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下新闻基本上事情大概结果出来了 中科超精 本来合肥产投10个亿成立公司,股份有整个团队所有,吴宜灿 自己跑到南京去了,单独成了中科超精南京,在南京建设生产基地,撇开整个团队,吴宜灿 不但和整个团队闹崩掉,也和合肥地方政府闹崩掉,整个团队 出走,有合肥产投直接投资。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5-25/doc-iircuyvi4896110.shtml 近日,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超精”)发布了最新的公司领导层任命,经董事会选举吴宜灿为首席科学家、胡煜为董事长,祝义亮为CEO。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留美博士、华尔街精英胡煜和原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CEO、高级工程师祝义亮组合而成的新的中科超精领导层,在国内外学术界、医疗界、投资界和南京市、南京市江北新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大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对中科超精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中科超精是一家以“克服癌症,健康人生”为愿景,“成为世界放疗产业龙头集团,治癌症,护健康”为使命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研发了“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其中首款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是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打破了我国高端肿瘤放疗市场的国外垄断。目前,中科超精已被评为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坚持了30多年,要做有用的科研。”——吴宜灿院士1988年,吴宜灿考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读博士,研究核能中子。20世纪90年代,国外以“窃取”其核软件为由,对我国实行出口封锁,当时,吴宜灿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他意识到一个国家要发展核技术,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1999年,吴宜灿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国内其他单位承诺的高薪待遇,回到国内中科院组建团队。30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核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交叉领域研究,在中子物理与核安全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一旦做了一件事,就会坚持下去并且越来越喜欢。没想到一干就是30多年,中间也有过逆境,但我从不曾后悔。”对如何做好科研,吴宜灿院士也有自己的见解,“首先要有创新精神,我认为创新就是积极主动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其次,要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钻劲,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保持高度热情,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吴院士在成立科研团队之初就提出“做有用的科研”,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大批创新技术产品的产业转化,如智能核软件“凤凰云”击中我国核能“卡脖子”难题;“中子光”精密探测装备助力中国智造与国家安全战略;超小型移动式先进核能系统“核电宝”瞄准小型反应堆;中科超精拥有的“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则将核能中子技术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有了理想就要努力去实现。助力自主创新科技企业,我们要做设计师、缔造者和践行者。”——胡煜博士胡煜总爱跟人开玩笑,“如果当年不选择做金融,现在我大概会是一个科学家”,的确,胡煜就是大家眼中的那个学霸,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计算机学士,而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获得了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芝大读书期间做了两届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并在获得博士学位那一年顺利通过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三级考试而后取得了执照。2007年,即将博士毕业的胡煜萌生了去华尔街闯一闯的想法。在经历了7轮面试之后,他拿到了高盛集团的OFFER。在高盛的投资银行部战略组,他参与了很多项目的工作,深深体会和领悟到了全球顶级投行高盛的合伙人精神的内涵和精髓所在。在纽约工作的期间,他创建了为在华尔街工作的年轻华人服务的“文化与职业俱乐部(Culture and Career Club)”,会员一度达到数百人。2010年,一直想回国发展的胡煜从高盛辞职,来到了国内投行届翘楚——中信证券。在中信证券投行部4年间,胡煜学到了很多在国内做投行的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资源,结合在高盛学到的先进理念,他在心中构建了自己理想投行与投资模式的雏形。2015年胡煜从中信证券辞职,创建了含元资本,他要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一把!从含元资本创立至今,胡煜和团队逐步探索出来10101、点金成金、科技四化之路(工程化、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等投行+投资复合业务模式和理念。成功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在FA方面,帮助拥有境外医疗健康资源的知名企业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融资;帮助沪上最大的分散式长租公寓引入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顺利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IBS方面,帮助黄山旅游完成了对太平湖的收购。基金方面,含元主导,设立了助力黄山旅游战略发展规划及发展的10亿元人民币产业基金,引入了中国银行总行及工商银行总行作为LP。2019年,含元作为管理人设立了一只专注于医疗大健康及硬科技领域的10亿元人民币基金,助力南京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力促高端项目引入,落地与发展。