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州单日死亡超过150就代表病毒没有弱化??对比纽约和佛州高峰数据,除非你对数字没有概念,否则结论相当明显!

C
Czbo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纽约确诊高峰出现在4月1日至4月15日,当时大部分每日确诊人数在8000以上,有很多天超过1万人。但比目前佛州每日确诊人数要低。
纽约死亡高峰出现在4月5日至15日,大部分每日死亡在800人以上,个别日期死亡超过1000人。由于死亡者大部分是老人,平均死亡延后没有那么长,大概一星期左右。
目前佛罗里达已经连续几周的确诊高峰超过纽约,但只有连续两天死亡人数超过100人,其余都在100人以下甚至50人以下。除非你对数字没有概念,否则你会感到明显的天壤之别。
佛罗里达目前确诊31万病例, 死亡4600多人。纽约达到确诊31万病例的日期是4月30日,到4月30日为止,纽约已经死亡24000多人。4600 vs 24000, 这么明显的对比,难道还不明白吗?
而且现在不光死亡率下降,是每日死亡绝对值也在下降。任何医疗手段进步,不可能造成如此成倍的差距。特别对病毒,如果现在人为医疗可以降低死亡风险50%左右,已经是革命性的成就。
数字没有情绪,数字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东西,除非你对数字一点概念都没有!



 

🔥 最新回帖

C
Czboy
138 楼
最近有知道隔得近的感染,老公的 Team member,在家说第一星期有点重感冒,第二星期就好了,积极要求上班,不过他去测还是阳性,只有继续呆家,我们firm的IT也没进医院, 在家隔离,现在也没事,转阴性,Firm里的同事测出阳性,他没其他症状,就没味觉,没发烧咳嗽,本来看到这些人阳性,还很慌张,但貌似他们都没啥事,也不是小年轻,4,50的中年人,又没那么慌了.
star1991 发表于 2020-07-18 12:04

你说的这些都没新闻价值,所以不会播报。
但恰恰这些人是vast majority , 绝大多数!
C
Czboy
137 楼
其实我想说,你说的恰恰不对。
首先数字是年轻人染病的结果,这个死亡比好象过去也没变。而且没有人谈康复,后遗症。 其次,现在是夏天。过去的肺炎,在夏天基本就没了,完全没了!
这个肺炎,居然一直超高速度在感染,仍然有人死,而且是年轻人。说实话,我现在才感觉到,是真正害怕。你自己想想冬天的话,那时1000万人带病毒的话,画面有些好莱坞了
mindstorm 发表于 2020-07-18 12:23

没有任何证据说感染者的年龄现在和过去有何不同。
任何时候死亡的都是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的人。
后遗症的比例是多少才是关键。而不是看新闻得出结论。新闻常常播报的都是罕见病例。就如车祸一样,绝大部分每天平平安安开车的人也没新闻价值。
w
wenli100
136 楼
总之是应该小心加听天由命
C
Czboy
135 楼
lz这贴法的好 在任何灾难面前都能找到正能量的帖子!就需要你这样spin的能力 赶紧来领5美分!
miss6161 发表于 2020-07-18 12:16

说这些毫无意义。
C
Czboy
134 楼
Florida的死亡数字只能说比以前高 是刚开始起来还是达到了高峰 没有后面的数字何以判断?
oxfordmeimei 发表于 2020-07-18 12:02

100个确诊中有10个住院,3个死亡, 1000个确诊中20个住院,10个死亡,
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 沙发板凳

e
ebc
现在死亡率的确低了不少。
j
jiaru0099
日经贴。。。
一日一贴告诉大家这个病毒弱化的不行不行了。。。
一会儿医学生的角度,一会儿数据科学家的角度。。。
版主这种重复发帖的(看看他发的主题)能不能管管。。。
屏蔽前留个言。。。
屏蔽了屏蔽了。。。
j
jansport
回复 1楼Czboy的帖子
还有其他几个因素需要考虑。纽约的病人老人居多,纽约当时治疗没有经验,纽约当时医疗系统被击穿了,纽约当时检测也没有跟上,实际感染更多。所以我感觉说病毒弱化,证据不充分。虽然我也希望病毒弱化。
C
Czboy
回复 2楼的帖子
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最主要的是病毒在弱化。
纽约在4月15日之后每日死亡人数也是急剧下降,纽约流行的病毒也在变异。
至于医疗进步或其它因素,能降低死亡风险50%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不是目前的成倍数下降。
用个别病例和医院内危重病例来代替绝大部分病例的情况,这不是是科学态度。对几十万人的数据视而不见才是反科学。
F
Fishingpost
回复 1楼Czboy的帖子
还有其他几个因素需要考虑。纽约的病人老人居多,纽约当时治疗没有经验,纽约当时医疗系统被击穿了,纽约当时检测也没有跟上,实际感染更多。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0:47

知道佛州是养老第一大州吗?
j
jansport
知道佛州是养老第一大州吗?
Fishingpost 发表于 2020-07-17 00:48

知道又如何?前几天才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佛州新感染人的平均年龄为21岁。
C
Czboy
回复 1楼Czboy的帖子
还有其他几个因素需要考虑。纽约的病人老人居多,纽约当时治疗没有经验,纽约当时医疗系统被击穿了,纽约当时检测也没有跟上,实际感染更多。所以我感觉说病毒弱化,证据不充分。虽然我也希望病毒弱化。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0:47

