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出差,我给全班上课教数学,老师提前一天讲两遍我就能上课。现在还不是捡瓶子。 南京菜农 发表于 2020-07-18 13:25
回复 1楼goneaway的帖子 要是天才小时候没学象棋,钢琴,数学,或者其他东西,那他还能算是天才吗?或者说天才不必学这些天生就会某些东西? aflier 发表于 2020-07-18 13:45
楼主是自己有天才娃吗? 我觉得能够早慧就不错了。 还有,天才和早慧那么值得说吗?不就是娃多学了一些,聪明一些。 其他要努力的方面多了……有什么值得说的啊? 不娶何撩 发表于 2020-07-18 13:46
早慧是早点教可以会的,天才是天才知道怎么会的。。 不小心给忘了a 发表于 2020-07-18 13:55
我18岁就大学就毕业了现在还不是在家带娃混日子! 草薰风 发表于 2020-07-18 13:28
早慧天才普通人,哪个更幸福,才是父母应该关心的。 artdong 发表于 2020-07-18 13:33
楼主的意思说天才是无师自通,托梦来的。 比如从来没学过加法,也不读书,就能写出震惊世界的数学论文。 楼主写的东西,笑笑就可以了 不娶何撩 发表于 2020-07-18 13:57
从小就开始的天才,起点是 one time kid,幼儿园小学简单的东西看一眼就会了,不用反复刷。 当然反过来不成立,大部分 one time kid 不是天才,因为思维深度复杂度不够。 当然还有一种是后发制人的黑马型天才。 tidewater 发表于 2020-07-18 14:06
早会的人生其实挺憋屈的。就好比 400 米领先前一百米,然后眼睁睁看着被一个一个的反超,不患落后患 decay 。。。 当然天生心大就无所谓 。。。 tidewater 发表于 2020-07-18 13:54
很多时候大家把这个概念混淆了,极大多数情况,小孩上来会这个会那个,三岁把加减乘除都会了,四岁会背唐诗三百首,就是提前把后来学的东西学习了,这种都是早慧,早慧和天才或者神童的区别就是,天才会在幼年少年就做到一般成年人无法达到的高度,例如下象棋十二岁之前达到国际大师级别,例如十岁钢琴可以进大的管弦乐队的级别,十二岁会微积分也还是早慧,但是如果能独立发现证明伽罗华定理就是天才了。综合一下,判断其实很简单,就是那小孩和成年人比,如果十三岁之前已经可以达到很少成年人达到的水平或者成就就是天才。 伤仲永其实没有什么好伤的,本来就是早慧,曹植如果真是七岁作诗,那个水平可以说是天才,唐朝的李贺也是天才诗人。数学里面伽罗华和拉马努金都是天才,高斯既是天才又是历史排名前三(可以是第一)的大数学家,成就比一般天才高多了。 当然了,早慧还是好的,至少说明脑子不笨,但是和日后成就关系只是正相关,并不会一直领跑,毅力,坚持力和顿悟力对后来很关键,社交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以后从事商业很关键。数学大家需要的是洞察力,这个决定了你努力了之后能达到的最终高度。有人回复说天才都是不用学就会的那就更错了,拉马努金的只是个传说,我更相信是他接触了初等数学但是却能用超级的洞察力发现很多高等数学才能推导出来的关联。天份决定了同等努力下你能达到的高度,不努力不学习哪儿也到不了,从来不懂围棋规则怎么也不会成为大师,规则是人为定的。goneaway 发表于 2020-07-18 13:22
同觉得楼主要求太高了,十二岁就会微积分很不错了,我大学以后都没学明白呢 yayran 发表于 2020-07-18 15:20
反正我娃2岁不会加减法。坐着听都不可能。如果有小孩会,我觉得是神童系列。哈哈 小宝贝122118 发表于 2020-07-18 17:52
楼主修改一下标题里的错别字。是 “早会” 不是 “早慧” 。 tidewater 发表于 2020-07-18 13:32
难怪最近网上看到有人讲尹希不回国的事情,不回国的多了,就他被指名道姓,原来他真是天才。以前都没听说过 Annie88 发表于 2020-07-18 18:44
早会的也比一定会被反超吧!也不是每个早会的孩子都是仲永。毕竟能遇到后发天才的机遇也是很小的。 blanch23 发表于 2020-07-18 14:21
早慧的被反超不多,毕竟 one time kid 数量有限。 早会的被反超的还是不少,因为不是所有娃都听话坐下来成为 training monkey 。。。 tidewater 发表于 2020-07-18 23:39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分辨早慧不是早会呢? blanch23 发表于 2020-07-19 00:05
不需要学,你去看看印度数学大师拉马努金,基本没怎么好好受过教育,留下的3900个公式他说是女神梦里托梦给他的。 bluecrab 发表于 2020-07-18 13:48
十足三岁就会加减乘除,无论是自己悟的,还是父母硬灌的,在我眼里这都属于非常聪明的娃了呀,可以叫一声小天才了。lz标准太高了,不能把人类历史长河上载入史册的几位作为天才标准。 ---发自Huaren 官方 iOS APP Scorpius 发表于 2020-07-18 14:30
老公打算给7岁的闺女上微积分被我骂神经病,真正的天才不是推出来的,早慧未必是好事,开心的童年最重要。本人从小过目不忘,上学时候课本看几遍后倒背如流的那种,然而除了成绩好之外没啥用,现在还不是普通人一个。 Springharbor 发表于 2020-07-19 02:48
感觉过目不忘最适合的职业是特工,可惜一般人不会去应聘。applestore 发表于 2020-07-19 05:13
我18岁就大学就毕业了现在还不是在家带娃混日子!