胡煜还带领含元资本在角色上不断升级。提出要当设计师,为企业的发展设计高格局多维度的战略;要当缔造师,和企业并肩去架构战略目标实现的资源,人才,行动策略等;更要当践行者,要以合伙人(Partner)的心态和实际行动,践行,致远。“做事就是做人”——祝义亮高级工程师祝义亮高级工程师行事十分低调,曾在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担任CEO,长期的企业高管工作经历,使祝义亮高工拥有了数十年丰富的生产、经营和科研管理经验。从雨润创始之初到拥有十几万员工的大集团,无论企业处于顺境还是逆境,祝义亮高工都一路陪伴,作为中国顶尖的职业经理人,这样的品质可谓是令人动容,难能可贵,也用行动诠释了他常说的那句“做事就是做人”。祝义亮高工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科技专业领域的专家,曾获第二届中国肉品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是南京农业大学的首位产业教授,在2013年和2019年都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对科技创新有着敏锐的洞察力。祝义亮高工还是中国肉类协会肉类冷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商会南京商会常务理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拥有强大的政府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一次碰撞,一个未来胡煜博士曾多次表示,很多宝贵的科研成果因为没有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最后躺在实验室里,没有走向市场的机会,特别是自主创新的硬科技。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要历经一条艰难的四化之路:工程化、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这远远超出了科研团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边界,只有通过协同合作,形成复合的团队、综合的资源、系统的组织以及完整的生态,才能实现羽化成蝶。经过数年深度和细致的行业研究、分析和论证,团队间的交流和磨合,共同对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行动路径无数次的思考和探讨,多少个日夜的艰辛和汗水,含元资本终于独家完成了对中科超精新一轮投资。中科超精计划在国家级江北新区投资22亿元,打造国际核医学研究中心与产业高地,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助力。中科超精已碰撞出一个高度契合、复合互补的优秀团队,共同迈向中国自主创新,领先世界的放疗产业未来。吴宜灿院士表示,“胡总的科研与金融,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的稀缺复合背景、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愿、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敏锐的战略眼光、对全局的把控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得到了我们团队的一致认可。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祝总将他积累多年的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注入到中科超精,加速中科超精成为现代化企业的进程。”“我非常赞同吴院士的观点,相信我们的相遇并非偶然,是必然的。在吴院士、胡总的身上,我看到了同样的品质:积极、坚韧、快速学习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我们做人的准则是一致的、执着的信念是一致的、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团队又是一个互补的团队,和合不同,每个人都能在各自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合力,这样的企业,一定会成功!”祝义亮高工说道。十八年磨剑,一朝破竹。吴宜灿院士,胡煜博士和祝义亮高工三个人在各自的职业道路上、不同领域里数十年磨一剑,如今,在这样一个大时代、大机遇背景下,终于也必将相遇,碰撞出火花。中科超精有了他们三位合力打造,相信很快就能从培育独角兽成为独角兽企业,我们也期待着中科超精在南京江北新区这片热土上,发展成为以癌症放疗为核心的产业平台,乃至世界放疗产业的龙头企业。
又去看了微博 ”离职主要是合肥研究院下面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而“核所最高峰时有500人,这几年人才快速流失,去年开始只有200个人。这下90多个人辞职,现在就剩100人左右。” ”
是一天24小时监视管理的保安吧
无非都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看见师弟的名字 😀
国盾量子 总经理 赵勇 几亿 国盾量子董事长 彭承志 7,8亿 潘建伟 超过 30亿
还有一个中科大毕业才几年也是几千万
中科大新能源研究院 要几百人
明年应该会上市,一上市,杜江峰就会市值超过20亿。
http://www.hferi.cn/
可能是一个团队整体过去的,整个团队过去,马上就立项目,创投公司马上就注资,就一个新公司成立
https://news.ifeng.com/c/7y9gWHPC9eS
针对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简称“核安全所”)90多名科研人员集体辞职一事,7月16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人事处一名负责离职管理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90多名科研人员于6月份集体向该研究院提出离职,“他们都是自愿离职的,现离职手续都已经办完。” 核安全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属研究所。 前述工作人员透露,这90多名科研人员确实是被挖走的,但离职属于正常人员流动。 同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告诉澎湃新闻,离职发生在上个月,具体离职原因等其他相关情况不知情。 16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员离职。报道引用一名内部人士的表述称,离职人员集中于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其中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并拥有事业编制。时间均在今年年内,离职原因似与待遇并无直接关联。 前述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证实,90多名科研人员出走的消息属实,但前述媒体报道,部分夸大事实,“事实胜于雄辩”。 核安全所官网显示,吴宜灿是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负责研究所战略规划工作。