反对恐慌,提倡理性,有理有据,不惧屏蔽。
至于渲染病毒恐慌的,不是日经,而是时经,每小时都有,是不是也该屏蔽?!
p
pinpin_liu
今天不是死亡156 人么? 超过150 了啊
F
Fishingpost
知道又如何?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0:50

哪都是老人病重的多,这不是纽约惨的理由。枯墨把生病的老人送老人院才是。
C
Czboy
今天不是死亡156 人么? 超过150 了啊

pinpin_liu 发表于 2020-07-17 00:52

这能和纽约同等确诊水平每日死亡800人以上相比??
j
jansport
回复 2楼的帖子
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最主要的是病毒在弱化。
纽约在4月15日之后每日死亡人数也是急剧下降,纽约流行的病毒也在变异。
至于医疗进步或其它因素,能降低死亡风险50%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不是目前的成倍数下降。
用个别病例和危重病例来代替绝大部分病例的情况,这是科学态度?几十万人的数据却视而不见。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0:47

我怎么感觉纽约市群体免疫了,所以死亡才急剧下降。
大威天龙
同意楼主。以佛州的人口结构来看,现在一天一百多死亡和纽约比完全不是一种等级的病毒了
F
Fishingpost
我怎么感觉纽约市群体免疫了,所以死亡才急剧下降。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0:56

确实是这种感觉。所以枯墨现在天天得瑟。
j
jansport
反对恐慌,提倡理性,有理有据,不惧屏蔽。
至于渲染病毒恐慌的,不是日经,而是时经,每小时都有,是不是也该屏蔽?!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0:51

楼主,你找错人了,我没说要屏蔽你,我还想从你的帖子里看出点希望呢。虽然我也想病毒弱化,但是从你提供的数据还没法让我信服。
j
jansport
确实是这种感觉。所以枯墨现在天天得瑟。
Fishingpost 发表于 2020-07-17 00:57

是呀,别的地方打砸抢就传染,纽约打砸抢就没事。
大威天龙
佛州单日死亡超过150就代表病毒没有弱化! 你的标题不对啊,还是我理解能力差, 你的结论不是弱化了么
pinpin_liu 发表于 2020-07-17 01:01

我觉得他少打了一个吗或者 把问号打成感叹号
j
jansport
哪都是老人病重的多,这不是纽约惨的理由。枯墨把生病的老人送老人院才是。
Fishingpost 发表于 2020-07-17 00:53

所以说,纽约的死亡率应该低一些才对。
F
Fishingpost
是呀,别的地方打砸抢就传染,纽约打砸抢就没事。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1:01

搞死所有易感人群,剩下的人里效果跟流感差不多。心越黑越是主党的明日之星
j
jajabin
知道又如何?前几天才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佛州新感染人的平均年龄为21岁。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0:50

有新闻来源吗?
C
Czboy
确实是这种感觉。所以枯墨现在天天得瑟。
Fishingpost 发表于 2020-07-17 00:57

病毒在纽约也在弱化,5月1日在纽约确诊的,死亡人数也在急剧下降。
j
jansport
F
Fishingpost
病毒在纽约也在弱化,5月1日在纽约确诊的,死亡人数也在急剧下降。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1:06

患者平均年龄和三四月比呢?
C
Czboy
同意楼主。以佛州的人口结构来看,现在一天一百多死亡和纽约比完全不是一种等级的病毒了
大威天龙 发表于 2020-07-17 00:57

冠状病毒结构基本稳定,但微小的刺状蛋白变异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病毒表现。
C
Czboy
患者平均年龄和三四月比呢?
Fishingpost 发表于 2020-07-17 01:07

你有确诊的年龄组成对比? 一直是青壮年感染者占多数,因为这部分人活动多而且范围广。但死亡的绝大部分是老年人。
我不认为感染者的年龄结构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根本性变化。
默雨润苗
佛州的算的是当天死亡人数还是和德州一样会backlog?德州的死亡都会具体到每个case的死亡日期,有时候报的是一两个月前的case,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backlog
j
jajabin
https://www.wftv.com/news/florida/gov-desantis-gives-update-covid-19-villages/HS3355DB5RG6DKAOWT5YA4EWIM/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1:06

顺着你的链接往下看,明显是记者理解有问题


21 is the age with the most cases not the average. How could 21 possibly be the average? It is literally the lowest data point with cases. there are a good 35 years that have 2/3rds as many cases. He stated median age is in the mid 30s. The mean (avg) is no doubt higher still.

k
kominu
楼主,乍一看标题,以为你也被五颜六色了呢……
C
Czboy
佛州的算的是当天死亡人数还是和德州一样会backlog?德州的死亡都会具体到每个case的死亡日期,有时候报的是一两个月前的case,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backlog
默雨润苗 发表于 2020-07-17 01:13

佛罗里达一样,有些没有检测的疑似死亡case需要重新检查症状,才能确认,但这种case不多。
F
Fishingpost
你有确诊的年龄组成对比? 一直是青壮年感染者占多数,因为这部分人活动多而且范围广。但死亡的绝大部分是老年人。
我不认为感染者的年龄结构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根本性变化。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1:12

我记得第二波的平均年龄大大下降了,所以新闻里不停的说现在都是年轻人在生病。要年轻人不要出去浪。第一波是因为完全没设防,所以平均年龄高。
梦境行者
基本所有国家科学家都拿出一堆实验数字告诉你:病毒没有任何弱化迹象 所以现在死亡率下来,那么你就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医疗水平的上升/医疗系统的负载/被感染人群的年龄段 你当年GMAT一定是考的惨不忍睹吧
C
Czboy
我记得第二波的平均年龄大大下降了,所以新闻里不停的说现在都是年轻人在生病。要年轻人不要出去浪。第一波是因为完全没设防,所以平均年龄高。
Fishingpost 发表于 2020-07-17 01:16