早慧天才普通人,哪个更幸福,才是父母应该关心的。
要是天才小时候没学象棋,钢琴,数学,或者其他东西,那他还能算是天才吗?或者说天才不必学这些天生就会某些东西?
我觉得能够早慧就不错了。
还有,天才和早慧那么值得说吗?不就是娃多学了一些,聪明一些。 其他要努力的方面多了……有什么值得说的啊?
不需要学,你去看看印度数学大师拉马努金,基本没怎么好好受过教育,留下的3900个公式他说是女神梦里托梦给他的。
早会的人生其实挺憋屈的。就好比 400 米领先前一百米,然后眼睁睁看着被一个一个的反超,不患落后患 decay 。。。 当然天生心大就无所谓 。。。
楼主的意思说天才是无师自通,托梦来的。
比如从来没学过加法,也不读书,就能写出震惊世界的数学论文。
楼主写的东西,笑笑就可以了
哈哈哈
嗯还是心态好咋都幸福
从小就开始的天才,起点是 one time kid,幼儿园小学简单的东西看一眼就会了,不用反复刷。
当然反过来不成立,大部分 one time kid 不是天才,因为思维深度复杂度不够。
当然还有一种是后发制人的黑马型天才。
我觉得有些人纠结天才的心态真的不好,貌似天才就是无所不能,对自己对娃都不好。 娃开心就好,我还是觉得小娃应该多玩,学习的事情,长大再说
早会的也比一定会被反超吧!也不是每个早会的孩子都是仲永。毕竟能遇到后发天才的机遇也是很小的。
有统计数据么?统计数据肯定显示早慧的孩子在长大后也比普通人出色一些。
说句题外话,我小时候是早会娃,我家孩子是普通进度娃,我觉得我娃挺好的。但我妈天天拿我小时候的早会事迹说我娃笨,我就很不高兴。。无论怎么教育我妈都觉得早会就是聪明,说话晚就是笨,我真是很心累。。
正相关但是估计不是特别大,如果单纯从最高学历估计比较高,但是从成就看估计不会高,但肯定是正相关,一个纯文盲很难做出成就来
以后都叫早慧,也是先进的,但是现在天才神童用的太普遍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只有非常少的人真的是这种,感觉英文应该是Prodigy,Genius这个词有点用的太泛泛了
你真幽默
他长头发还挺可爱的,有点儿像霍尊,哈哈
这位是没正经学过中文的?
他的意思你没懂
早慧的被反超不多,毕竟 one time kid 数量有限。
早会的被反超的还是不少,因为不是所有娃都听话坐下来成为 training monkey 。。。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分辨早慧不是早会呢?
haha. very cool.
很棒的帖. 相信华人以后也不会被水军占领, 因为这里的人水平高, 并且聊的不会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现在就是带娃大妈一个。这个才能仅限于家里几张信用卡都自然背下来随意填写。娃糊弄说几天前我说了什么话,我可以原封不动给他还原当时场景吓得他目瞪口呆。
个人感觉早慧比早会要厉害。早慧有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所以为 ‘慧’。 早会就属于熟能生巧提前教育。学龄前儿童,唐诗多读几遍会背,是早会。能够领略韵律和部分意境,就是早慧了。如果知道2+2=4,能自己领悟12+2=14,是早慧。知道2+2=4, 但是12+2=14还是要教,那只能算早会。我印象最深的是,之前这里有个妈妈说她四五岁孩子,玩lego能够从不同lego大小块自己领悟到分数,和乘除法,这个绝对是早慧的聪明孩子了。
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并且一直领跑,是普通人里面的优等生。 早慧自发性领跑 早会被激发后领跑 外在压力可能带来痛苦导致幸福感缺失
拉马努金这个例子不太好。他甚至超越了很多天才的范畴。很多人说,他是具有通灵的能力,或者他本身就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人。
真的天才本来就很少啊。
什么是天才?——天才的诞生、本质和意义
究竟何为天才?天才有什么特别之处?如何成为天才?还有我们为什么想要成为天才? 本文,将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解读与答案——事实上,只有认知到自己是天才(不是感觉上),最终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完全”的天才。 主题目录如下: 什么是天才 天才的形成 成为天才的过程 为什么想要成为天才 游戏规则 结语 后记
https://zhuanlan.zhihu.com/p/36162802
感觉过目不忘最适合的职业是特工,可惜一般人不会去应聘。
看学习东西费不费劲,需要练习多久就可以掌握,能不能融会贯通
1 + 2 + 3 + 4 + ... = -1/12
目测娃也是、三岁多听几遍卡梅拉、可以从头背到尾、双语。该如何培养比较好啊
记忆力好的人做医生最合适吧。
英国的发明家和天才很多很多 智力和创造力惊人啊
中国太缺少如同 Dyson 这种人了
中国人的思维很肤浅很肤浅, 缺乏抽象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东欧, 俄罗斯,德国这些地区的人, 抽象思维能力惊人 所以现代数学极其抽象,很多很多的抽象空间都是德国人和东欧人提出来的.
中国人在数学方面, 抽象思维太差了 看问题的角度很狭窄很狭窄
不如德国人学习数学, 站的角度高, 看的深入啊
哎
参加最强大脑的节目😄
没有点赞权限,实名点赞一个。
我儿子就是生在德接受德国学校教育的。感觉并不是人种的问题,而是教育的区别造成的。我娃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的数学和我们在国内学的就完全不同了。和语言也可能有关系,德语语法很严谨,非常适合写说明书,几乎没有误读的可能性。我在德国待得时间长了,德语用的多,思维逻辑比以前好很多。中文太容易产生歧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