2019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吴宜灿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6日,澎湃新闻多次致电中国科学院相关职能部门,截至目前,暂未获得有效回应。 核安全所官网信息称,该所是面向核安全与先进核技术相关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的创新型研究所,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基地、核能安全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培养中心、核电站及其它核设施安全技术综合支持平台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研究所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核安全所在IAEA及ITER国际合作计划、国家“973”/“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牵引支持下,始终追求“从源头确保核安全”的理念,深度交融“研、学、产”,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2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还获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和美国核学会杰出成就奖、国际聚变核技术杰出贡献奖等国际奖励。
12月20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日,由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凤麟团队自主研发的“麒麟刀”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正式发布。该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是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打破了我国高端肿瘤放疗市场的国外垄断,实现了安徽省创新医疗器械的新突破。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全球最高,每年新增癌症患者数量约400万。研究统计,约70%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然而在我国,只有20%的癌症患者实际接受了放疗,这一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1/3。 此前,国内中高端肿瘤放疗设备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系统价格和治疗费用昂贵。中科院核能安全所团队历经18年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 据介绍,“麒麟刀”创新发展了精准计划、精准定位、精准照射和精准测评“四精”技术,其肿瘤定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照射剂量偏差小于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杀灭肿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了正常器官组织,确保对肿瘤“找得准”、“照得准”。 此外,“麒麟刀”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陆军总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开展了120例权威临床验证,结果表明其系统性能显著优于国家标准要求,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中科凤麟放疗技术实验室“麒麟刀”系统模型 科学岛供图 12月20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凤麟团队自主研发的“麒麟刀”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正式发布。该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是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打破了我国高端肿瘤放疗市场的国外垄断,实现了安徽省创新医疗器械的新突破。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根据最新数据,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全球最高,每年新增癌症患者数量约400万。研究统计,约70%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然而在我国,只有20%的癌症患者实际接受了放疗,这一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1/3。 此前,国内中高端肿瘤放疗设备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品牌手中,系统价格和治疗费用昂贵。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肿瘤放疗产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用得起高质量的放疗设备迫在眉睫。 肿瘤放射治疗的核心难题在于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不损伤正常器官组织。科学岛核能安全所团队将30余年先进核能与粒子辐射输运研究成果拓展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历经18年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 “麒麟刀”创新发展了精准计划、精准定位、精准照射和精准测评“四精”技术,其肿瘤定位精度达到亚毫米级,照射剂量偏差小于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杀灭肿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了正常器官组织,确保对肿瘤“找得准”“照得准”。 “麒麟刀”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入选《科技导报》2016年度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陆军总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开展了120例权威临床验证,结果表明其系统性能显著优于国家标准要求,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项目团队还深入开展多粒子精准放射治疗、放射性药物、癌症治疗大数据等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与推广,同时将人工智能、小型化等新理念推广至放疗领域,积极推动革新型放疗系统研发与应用。目前,团队已完成智慧放疗系统、小型化质子治疗系统、硼中子治疗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正在开展系统检测与产品定制,将充分发挥技术、资金、政府等整合优势,为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助力。