事实是没有,我看过感染最多的Miami Dade 感染的中位年龄是31岁,过去一直在30岁左右,甚至稍低,没有任何年龄变化。
j
jansport
顺着你的链接往下看,明显是记者理解有问题


21 is the age with the most cases not the average. How could 21 possibly be the average? It is literally the lowest data point with cases. there are a good 35 years that have 2/3rds as many cases. He stated median age is in the mid 30s. The mean (avg) is no doubt higher still.

jajabin 发表于 2020-07-17 01:13

你说的对,我只看了题目。从图中的目测平均年龄应该在40岁左右。
默雨润苗
这是7/15 Houston死亡创新高报的case,追溯到五月初。不知道这样的新高有什么意义


C
Czboy
基本所有国家科学家都拿出一堆实验数字告诉你:病毒没有任何弱化迹象 所以现在死亡率下来,那么你就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医疗水平的上升/医疗系统的负载/被感染人群的年龄段 你当年GMAT一定是考的惨不忍睹吧
梦境行者 发表于 2020-07-17 01:17

所有,有多少? 占科学家的百分比多少?
同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出来说病毒没有弱化! 都是技巧性地说“目前”还没有看到病毒弱化的证据!
没看到可以是有意不看,或者看到的就当没看到。
但也没有人敢断定病毒毒性没有弱化,都只说传染力增强了。
还有这世界上哪个实验室有本事拿出实验数据来说明病毒的强弱? 做什么实验能够判断病毒的强弱呢?
而且你说的话毫无意义,我为什么要去考GMAT , 我又不读MBA.
大威天龙
所有,有多少? 占科学家的百分比多少?
同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出来说病毒没有弱化! 都是技巧性地说“目前”还没有看到病毒弱化的证据!
没看到可以是有意不看,或者看到的就当没看到。
但也没有人敢断定病毒毒性没有弱化,都只说传染力增强了。
还有这世界上哪个实验室有本事拿出实验数据来说明病毒的强弱? 做什么实验能够判断病毒的强弱呢?
而且你说的话毫无意义,我为什么要去考GMAT , 我又不读MBA.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1:24

我相信你,也支持你。那货就是一脑残
c
chiuhaitang4
今天不是死亡156 人么? 超过150 了啊

pinpin_liu 发表于 2020-07-17 00:52

你這理解力。。。
c
chiuhaitang4
很有道理
a
abedoo
楼主真是好心肠。 愿意恐慌的,随她们去。求仁得仁。
南洋四海
回复 2楼的帖子
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最主要的是病毒在弱化。
纽约在4月15日之后每日死亡人数也是急剧下降,纽约流行的病毒也在变异。
至于医疗进步或其它因素,能降低死亡风险50%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不是目前的成倍数下降。
用个别病例和医院内危重病例来代替绝大部分病例的情况,这不是是科学态度。对几十万人的数据视而不见才是反科学。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0:47

楼主真是顽强呀。 我刚刚在隔壁的”我只是小号“同样的帖子回复了,再贴一次反驳一下。
这个死亡率和太多因素有关了,及早测试,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医疗资源(挤兑下死亡率很高),药物,病理的理解。这些都在不断改善提升中。楼主说”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最主要的是病毒在弱化“, 请给出证据?
更关键的是。covid早期正常情况下1-2%死亡率(这还是瑞德西韦出来之前)。 看几个亚洲做的比较好的的例子,case fatality rate 韩国2%,hk 0.2%,新加坡0.2%, 泰国(你没看错)1.5%。这些都是第一波就被波及的,但是基本上防疫措施都很严格。中国非湖北地区死亡率不到1%。后来意大利西班牙爆了搞到10%以上(老人居多,医疗资源挤兑,没有sars经验等)。
所以各州的死亡率从5-10%降到1-2%代表什么呢?新的患者中年轻人比例也远比3-5月高。
愿望是美好的,我也希望病毒赶快变成流感一样。但是没有根据的揣测是会误导大家的。
南洋四海
事实是没有,我看过感染最多的Miami Dade 感染的中位年龄是31岁,过去一直在30岁左右,甚至稍低,没有任何年龄变化。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1:19

楼主你的数据和佛州州长说的完全相反,请贴出证明!证明miami和佛州完全相反。
佛州州长六月说早期中位数年龄60多岁,然后降到50岁,六月中降到37岁。
DeSantis said during a news conference at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in Miami. “When we started this, the median age, I think, was in the 60s in the state of Florida for the past when there wasn’t a lot of tests being done. Then it slowly went down to get into the 50s. And then, what we’ve seen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weeks, is really a dramatic decline in that median age.” As of last week, DeSantis said, the median age of the positive tests in the state was 37. With increased cases this week, “that median age is plunging even further,” DeSantis said.
https://www.news4jax.com/news/florida/2020/06/19/gov-desantis-median-age-of-florida-covid-19-patients-declining/


梅干茶泡饭
楼主你孜孜不倦的发了这么多帖子了 真的 你把你老师 或者你相关的study发一下不好么
南洋四海
楼主你孜孜不倦的发了这么多帖子了 真的 你把你老师 或者你相关的study发一下不好么
梅干茶泡饭 发表于 2020-07-17 06:26

