同三峡总公司换老总一样,国务院三峡工程品质检查小组也更换了负责人。第一任品质检查验收小组组长是张光斗和钱正英,第二任品质检查验收小组组长是潘家铮。第一任品质检查验收小组组长对三峡工程的二期工程负责,第二任品质检查验收小组组长对三峡工程的三期工程负责。三峡大坝二期工程出现了八十条裂缝,张光斗解释说,大坝不可能不出现裂缝,大体积的混凝土,不像一般薄壁结构,(浇筑)温度问题相当复杂,因为体积很大、很高,混凝土就要发热。三峡工程在温控方面尽管采取了综合措施冷却低温混凝土,但毕竟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比较高,大坝最低温在有变的情况下有些低,造成温差后,大体积的混凝土难免出现裂缝。但是第二任品质小组负责验收的三期工程的大坝浇铸却没有出现任何裂缝,说这是管理精细化的结果。是否可以这么理解,根据三峡大坝三期工程验收小组透露的消息,三峡大坝二期工程验收小组所说的大坝不可能不出现裂缝的结论,是欺骗世人的鬼话。
西门子公司行贿
打草惊蛇另外一个案例就是德国西门子公司“贿赂案”和长江三峡工程。二○○七年十一月八日,西门子公司向德国媒体公布,据律师和会计的检查,西门子公司无证据支付所谓“咨询费”,高达十四亿欧元,为德国史上涉及金额最大的贿赂案。且中国是西门子公司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据德国商业周刊报导,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业务百分之九十以上,通过中间人成交,二○○七年八月,西门子公司承认在中国的业务中有“不适当商业行为”。
向三峡工程提供水轮发电机组是西门子公司在中国的最大业务。一九九三年,西门子公司董事长冯必乐,陪同德国总理科尔访问中国,访问的目的,便是向在“六四事件”之后,孤立于世界大家庭之外的中国政府,伸出友好的双手,以求在今后对中国的业务中获得好处,特别是获得当时已经得到全国人大批准的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巨额订单。一九九六年,西门子公司获得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订单,而德国政府不顾反对党和众多民间团体的反对,提供了十一点三五亿马克的财政担保,为获得订单的重要先决条件,但西门子公司并未公布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订单的金额究竟是多少,与此同时,获得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订单的,还有法国阿尔斯通、以及瑞士ABB公司等。
中国政府向老百姓宣传,进口十四台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都是由世界著名的公司所提供,如德国的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以及瑞士ABB公司,言下之意,必须支付最高昂的价钱,以获得最先进技术;而支付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的资金,却非来自中国政府、或三峡总公司,而是来自每一个中国老百姓,来自每消费一度电为三峡工程建设多支付的三峡基金;但中国政府至今却仍尚未告诉中国人民,进口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究竟一共花了多少钱。
进口的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是世界顶尖技术,这话不假;但这是西方工业国家早已边缘化了的技术,也就是,西方工业国家自己已经不用的技术。而此技术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为何二十多年后,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原因在于,此技术并未得到应用,所以也就没有新的发展,乃至得以一直保持“世界最先进”之名。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军政府曾经有过雄心勃勃的水电开发计划,西门子公司也获得提供水轮发电机组的订单。但巴西军政府要求,水轮发电机组必须在当地生产,所以西门子公司也在巴西建造了生产水轮发电机组的大工厂;但工厂建成后,巴西军政府下台,巴西新政府放弃了水电开发计划,所以,从那之后,西门子公司在巴西建造的工厂也一直没有生产过这样的水轮发电机组。
中国古人推崇的是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而广之,自己不用的技术,不要卖给别人。因为自己不用,总有不好说出来的弊病。但是外国公司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它们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即便是边缘化的技术,也要找到顾客卖出去。而由于此次“贿赂案”调查重点,为最近几年的商业贿赂,而非十多年之前的业务,因此西门子公司向中国提供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之中,有多少无证据支付的所谓“咨询费”,也许在“贿赂案”的调查中,也不会暴露真相。
不论西门子公司是主动行贿还是被迫行贿,行贿就是触犯了德国法律,将受到德国法律的制裁。行贿者入监的入监,辞职的辞职,但反观中国的受贿者如何?当今的王鲁会说:汝虽打草,吾蛇不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