中科超精 本来合肥产投10个亿成立公司,股份有整个团队所有,吴宜灿 自己跑到南京去了,单独成了中科超精南京,在南京建设生产基地,撇开整个团队,吴宜灿 不但和整个团队闹崩掉,也和合肥地方政府闹崩掉, 整个团队 出走,有合肥产投直接投资。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5-25/doc-iircuyvi4896110.shtml
近日,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超精”)发布了最新的公司领导层任命,经董事会选举吴宜灿为首席科学家、胡煜为董事长,祝义亮为CEO。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留美博士、华尔街精英胡煜和原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CEO、高级工程师祝义亮组合而成的新的中科超精领导层,在国内外学术界、医疗界、投资界和南京市、南京市江北新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大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对中科超精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待。 中科超精是一家以“克服癌症,健康人生”为愿景,“成为世界放疗产业龙头集团,治癌症,护健康”为使命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研发了“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其中首款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是首个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的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打破了我国高端肿瘤放疗市场的国外垄断。目前,中科超精已被评为南京市培育独角兽企业。 “坚持了30多年,要做有用的科研。”——吴宜灿院士 1988年,吴宜灿考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读博士,研究核能中子。20世纪90年代,国外以“窃取”其核软件为由,对我国实行出口封锁,当时,吴宜灿正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他意识到一个国家要发展核技术,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1999年,吴宜灿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国内其他单位承诺的高薪待遇,回到国内中科院组建团队。30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核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交叉领域研究,在中子物理与核安全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一旦做了一件事,就会坚持下去并且越来越喜欢。没想到一干就是30多年,中间也有过逆境,但我从不曾后悔。”对如何做好科研,吴宜灿院士也有自己的见解,“首先要有创新精神,我认为创新就是积极主动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其次,要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钻劲,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保持高度热情,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 吴院士在成立科研团队之初就提出“做有用的科研”,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大批创新技术产品的产业转化,如智能核软件“凤凰云”击中我国核能“卡脖子”难题;“中子光”精密探测装备助力中国智造与国家安全战略;超小型移动式先进核能系统“核电宝”瞄准小型反应堆;中科超精拥有的“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列产品则将核能中子技术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 “有了理想就要努力去实现。助力自主创新科技企业,我们要做设计师、缔造者和践行者。”——胡煜博士 胡煜总爱跟人开玩笑,“如果当年不选择做金融,现在我大概会是一个科学家”,的确,胡煜就是大家眼中的那个学霸,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计算机学士,而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获得了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芝大读书期间做了两届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并在获得博士学位那一年顺利通过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的三级考试而后取得了执照。 2007年,即将博士毕业的胡煜萌生了去华尔街闯一闯的想法。在经历了7轮面试之后,他拿到了高盛集团的OFFER。在高盛的投资银行部战略组,他参与了很多项目的工作,深深体会和领悟到了全球顶级投行高盛的合伙人精神的内涵和精髓所在。在纽约工作的期间,他创建了为在华尔街工作的年轻华人服务的“文化与职业俱乐部(Culture and Career Club)”,会员一度达到数百人。 2010年,一直想回国发展的胡煜从高盛辞职,来到了国内投行届翘楚——中信证券。在中信证券投行部4年间,胡煜学到了很多在国内做投行的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资源,结合在高盛学到的先进理念,他在心中构建了自己理想投行与投资模式的雏形。2015年胡煜从中信证券辞职,创建了含元资本,他要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一把! 从含元资本创立至今,胡煜和团队逐步探索出来10101、点金成金、科技四化之路(工程化、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等投行+投资复合业务模式和理念。成功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在FA方面,帮助拥有境外医疗健康资源的知名企业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融资;帮助沪上最大的分散式长租公寓引入国际知名投资机构摩根士丹利,顺利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IBS方面,帮助黄山旅游完成了对太平湖的收购。基金方面,含元主导,设立了助力黄山旅游战略发展规划及发展的10亿元人民币产业基金,引入了中国银行总行及工商银行总行作为LP。2019年,含元作为管理人设立了一只专注于医疗大健康及硬科技领域的10亿元人民币基金,助力南京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力促高端项目引入,落地与发展。 胡煜还带领含元资本在角色上不断升级。