对,欢迎楼主贴出正儿八经的study和依据。而不是每次贴个大家都能看到的数字.
m
marrydiduknow
我一直觉得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一种人工智能。
摇滚娃娃go
哭墨让老人院接受新冠病人,这才是致命的错误。就这点上我们佛州州长比纽约那位强一万倍。我们州长在病毒最初时候就保护好了老人院,而且直到现在也一直强调老人和🈶️基础病的人建议多待在家里。至于强制戴口罩,州长也说了各个county可以自行规定。因为每个county感染情况不一样,最严重的也就那几个县, 迈阿密早就强制戴口罩了。上周我们这个county也强制口罩令了,因为是我们这个县老龄化严重,经管我们这里感染人数很少。所以州长不发布全州口罩令也是make sense的。当初在flatten curve之后,在各个数据的支持下,分地方分阶段的复工。别忘了佛州是一个旅游城市,服务行业占多数,不具备那些大公司职员可以一直在家工作的条件。在疫情初期,很多纽约客就往佛州跑,州长提出暂时禁止纽约的过来,哭墨就极力反对,后来州长就在高速公路上设关卡检查纽约开下来的车,也只能要求纽约客来了靠自觉隔离14天。我有朋友就是这边local airplane的空姐,她说现在感染人数经管那么多,每天还那么多人往佛州飞,基本每个✈️都满。总的来说,我觉得佛州州长做得还不错的,只是没有纽约那位会表演而已,单就拿数据来说,佛州作为老人最多的地方,能控制住死亡率没大幅度飙升就没有失控。
g
goneaway
知道又如何?前几天才看到一个新闻说是佛州新感染人的平均年龄为21岁。
jansport 发表于 2020-07-17 00:50

找个新闻链接出来啊,我看到的都是三十出头,21到话那样大部分感染都是十几岁多了,而且还是平均,一个八十岁老头感染要搭⬆️四个新生儿,你发这个贴有数字概念不?
g
goneaway
回复 1楼Czboy的帖子
不乐观我看最近几天死亡数字慢慢上来了...看死亡分布还是绝大部分高龄,少数五十岁以下
R
Rubicon5
楼主不断重复说冠状病毒弱化是必然规律。请问文献支持在哪里?如果没有文献,而是楼主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楼主真该把它写成文章,保证能进顶级杂志。Chance Vs Necessity 是进化领域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大问题,能够证明冠状病毒有必然越传越弱的进化规律绝对是大突破。不仅如此,这个必然理论对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决策会有重大影响。
h
hideandseek
一直觉得楼主别有用心,第一,病毒弱化,连很多一线的医生和科学家都不敢说,但是楼主就在一直尬吹, 第二,病毒感染性这么强,就算真的弱化,死亡数量还是不少的。这轮到每家家庭,都是活生生的人命,怎么楼主就要一直轻描淡写呢。
楼主,应该是带任务来的,目的就是让大家放下戒心,鼓励大家出去浪,浪吧浪吧,反正你不会死。 楼主真觉得华人大妈都是不念书,不工作,没脑子,听什么信什么的傻瓜吗?
a
abedoo
楼主不断重复说冠状病毒弱化是必然规律。请问文献支持在哪里?如果没有文献,而是楼主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楼主真该把它写成文章,保证能进顶级杂志。Chance Vs Necessity 是进化领域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大问题,能够证明冠状病毒有必然越传越弱的进化规律绝对是大突破。不仅如此,这个必然理论对世界各国公共卫生决策会有重大影响。
Rubicon5 发表于 2020-07-17 08:43

自己读一点生物 病毒学方面的。 很难吗?
d
dustflying
回复 1楼Czboy的帖子
现在是夏天,人的抵抗力强,死亡率低点不代表病毒弱化,等冬天同等情况再说这话。
默雨润苗
病毒弱化就是自然规律。突变是随机的,哪种突变可以存留下来并最终成为主流靠的是筛选。
转弱的突变,得的人症状减轻甚至无症状,方便了大规模传播。如果突变让病毒变强,感染者很快出现症状,甚至死亡,传播范围就很有限了。尤其是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清楚了这个病毒的严重性,有症状就会去就医或者至少自己隔离。
病毒的目的从来就是为了自身繁殖,不是杀死宿主。
r
rosesavels
想跟楼主说,夏天来了,天气不错,旅游景点人也肯定不多,既然你不怕病毒,也不用在网上当键盘侠舌战群儒了,有什么必要呢,你自己信就好了,不用浪费自己的时间,你让别人信,万一人家就是染上病毒重症了呢,你这责任负还是不负?赶紧出去玩玩吧,不负韶光。
o
okyes
回复 1楼Czboy的帖子
我相信左x的无耻,他们为了不让经济复苏,造假这点数字小case。为了猪党上台,他们不惜把美国变成南非
r
rosesavels
回复 1楼Czboy的帖子
我相信左x的无耻,他们为了不让经济复苏,造假这点数字小case。为了猪党上台,他们不惜把美国变成南非
okyes 发表于 2020-07-17 10:27

猪党在红州都是能一手遮天,翻云覆雨,这目的性,执行力都实在太杠杠滴了,我真是对他们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了。
大威天龙
猪党在红州都是能一手遮天,翻云覆雨,这目的性,执行力都实在太杠杠滴了,我真是对他们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了。
rosesavels 发表于 2020-07-17 10:31

又可以屏蔽一个了,一张嘴就是熟悉的臭味
R
Rubicon5
回复 52楼abedoo的帖子
“病毒跨物种传播后必然弱化”啥时候变成定论了?参看这篇比较新的综述吧。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6-018-0055-5/ 作者开篇就说“Despite many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virus evolution, how virulence evolves in a virus, particularly following a jump to a new host species, continues to be contentious.” “Theory therefore tells us that natural selection can increase or decrease pathogen virulence, depending on the particular combination between host, virus and environment1,32,33,37,41,52,53” 楼主上来就说冠状病毒必然弱化,这是一个很强的结论,不提供证据怎能说服人?
y
yi_not
楼主真是顽强呀。 我刚刚在隔壁的”我只是小号“同样的帖子回复了,再贴一次反驳一下。
这个死亡率和太多因素有关了,及早测试,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医疗资源(挤兑下死亡率很高),药物,病理的理解。这些都在不断改善提升中。楼主说”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最主要的是病毒在弱化“, 请给出证据?
更关键的是。covid早期正常情况下1-2%死亡率(这还是瑞德西韦出来之前)。 看几个亚洲做的比较好的的例子,case fatality rate 韩国2%,hk 0.2%,新加坡0.2%, 泰国(你没看错)1.5%。这些都是第一波就被波及的,但是基本上防疫措施都很严格。中国非湖北地区死亡率不到1%。后来意大利西班牙爆了搞到10%以上(老人居多,医疗资源挤兑,没有sars经验等)。
所以各州的死亡率从5-10%降到1-2%代表什么呢?新的患者中年轻人比例也远比3-5月高。
愿望是美好的,我也希望病毒赶快变成流感一样。但是没有根据的揣测是会误导大家的。

南洋四海 发表于 2020-07-17 06:09

你说的这些国家都属于早诊断早治疗。美国的问题是一开始是轻症不治,重症再治疗,所以死亡率要远高于2%
r
rosesavels
又可以屏蔽一个了,一张嘴就是熟悉的臭味
大威天龙 发表于 2020-07-17 10:35

被你屏蔽真是我的荣幸。
L
Lightwinds
病毒的毒性不是简单的从死亡率就可以比较的。 病毒治病,有两个大因素- 病毒和宿主 被感染人群的年龄分布,基础病状况会严重影响病情发展的。 能不能不要不顾科学,如此姿态的给川普跪舔?
R
Rubicon5
回复 54楼默雨润苗的帖子
突变是随机的,但选择不是随机的。致病性和传播力没有必然的trade-off,因此提高病毒fitness的选择不一定会弱化致病性提高传播率。有些情况下增强致病性的变异反而有利于病毒的传播,从而被筛选保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6-018-0055-5/ A commonly stated idea is that there is often an evolutionary trade-offbetween virulence and transmissibility because intra-host virus replication is necessary to facilitate inter-host transmission but may also lead to disease, and it is impossible for natural selection to optimize all traits simultaneously. In the case of MYXV, this trade-off is thought to lead to ‘intermediate’ virulence grades being selectively advantageous: higher virulence may mean that the rabbit host dies before inter-host transmission, whereas lower virulence is selected against because it does not increase virus transmission rates. A similar trade-off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evolution of HIV virulence40. However, many doubt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the trade-off model35,41,42,43, virus fitness will be affected by traits other than virulence and transmissibility39,41,44, contrary resul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experimental studies45 and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evolutionary trade-offs in nature.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the second virus released as a biocontrol against European rabbits in Australia —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 there is evidence that virulence has increased through time, probably because virus transmission often occurs through blow flies that feed on animal carcasses, making host death selectively favourable46.
默雨润苗
回复 54楼默雨润苗的帖子
致病性和传播力没有必然的trade-off。有些情况下增强致病性的变异反而有利于病毒的传播,从而被筛选保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6-018-0055-5/ A commonly stated idea is that there is often an evolutionary trade-offbetween virulence and transmissibility because intra-host virus replication is necessary to facilitate inter-host transmission but may also lead to disease, and it is impossible for natural selection to optimize all traits simultaneously. In the case of MYXV, this trade-off is thought to lead to ‘intermediate’ virulence grades being selectively advantageous: higher virulence may mean that the rabbit host dies before inter-host transmission, whereas lower virulence is selected against because it does not increase virus transmission rates. A similar trade-off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evolution of HIV virulence40. However, many doubt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the trade-off model35,41,42,43, virus fitness will be affected by traits other than virulence and transmissibility39,41,44, contrary results have been observed in experimental studies45 and relative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evolutionary trade-offs in nature. For example, in the case of the second virus released as a biocontrol against European rabbits in Australia —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 there is evidence that virulence has increased through time, probably because virus transmission often occurs through blow flies that feed on animal carcasses, making host death selectively favourable46.
Rubicon5 发表于 2020-07-17 10:49

你举的这个例子也不能直接应用到covid上,covid现在的关注力度比每年的flu都要高,基本有个症状都会联想到covid。对于病毒本身来说,现在这种情况下virulence提高对于transmission是不利的,除非遇到超级传播者或者反社会人格故意传播病毒的。
R
Rubicon5
回复 64楼默雨润苗的帖子
要考虑这些细节的话,那就得深入到SARS-Cov-2冠状病毒本身的具体特点,理清传播力和致病性的具体关系。现在随便提出的说法都只是没有支持的理论。天马行空的想,你说的这些选择压力也可能会筛选无症状传染的情况。比如像艾滋病毒可以无症状传染数年,但不治疗的话十年死亡率超过90%。如果你不能证明说高传播力必然跟低致病性相关,那就得不出病毒致病性会下降的结论。
基于病毒进化的复杂性,我想知道“必然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默雨润苗
回复 64楼默雨润苗的帖子
要考虑这些细节的话,那就得深入到SARS-Cov-2冠状病毒本身的具体特点,理清传播力和致病性的具体关系。现在随便提出的说法都只是没有支持的理论。天马行空的想,你说的这些选择压力也可能会筛选无症状传染的情况。比如像艾滋病毒可以无症状传染数年,但不治疗的话十年死亡率超过90%。如果你不能证明说高传播力必然跟低致病性相关,那就得不出病毒致病性会下降的结论。
基于病毒进化的复杂性,我想知道“必然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Rubicon5 发表于 2020-07-17 11:05