提出要当设计师,为企业的发展设计高格局多维度的战略;要当缔造师,和企业并肩去架构战略目标实现的资源,人才,行动策略等;更要当践行者,要以合伙人(Partner)的心态和实际行动,践行,致远。 “做事就是做人”——祝义亮高级工程师 祝义亮高级工程师行事十分低调,曾在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担任CEO,长期的企业高管工作经历,使祝义亮高工拥有了数十年丰富的生产、经营和科研管理经验。 从雨润创始之初到拥有十几万员工的大集团,无论企业处于顺境还是逆境,祝义亮高工都一路陪伴,作为中国顶尖的职业经理人,这样的品质可谓是令人动容,难能可贵,也用行动诠释了他常说的那句“做事就是做人”。 祝义亮高工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科技专业领域的专家,曾获第二届中国肉品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是南京农业大学的首位产业教授,在2013年和2019年都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对科技创新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祝义亮高工还是中国肉类协会肉类冷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商会南京商会常务理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拥有强大的政府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一次碰撞,一个未来 胡煜博士曾多次表示,很多宝贵的科研成果因为没有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最后躺在实验室里,没有走向市场的机会,特别是自主创新的硬科技。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要历经一条艰难的四化之路:工程化、企业化、市场化、资本化。这远远超出了科研团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边界,只有通过协同合作,形成复合的团队、综合的资源、系统的组织以及完整的生态,才能实现羽化成蝶。 经过数年深度和细致的行业研究、分析和论证,团队间的交流和磨合,共同对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行动路径无数次的思考和探讨,多少个日夜的艰辛和汗水,含元资本终于独家完成了对中科超精新一轮投资。中科超精计划在国家级江北新区投资22亿元,打造国际核医学研究中心与产业高地,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坚实助力。中科超精已碰撞出一个高度契合、复合互补的优秀团队,共同迈向中国自主创新,领先世界的放疗产业未来。 吴宜灿院士表示,“胡总的科研与金融,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的稀缺复合背景、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愿、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敏锐的战略眼光、对全局的把控能力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得到了我们团队的一致认可。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祝总将他积累多年的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注入到中科超精,加速中科超精成为现代化企业的进程。” “我非常赞同吴院士的观点,相信我们的相遇并非偶然,是必然的。在吴院士、胡总的身上,我看到了同样的品质:积极、坚韧、快速学习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我们做人的准则是一致的、执着的信念是一致的、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团队又是一个互补的团队,和合不同,每个人都能在各自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合力,这样的企业,一定会成功!”祝义亮高工说道。 十八年磨剑,一朝破竹。吴宜灿院士,胡煜博士和祝义亮高工三个人在各自的职业道路上、不同领域里数十年磨一剑,如今,在这样一个大时代、大机遇背景下,终于也必将相遇,碰撞出火花。中科超精有了他们三位合力打造,相信很快就能从培育独角兽成为独角兽企业,我们也期待着中科超精在南京江北新区这片热土上,发展成为以癌症放疗为核心的产业平台,乃至世界放疗产业的龙头企业。
中科超精“麒麟刀”在南京建立生产基地
https://new.qq.com/omn/20200308/20200308A0GLF700.html
项目投资总额22亿元,生产研发多模式引导的自适应精准放疗系统、新一代国际领先放疗产品、先进医学影像产品、医疗远程会诊与协同诊疗产品体系,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85亿元。同步开展多粒子精准放射治疗、放射性药物、癌症治疗大数据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核技术医学研究中心。
一点都不奇怪。国内现在对年轻的科研人员就是往死里压榨。钱少活多,我很多同学之前都是在航天研究所上班,现在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也是出于熬还是走的边缘了。
用脚趾头想都不可能因为换保安,编谎话也要用点心的。
新领导来了先给大家降薪确实巨SB,哪有这样的?新官上任应该安抚下面人,看来是只会跪舔上司才得以提升的货
吴宜灿 在合肥,南京,青岛 开了四家公司,骗地方政府钱。
这个才是靠谱的。
吴宜灿 这次应该是完蛋了
中国体制内升官是看上面,又不是看下面。新官上任就上来整风整人的太多太多了。
的确不可思议…………
高校也一样苦逼。。每个月为了到手3000元,从早干到完。。
这个说法看上去更有道理,就说怎么可能这么多人有勇气辞职只是为抗议
哦 等于把其他人的工资都给他的关系户 比如 师妹 作funding啦
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自己换保安?他们的保安到期了,他们自己慢慢招保安不行么?非要别的人给他们送“保安”那到底是软禁还是抢劫?
强行给别人送“保安”。呵呵。武力威胁还是监视?
不辞职可能就被别人送的保安软禁了。
这些人集体辞职是吴宜灿唆使的,这些人被安排倒吴宜灿 自己私自设立的公司里面。
这个梗应该源自王小波的“黑铁时代”系列。里面提到过保安和眼镜,另外还有就是公寓管理员和住公寓的。
你说的是博士生吧?老师的话,我们学校一般教授基本工资一个月2万多吧,你如果你经费充足还可以给自己发绩效,另外还有和发文章挂钩的科研奖励,全加起来一年40-50万,杰青级别的教授一年80-90万。
厉害国这些所谓的特聘研究员,特聘教授,特聘xxx,其实都是尼玛临时工,没有编制的临时工,有的单位叫做人事代理,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编制,多半是走投无路接受这种没有编制,心里清楚的很,不闹也没搞头,不如闹大点。 就像千老把美的的博士后翻译成五花八门的研究员,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科学家.......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千老
每个学校不同,我们学校特聘教授是有编制的,但特聘研究员是没编制的。