如果要提后遗症,那又是另一个讨论话题了。这个病毒现在看来引发重症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是刺激身体引发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这真的很多时候靠基因了。CRS在有些癌症治疗方案也常见,就是有的人会有有的人不会有,无解。不过加强病情的观察,预防性给药是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和后遗症的。
这个病毒现在看来要根除基本不可能了,那么多无症状传播,还有报道说得了还能返阳,难不成你一直lockdown下去?现在cuomo天天被吹捧的这样,我就想问他什么时候敢reopen NY。我认为现在更现实的是增强对这个病毒的了解,不断完善治疗方案,然后就是希望有效疫苗的出现。
大威天龙
病毒的毒性不是简单的从死亡率就可以比较的。 病毒治病,有两个大因素- 病毒和宿主 被感染人群的年龄分布,基础病状况会严重影响病情发展的。 能不能不要不顾科学,如此姿态的给川普跪舔?
Lightwinds 发表于 2020-07-17 10:47

有毛病吧你
南洋四海
回复 65楼Rubicon5的帖子
看到两位在讨论这个选择,这也是楼主最大的理论根源。我个人倾向于相信病毒长期会弱化,但是自然选择是以年做单位的而不是楼主说的2-3个月病毒就不灵了,西班牙病毒最开始爆发到最终变成季节性flu看起来是几十年。业内有没有研究这种选择或者更具体的rna病毒突变的时间范围?
另外似乎不少研究说这个冠状病毒比其他的冠状病毒更稳定,mutation速度要慢。这个确定吗?
R
Rubicon5
如果要提后遗症,那又是另一个讨论话题了。这个病毒现在看来引发重症和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是刺激身体引发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这真的很多时候靠基因了。CRS在有些癌症治疗方案也常见,就是有的人会有有的人不会有,无解。不过加强病情的观察,预防性给药是可以大大降低风险和后遗症的。
这个病毒现在看来要根除基本不可能了,那么多无症状传播,还有报道说得了还能返阳,难不成你一直lockdown下去?现在cuomo天天被吹捧的这样,我就想问他什么时候敢reopen NY。我认为现在更现实的是增强对这个病毒的了解,不断完善治疗方案,然后就是希望有效疫苗的出现。
默雨润苗 发表于 2020-07-17 11:19

"我认为现在更现实的是增强对这个病毒的了解,不断完善治疗方案,然后就是希望有效疫苗的出现。" 非常赞同这一点。要lock down 多久取决的对病毒的了解以及对应手段的发展,还有抗疫和社会生活之间的trade-off。所以现在大家不能混淆wishful thinking和病毒的实际情况。楼主一开始提出冠状病毒一定会减弱的理论,那需要有证据支持,至少有合理的理论分析。现在楼主转向用数字说话,那至少应该回应楼里面大家提出关于治疗手段改善,感染人群改变以及死亡报告滞后的问题。如果楼主的观察的确证明病毒致病性在下降,相信这个楼里没有人会不高兴。
R
Rubicon5
回复 68楼南洋四海的帖子
这个病毒进化的确比较慢。参见这篇新闻报道,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其中的链接。总之,现在未知太多,这篇报道里采访的专家结论都不同,没人有定论。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1/238
默雨润苗
"我认为现在更现实的是增强对这个病毒的了解,不断完善治疗方案,然后就是希望有效疫苗的出现。" 非常赞同这一点。要lock down 多久取决的对病毒的了解以及对应手段的发展,还有抗疫和社会生活之间的trade-off。所以现在大家不能混淆wishful thinking和病毒的实际情况。楼主一开始提出冠状病毒一定会减弱的理论,那需要有证据支持,至少有合理的理论分析。现在楼主转向用数字说话,那至少应该回应楼里面大家提出关于治疗手段改善,感染人群改变以及死亡报告滞后的问题。如果楼主的观察的确证明病毒致病性在下降,相信这个楼里没有人会不高兴。

Rubicon5 发表于 2020-07-17 11:32

论坛不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辩论的平台么,这不挺好的吗?大家专业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辩辩更健康
m
momoflyingcat
不是有好几种有效药都用上了么,而且目前也没有ventilators 短缺的情况。死亡率下降可以理解。 再说感染人群的年龄构成与之前纽约的有差异。 这么光光比绝对值,很难说明是病毒减弱造成的死亡率下降吧
C
Czboy
回复 64楼默雨润苗的帖子
要考虑这些细节的话,那就得深入到SARS-Cov-2冠状病毒本身的具体特点,理清传播力和致病性的具体关系。现在随便提出的说法都只是没有支持的理论。天马行空的想,你说的这些选择压力也可能会筛选无症状传染的情况。比如像艾滋病毒可以无症状传染数年,但不治疗的话十年死亡率超过90%。如果你不能证明说高传播力必然跟低致病性相关,那就得不出病毒致病性会下降的结论。
基于病毒进化的复杂性,我想知道“必然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Rubicon5 发表于 2020-07-17 11:05

冠状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不是艾滋,也不是季节性很强的流感
R
Rubicon5
回复 73楼Czboy的帖子
我只是举例说病毒进化的方向不是单一的变弱。如果楼主有关于冠状病毒进化的相关资料,愿意拜读。
C
Czboy
不是有好几种有效药都用上了么,而且目前也没有ventilators 短缺的情况。死亡率下降可以理解。 再说感染人群的年龄构成与之前纽约的有差异。 这么光光比绝对值,很难说明是病毒减弱造成的死亡率下降吧
momoflyingcat 发表于 2020-07-17 11:37

不光死亡率下降,是死亡绝对值也在下降。
任何医疗手段进步,不可能造成如此成倍的差距。特别对病毒,如果现在人为可以降低死亡风险50%左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南洋四海
回复 70楼Rubicon5的帖子
有不少报道G614 mutation 提高了对ACE2细胞亲和力(3-10x倍)。这个病毒也是很厉害的。
另外,如果说selection 有很多影响因子 - 病毒死亡率,感染人群,随机因素等等。 其实这个病毒死亡率1-2%或者以下 ,我觉得就算mutate 为一半的毒性,可能对selection的影响也不显著。 i.e. 0.5% 死亡率的病毒 vs 1%死亡率的病毒,如果后者的传染效率更高,前者未必就一定最终主导。
R
Rubicon5
回复 76楼南洋四海的帖子
是的,所以如果能够下结论绝对会是重大突破。
m
majia666
纽约和佛罗里达没法比 第一,纽约最早对病毒没认识,没ppe 第二,纽约的种族分布不一样,居住条件很恶略 第三,医院不知道用什么药
南洋四海
不光死亡率下降,是死亡绝对值也在下降。
任何医疗手段进步,不可能造成如此成倍的差距。特别对病毒,如果现在人为可以降低死亡风险50%左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11:42

我只请教一个问题- 楼主如何解释中国疫情期间非湖北地区死亡率 1%的事实?绝大部分省份 上海,广东,浙江等都是1%左右。 按照您的逻辑那个时候的病毒应该是毒性比较高的吧? 那为什么非湖北地区死亡率要远远低于其他任何地区,包括 5/6月份 美国。 为什么新加坡,hk,韩国同期也一样把死亡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还没有瑞得西韦的时候 - 难度3月份病毒已经变异了?

默雨润苗
回复 78楼majia666的帖子
你别忘了佛州没像cuomo一样把阳性老人送回nursing home
d
dodgers
回复 2楼的帖子
各种因素影响,但最最主要的是病毒在弱化。
纽约在4月15日之后每日死亡人数也是急剧下降,纽约流行的病毒也在变异。
至于医疗进步或其它因素,能降低死亡风险50%已经非常了不起,而不是目前的成倍数下降。
用个别病例和医院内危重病例来代替绝大部分病例的情况,这不是是科学态度。对几十万人的数据视而不见才是反科学。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00:47

你应该打回去重新写。
意大利得病的平均年龄75岁,死亡率10%。 20岁的,死亡率0.1%,相差100倍。
现在佛罗里达得病平均年龄21岁,死亡率应该0.1%。纽约死亡率10%。这么一看,如果得病人数一样多,死亡人数应该差100倍。佛罗里达每天死亡人数应该是纽约的1/100.
纽约最高峰每天死1000,一百倍差,佛罗里达应该每天死10个人。现在Florida每天死150. 说明病毒不是弱化,应该是变强了10倍。

病毒变强了10倍!哈哈

z
zyf674
回复 73楼Czboy的帖子
我只是举例说病毒进化的方向不是单一的变弱。如果楼主有关于冠状病毒进化的相关资料,愿意拜读。
Rubicon5 发表于 2020-07-17 11:40

但是致死性变强的不容易传播,传播广的肯定是致死性偏弱的变种
z
zyf674
我只请教一个问题- 楼主如何解释中国疫情期间非湖北地区死亡率 1%的事实?绝大部分省份 上海,广东,浙江等都是1%左右。 按照您的逻辑那个时候的病毒应该是毒性比较高的吧? 那为什么非湖北地区死亡率要远远低于其他任何地区,包括 5/6月份 美国。 为什么新加坡,hk,韩国同期也一样把死亡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还没有瑞得西韦的时候 - 难度3月份病毒已经变异了?


南洋四海 发表于 2020-07-17 11:52

武汉之外很可能病毒致死性都偏弱
c
cloudy
基本所有国家科学家都拿出一堆实验数字告诉你:病毒没有任何弱化迹象 所以现在死亡率下来,那么你就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医疗水平的上升/医疗系统的负载/被感染人群的年龄段 你当年GMAT一定是考的惨不忍睹吧
梦境行者 发表于 2020-07-17 01:17

这位姐姐, 您用脚趾头也能看出来, 就凭楼主这发帖的水平也不会具备考GMAT的资质啊
C
Czboy
你应该打回去重新写。
意大利得病的平均年龄75岁,死亡率10%。 20岁的,死亡率0.1%,相差100倍。
现在佛罗里达得病平均年龄21岁,死亡率应该0.1%。纽约死亡率10%。这么一看,如果得病人数一样多,死亡人数应该差100倍。佛罗里达每天死亡人数应该是纽约的1/100.
纽约最高峰每天死1000,一百倍差,佛罗里达应该每天死10个人。现在Florida每天死150. 说明病毒不是弱化,应该是变强了10倍。

病毒变强了10倍!哈哈


dodgers 发表于 2020-07-17 12:07

何时平均年龄75了?何时平均年龄21了? 现在Miamidade中位年龄感染一直是30岁左右,青壮年从头到尾都是感染主力,只是死亡患者的中位年龄是75岁,这个从来没变过。
请搞清楚,感染年龄和死亡年龄是两个感念!
d
dodgers
何时平均年龄75了?何时平均年龄21了? 现在Miamidade中位年龄感染一直是30岁左右,青壮年从头到尾都是感染主力,只是死亡患者的中位年龄是75岁,这个从来没变过。
Czboy 发表于 2020-07-17 12:13

意大利是这样的
C
Czboy
这位姐姐, 您用脚趾头也能看出来, 就凭楼主这发帖的水平也不会具备考GMAT的资质啊
cloudy 发表于 2020-07-17 12:13

确实,从没考过GMAT, 只考了GRE.
GRE的难度可能比GMAT 差远了, 读MBA的一般智商都比读理工科的要高很多,特别在自然科学领域,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和数学之类,学工商管理的肯定是最优秀的,优秀到直接去做管理工作了。
R
Rubicon5
回复 82楼zyf674的帖子
我前面引用的综述已经说了,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际例证,都不能证明病毒的强制死性和低传播力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6-018-0055-5/
南洋四海
回复 83楼zyf674的帖子
楼主可不敢这么回答。
另外你说的这个可能性很低。wh封城前大量的人流去往各地,外省在那段时间都是1代(武汉感染)和2/3代(被1代感染),这么短时间都mutate成弱的可能性低(前面说了它mutation比其他RNA病毒慢)。病毒检验的结果是当时有2个类型- 但是不同地区没有特别的区别。
所以短时间不同地区的死亡率差异很大,医学和其他因素才是主导因素。 我就给个例子吧,记得早期当时武汉发病到住院时间大概是9-10天,其他省都是3-4天(后面变成1-2天)。这个差异,你自己想想会对死亡率产生什么影响.
默雨润苗
这位姐姐, 您用脚趾头也能看出来, 就凭楼主这发帖的水平也不会具备考GMAT的资质啊
cloudy 发表于 2020-07-17 12:13

不明白为什么要人身攻击楼主,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你认为楼主说错了就那事实数据反驳,这么攻击有什么意义
默雨润苗
武汉之外很可能病毒致死性都偏弱
zyf674 发表于 2020-07-17 12:10

别忽略了社会的awareness也不一样了,武汉当时是瞒了多久才导致最后的惨剧
默雨润苗
你要是去twitter逛逛,可以看到不少人说,网上登记去test,结果队太长回家了,隔两天收到positive result要求隔离。还有人网上sign up两个测试点,去了的那个告诉他是阴性的,但是另一个没去的给出了positive result
现在的数据真的不知道该相信哪个,你也可以反驳这些人在撒谎
炫彩衣飞舞
你应该打回去重新写。
意大利得病的平均年龄75岁,死亡率10%。 20岁的,死亡率0.1%,相差100倍。
现在佛罗里达得病平均年龄21岁,死亡率应该0.1%。纽约死亡率10%。这么一看,如果得病人数一样多,死亡人数应该差100倍。佛罗里达每天死亡人数应该是纽约的1/100.
纽约最高峰每天死1000,一百倍差,佛罗里达应该每天死10个人。现在Florida每天死150. 说明病毒不是弱化,应该是变强了10倍。

病毒变强了10倍!哈哈


dodgers 发表于 2020-07-17 12:07

你就不能看看数据再发言,佛罗里达明明平均年龄是41

n
nv_nv
我现在根本不看新闻,不听这里怎么啦那里怎么啦,又有什么奇怪极端耸人听闻的事情发生啦;就看数字,尤其是local,哪怕现在的数字有水分。咱们受教育到这个程度了,用不着听新闻里整天得吧得打嘴仗带节奏。看数字分析数字这种大学毕业的中国人都可以做吧。相比其他,数字是目前最能让人人信服的,evidence based practice.
沙瓤西瓜
佛州交通事故的也算进covid去了。反正能拉一个年轻力壮的死者就拉一个。
再逼急了让你们随机死亡,或死好几遍,信不信?(🐷党之死亡笔记本)
e
erniuth
病毒弱化就是自然规律。突变是随机的,哪种突变可以存留下来并最终成为主流靠的是筛选。
转弱的突变,得的人症状减轻甚至无症状,方便了大规模传播。如果突变让病毒变强,感染者很快出现症状,甚至死亡,传播范围就很有限了。尤其是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清楚了这个病毒的严重性,有症状就会去就医或者至少自己隔离。
病毒的目的从来就是为了自身繁殖,不是杀死宿主。
默雨润苗 发表于 2020-07-17 10:21

in 10 years? sure now? god knows
e
erniuth
回复 65楼Rubicon5的帖子
看到两位在讨论这个选择,这也是楼主最大的理论根源。我个人倾向于相信病毒长期会弱化,但是自然选择是以年做单位的而不是楼主说的2-3个月病毒就不灵了,西班牙病毒最开始爆发到最终变成季节性flu看起来是几十年。业内有没有研究这种选择或者更具体的rna病毒突变的时间范围?
另外似乎不少研究说这个冠状病毒比其他的冠状病毒更稳定,mutation速度要慢。这个确定吗?
南洋四海 发表于 2020-07-17 11:31

应该是“冠状病毒的变异速率慢” 这个目前并没有比其他的冠状病毒稳定/不稳定的证据 但是问题是感染的个体多了那简直就是变异重组的温床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